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学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1.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质量分数约为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D. 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可保护空气
2.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应关注营养与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大米洗净、煮熟后可以食用
B. 喝高钙牛奶可预防佝偻病
C. 亚硝酸钠有咸味,还能防腐,可以代替食盐作调味品
D. 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营养丰富,可以代替饮用水长期饮用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过滤
C. 滴加液体 D. 测量液体体积
4. 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发起该倡议的主要意义是( )
A. 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 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
C. 禁止塑料制品的使用 D. 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5. 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有关紫花前胡醇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个碳元素、个氢元素、个氧元素组成
B. 一个分子含个原子
C. 相对分子质量为
D.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 稀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资源,其中铕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的质量为
C. 核内中子数为
D. 核外电子数为
7. 载人航天器中的物质和能源都十分宝贵,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氧循环研究,实现了空间站中氧气的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质子数相同
B. 反应为
C. 太阳能可作为反应的能量来源
D. 循环反应后氢原子数目增加
8. 化学中存在很多的“颜色美”,下列反应过程中颜色变化正确的是 ( )
选项 反应过程 颜色变化
向滴有酚酞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木炭还原氧化铜 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铁丝放到硫酸铜溶液中 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氢气在空气中点燃 产生苍白色火焰
A. B. C. D.
9. 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氨水的大于 B. 酸、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 该实验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比氨分子快
10. 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无色酚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11. 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时,将固体加到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B. 将饱和溶液从升温到,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将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析出晶体
D. 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升温到,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
12. 化学小组的同学以“磷的燃烧”为主题设计并整理了以下三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一整个过程中活塞移动情况为:先向右、后向左,最终停在刻度“”处
B. 实验二通入后,处白磷不燃烧,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 实验三若取用的白磷量不足,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D. 三个实验中将白磷改为红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3.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获取方法多样。
方法一:
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如上图中的左图,现有含的海水,淡化后得到含的浓盐水,理论上可得 ______ 淡水。
粗盐提纯:除泥沙等难溶杂质外,粗盐中还含有、、等可溶性杂质。为进一步除杂,向粗盐水中加入三种试剂所加试剂均过量。
、溶液;、稀盐酸;、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为 ______ 。
方法二:
工业上可用真空法制备食盐,通过减压能使热的海水快速蒸发,同时还能获得淡水。如上图中的右图为实验室中用溶液溶液模拟真空法制备食盐的流程。已知:时,氯化钠溶解度为。溶液、、中属于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也是当今世界开展最广、影响最大、最具魅力、拥有球迷数最多的体育项目。
发定位球之前,裁判员取出喷雾罐,喷出类似固定头发的摩丝的白色泡沫,原来,这个喷雾罐中加入了的水,的液化丁烷,的表面活性剂和的植物油。一旦开启喷雾罐的喷嘴,液态丁烷马上会汽化成丁烷气体,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油乳化打散,形成均匀的泡沫喷出。泡沫有极大的表面积,会对光线产生强烈的漫反射,因此在球场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见白线。泡沫一段时间会全部破裂,那个临时白线就会消失。不会影响球员比赛。留在草地上的水、少量的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油,也不会对场地产生污染。
由于足球比赛的高对抗性,球员被踢到小腿是很经常的事情。年诺丁汉森林队的山姆维德森发明了护腿板。从物理学上讲护腿板就是分散、缓冲施加到小腿上的压力和冲力,从而保护球员防止骨折。护腿板和腿之间的空隙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护腿板主要材质是塑料,专业的球员会采用碳纤维塑料或者强度更好更软弱的钛纤维塑料。
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 ______ 。
请写出丁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
A.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油乳化打散后形成溶液
B.液态丁烷汽化成丁烷气体是分子间间隔变大
C.发定位球之前,裁判员喷出的喷雾对环境无污染
由护腿板所用材料的变迁,你得到的启示是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5. 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药品是 ______ ,组装一套发生和收集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 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医用氧气极其干燥时会引起患者呼吸道不适。如图所示的湿化瓶装置,可使干燥的氧气湿化。使用时,氧气应从导管口 ______ 选填“”或“”端通入。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6. 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可视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反应”为主题展开化学反应可视化的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证明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
实验一:传统实验
该小组同学利用图所示装置按照下列步骤展开探究。
步骤:关闭,打开、,将稀硫酸迅速全部注入注射器中。
步骤:至不再产生气泡,拉动注器的活塞将产生的气体全部抽出后,关闭。
步骤:打开,将溶液注入注射器中,关闭后充分振荡,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二:数字化实验
按照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次实验,所得曲线如图所示,曲线 ______ 选填“”或“”表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增加等体积二氧化碳与蒸馏水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
【任务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三:产物转化法实验
第一组 第二组
步骤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步骤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 ______
实验现象 有 ______ 生成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跨学科拓展探究】
小雨同学结合“探究藻类植物如何进行生命活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盛有不同物质的小烧杯缓冲液能吸收、释放,使密闭装置内浓度不变,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如图。在光照下实验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内液面变化情况并分析:
请说出上述实验光照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的原因 _____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7. 将含有少量的样品溶于水,再向其中滴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质量为。请回答。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实质是 ______ 。
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不是质量分数,故A说法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红热,故B说法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可作保护气,故C说法正确;
D、加高烟囱排放废气只是将废气排向了高空,仍然会污染空气,应将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故D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性质和空气的保护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性质和空气的保护的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解: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黄曲霉有毒,所以霉变大米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高钙牛奶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缺钙元素会患佝偻病,所以喝高钙牛奶可预防佝偻病,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亚硝酸钠是工业盐,有毒,不能代替食盐作调味品,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奶茶具有良好的口感,但是奶茶中含有一些食品添加剂,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不利,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
