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全册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练习(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练习题-海水中的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体现了硫酸铜的化学性质
C.研究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属于化学研究范畴
D.门捷列夫等科学家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现代化学基础
2.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B.金属资源只有金、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物质
D.爱护水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防治水体污染
3.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鸡蛋壳和白醋制取二氧化碳
B.用6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C.用自来水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D.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
4.你认为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白烟
B.把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呈蓝色
C.把NaOH溶液滴入到MgSO4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发出耀眼的白光
5.已知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B、C、D、E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物质可以做燃料
B.B物质的化学式为CO2
C.C物质一定是碳酸钠
D.D物质能使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6.我国海水淡化工程总体规模稳步增长,对缓解今后淡水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不同
D.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7.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8.关于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氮气可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可作有色光源
C.食盐用作调味品 D.氧气用作火箭燃料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10.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选用
A.石灰石 B.烧碱 C.碳酸钠 D.熟石灰
11.下列变化或操作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粗盐提纯 B.酸溶液或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 C.敞口放置浓盐酸 D.配制生理盐水
12.在学习《海水中的化学》这一单元知识后,对于相关知识认知有误的是
A.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级闪急蒸馏法、膜法等
B.海水提镁中,证明海水中MgC12是否全部转化为Mg(OH)2,可以向上清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没有全部转化
C.粗盐中可溶杂质(含MgCl2和CaCl2),可以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D.氨碱法制纯碱,析出NaHCO3晶体后剩余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溶质
二、填空题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1)操作 A 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 E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实验缺少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从实验一所示的仪器中选择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5)把配置好的 100g20%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试剂瓶上标签内容为 _______________。
14.广西北部湾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1)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填序号)。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2)海水通过蒸馏进行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采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理由是_____。
(4)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会逐渐减小。请你解释“海洋酸化”的原因_____。
(5)某盐场提纯的NaCl溶液仍混有CaCl2,请用化学方法处理获得NaCl溶液: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请填写出以下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出NaCl晶体_____;
(2)海水淡化_____;
(3)从溴水中富集溴单质_____;
(4)分离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液_____.
16.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实验中,使用了下列装置和操作。
请完成下列问题:
(1)①中取用粗盐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②中称量粗盐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除去可溶性杂质时,需要调节溶液的pH=7,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___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三、推断题
17.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A,其中的溶质可能是BaCl2和HCl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白色固体B,可能是NaOH和CaO或两者之一。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出现的现象如图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沉淀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气体G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________色。
(3)在溶液D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②中生成沉淀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18.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HCl、CuO、H2、CuSO4中的一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D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NaOH的用途之一:______。
四、实验题
下图装置可以完成多个简单实验,具有药品用量少、实验现象明显、尾气不外逸等优点。
(1)若甲中吸有浓氨水,乙中吸有无色酚酞溶液,将甲、乙中的液体同时挤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19____。
(2)若甲中吸有水,乙中吸有稀硫酸,烧杯①中盛有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烧杯②中盛有碳酸钠粉末。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20____。
(3)若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滴管甲 烧杯① 滴管乙 烧杯②
试剂 H2O ___21___。 ___22___。 Mg
气球鼓起是因为装置内气压增大,两次气压增大的原因依次是____23____。
24.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通常指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 通过晾晒海水,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通常不采用降低海水温度的方法得到粗盐,是因为_____________,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
(2)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①溶解 称取5.0g粗盐,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再溶解,剩余粗盐1.1g。
②过滤
③蒸发 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当蒸发皿中___,停止加热。
④计算产率 得到精盐3.3g,则精盐的产率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若经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为了除去这两种可溶性杂质,可将得到的精盐全部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蒸发 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过滤
五、计算题
25.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钙),高温灼烧得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计算:
(1)得到氧化钙___________克?
