吉林省大安三中 大安四中 大安五中2023年化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白云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能体现物质 物理变化的现象是( )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D.铜片变黑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火柴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铜片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固体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2017九下·东台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称量NaOH固体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A符合题意;
B. 加热试管内液体,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不符合题意;
C. 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C不符合题意;
D. NaOH固体易潮解,且腐蚀性强,称量时,应放玻璃器皿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3.(2021·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洗发水(8-9)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柠檬汁的pH为2-3,pH<7,呈酸性;
B. 酱油的pH为4-5,pH<7,呈酸性;
C. 西瓜汁的pH为5-6,pH<7,呈酸性;
D. 洗发水的pH为8-9,pH>7,呈碱性。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4.(2023·吉林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之后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做电光源,故B正确;
C、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可以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B、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
C、根据干冰易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5.(2022·密云模拟)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铁FeCl2 B.氧化镁MgO2 C.硫酸铜CuSO4 D.氯化铝AlCl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FeCl3,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MgO,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CuSO4,C符合题意;
D、氯化铝中氯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AlCl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同时满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
6.(2021·长宁模拟)“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物质由元素组成,“含氟牙膏”中“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分析。
7.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故选B.
8.(2022·密云模拟)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且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构成反应物X的微粒中( )
A.一定含有和 B.一定含有和
C.只有 D.只有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后原子数目为1个,原子数目为2个,原子数目为2个,则反应前各原子数目应与反应后数目相同,则反应物X中一定包含原子2个和原子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种类不变,据此判断。
9.(2022·密云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甲
B.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C.甲的溶解能力比乙强
D.t2℃时,将甲、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缓慢升高,得到甲可以用降温结晶,A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过程中都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B符合题意;
C、没有说明温度,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能力,C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将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题目中未知名原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采用降温结晶;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判断;
C、温度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影响;
D、未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
二、多选题
10.(2022·平谷模拟)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
C 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食盐水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答案】B,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点燃气体,CO燃烧会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原物质CO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加过量铁粉可从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能够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符合题意;
C、稀盐酸均能与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钠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食盐水是无色的,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鉴别二者,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除杂是指加入某种试剂或物质,能使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而除去,本身的物质不参与反应,也不能产生新的杂质;鉴别指的是利用某种方法或加入某种物质,使其产生不同的现象,据此将两种物质进行区分。
三、填空题
11.(2020·朝阳模拟)下图中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从A中可知,钨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③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 。
【答案】(1)74
(2)BC;D;E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74,表示原子序数为74,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钨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4;
(2)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因为B、C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②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且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③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E。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2)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原子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时,就是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样的微粒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四、实验题
12.(2020九上·石景山期末)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 g。
(2)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答案】(1)5
(2)CAB(或ACB)
(3)1:9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1)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0%=5g,故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5g;(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量取(称量)、溶解、装瓶,故实验操作顺序是:CAB或ACB;(3)溶质质量是5g,溶剂质量是50g-5g=45g,故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g:45g=1:9。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量取(称量)、溶解、装瓶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与溶液质量比分析。
五、填空题
13.(2022·石景山模拟)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通过大米或高粱等谷物经过发酵制成。
(1)谷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填序号)。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2)醋酸(CH3CO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3)葡萄糖和酒精两种物质的共同点是 。
【答案】(1)A
(2)氧元素
(3)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谷物中富含淀粉,所以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A。
