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练习题--第九单元 金属(含解析)

鲁教版练习题--金属
一、单选题
1.化工颜料商店有一种叫做“银粉”的涂料添加剂出售,小华认为“银粉”并非金属银,而是其他金属。下列不能证明小华猜想的是
A.“银粉为银白色金属粉末
B.将“银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亮红色物质析出
C.“银粉”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D.将“银粉”放入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2.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黄色
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由红色又变为紫色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CH4 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5.下列说法与事实相符合(或合理)的有
①地壳中、海水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都是氧元素
②明代诗人于谦所作“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沿,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乌金”指的是煤
③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 20g 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比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 8g。则原混合气中 CO2的质量分数是 30%
④青铜是一种外观与金相似的铜、锡合金,分别使用硝酸银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都能将青铜和金鉴别开
⑤如图为红磷在盛有空气的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A.2 条 B.3 条 C.4 条 D.5 条
6.化学物质使世界异彩纷呈。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红色的葡萄酒
B.紫色的高锰酸钾
C.淡蓝色的液氧
D.银白色的不锈钢
7.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通过某些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推测甲、乙、丙不可能为
A.Fe、Ag、Mg B.Cu、Ag、Fe C.Al、Fe、Cu D.Fe、Cu、Zn
8.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进行消除,下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生成物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B.足量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析出,蓝色溶液变为淡绿色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就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是
A.NH4HCO3NH3↑+CO2↑+H2O↑
B.CaCO3+CO2+H2O=Ca(HCO3)2
C.2NaCl+2H2O2NaOH+H2↑+Cl2↑
D.2Mg+CO22MgO+C
11.探究铁冶炼原理实验装置及炼铁高炉的图如下,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图中得到产物的区别是:甲图完全反应后得到纯净物,而乙得到混合物
B.乙图中高炉炼铁时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之一是产生热量
C.乙图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铁水密度大于炉渣密度
D.甲图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熄灭酒精喷灯
12.有关下列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1中的蜡烛能熄灭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
B. 实验2可观察到铜在黄铜片表面留下划痕
C. 实验3中的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
D. 实验4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相同
13.如图所示黄金面具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器。经检测,其金含量约为85%,银含量约为13%至14%,还有其他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金面具属于混合物 B.金的活动性比银强
C.黄金面具是由金银分子构成的 D.黄金面具放在稀硫酸中会被溶解
14.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C.等体积,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铵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二、填空题
1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序号):
A 氢气 B 铜 C 干冰 D 氮气 E 生石灰 F 活性炭 G 明矾 H 碳酸氢铵
(1)常见的干燥剂___________;
(2)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4)可作冰箱去味剂的是___________;
(5)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是___________;
(6)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是___________。
16.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赤铁矿(主分成分是Fe2O3),菱铁矿(主分成分是FeCO3)、铝土矿(主分成分是A12O3)、辉铜矿(主分成分是Cu2S)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填矿石名称)。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12O3)的方法冶炼铝,A12O3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已知Fe、Mn、Ag三种金属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欲验证三种金凤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药品为Mn、Ag和____________溶液。
(3)向一定质量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如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b点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和Cu2+,可能含有Ag+
C.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点固体有3种
17.研究员小童在研究金属和酸反应的质量关系时,将等质量镁条、铝条分别加入等浓度过量的稀硫酸中。实验数据如下:
编号 金属质量 稀硫酸质量/g 理论生成H2质量/g 反应后混合物总质量/g 实际生成H2质量/g
1 3.00g镁条 31.30 0.25 34.08 0.22
2 3.00g铝条 43.50 ? 46.20 ?