(2)反应后的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6.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6kg的二氧化硫,则至少需要含90%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富有创造性的中心学科,选项正确;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说明硫酸铜能够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体现了硫酸铜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C、研究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减缓白色污染,属于化学研究范畴,选项正确;
D、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分别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选项错误,故选D。
2.A
【详解】A、目前人类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符合题意;
B、金属资源只有金、银、铂等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不符合题意;
C、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不符合题意;
D、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分析】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B、6B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易导电;C、碳酸钙不溶于水;D、蜡烛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炭黑。
【详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用鸡蛋壳和白醋制取二氧化碳,故A选项小实验能够成功;
B、6B铅笔芯中含有石墨,石墨易导电,因此可以用6B铅笔芯可以做导电性实验,故B选项小实验能够成功;
C、碳酸钙不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自来水清除水垢,故C选项小实验不能成功;
D、蜡烛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炭黑,因此可以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制取炭黑,故D选项小实验能够成功。
故选C。
【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4.A
【详解】A、红磷在空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颗粒,产生大量白烟,选项正确;B、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选项错误;C、NaOH溶液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镁沉淀,选项错误;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5.C
【分析】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E为氢氧化钙,C和E的溶液均呈碱性,C和E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而且C和E能反应,则C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钾,其中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常见的是过氧化氢和水,或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由于B物质能和C物质相互转化,所以B物质应该是二氧化碳,A为一氧化碳;D物质能和C、E都会反应,D物质应该是一种酸;
【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一氧化碳,可以做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分析可知,B为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C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钾,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分析可知,D物质是一种酸,酸能使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C
【详解】A、淡化海水的方法很多,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海水淡化需要一定的成本和能耗,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馏法淡化海水利用的原理是各成分的沸点不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为检验蒸馏法得到的冷凝水样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根据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判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B
【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内进行溶解操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8.D
【详解】试题分析:A.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可作保护气,故A不符合题意;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可作有色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C.食盐用作调味品,故C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是用作火箭燃料 ,故选D 。
考点:物质的用途。
9.B
【详解】A、由于Fe2+和OH-能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CO32-和Ca2+生成碳酸钙沉淀,故A错误
B、由于阴阳离子组合时没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因此这四种离子在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由于H+和OH-结合生成水,故C错误;
D、由于Ag+和OH-不能共存,NH4+和OH-结合生成和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10.A
【详解】试题分析:氯化钙溶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杂质,在没有指示剂又不能增加其他杂质的情况下除去杂质,最好用碳酸钙,因为防止盐酸除不净,所以加入的物质必须是过量的,而只有碳酸钙不能溶解。故选A.
考点:除杂
11.B
【详解】A、粗盐提纯中涉及到的操作:溶解、过滤、蒸发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B、酸溶液或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检验了溶液的酸碱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浓盐酸的挥发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生理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配制过程中只有充分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B
【分析】根据淡化海水的方法;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氯化钠、氯化镁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氨碱法制纯碱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淡化海水的方法有:热法(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膜法(反渗透法等)等,故A说法正确;
B、证明海水中MgCl2是否全部转化为Mg(OH)2,不能向上清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因为氯化钠、氯化镁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B说法错误;
C、粗盐中可溶杂质(含MgCl2和CaCl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可以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故C说法正确;
D、氨碱法制纯碱,析出NaHCO3晶体后剩余液体中至少有两种溶质,即至少含有NH4Cl和NaCl,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13. 瓶塞没有倒放 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过滤 试剂瓶、胶头滴管 氯化钠溶液 20%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瓶塞没有倒放;(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实验二:(4)配制时,除如图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胶头滴管;(5)把配置好的100g20%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试剂瓶上标签内容为:氯化钠溶液 20%。