(2)醋酸(CH3CO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所以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3)葡萄糖和酒精两种物质的共同点是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分析】(1)糖类包含:淀粉、葡萄糖、纤维素;
(2)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
(3)根据有机物的特点分析。
六、实验题
14.(2023·吉林模拟)如图,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1)为了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掉落使瓶底炸裂,可采取的操作是: 。
(2)为了探究反应后所得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小亮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说明铁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答案】(1)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2)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会使集气瓶底炸裂,为了防止瓶底炸裂,可以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故答案为: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
(2)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的前面,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采用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铁燃烧后的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
故答案为: 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 。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的产物以及玻璃仪器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匀会炸裂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活动顺表的应用,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把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15.(2022·门头沟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向Y型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胶塞,关闭弹簧夹。然后将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 。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Y型管的容积是6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 mL。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不足
(2)12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不足。
(2)Y型管的容积是60mL,氧气体积 ,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12mL,故填:12。
【分析】(1)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磷燃烧消耗氧气后水补充氧气体积分析。
七、流程题
16.(2023·吉林模拟)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单质除N2外,还有 。
(2)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原因是 。
【答案】(1)Fe和H2
(2)接触面积更大(化学性质更活泼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单质是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从流程图可知,流程中涉及的单质除N2外,还有Fe和H2;
故答案为:Fe和H2;
(2)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所以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故答案为: 接触面积更大(化学性质更活泼等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单质的定义,及流程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越快进行分析解答。
八、填空题
17.(2022·门头沟模拟)如下图所示,向加有不同试剂的点滴板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研究物质的性质。
(1)孔穴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孔穴2中的溶液变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金属活动性的角度解释孔穴3、4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4)孔穴5中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答案】(1)有气泡产生
(2)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4)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2)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盐酸反应。
(4)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都不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所以孔穴5中氢氧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为红色,当滴入盐酸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发现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从而证明氢氧化钠消失了,可得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分析】(1)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分析;
(4)根据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分析。
九、实验题
18.(2023·吉林模拟)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制取O2,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活塞, ,则气密性良好;
(3)C装置的优点是 。
(4)若用装置D收集CO2,集气瓶中导管应处的位置是 。(填“a”或“b”)
【答案】(1)
(2)先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热毛巾等)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
(3)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放棉花,所以是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使装置形成密闭系统,先将 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热毛巾等)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 先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热毛巾等)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
(3)C装置中,把大理石放在球形干燥管中,球形干燥管浸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稀盐酸从干燥管下端的小管口进入,与大理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之后,把球形干燥管往上提起,脱离盐酸液面,反应停止,所以该反应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为了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应该把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所以导管应处的位置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以及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解答。
十、科学探究题
19.(2023·吉林模拟)兴趣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邀请你一起完成。
Ⅰ、溶解
Ⅱ、过滤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明引同学对过滤后滤液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a.粗盐中除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b.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为确认滤液中CaCl2、MgCl2、Na2SO4的存在,小明利用实验台上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 滤液中含有MgCl2
②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X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滤液中含有Ca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含有Na2SO4
(3)【实验反思】
小宇同学认为实验③不够严谨,理由是 。
(4)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滤液中含有Na2SO4:取少量实验③所得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 。
(5)【实验结论】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上述杂质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 ,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小明宣布: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
【答案】(1)引流
(2)产生白色沉淀;
(3)实验②中过量的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加入足量稀盐酸,即有气泡产生又有部分沉淀未溶解,证明滤液中有硫酸钠
