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练习题 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含解析)

人教版 练习题---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在托盘天平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过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8g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混合物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充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左盘烧杯中可生成4.4g气体
B.充分反应后,左盘烧杯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
C.若向右盘烧杯中加入5.6g铁粉,充分反应后天平平衡
D.若向右盘烧杯中加入5.6g 10%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天平平衡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的固体试剂,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该固体所属类别最可能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2)将(1)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3)将(1)产生的气体点燃 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A.金属氧化物 B.盐 C.金属单质 D.碱
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
B.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C.室温下,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向等质量的锌粉、铝粉中分别滴加等浓度的盐酸至过量
4.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 B.CO(NH2)2 C.Ca3(PO4)2 D.K2CO3
5.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发酵粉 B.石灰石可作建筑材料
C.氢氧化钠用做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
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HCl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B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C NaCl固体 细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D 铜粉 铁粉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7.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其中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可以通过铁与稀盐酸反应实现,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B.反应②,必须加催化剂才能实现
C.反应③,是一个放热反应
D.若丙是一种盐,稀盐酸不可能与之反应
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2和CO2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B 除去锰酸钾中的少量高锰酸钾 加热
C 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少量氧化钙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A.A B.B C.C D.D
9.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黄金和黄铜 观察颜色 取样,分别滴加稀盐酸
B 硝酸钾和硝酸铵 分别溶于水,测温度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C 生铁和钢 取样,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 分别用磁铁吸引
D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测pH
A.A B.B C.C D.D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丙可能是碳酸钙
B.若乙是水,丙是氧气,则甲可能是过氧化氢
C.若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一定是CO2+C 2CO
D.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则丙一定是水
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海水经过滤、吸附后就变成淡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肥皂水遇到软水易起浮渣
13.在A+B盐+水的反应中,A和B不可能是
A.HCl和NaOH B.CO2和NaOH
C.H2SO4和CuO D.H2SO4和BaCl2
14.下列物质常温下是固体的是
A.一氧化碳 B.水 C.汽油 D.食盐
二、填空题
15.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照要求完成填空:
① 空气中可供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
② 家庭中可用活性炭作为冰箱除味剂,是因为它具有__作用。
③ 草木灰(主要含碳酸钾)浸出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看到火焰呈__色。
④ 尿素[CO(NH2)2]是一种优质的__肥(填“氮”、“磷”或“钾”)。尿素的摩尔质量为__,1.5mol的CO(NH2)2分子中约含有__个碳原子。
⑤ 给试管里的胆矾晶体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16.奥运村所用的粮食一水稻、小麦、玉米等,以及各种蔬菜,都来源于全国各地的支持。
(1)来自青海高盐碱地区的海水稻,高盐碱地土壤内水分pH______7 (填“>”、“=”或“<”)。
(2)各地水稻、小麦、玉米丰产离不开化肥,某品牌的化肥中含有氯化铵、硫酸钾等物质。该品牌的化肥属于______(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或“复合肥”)。
17.回答问题:
(1)按要求从氢氧化钠、水、氧气、氯化钠、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单质______;
②一种盐______;
③一种酸______;
④一种碱______;
⑤一种氧化物______。
(2)歼-20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第五代战斗机。其隐身材料是目前最新的纳米高分子复合材料。芳纶是一种可作此材料的新型高科技特种纤维,可由间苯二甲酰氯和间苯二胺缩聚而成。其中,间苯二胺的化学式是C6H8N2,试回答:
①间苯二胺由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含有______个碳原子。
②间苯二胺分子中,H、N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④间苯二胺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18.回答问题:
(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小明只知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小明想利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哪种物质。
①可选择的试剂如下,小明最好选择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②取两种白色固体各少许分别放入试管中,逐滴加入①中所选试剂,有气泡冒出的白色固体是______(填化学式),该白色固体的俗称是______,其水溶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
(2)小明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
②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C.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③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
三、实验题
19.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3的含量,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一会儿氮气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1)通入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者不活泼)。
(2)甲装置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
(4)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另一个物理量为_____(填序号)。
A 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 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 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 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②若去掉丁装置,测得CaCO3含量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
20.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实验装置(2)中出现的实验现象_____,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
(4)因此在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固体或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保存。
四、推断题
21.A、B、C、D、E、F、G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均已略去。A、B、C、D、E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物质 D 和 F 都广泛应用于造纸和纺织等工业。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F的俗名为_____。
(2)B 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2.A~G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F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它们之间有如下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的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____ 。
(2)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