(1)计算第2组实验中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第2组实验中实际生成H2质量______g
(3)小童进行第二组实验时,发现铝条表面冒出的气泡速率越来越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铝条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被稀硫酸破坏 b、随着反应进行,稀硫酸变稀 c、该反应放热
(4)下列关于镁和铝的活动性判断正确的是______。
a、等质量的铝条能产生更多的氢气,所以铝的活动性大于镁
b、镁条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所以镁的活动性大于铝
18.化学用语是化学的灵魂。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______;
(2)2个氢氧根离子______;
(3)“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三、实验题
1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A液体药品的取用 B研究质量守恒定律
(1)A的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_______、②_______。
(2)某同学用B图所示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问题(试管内为稀硫酸,烧杯内有锌粒)。反应前称得总质量为m1,将足量稀硫酸全部倒入烧杯,充分反应后,称得总质量为m2。
①此时的指针偏_______(填左、右或中间)。
②m1≠m2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理论上m1和m2的差值是_______g。
2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的物质是_____;1、2两支试管中气体理论上的质量比_______,由该实验可得出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2)图2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a、b试管中是空气),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3)图3的实验目的是___,A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
四、推断题
21.如图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常温下A、C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I、J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K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3)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______种。
(4)反应③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5)⑤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者“吸热”)
(6)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2.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与氧气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关系(“一”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物质间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若甲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屈单质,乙是一种氧化物。
①乙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甲与氧气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若甲、乙均为金属单质,且乙呈紫红色。
①乙在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②“甲→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③用稀硫酸代替氧气,图中所示反应关系不能成立,原因是______。
五、计算题
23.小华在实验室取10g锌粒和93.7g稀硫酸放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制取氢气,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氢气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求:
(1)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4.4.8g镁条和100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前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大部分金属都是银白色,不能通过颜色确认金属材质;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将“银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亮红色物质铜析出,则说明该金属的活泼性大于铜,一定不是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银粉”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说明该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一定不是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将“银粉”放入盐酸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该金属的活泼性大于氢,一定不是银;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A.4.8gFe2O3中铁元素质量为:4.8g××100%=3.36g,d点对应固体质量=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固体残留率=4.8g×70%=3.36g,所以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故A正确;
B.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元素逐渐被氢气夺去,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故B正确;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固体中所减少氧元素的质量,不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故C错误;
D.铁的氧化物有Fe2O3、Fe3O4、FeO,氧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30%、27.6%、22.2%,根据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第一阶段氢气与Fe2O3反应生成Fe3O4和水,第二阶段氢气与Fe3O4反应生成FeO和水,第三阶段氢气与FeO反应生成Fe和水,所以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C。
3.D
【详解】A、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没有雾生成,故A描述不正确;
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生成了四氧化三铁是结论不是现象,故B描述不正确;
C、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生成了硝酸铜和银,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蓝色,故D描述不正确;D、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溶液变红,加热后,碳酸易分解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溶液由红色又变为紫色,故D描述正确。
故选D。
4.B
【详解】试题分析:CaCl2溶液含HCl可通过加过量CaCO3后过滤的方法除去HCl得到CaCl2溶液,所以A正确;NaOH溶液含Ca(OH)2 加过量Na2CO3溶液后过滤,滤液中含NaOH和Na2CO3,引入了新杂质,所以B错误;FeCl2溶液含CuCl2加过量铁粉、过滤,滤液中只含FeCl2溶液,所以C正确;CH4中含H2O 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而浓硫酸不与甲烷反应,所以D正确。故选B。
考点: 物质除杂的考查。
5.C
【详解】①地壳中、海水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都是氧元素,正确;
②明代诗人于谦所作“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沿,洪炉照破夜沉沉”诗中“乌金”指的是煤,正确;
③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增加的质量就是一氧化碳结合氧元素的质量;CO 和 CO2的混合气体 20g 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比原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 8g,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14g;则原混合气中 CO2的质量分数是 30%,正确;
④活动性顺序为锡、氢、铜、银、金;青铜是一种外观与金相似的铜、锡合金;铜锡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金不行;稀盐酸和锡反应、金不行;硫酸铜和锡反应、金不行;故都能将青铜和金鉴别开,正确;
⑤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氧气,装置中压强减小,容器内压强最终不会大于原压强,错误;