(5)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粗盐提纯;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步骤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过滤时装待过滤液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所以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答案为:引流;
(2)①根据实验结论滤液中含有MgCl2,MgCl2和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所以实现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②根据实验结论滤液中含有CaCl2 , CaCl2 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所以X溶液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②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完之后还有剩, 所以实验②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即使没有硫酸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实验现象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所以无法确定滤液中是否含有 Na2SO4 ,因此实验 ③不够严谨;
故答案为: 实验②中过量的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4)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钡,碳酸钡可以溶于酸,而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要验证滤液中含有 Na2SO4 ,只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中有部分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即可,所以取少量实验③所得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稀盐酸,即有气泡产生又有部分沉淀未溶解,证明滤液中有硫酸钠 ;
故答案为:加入足量稀盐酸,即有气泡产生又有部分沉淀未溶解,证明滤液中有硫酸钠;
(5)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时,为了节约能源和防止液体飞溅,不需要把液体蒸干,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故答案为: 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 。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解答;
(2)①根据实验结论有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分析解答;
②根据实验结论有氯化钙,以及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实验现象,得出X为碳酸钠,再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4)根据碳酸钡沉淀可溶于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分析解答;
(5)根据粗盐提纯中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十一、计算题
20.(2022·临淄模拟)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50
(2)解:设100g炉具清洁剂中NaOH的质量为x,
解得,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的pH<7,氢氧化钠溶液的pH>7,而硫酸钠溶液的pH=7,则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此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
【分析】(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硫酸的质量,未知量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吉林省大安三中 大安四中 大安五中2023年化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白云模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能体现物质 物理变化的现象是( )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D.铜片变黑
2.(2017九下·东台期中)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加热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称量NaOH固体
3.(2021·北京)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呈碱性的是( )
A.柠檬汁(2-3) B.酱油(4-5)
C.西瓜汁(5-6) D.洗发水(8-9)
4.(2023·吉林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可用作燃料
B.稀有气体可用作电光源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氮气可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5.(2022·密云模拟)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氯化铁FeCl2 B.氧化镁MgO2 C.硫酸铜CuSO4 D.氯化铝AlCl
6.(2021·长宁模拟)“含氟牙膏”中“氟”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7.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
A.2 B.6 C.8 D.14
8.(2022·密云模拟)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且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其中“”、“”、“”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构成反应物X的微粒中( )
A.一定含有和 B.一定含有和
C.只有 D.只有
9.(2022·密云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甲
B.把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
C.甲的溶解能力比乙强
D.t2℃时,将甲、乙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
二、多选题
10.(2022·平谷模拟)下列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除去CO中的少量CO2 点燃
B 除去Fe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
C 鉴别NaOH溶液和石灰水 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鉴别硫酸铜溶液和食盐水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三、填空题
11.(2020·朝阳模拟)下图中A是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从A中可知,钨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
(2)B~E四种粒子中:
①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
③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 。
四、实验题
12.(2020九上·石景山期末)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 g。
(2)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3)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
五、填空题
13.(2022·石景山模拟)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通过大米或高粱等谷物经过发酵制成。
(1)谷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填序号)。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2)醋酸(CH3COOH)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3)葡萄糖和酒精两种物质的共同点是 。
六、实验题
14.(2023·吉林模拟)如图,小亮同学在实验室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1)为了防止高温的熔融物掉落使瓶底炸裂,可采取的操作是: 。
(2)为了探究反应后所得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小亮将冷却后的黑色物质碾碎,装入试管,加入 ,说明铁燃烧后得到的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15.(2022·门头沟模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向Y型管中放入足量红磷和白磷,塞好橡胶塞,关闭弹簧夹。然后将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 。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已知Y型管的容积是6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了 mL。
七、流程题
16.(2023·吉林模拟)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涉及的单质除N2外,还有 。
(2)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原因是 。
八、填空题
17.(2022·门头沟模拟)如下图所示,向加有不同试剂的点滴板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盐酸,研究物质的性质。
(1)孔穴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孔穴2中的溶液变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从金属活动性的角度解释孔穴3、4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4)孔穴5中证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九、实验题
18.(2023·吉林模拟)根据如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制取O2,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关闭活塞, ,则气密性良好;
(3)C装置的优点是 。
(4)若用装置D收集CO2,集气瓶中导管应处的位置是 。(填“a”或“b”)
十、科学探究题
19.(2023·吉林模拟)兴趣小组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粗盐的提纯】实验,邀请你一起完成。
Ⅰ、溶解