23.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取该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150.7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9.7g沉淀(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为了测定家用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向盛有10g样品的烧杯中加入110g水全部溶解后又加入80g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进行到B点时所用稀硫酸刚好消耗了加入量的一半。(不考虑样品中的其他物质与酸的反应)
请计算:
(1)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______;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设碳酸钙质量为x,则氧化钙质量为8g-x,
根据题意,x×+(8-x)×=8g×50%,解得x=g;
A、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则
故A错误;
B、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还有过量的盐酸,故B错误;
C、左盘增加的质量为8-2.4=5.6g,右盘加入5.6g的铁反应生成氢气扩散到空气中,右盘增加质量小于5.6g,天平不能平衡,故错误;
D、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不生成气体,质量不会减少,右盘增加质量就是加入硝酸银溶液质量5.6g,左盘也增加的质量为8-2.4=5.6g,天平保持平衡,故正确;
故选D。
2.C
【详解】(1)取该固体于试管中,加盐酸、振荡,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固体可能是碳酸盐或比较活泼的金属单质;
(2)将(1)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说明气体不是二氧化碳,进一步说明固体不是碳酸盐;
(3)将(1)产生的气体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明气体是氢气,进一步说明固体是金属单质。
故选C。
3.C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完全相同的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时,有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B、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一开始就会产生沉淀,氯化钙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保持不变,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C、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先减小,恢复至原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由于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最终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氧化钙前相等,故选项图像正确;
D、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若消耗盐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盐酸过量,铝消耗盐酸多,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4.A
【分析】复合肥是指含有N、P、K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
【详解】A、KNO3中含有K、N两种营养元素,故正确;
B、CO(NH2)2中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故错误;
C、Ca3(PO4)2中只含有P一种营养元素,故错误;
D、K2CO3中只含有K一种营养元素,故错误;
故选A正确;
【点睛】掌握复合肥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B
【详解】A、食盐有咸味,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错误;
B、石灰石可作建筑材料,正确;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不能用做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错误;
D、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氯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把硫酸钠除去,但是带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化钠易溶于水,细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粉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够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要求,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7.C
【分析】根据物质间的转化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A、反应①产生氢气,则是通过铁与稀盐酸反应实现,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盐酸生成的甲能与氢气和氧气相互转化,则甲是水,乙是过氧化氢,不加催化剂,反应也可进行,只是反应速率较慢,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水和氧化钙生成氢氧化钙是放热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丙是一种盐,则丙可以是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C
【详解】A、N2和CO2均不支持燃烧,故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N2和CO2。故错。
B、除去锰酸钾中的少量高锰酸钾采用加热无法实现,因为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除了产生锰酸钾还产生二氧化锰固体。故错。
C、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少量氧化钙,加足量水溶解,其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钙,过滤可得碳酸钙。故对。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无法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的同时仍然产生气体。故错。
故选C。
9.B
【详解】A、黄金和黄铜的颜色均为金黄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C、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均为铁,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硬水和软水的酸碱性相同,用测pH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0.C
【详解】A、甲是纯碱,乙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乙是二氧化碳,丙可能是碳酸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两者可以相互转化,选项说法正确;
B、乙是水,丙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选项说法正确;
C、甲是一种黑色固体,乙和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则乙、丙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一种,两者可以互换,若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则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也可以为2CO+O22CO2,选项说法不正确;
D、若甲是一种常见的酸,乙是一种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乙是氧气,氢气和丙可以互相转化,所以丙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丙的化学式为H2O,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B
【详解】根据图注中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的原子可以判断出该反应是2CO+2NO═2CO2+N2,来判断生成的单质、反应类型及该反应的意义,在反应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新的分子,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因白球代表N原子,图中的单质应为N2,说法错误;
B、因CO和NO都有毒,通过该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即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说法正确;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虽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变化,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A、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A错误;
B、海水经过滤、吸附后主要除去了不可溶性的杂质和异味等,并未减少氯化钠的含量,故B错误;
C、农药和化肥都会污染水,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故C正确;
D、肥皂水遇硬水易起浮渣,肥皂水遇到软水不易起浮渣,故D错误。
综上所述:选择C。
13.D
【详解】A、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盐和水,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盐和水,选项正确;
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和水,生成盐和水,选项正确;
D、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和盐酸,生成盐和酸,选项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常温下,一氧化碳为气体,水和汽油为液体,食盐为固体,故选D。
15. 氧气 吸附 紫 氮 60g/mol 9.03×1023 蓝色固体变白色,试管口有小液滴
【详解】① 空气中的氧气可供人类呼吸
②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作用,可吸附色素和异味。。
③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钾的焰色反应显紫色。
④ 化肥以所含氮、磷、钾元素分类,尿素只含有其中的氮元素,为氮肥,,一个CO(NH2)2分子中约含有一个碳原子,所以1.5mol的CO(NH2)2分子中含1.5mol碳原子,即9.03×1023个碳原子
