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卤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4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山西·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定新制氯水的pH 将干燥的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点在pH试纸上
B 制取干燥纯净的CO2气体 将含少量HCl杂质的CO2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
C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 用滤纸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D 鉴定CH3CH2Br中的溴元素 将CH3CH2Br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A.A B.B C.C D.D
2.(2023·山西·校联考一模)在中学常见的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和条件按以下流程进行转化。
下列表格中所选的物质或试剂(所需条件已略去),不能完全满足以上转化流程的是
选项 X 试剂1 试剂2
A
B
C C
D 稀盐酸
A.A B.B C.C D.D
3.(2022·山西晋城·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月壤中含有的3He与地球上的4He互为同素异形体
B.航天服所使用的碳化硅陶瓷、碳纤维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由铁粉和氧化铝构成的铝热剂可用于焊接钢轨
D.制取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浓NaOH溶液中
4.(2022·山西·统考二模)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H4中的CH2=CH2 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B 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 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大小、形状、质量相同的Cu粒分别投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
D 制取H2 向稀硫酸中加入Zn和少量Cu单质
A.A B.B C.C D.D
5.(2021·山西临汾·统考二模)用图示装置探究Cl2的漂白原理,其中红纸①是干燥的,红纸②~④分别用下表中的试剂润湿。向中心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盐酸,迅速盖上培养皿,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红纸变化如下。
编号 试剂 红纸变化
① — 不褪色
② 蒸馏水 逐渐褪色
③ 饱和食盐水 几乎不褪色
④ NaHCO3溶液 快速褪色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红纸褪色涉及反应Cl2+H2OHCl+HClO
B.对比②③的现象,不能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
C.对比②③④的现象,说明c(HClO)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D.④中试剂可用碳酸钙悬浊液或Na2CO3溶液代替
6.(2021·山西临汾·统考一模)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位于同一主族。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白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B.原子半径:
C.把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D.向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7.(2021·山西吕梁·统考一模)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现象 解释
A 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 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
B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F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比较HF与HClO的酸性强弱
D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HNO3不稳定,生成红棕色的NO2能溶于浓硝酸
A.A B.B C.C D.D
8.(2021·山西吕梁·统考一模)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和新制氯水都具有净水作用
B.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化学家最近成功制造出环状碳分子C18,它与C60和金刚石均互为同素异形体
D.10Be和9Be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9Be代替10Be完成“铝铍埋藏测年法”
二、实验题
9.(2023·山西太原·统考一模)人们将酸强度超过100%H2SO4的一类酸叫做超酸,某实验小组用SbCl5制备超酸HSbF6,并探究其性质。制备SbCl5的实验装置如图(夹持、加热及搅拌装置已略去):
已知: I.制备HSbF6的相关反应为SbCl3+ Cl2SbCl5;SbCl5+ 6HF = HSbF6+ 5HCl
II.毛细管连通大气,装置内减压时可吸入极少量的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以代替沸石。
III.相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
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
SbCl3 73.4℃ 220.3℃ 极易水解
SbCl5 3.5℃ 79℃/2.9 kPa; 140℃、101 kPa开始分解 极易水解
(1)仪器D的名称是 ,装置B 的作用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试剂X为 ,其作用是 、 。
(4)D中反应完成后,关闭活塞a并打开活塞b,减压转移SbCl5粗品至装置E中。关闭活塞b、用真空泵抽气进行减压蒸馏(2.9 kPa)。E中毛细管产生微小气泡的作用是 ;用减压蒸馏的主要原因是 。
(5)实验小组在由SbCl5制备HSbF6时,没有选择玻璃仪器,其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
(6)1966年,美国研究员J·Lukas无意中将蜡烛扔进HSbF6溶液中,发现蜡烛很快溶解,并放出H2。已知稳定性:,写出等物质的量的异丁烷与HSbF6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0.(2023·山西·校联考一模)常用来配制金属蚀刻剂。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备氯化铁晶体。
(1)仪器C的名称为 。废铁屑使用前要用热的纯碱溶液浸泡,目的是 。
(2)组装好装置后,如何检验其气密性? 。
(3)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 (填“A”或“B”)的活塞,再 (填“打开”或“关闭”)弹簧夹。
(4)C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 。
(5)待反应完成后,将乙中的溶液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发浓缩,然后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得晶体。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 。