14. B 物理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海水的pH减小 CaCl2+Na2CO3=CaCO3↓+2NaCl
【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
【详解】(1)食用海鱼、海虾等海鲜可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故选B。
(2)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故从海水中获取粗盐的方法是采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理由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4)过多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显酸性,海水的pH会逐渐减小,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海水的pH减小。
(5)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提纯的NaCl溶液仍混有CaCl2,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点睛】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提纯方法是蒸发结晶。
15. 蒸发结晶 蒸馏 萃取 蒸馏
【分析】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质;海水淡化的过程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详解】(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出NaCl晶体,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填:蒸发结晶
(2)海水淡化的过程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种,如: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蒸馏法。故填:蒸馏
(3)因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通过萃取方法分离,然后再分液。故填:萃取
(4)四氯化碳与碘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碘的和四氯化碳。故填:蒸馏
【点睛】考查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的原理、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药匙 取出一些粗盐 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详解】(1)用于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是药匙;
(2)②中称量粗盐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取的粗盐量比需要的多了,接下来的操作是取出一些粗盐,至天平平衡;
(3)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17. BaSO4 红 H+,Na+ BaCl2和HCl 在步骤①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可证明有BaCl2存在;步骤③中有气体生成,可证明有HCl存在
【分析】A溶质可能是BaCl2和HCl或两者之一,能与硫酸钠发生反应的产生沉淀,则A中一定含有氯化钡,沉淀C为硫酸钡。固体B加入适量碳酸钠有沉淀生成,则B中含有氧化钙,沉淀E为碳酸钙;沉淀E与溶液D反应产生气体,则D中含有盐酸,气体G为二氧化碳。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沉淀C为硫酸钡。
(2)气体G为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3)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溶液中Na+一定存在,被离子可能存在,同时D中含有稀盐酸,所以溶液D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H+,Na+。
(4)步骤②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BaCl2和HCl,在步骤①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可证明有BaCl2存在;步骤③中有气体生成,可证明有HCl存在。
18.(1) H2 CuSO4
(2)
(3)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分析】“五环”中已有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硫酸铜均发生反应,氧化铜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铜和氢气可发生反应生成铜和水,则A是氢气,B是氧化铜,C是稀盐酸,D是硫酸铜,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1)
根据分析可知,A是氢气,D是硫酸铜,化学式分别为H2、CuSO4;
(2)
B是氧化铜,C是稀盐酸,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氢氧化钠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强碱,可以广泛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
19.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20.先将乙中的液体挤出,一段时间后,再将甲中的液体挤出 21.NaOH固体(或CaO) 22.稀盐酸(或稀硫酸) 23.固体NaOH或CaO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导致气压增大;稀盐酸或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气压增大。
【解析】19.胶头滴管甲和乙中的液体分别滴入烧杯①和烧杯②中,二者没有直接接触。变色是因为:浓氨水易挥发,有氨分子从浓氨水中逸散出来,进入了酚酞中使得酚酞变红;这说明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0.为了验证使石蕊变色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可先让石蕊接触二氧化碳气体,即先将乙中的液体挤出(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过一段时间后,再将甲中的液体挤出,二氧化碳气体会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会使纸花变色。
21.先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这说明甲中的液体与烧杯①中的物质接触后并没有生成气体(如生成气体,一段时间后气球不会恢复原状),即二者应该会放出热量。烧杯①中的物质可选用氧化钙,也可以选择其他能和水接触放热的物质,如氢氧化钠固体等。
22.结合烧杯②中的物质为碳酸钠粉末,可知乙中的液体应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它与Na2CO3粉末接触后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球内的气压明显变大,所以气球又明显鼓起。
23.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NaOH或CaO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导致气压增大;稀盐酸或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气压增大。
24.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 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出现较多量固体 84.6% 碳酸钠溶液 ③②①
【详解】(1)氯化钠是由Na+、Cl-构成的;
(2)通常不采用降低海水温度的方法得到粗盐,是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相同情况下降温析出的晶体比较少;
(3)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外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④精盐的产率为:×100%≈84.6%;
(4)为了除去这两种可溶性杂质,可将得到的精盐全部溶于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以除去氯化镁、氯化钙,充分反应后,接下来的操作顺序是过滤、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蒸发。
25.(1)44.8;(2)49.4%
【详解】(1)得到氧化钙的质量为x,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x=44.8g
y=35.2g
得到氧化钙的质量为44.8g。
(2)反应后的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
反应后的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26.2.8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初中化学科粤版(2012)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属 练习题(含解析)

下一篇:人教版(五四学制) 九年级全一册 第一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