⑤ 胆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无水硫酸铜和水,胆矾是蓝色,无水硫酸铜是白色,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蓝色固体变白色,试管口有小液滴
16.(1)>
(2)复合肥
【解析】(1)
高盐碱地土壤显碱性,故pH大于7,故填:>;
(2)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有氮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氯化铵含有氮元素、硫酸钾含有钾元素故钙化肥属于复合肥。
17.(1) O2 NaCl H2 SO4 NaOH H2O
(2) 三/3 6/六 4:1 9:1 H
【解析】(1)
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氧气是单质,其化学式为:O2;
②氯化钠有味咸,是一种可作为调味品的盐,其化学式为:NaCl;
③硫酸是酸,显酸性,其化学式为:H2SO4;
④氢氧化钠是一种可溶性的碱,其化学式为:NaOH;
⑤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水是氧化物,其化学式H2O。
(2)
①间苯二胺的化学式是C6H8N2,由C、H、N三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故填:三或3;6或六;
②每个分子中C、H、N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6:8:2=3:4:1,故H、N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4:1;
③间苯二胺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8)=9:1;
④间苯二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14×2)=18:2:7,可知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其元素符号为:H。
18.(1) A Na2CO3 纯碱或苏打 碱性
(2) 红色 BCD OH-
【解析】(1)
①A、稀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将稀盐酸分别加入两种固体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明显现象的是氢氧化钠,现象不同,可以区分;
B、氯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氢氧化钠都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
C、铁粉与碳酸钠、氢氧化钠都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
故选A;
②将稀盐酸分别加入两种固体中,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该白色固体的俗称是纯碱或苏打,其水溶液呈碱性,故填:Na2CO3;纯碱或苏打;碱性;
(2)
①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小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故填:红色;
②A、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
③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故填:OH-。
19. 不活泼 Ca(OH)2+2HCl=CaCl2+2H2O 干燥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合理表述即可) C 偏高 排出甲、乙装置及连接导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被丙装置内碱石灰吸收,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详解】(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赶走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干扰;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Ca(OH)2+2HCl=CaCl2+2H2O;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4)①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样品的质量和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故选C;
②去掉丁装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会被丙装置吸收,导致质量增加,使测得CaCO3含量偏高;
③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儿N2可以使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完全被丙装置内碱石灰吸收,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20. 软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或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或气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密封
【详解】(1)向软塑料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减少,瓶内气压减小,软塑料瓶变瘪,故填:软塑料瓶变瘪;CO2+2NaOH=Na2CO3+H2O。
(2)软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不仅是和氢氧化钠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填: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或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或气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故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或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或气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容易变质,所以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固体或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故填:密封。
21. 纯碱或苏打 (硫酸可用盐酸代替,氧化铜可用氧化铁代替)
【分析】物质 D 和 F 都广泛应用于造纸和纺织等工业,则D和F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D能与E反应,F能转化为E,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E为二氧化碳,F为碳酸钠,D为氢氧化钠;G能与F(碳酸钠)反应,能转化为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则G为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B能与G反应,A、B、C、D、E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B为酸,可能是硫酸或盐酸;B能转化为C反应,C能与D(氢氧化钠)反应,硫酸或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则C为可溶性盐(如硫酸铜等);A、B、C、D、E 为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B为酸,C为盐,D为碱,E为氧化物,则A单质,A能B(酸),能与C(盐)反应,则A为活泼金属(如铁等)。代入关系图,推理成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物质 F是碳酸钠,其俗名为纯碱或苏打。
(2)B 转化为C 的反应是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硫酸可用盐酸代替,氧化铜可用氧化铁代替)。
【点睛】本题是推断题,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22. 制冷剂或人工降雨
【分析】B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人体胃液中的酸是盐酸,故B是盐酸;F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氢氧化钙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F为氢氧化钙;C由A与B盐酸反应得到,又能与F(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C为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和F(氢氧化钙)反应生成A,则A为碳酸钙;D由A(碳酸钙)和B盐酸反应得到,则D为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E为碳酸钠;G为氢氧化钠,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二氧化碳物质的固体物质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作制冷剂;
(2)E是碳酸钠,F是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
(3)反应C+G→E过程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点睛】在做物质的推断题时,首先根据题中的特殊的反应和物质进行猜测出各种物质,然后将推出的物质代入转换关系中进行验证,只要各步都满足,猜测就是正确的。
23.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x=10.6g
z=11.7g
答:(1)所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详解】根据氯化钠、碳酸钠的性质,氯化钠不能与加入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根据生成沉淀碳酸钡的质量可计算样品中所含碳酸钠的质量;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由原固体中的氯化钠和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两部分构成,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进行解决,以简化分析。
详见答案。
24.(1)解:设恰好完全反应NaHCO3的质量为x。
由题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
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原混合物中含有碳酸氢钠质量分数为84%。
(2)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所需H2SO4的质量为y。
由题意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为10g+110g+80g-195.6g=4.4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鲁教版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五四制鲁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索养检测(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