(6)气态分子以双聚形式存在,其结构式为。原子的配位数为 ,画出其中的配位键 。
11.(2022·山西运城·统考模拟预测)碘单质对动植物的生命极其重要,还可用于医药、照相、染料和系统监测等。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从海藻和油井盐水生产母液中提取碘单质的主要步骤如图1所示:
已知:本实验条件下,氧化性:Cl2>IO>MnO2>I2
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海藻和油井盐水生产母液中含有I-的操作和现象为 。
(2)“氧化”时,小组同学选用氯气作氧化剂,装置如图2所示:
①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Cl2时,适合选用的试剂为 。
②实验时,控制向装置B中通入Cl2的速率和用量的常用方法为 ,若Cl2过量,造成的后果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通入过量Cl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可提高I2的产率,该试剂为 (填选项字母)。
a.KI b.NaOH c.硝酸
③若用MnO2代替Cl2,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缺点是分离出的固体残渣中含有少量I2。小组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固体残渣中I2的深度萃取,实验时装置D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上升至装置F,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中,与固体残渣接触进行萃取,液面达到虹吸管顶端时,经虹吸管返回烧瓶。装置F的进水口为 (填“上口”或“下口”),与常规萃取相比,该萃取装置的优点为 。
(3)“蒸馏”时,若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合理的处理方法为 。
12.(2022·山西晋中·统考一模)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8.8°C,在农药、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SOCl2遇水剧烈反应,液面上产生白雾,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合成原理:SO2+Cl2+SCl2=2SOCl2。其他相关信息如下:①实验室里通常用Na2SO3固体和浓硫酸在不加热时反应制备二氧化硫。②合成氯化亚砜时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丙中相同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制取SOCl2是在三颈烧瓶中合成的,从图中选取合适的装置组成整个装置,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⑥→ →①②← (用“→”或“←”连接各接口,箭头表示气体流向,某些仪器可以多次使用。装置乙用于制取氯气)。
(3)装置甲中冷凝管的进水口为 (填“③”或“④”)。冷凝管上连接的干燥管的作用是:①吸收逸出的Cl2、SO2,防污染;② 。
(4)浓硫酸的作用是 。
(5)该实验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实验室对SO2尾气进行处理,下列如图装置中最合适的是 (填标号)。
(7)已知SCl2的沸点为60°C。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液体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若反应中消耗的Cl2的体积为896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SO2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SOCl27.12g,则SOCl2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3.(2021·山西太原·统考模拟预测)磺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的熔点为,沸点为69.1℃。它在常温下较稳定,遇水剧烈水解,100℃以上易分解。实验室可利用和在活性炭催化下反应制取少量,装置如图(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冷凝水应从 (填“①”或“②”)口通入。
(2)实验前,检查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3)装置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仪器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4)为提高本实验中磺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填序号)。
①实验开始时先通气体,再通冷凝水
②控制气流速率,不宜过快
③可给三颈烧瓶适当降温
(5)该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点即可)。
14.(2021·山西吕梁·统考一模)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价和+3价,其中CoCl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钴)并验证其分解产物。回答下列问题:
I.甲同学用Co2O3与盐酸反应制备CoCl2·4H2O,其实验装置如图:
①烧瓶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②装置B中的现象可以说明氧化性 > ,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 。
II.乙同学利用甲同学制得的CoCl2·4H2O在醋酸氛围中制得无水(CH3COO)2Co,并利用下列装置检验(CH2COO)2Co在氮气气氛中的分解产物。已知PdCl2溶液能被CO还原为Pd。
①装置E、F分别盛放 和 。
②E、F、G中的试剂均足量,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
③通入氮气的作用是 。
参考答案:
1.B
【详解】A. 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漂白性,无法用pH试纸测pH,A项错误;
B. HCl与NaHCO3发生反应NaHCO3+HCl=CO2↑+NaCl+H2O,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B项正确;
C. 具有腐蚀性的物质用烧杯盛装称量,C项错误;
D. OH-与Ag+发生反应干扰实验,需先用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检验Br-,D项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Cu反应生成FeCl2,FeCl2和Cl2反应生成FeCl3,转化能完全实现,A不选;
B.NH3与CuO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2,N2和O2在高温或放电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和NH3在催化剂并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2,转化能完全实现,B不选;
C.C和SiO2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CO和O2反应生成CO2,CO2与C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O,转化能完全实现,C不选;
D.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或,和均不与反应,转化不能完全实现,D选;
故选D。
3.B
【详解】A.3He与4He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同位素,A错误;
B.碳化硅陶瓷、碳纤维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