本题考查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亚硝酸钠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行解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亚硝酸钠等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
【解析】解:、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以竹代塑”主要是减少塑料的使用,故主要意义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故A符合题意;
B、“以竹代塑”主要是减少塑料的使用,故主要意义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而不是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故B不合题意;
C、“以竹代塑”主要是减少塑料的使用,故主要意义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而不是禁止塑料制品的使用,故C不合题意;
D、“以竹代塑”主要是减少塑料的使用,故主要意义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而不是减缓温室效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白色污染与防治措施,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难度不大。
5.【答案】
【解析】解:、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个紫花前胡醇分子是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分子含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不是“”,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紫花前胡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个紫花前胡醇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不是“”。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铕,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而不是原子的质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氢、氧、碳原子的质子数分别是、、,则的质子数为,的质子数为,故H和所含质子数相同,故该说法正确;
B、由图示可知,反应为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该说法正确;
C、反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此过程需要吸收能量,而太阳能可以作为反应的能量来源,故该说法正确;
D、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发生改变,则在循环反应后氢原子的数目保持不变,故该说法不正确。
故选:。
A、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计算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
B、根据题干信息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C、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来源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需要学生对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式的相关知识把握清楚,方可正确解答。
8.【答案】
【解析】解:、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滴有酚酞的稀盐酸显无色,加入氢氧化钠,至溶液显碱性,溶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放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中和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
9.【答案】
【解析】解:、氨水显碱性,溶液,故说法正确;
B、酸、碱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故说法正确;
C、浓氨水和浓盐酸均没有与石蕊试液接触,但石蕊试液变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变蓝色的棉球个数多,说明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快,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
A、根据氨水的酸碱性考虑;
B、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定义考虑;
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D、根据实验现象考虑分子运动的快慢。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氨水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知道分子特点和根据实验现象判断运动快慢的方法。
10.【答案】
【解析】解:、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B、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C、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产生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故选项推理正确。
D、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答案】
【解析】解:、时,的溶解度是,即时水中最多溶解,那么水中最多溶解,将固体加到水中,只能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项错误。
B、将饱和溶液从升温到,因为和时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时还是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
C、设时饱和溶液中质量为,则,解得,则水的质量为;时水中溶解的质量为,所以将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析出晶体,故选项错误。
D、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升温到,因为和是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故选:。
A、根据时的溶解度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和时的溶解度相等来分析;
C、根据和时的溶解度以及溶质的质量来分析;
D、根据和是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气体膨胀,装置内压强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待反应完毕装置完全冷却后,由于装置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活塞又向左移;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最终活塞左移到达刻度“”处,故A不正确;
B.通入氧气后,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白磷不燃烧;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B不正确;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无论白磷的量充足与否,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因此白磷的量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C正确;
D.将实验一、二中的白磷换成红磷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因为红磷的着火点为,利用水的温度无法达到其着火点,红磷无法燃烧,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正确。
故选:。
A、根据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热使气体膨胀,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白磷燃烧消耗了装置内的氧气,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进行分析。
B、根据通入氧气后,处白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燃烧进行分析。
C、根据白磷的量充足与否,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都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红磷的着火点为,利用水的温度无法达到其着火点,红磷无法燃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3.【答案】
【解析】解:含的海水,淡化后得到含的浓盐水的质量为,故得到的淡水的质量为;故答案为:;
粗盐中还含有、、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这些杂质,先向粗盐水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钡还能够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还能够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除去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得到氯化钠溶液,再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精盐,即加入三种试剂的顺序为;故答案为:;
时,氯化钠溶解度为,此时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将溶液加热减压后形成水蒸气、溶液和氯化钠固体,即该过程有晶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故溶液为饱和溶液;将溶液降温,得到时的溶液和固体,又有晶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则溶液为饱和溶液,即上述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和;故答案为:。
根据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根据除去可溶性杂质的顺序进行分析;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的相关知识,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14.【答案】塑料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解析】解:根据题文信息可知,文中涉及到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
丁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植物油乳化打散,形成乳浊液,故错误;
B.温度升高,分子间距离变大,液态丁烷汽化成丁烷气体是分子间间隔变大,故正确;
C.由题意可知,裁判员喷出的喷雾主要由丁烷和水组成,对环境无污染,故正确;
故选:;
由护腿板所用材料的变迁,得到的启示是化学对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着重要贡献;
故答案为:塑料;