故选C。
6.B
【分析】根据混合物、纯净物、化合物、单质的定义分析判断。
【详解】A、葡萄酒含有酒精和其他物质,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符合题意;
C、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合金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
7.C
【分析】丙能转化为甲和乙,说明丙比甲和乙活泼,甲能转化为乙,说明甲比乙活泼,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丙>甲>乙。
【详解】A、三种金属活动性为:Mg>Fe>Ag,即丙>甲>乙,不符合题意;
B、三种金属活动性为:Fe>Cu>Ag,即丙>甲>乙,不符合题意;
C、三种金属活动性为:Al>Fe>Cu,即甲>乙>丙,符合题意;
D、三种金属活动性为:Zn>Fe>Cu,即丙>甲>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分析】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O2CO2+H2O。
【详解】A、由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故说法正确;
B、生成的两种物质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说法正确;
D、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都属于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B。
9.D
【详解】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足量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析出,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C
【分析】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属于反应类型,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属于反应类型,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不属于任何一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选项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属于反应类型,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D
【详解】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高炉炼铁的生成物是生铁(铁的合金),甲图完全反应后得到纯净物,而乙得到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 乙图中高炉炼铁时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之一是产生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 乙图中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铁水密度大于炉渣密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 甲图中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喷灯,再停止通一氧化碳,以防止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A、实验1中的蜡烛能熄灭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隔绝了氧气,选项A符合题意;
B、黄铜片硬度比铜片大,实验2可观察到黄铜片在铜表面留下划痕,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实验3中的活性炭不能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等,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实验4中,碘在汽油中溶解的比水中多,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3.A
【分析】金属由原子构成;
【详解】A、该面具金含量约为85%,银含量约为13%至14%,还有其他杂质,由此可知该面具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的活动性顺序在银之后,故B错误;
C、金由金原子构成,银由银原子构成,该黄金面具中含有金和银,因此黄金面具由金原子和银原子构成,故C错误;
D、金、银的活动性在氢之后,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因此黄金面具放在稀硫酸中不会被溶解,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氢之前的金属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14.B
【详解】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少;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由于溶解度减小,析出,随着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一定比反应前少,故选项图象错误;
B、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铁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由于铁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锌,故铁生成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正确;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气体的质量相同,故选项图象错误。
D、碳酸氢铵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最终固体的质量减少至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B。
15. E D C F G B
【详解】(1)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故填:E;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填:D;
(3)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C;
(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故填:F;
(5)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其沉降,可做净水过程中的絮凝剂,故填:G;
(6)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故填:B。
16.(1) 赤铁矿、铝土矿
(2) Mn>Fe>Ag 硫酸亚铁(合理即可)
(3)AD
【详解】(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氧化物,Fe2O3、A12O3都属于氧化物,所以主要成分是氧化物的矿石有赤铁矿、铝土矿;
电解熔融氧化铝(A12O3)的方法冶炼铝,A12O3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化铝通电生成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图示转化关系可知:Mn能置换出Fe、Fe能置换出Ag,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Fe>Ag,故填:Mn>Fe>Ag;
欲验证三种金凤的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利用两金夹一盐,则选用溶液为亚铁盐溶液,则可选用的一组药品为Mn、Ag、硫酸亚铁,故填:硫酸亚铁(合理即可);
(3)(1)金属活动性:锌>铁>银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相距远的先发生反应:
先发生的反应①:(溶液质量明显减小)
后发生的反应②:(溶液质量略显增加)
由图示可知:0→b发生反应反应①,b→c发生反应②,c点以后锌过量:
A、由上面分析可知:a点时,部分硝酸银被置换,因此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剩余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法正确;
B、由上面分析可知:b点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只发生反应①,因此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生成的硝酸锌和未反应的硝酸铜,一定不存在硝酸银,所以b点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和Cu2+,一定没有Ag+,说法错误;
C、由上面分析可知:b→c硝酸银被置换完后,锌与硝酸铜发生反应,所得固体有银和铜,则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银和铜金属活动性顺序均在氢之后,不与稀盐酸反应,因此没有气泡产生,说法错误;
D、c点以后锌过量,则d点固体有生成的银和铜,还有剩余的锌,共3种固体,说法正确。
故选AD。
17. 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2Al+3H2SO4=Al2(SO4)3+3H2↑
54           6
3.00g          x
x=0.33g
答: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33g。 0.30 a、c b
【详解】①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理论上生成氢气的质量,第一步先解设,第二步写化学方程式,第三步写已知量铝条3g和未知量x,再写相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列比例式,求解,第四步写答案;