Ⅱ、过滤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明引同学对过滤后滤液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a.粗盐中除含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
b.BaSO4不溶于水、不溶于酸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为确认滤液中CaCl2、MgCl2、Na2SO4的存在,小明利用实验台上的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往上述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 滤液中含有MgCl2
②往上述①的滤液中滴加足量的X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滤液中含有CaCl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往上述②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静置,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滤液中含有Na2SO4
(3)【实验反思】
小宇同学认为实验③不够严谨,理由是 。
(4)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滤液中含有Na2SO4:取少量实验③所得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 。
(5)【实验结论】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将上述杂质除去,然后将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当观察到 ,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小明宣布:我们得到了纯净的氯化钠。
十一、计算题
20.(2022·临淄模拟)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炉具清洁剂倒入烧杯中,逐次加入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测出溶液的pH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当恰好中和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火柴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铜片变黑,是因为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黑色固体氧化铜,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A符合题意;
B. 加热试管内液体,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不符合题意;
C. 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易引发灯内酒精着火,甚至酒精灯爆炸,C不符合题意;
D. NaOH固体易潮解,且腐蚀性强,称量时,应放玻璃器皿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3.【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柠檬汁的pH为2-3,pH<7,呈酸性;
B. 酱油的pH为4-5,pH<7,呈酸性;
C. 西瓜汁的pH为5-6,pH<7,呈酸性;
D. 洗发水的pH为8-9,pH>7,呈碱性。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4.【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稀有气体通电之后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做电光源,故B正确;
C、干冰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可以用作制冷剂,故C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B、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分析解答;
C、根据干冰易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分析解答;
D、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5.【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FeCl3,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MgO,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铜中铜元素显+2价,硫酸根离子显-2价,化学式为CuSO4,C符合题意;
D、氯化铝中氯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化学式为AlCl3,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同时满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物质由元素组成,“含氟牙膏”中“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
故选B.
8.【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后原子数目为1个,原子数目为2个,原子数目为2个,则反应前各原子数目应与反应后数目相同,则反应物X中一定包含原子2个和原子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种类不变,据此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缓慢升高,得到甲可以用降温结晶,A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g,、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过程中都是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5%,B符合题意;
C、没有说明温度,无法比较甲和乙的溶解能力,C不符合题意;
D、t2℃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将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同,题目中未知名原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析出晶体质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随温度变化较大,采用降温结晶;
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判断;
C、温度对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影响;
D、未确定是否为饱和溶液。
10.【答案】B,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点燃气体,CO燃烧会生成CO2,没有除去CO2却把原物质CO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加过量铁粉可从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过滤后,滤液中只有硫酸亚铁,能够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符合题意;
C、稀盐酸均能与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钠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食盐水是无色的,可以通过观察颜色鉴别二者,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除杂是指加入某种试剂或物质,能使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而除去,本身的物质不参与反应,也不能产生新的杂质;鉴别指的是利用某种方法或加入某种物质,使其产生不同的现象,据此将两种物质进行区分。
11.【答案】(1)74
(2)BC;D;E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74,表示原子序数为74,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钨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4;
(2)①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因为B、C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②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且最外层为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③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与B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是:E。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2)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原子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时,就是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这样的微粒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12.【答案】(1)5
(2)CAB(或ACB)
(3)1:9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步骤的探究
【解析】【解答】(1)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0%=5g,故托盘天平右盘上砝码的质量为5g;(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量取(称量)、溶解、装瓶,故实验操作顺序是:CAB或ACB;(3)溶质质量是5g,溶剂质量是50g-5g=45g,故配制好的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5g:45g=1:9。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
(2)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量取(称量)、溶解、装瓶分析;
(3)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与溶液质量比分析。
13.【答案】(1)A
(2)氧元素
(3)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谷物中富含淀粉,所以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A。
(2)醋酸(CH3CO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所以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氧元素。
(3)葡萄糖和酒精两种物质的共同点是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分析】(1)糖类包含:淀粉、葡萄糖、纤维素;
(2)元素的质量分数=元素的总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00%;
(3)根据有机物的特点分析。