C.铝和氧化铁属于铝热剂,而铁粉和氧化铝不属于铝热剂,C错误;
D.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备漂白粉,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乙烯会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引入新杂质,A错误;
B.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将pH试纸漂白,无法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应该采用pH计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B错误;
C.稀硝酸和浓硝酸和铜反应的产物不同,没有控制单一变量,C错误;
D.实验室常用Zn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添加Cu单质的目的是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①说明干燥氯气无漂白性,②红纸褪色,②说明氯水具有漂白性,氯水中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故A正确;
B.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③几乎不能发生氯气与水的反应,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Cl-没有漂白性,但不能说明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还是H+,故B正确;
C.由于Cl2+H2OHCl+HClO,酸性HClO<H2CO3,则NaHCO3与HCl反应,不与HClO反应,使上述平衡向右移动,HClO增多,则④中c(HClO)最大,②③④中c(HClO)大小为④>②>③,由红纸变化可知,c(HClO)越大,褪色速率越快,漂白效果越好,故C正确;
D.由于酸性HClO>,若用Na2CO3代替NaHCO3,会发生HClO+Na2CO3=NaHCO3+NaClO反应,使c(HClO)减小,漂白效果差,则不能用Na2CO3代替NaHCO3,故D错误;
答案为D。
6.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位于同一主族。X的气态氢化物常用作制冷剂,则X为N元素;ZYW2能与水剧烈反应,可观察到液面上有白雾生成,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为SO2,结合Y、Z位于同一主族可知,Y为O,Z为S元素;W的原子序数大于S,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则W为Cl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 Y和Z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H2S,常温常压下,H2O为液态,H2S为气态,则沸点大小:Y>Z,故A错误;
B.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增大而增大,则X>Y,故B错误;
C. 为S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但不褪色,故C错误;
D. 向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l-,则滴加溶液有白色氯化银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是由于发生了反应2Fe3++2I-=2Fe2++I2,生成的碘单质使淀粉溶液变蓝色,A不合题意;
B.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由于NaHSO3与H2O2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故无法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B不合题意;
C.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F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由于NaClO水解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其pH值无法利用pH试纸测量,C不合题意;
D.浓HNO3不稳定4HNO34NO2+O2+2H2O,生成红棕色的NO2能溶于浓硝酸,故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C
【详解】A.新制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但不能起到净水作用,故A错误;
B.氨气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分子间作用力大,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是因为液氨气化时会吸收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故B错误;
C.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的互称,C18、C60和金刚石均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则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铝铍测年法”是科学家通过测量二氧化硅中26Al和10Be两种元素的比例,确定“北京人”年龄的测量方法,9Be没有放射性,10Be有放射性,则不可以用9Be代替10Be完成“铝铍埋藏测年法”,故D错误;
故选C。
9.(1) 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2)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3) 碱石灰 吸收氯气,防止其污染空气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使SbCl3、SbCl5水解
(4) 防止暴沸 降低SbCl5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导致SbCl5分解
(5)SiO2+4HF=SiF4↑+ 2H2O
(6)(CH3)3CH + HSbF6 = (CH3)3CSbF6 + H2
【分析】A装置为制备Cl2,B、C为净化装置,D为制备SbCl5装置,E制备HSbF6并进行蒸馏,F为接收瓶,收集HSbF6。
【详解】(1)仪器D作为反应容器,名称为三颈烧瓶。制备的Cl2中含有HCl和H2O,B为除去HCl。答案为三颈烧瓶;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2)MnO2加热条件下氧化浓盐酸制备Cl2,而自身被还原为MnCl2。答案为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3)装置中有剩余的Cl2污染环境,同时SbCl3、SbCl5遇水易水解,X为碱石灰既吸收尾气又防止SbCl3、SbCl5遇水易水解。答案为吸收氯气,防止其污染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三颈烧瓶中使SbCl3、SbCl5水解;
(4)已知信息知毛细管连通大气,装置内减压时可吸入极少量的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以代替沸石,所以其作用防止暴沸。减压蒸馏可降低其沸点,为了防止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分解。答案为防止暴沸;降低SbCl5的沸点,防止温度过高导致SbCl5分解;
(5)玻璃仪器中含有SiO2与HF发生反应:SiO2+4HF=SiF4↑+ 2H2O。
答案为SiO2+4HF=SiF4↑+ 2H2O;
(6)由已知信息知,异丁烷可以提供碳正离子与F-结合形成卤化物,同时(CH3)3C+ 稳定反应中易形成。所以反应为:(CH3)3CH + HSbF6 = (CH3)3CSbF6 + H2。答案为(CH3)3CH + HSbF6 = (CH3)3CSbF6 + H2。
10.(1) 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除去表面的油脂