②第2组实验实际生成氢气的质量,需要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反应前质量减去反应后质量就是实际生成氢气的质量:
③第二组实验时,发现铝条表面冒出的气泡速率越来越快。因为铝在空气中就很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刚开始反应可能是表面的氧化膜,当氧化铝薄膜被稀硫酸反应破坏后,铝和硫酸反应,速率加快,金属和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选a、c;
④等质量的铝条能产生更多的氢气,产生气体的多少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故a错误,金属和酸反应,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金属反应速率越快,金属活动性就越强,故b正确。
18.(1)Fe
(2)2OH-
(3) CO2
【详解】(1)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为铁,符号为Fe。
(2)氢氧根的符号为OH-,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氢氧根离子的符号为2OH-。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等号左边除X外,有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而等号右边有1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1个氯原子、2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其化学式为CO2;
HClO中氢元素的化合物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表示为。
19.(1) 瓶塞未倒放 瓶口未与试管口紧挨
(2) 右 0.2
【分析】(1)
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故A的操作的错误之处有:①瓶塞未倒放;②瓶口未与试管口紧挨;
(2)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是气体,散逸到了空气中,故反应后,质量减小,指针偏右;
②m1≠m2的原因是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理论上m1和m2的差值是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0.2g
理论上m1和m2的差值是0.2g。
20.(1) 氧气/O2 1:8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a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烧杯中白磷不燃烧 a试管中白磷和氧气接触,温度可以达到白磷的着火点,b试管中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的白磷不和氧气接触
(3)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隔绝空气
【详解】(1)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则在图1所示的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的物质是氧气,电解水的关系式为,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试管1生成的气体较多,为氢气,试管2中生成的是氧气,则1、2两支试管中气体理论上的质量比,则由该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物质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试管a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燃烧,试管b中温度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烧杯中白磷不和氧气接触,不燃烧,则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试管中红磷不燃烧,烧杯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a试管中温度可以达到白磷的着火点,b试管中温度不能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烧杯中的白磷不和氧气接触。
(3)图3试管A中铁钉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试管B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均接触,会生锈,试管C铁钉与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不生锈,则图3的实验目的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A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21.(1)催化作用
(2)②④⑤
(3)4/四
(4)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变蓝色
(5)吸热
(6)
【分析】常温下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分解会生成和无色气体,所以是过氧化氢溶液、是水、是氧气、就是二氧化锰,因为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是二氧化碳;氧气和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会生成,所以是木炭;是一氧化碳;因为碳和氧气发生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稀硫酸会生成蓝色溶液,所以是硫酸铜溶液;氧气和会生成,F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是氧化铜;是铜,因为铜和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一氧化碳和红色粉末会生成,所以是氧化铁;就是铁,因氧化铁和一氧化碳高温条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意,推导合理。
(1)
二氧化锰只改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其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2)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②铜和氧气载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③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④氧气和碳生成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⑥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⑦铁和硫酸铜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②④⑤;
(3)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4种,分别是:氧气、碳、铜、铁;
(4)
③的反应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黑色固体溶解、溶液无色变蓝色;
(5)
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是吸收热量的反应;
(6)
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
22.(1) CO 化合反应
(2) 用于制导线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铜不与稀酸发生反应
【解析】(1)
甲是一种黑色的固态非金屈单质且能与氧气反应,所以甲是碳,碳反应后生成一种氧化物,则乙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因为乙能和氧气反应,所以乙为一氧化碳。
①乙的化学式为:CO;
②甲为碳,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2)
乙为金属单质且乙呈紫红色,所以乙为铜;甲为金属单质,甲反应后能生成铜,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加一种盐,所以甲为活动性比铜强的金属(钾、钙、钠除处),常用的如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合转化关系。
①乙为铜,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于导线;有优良的导热性,可用于铜火锅等,合理即可。
②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不能用稀硫酸代替氧气,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铜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23.(1)0.2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则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硫酸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6.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正确使用数据、规范书写解题步骤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4.解: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位-构-性”综合推断题的解题方法-2024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精讲精练+专题讲座(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鲁教版(五四学制) 练习题---第四单元 金属(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