14.【答案】(1)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2)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会使集气瓶底炸裂,为了防止瓶底炸裂,可以在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故答案为:在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细沙 ;
(2)铁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的前面,可以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可以采用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来判断铁燃烧后的黑色物质中是否含有铁;
故答案为: 稀盐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的现象 。
【分析】(1)根据铁丝燃烧的产物以及玻璃仪器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匀会炸裂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活动顺表的应用,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把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置换出来,生成氢气进行分析解答。
15.【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不足
(2)12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Y型管放入80℃的热水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白磷熄灭的原因是氧气不足,故填:温度达到着火点;氧气不足。
(2)Y型管的容积是60mL,氧气体积 ,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会观察到量筒中的水减少12mL,故填:12。
【分析】(1)根据燃烧需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分析;
(2)根据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磷燃烧消耗氧气后水补充氧气体积分析。
16.【答案】(1)Fe和H2
(2)接触面积更大(化学性质更活泼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单质是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从流程图可知,流程中涉及的单质除N2外,还有Fe和H2;
故答案为:Fe和H2;
(2)纳米级Fe粉比普通Fe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所以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故答案为: 接触面积更大(化学性质更活泼等合理即可) 。
【分析】(1)根据单质的定义,及流程图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越快进行分析解答。
17.【答案】(1)有气泡产生
(2)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铜不与稀盐酸反应
(4)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观察到的现象为:有气泡产生。
(2)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铜排在氢的后面,不与稀盐酸反应。
(4)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都不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所以孔穴5中氢氧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溶液为红色,当滴入盐酸后,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发现溶液逐渐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从而证明氢氧化钠消失了,可得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分析】(1)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3)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分析;
(4)根据无色的酚酞溶液遇碱变红,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分析。
18.【答案】(1)
(2)先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热毛巾等)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
(3)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a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装置A是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没有放棉花,所以是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物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活塞,使装置形成密闭系统,先将 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热毛巾等)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 先将导气管伸入水中,然后用手(热毛巾等)捂住锥形瓶,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
(3)C装置中,把大理石放在球形干燥管中,球形干燥管浸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稀盐酸从干燥管下端的小管口进入,与大理石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当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满之后,把球形干燥管往上提起,脱离盐酸液面,反应停止,所以该反应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为了排净装置内的空气,应该把导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所以导管应处的位置是a;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以及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解答;
(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分析解答。
19.【答案】(1)引流
(2)产生白色沉淀;
(3)实验②中过量的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4)加入足量稀盐酸,即有气泡产生又有部分沉淀未溶解,证明滤液中有硫酸钠
(5)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粗盐提纯;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步骤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过滤时装待过滤液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所以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答案为:引流;
(2)①根据实验结论滤液中含有MgCl2,MgCl2和Na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NaCl,所以实现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
②根据实验结论滤液中含有CaCl2 , CaCl2 与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NaCl,所以X溶液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②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完之后还有剩, 所以实验②的滤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加入氯化钡,即使没有硫酸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实验现象也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所以无法确定滤液中是否含有 Na2SO4 ,因此实验 ③不够严谨;
故答案为: 实验②中过量的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
(4)根据上述实验分析可知白色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钡,碳酸钡可以溶于酸,而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要验证滤液中含有 Na2SO4 ,只需要证明白色沉淀中有部分不溶于稀硝酸(或稀盐酸)即可,所以取少量实验③所得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稀盐酸,即有气泡产生又有部分沉淀未溶解,证明滤液中有硫酸钠 ;
故答案为:加入足量稀盐酸,即有气泡产生又有部分沉淀未溶解,证明滤液中有硫酸钠;
(5)除杂后的滤液置于蒸发皿进行蒸发结晶时,为了节约能源和防止液体飞溅,不需要把液体蒸干,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就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故答案为: 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析出 。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解答;
(2)①根据实验结论有氯化镁,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原理分析解答;
②根据实验结论有氯化钙,以及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实验现象,得出X为碳酸钠,再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析解答;
(3)根据实验②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4)根据碳酸钡沉淀可溶于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分析解答;
(5)根据粗盐提纯中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20.【答案】(1)50
(2)解:设100g炉具清洁剂中NaOH的质量为x,
解得,x=4g
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的pH<7,氢氧化钠溶液的pH>7,而硫酸钠溶液的pH=7,则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此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为50g。
【分析】(1)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硫酸的质量,未知量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