(2)将丙中的导管末端插入溶液中,打开弹簧夹,关闭A、B中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甲中的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 B 关闭
(4)
(5)抑制水解
(6) 4
【分析】装置甲中发生反应,装置乙先向废铁屑中滴加稀盐酸生成,再与甲中产生的氯气反应制得,装置丙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尾气处理氯气等污染性气体。
【详解】(1)仪器C的名称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废铁屑使用前要用热的纯碱溶液浸泡,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油脂。故答案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除去表面的油脂。
(2)组装好装置后,将丙中的导管末端插入溶液中,打开弹簧夹,关闭A、B中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甲中的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将丙中的导管末端插入溶液中,打开弹簧夹,关闭A、B中的活塞,用酒精灯微热甲中的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后,导管末端形成一段稳定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开始时需要先制得,所以需要应先打开B的活塞,再打开弹簧夹。故答案为:B;关闭。
(4)C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5)易水解,加热蒸发会促进水解,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发浓缩可以抑制水解,故答案为:抑制水解。
(6)根据结构式,可知原子的配位数为4;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只需要形成一个共价键,多余的键为配位键,所以其中的配位键,故答案为:4;。
11.(1)取少量母液于洁净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2) MnO2、浓盐酸 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活塞控制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浓盐酸的量 5Cl2+I2+6H2O=12H++10C1- +2IO a 防止碘单质被氧化,提高产品产率(或无污染) 下口 所用萃取剂少,可以进行多次萃取
(3)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沸石,继续实验
【分析】图1中海藻和油井盐水生产母液中含有I-,在酸性条件下加入氧化剂氧化为碘单质后,经过有机溶剂萃取,然后蒸馏分离得到碘单质;图2中装置A为制备氯气的装置,装置B为氯气氧化碘离子的反应,装置C为尾气处理装置;图3为蒸馏分离碘单质与四氯化碳的装置,据此分析解答。
(1)
取少量母液于洁净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I-;
(2)
①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Cl2,采用的是固液加热装置,适合选用的试剂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MnO2、浓盐酸;
②实验时,可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活塞控制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浓盐酸的量;氯气具有氧化性,过量的氯气会进一步氧化碘单质,转化为碘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2+I2+6H2O=12H++10C1- +2IO;碘酸根离子与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归中反应,从而生成碘单质,提高碘单质的产率,则可加入KI,故答案为: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活塞控制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浓盐酸的量;5Cl2+I2+6H2O=12H++10C1- +2IO;a;
③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氧化性:MnO2>I2,所以可用MnO2代替氯气可氧化碘离子,且防止碘单质被氧化,提高产品产率(或无污染);根据蒸馏原理可知,球形冷凝管起导气冷凝作用,进水口应在下口,与常规萃取相比,该萃取装置的优点为所用萃取剂少,可以进行多次萃取,故答案为:防止碘单质被氧化,提高产品产率(或无污染);下口;所用萃取剂少,可以进行多次萃取;
(3)
“蒸馏”时,若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补加沸石,继续实验。
12.(1)分液漏斗
(2) → →⑨→⑩ ⑩←⑨←⑦
(3) ③ 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与SOCl2反应
(4)干燥产生的氯气和二氧化硫
(5)MnO2+4H++2Cl-Mn2++Cl2↑+2H2O
(6)③
(7) 蒸馏 75%
【分析】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MnO2+4H++2Cl-Mn2++Cl2↑+2H2O,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用浓硫酸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气体由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制备,同理用浓硫酸干燥制得的二氧化硫气体,干燥纯净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三颈烧瓶中由活性炭催化反应制得SOCl2,SO2+Cl2+SCl2=2SOCl2,SOCl2易水解,氯气和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放,故冷凝管上连接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混合物蒸馏得到产品。
(1)
装置乙中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和分液漏斗,装置丙中仪器有锥形瓶和分液漏斗,因此装置乙、丙中相同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
(2)
依据分析可知,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用饱和食盐水吸收HCl,用浓硫酸干燥氯气,二氧化硫气体由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制备,同理用浓硫酸干燥制得的二氧化硫气体,干燥纯净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三颈烧瓶中由活性炭催化反应制得SOCl2,SO2+Cl2+SCl2=2SOCl2,SOCl2易水解,氯气和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放,故冷凝管上连接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整个装置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⑥→ → →⑨→⑩→①②←⑩←⑨←⑦。
(3)
为使冷却效果更好,装置甲中冷凝管的水应下口进上口出,即进水口为③;氯气和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不能直接排放,故冷凝管上连接的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逸出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同时也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与SOCl2反应。
(4)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来干燥产生的氯气和二氧化硫。