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
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及题文信息进行分析;
丁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合题文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从对社会和人类文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密切关系,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5.【答案】锥形瓶 石灰石和稀盐酸
【解析】解: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上述仪器可以利用固液常温型制取二氧化碳,因此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此选择作为发生和收集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气体应经过水才能起到湿化的效果,所以气体的流动方向是“长管进短管出”,氧气应从端通入。
故答案为:
锥形瓶;
石灰石和稀盐酸;;;

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及特殊要求选择组装装置所需的仪器;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注射器的活塞慢慢向左移动 对比 稀盐酸 白色沉淀 黑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大烧杯内气压增大,大烧杯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大烧杯的水被烧杯内的大气压压入水槽内,所以水槽内水面上升,大烧杯内水面下降
【解析】解: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导致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气压减小,故注射器的活塞慢慢向左移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注射器的活塞慢慢向左移动;;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气压减小的幅度比二氧化碳溶于水导致气压减小幅度大,则图中的曲线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向二氧化碳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对比;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第二组的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可向上述溶液中加稀盐酸;碳酸钠可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则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故答案为:稀盐酸;白色沉淀;
持续光照一段时间后液面变化情况是水槽内水面上升,大烧杯内水面下降,其原因是:黑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大烧杯内气压增大,大烧杯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大烧杯的水被烧杯内的大气压压入水槽内,所以水槽内水面上升,大烧杯内水面下降。故答案为:黑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大烧杯内气压增大,大烧杯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大烧杯的水被烧杯内的大气压压入水槽内,所以水槽内水面上升,大烧杯内水面下降。
根据密闭装置反应前后压强变化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既能溶于水,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学生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
【解析】解: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实质是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硫酸钡质量为: ,
设生成的硫酸钡需的质量为。


则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答: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

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的微观实质来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达标测试卷(答案)

下一篇:2023—2024人教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跟踪练习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