(5)
该实验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6)
①中洗气时应长管进短管出,①错误;②中二氧化硫不易溶于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②错误;③中二氧化硫难溶于四氯化碳,上升时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③正确;④中漏斗完全浸入溶液中,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④错误;综上分析,答案选③。
(7)
已知氯化亚砜沸点为78.8°C,SCl2的沸点为60°C,所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即可将之分离;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4mol,由方程式SO2+Cl2+SCl2=2SOCl2可知,生成0.08molSOCl2,则SOCl2的产率为:≈75%。
13. 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 ① 塞好恒压漏斗上方的塞子,将蒸馏烧瓶的导气管进入水中,酒精灯微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段液柱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d→a→b ②③ 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分析】装置丙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丙装置中制得的氯气通过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通过甲装置干燥后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进入装置丁与二氧化硫反应制备磺酰氯。
【详解】(1)根据仪器的特征分析,A为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冷凝水应下进上出,则从①口通入;
(2)实验前,检查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好恒压漏斗上方的塞子,将蒸馏烧瓶的导气管进入水中,酒精灯微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段液柱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塞好恒压漏斗上方的塞子,将蒸馏烧瓶的导气管进入水中,酒精灯微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停止加热,导管口有一段液柱产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装置丙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备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锰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丙装置中制得的氯气通过乙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通过甲装置干燥后得到纯净干燥的氯气进入装置丁与二氧化硫反应,故上述仪器正确的连接顺序是e→c→d→a→b;
(4)丁装置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丙装置,盛放放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氯化氢,乙装置盛饭浓硫酸,干燥氯气,若缺少装置乙,氯气和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方程式为SO2+Cl2+2H2O=H2SO4+2HCl;为提高食盐中硫酰氯的产率,可以控制气流速率,宜慢不宜快;若三颈烧瓶发烫,可适当降温;先通冷凝水,冷凝回流副产物和产品,再进行实验;
故正确的有②③;
(5)氯气和二氧化硫均为污染性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故该实验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14. 1:2 Cl2 I2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澄清石灰水 PdCl2溶液 分解产物中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含C、H元素的物质 将D中气态产物排入后续装置(或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或不使K中水蒸气进入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中等)
【分析】I.Co2O3与盐酸在A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CoCl2和Cl2,Cl2和B中KI反应产生I2使B中溶液变蓝,过量的Cl2用C中NaOH溶液吸收;
II.(CH2COO)2Co中的Co为+2价,可能会被氧气氧化为+3价,因此实验前先通入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结合元素守恒可知(CH2COO)2Co在氮气气氛中分解的产物可能含CO2、CO,E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F中盛放PdCl2溶液,用PdCl2溶液检验并除去CO;用G中浓NaOH溶液除去未被E吸收的CO2,用H中无水CaCl2除去水蒸气,I中氧化铜变为红色,J中无水CuSO4变为蓝色,K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分解产物中还含有能还原CuO且含C、H的物质,据此解答。
【详解】I.①Co2O3中Co为+3价,CoCl2中Co为+2价,由此可判断烧瓶A中Co2O3和H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o2O3作氧化剂,Co化合价降低2×(3-2)=2,HCl作还原剂,被氧化为氯气,化合价升高1×[0-(-1)]=1,结合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降低总数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1:2;
②装置B中溶液变蓝色,说明发生Cl2+2KI=I2+2KCl,Cl2置换出I2,说明氧化性Cl2>I2;原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为Cl和I位于同主族,Cl在上,I在下,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II.①由分析可知装置E、F分别盛放澄清石灰水和PdCl2溶液;
②E、F、G中的试剂均足量,观察到I中氧化铜变红,J中固体由白色变蓝色,K中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得出的结论是分解产物中还有能还原CuO且含C、H的物质,即分解产物中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含C、H元素的物质;
③结合分析可知实验开始前通入氮气的作用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实验持续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D中气态产物排入后续装置,同时不使K中水蒸气进入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中等,即通入氮气的作用是将D中气态产物排入后续装置(或排除装置中的空气或不使K中水蒸气进入盛无水CuSO4的干燥管中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衡水大联考]2024届广东省新高三年级8月开学大联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语文

下一篇: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06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