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 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 (含解析)

沪教版(上海)复习题-常用的金属和盐
一、单选题
1.下列离子组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Cu2+、NO3﹣、Cl﹣ B.Na+、Mg2+、SO42﹣、Cl﹣
C.Na+、Ba2+、Cl﹣、NO3﹣ D.Na+、K+、NH4+、SO42﹣
2.《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C ZnCO3Zn 3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该反应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3.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
A.KCl B.NH4HCO3 C.CO(NH2)2 D.Ca(H2PO4)2
4.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B.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被锈蚀
C.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氯化铵与碱混合研磨放出氨气,硫酸铵与碱混合研磨也能放出氨气
5.向Cu(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2和Cu(NO3)2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
C.滤纸上只有Cu D.滤纸上有Cu和Fe
6.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D.探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7.下列实验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且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A.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钾溶液
B.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稀盐酸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D.向三氧化二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8.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B.干冰、冰都属于氧化物
C.甲烷、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D.生铁、钢都属于铁合金
9.向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 Mg2+、Zn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 Zn2+,不溶物为Mg、Cu
③溶液只有Mg 2+,不溶物为 Zn 、Cu ④ 溶液有Mg2+、 Zn2+,不溶物为 Zn 、Cu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小苏打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B.人体的头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酸性溶液侵蚀
C.用碳酸钙作牙膏的摩擦剂
D.用pH试纸测定某地雨水的pH为0,此雨水为酸雨
11.为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A.MgCl2溶液、Cu、Sn
B.Mg、Cu、SnCl2溶液
C.Mg、Sn、Cu、盐酸
D.MgCl2溶液、Sn、CuCl2溶液
12.“探险队员”-----硫酸,不小心走进了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小山,请你帮助它走出小山(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入口→______→出口
A.①→⑨ B.②→⑦→⑧ C.③→⑤→⑦→⑨ D.①→④→⑤→⑥
二、填空题
13.冬季除雪经常会用到融雪剂,下表是某融雪剂部分成分:
(1)请从化学视角认识这些物质,填写表格:
名称 A碳酸氢钾 B尿素 C磷酸钠 D碳粉
化学式 ①______ ②______ Na3PO4 C
(2)A物质的化学性质与小苏打的相似,原因是______,该物质受热易分解并能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除A物质外,______(填序号)可用作化肥,但是过量使用会导致下列______现象的发生。
A.白色污染 B.酸雨 C.温室效应 D.赤潮
1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①氧化钙②盐酸③氢氧化钠④碳酸钠⑤碳酸钙⑥硝酸钾,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能用做补钙剂的是___;
(2)炉具清洁剂中常含有的是 _______;
(3)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
(4)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5)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______________;
(6)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的______________。
15.“宏观辨析和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请回答:
(1)如图1所示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如图2所示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微观粒子有________(填符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16.化学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中用______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生活中常用______鉴别水的硬度。
(3)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______。
(4)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 黄铜
B 不锈钢
C 铁矿石
(5)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______。
三、实验题
17.小冰发现,上个星期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他想知道这瓶溶液是否已经变质。
(1)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引起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围绕此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问题,小冰利用实验展开了探究活动。
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有气泡生成,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你认为小冰所加的试剂是_____。
②欲证明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请你帮助小冰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步骤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结论
第1步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试剂 产生白色沉淀,经验证,此沉淀为_____ 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第2步 向实验①所得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_____ 色
18.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进行影响铁锈蚀因素的探究。一周后,试管A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试管B中铁钉稍有生锈,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中铁钉严重锈蚀。
(1)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___。
(2)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而试管A中铁钉几乎没有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对于试管B中铁钉稍有生锈,同学们展开深入研究,将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倒入烧杯中,迅速倒入植物油铺满水面。然后将溶解氧传感器插入水中,通风环境中持续三天采集得到数据图像如图2所示(室温下,自然状况的水中溶解氧约为8-9 mg/L)。
据此回答:
①B试管中铁钉也稍有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为达到图1设计A、B、C实验的目的,针对B试管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4)分析A、B、C、D中的实验现象,可知___________(写化学式)的存在会加速铁的锈蚀。
(5)小丽同学猜测: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为判断该猜测是否正确,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丽同学的猜想,简述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19.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HCl、CO2、Fe、Na2CO3中的一种。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D______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应类型)。
20.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1)物质D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C+E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ρ水=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下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2.为了测定一种钢样品的含量,小明称取了12.8g钢样品,投入装有20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样品中的其他物质不与酸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称量,如下图所示。请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g。
(2)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Cu2+与氢氧根离子离子产生沉淀,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Mg2+与氢氧根离子离子产生沉淀,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C、四种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
D、NH4+与氢氧根离子离子产生气体,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C。
2.B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2C ZnCO3Zn 3X 反应前3C、Zn、3O,反应后Zn、3X,故X含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为一氧化碳。
【详解】A、由分析可知X为一氧化碳,A正确。
B、火法炼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固体质量肯定减少,B错。
C、反应中碳元素由0价变为+2价,锌元素由+2价变为0价,氧元素化合价反应前后都是-2价,未变,该反应部分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正确。
D、该反应反应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B。
3.A
【详解】A、KCl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C、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点睛】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4.D
【详解】A.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B.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制品表面可以形成氧化铝薄膜,防止铝被腐蚀,铁更易被腐蚀,不符合题意;
C.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气体,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也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而碳酸钠不是金属,不符合题意;
D. 氯化铵与碱混合研磨放出氨气,硫酸铵与碱混合研磨也能放出氨气,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5.D
【详解】A、向Cu(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发生反应:Fe+Cu(NO3)2= Fe(NO3)2 +Cu,因为加入过量的铁粉,Cu(NO3)2溶液完全发生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生成的Fe(NO3)2,无Cu(NO3)2,此选项错误;
B、滤液中一定无Cu(NO3)2,此选项错误;
C、滤纸上有生成的Cu和剩余的Fe,此选项错误;
D、滤纸上有生成的Cu和剩余的Fe,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6.B
【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底的红磷不燃烧,存在两个变量,无法探究燃烧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冷却至室温后,天平平衡,利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C、左边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氧气接触,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均不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显酸性,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滴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无法探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A、氯化钠与氢氧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此选项错误;
B、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此选项错误;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此选项错误;
D、向三氧化二铁粉末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三氧化二铁粉未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此选项正确。
故选D。
8.A
【详解】A、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分类错误,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冰是固态的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烷、乙醇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只是碳含量不同,分类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因此锌粉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得到铜和氯化锌,而和氯化镁不反应。
①若加入锌粉的量不足,氯化铜部分被置换,则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和没反应的氯化镁,所得固体只含有铜,即溶液中有,不溶物为Cu;故该情况有可能;
②因为锌和氯化镁不反应,故不溶物中不可能含有镁;故该情况不可能出现;
③因为锌与氯化铜反应一定会生成氯化锌,故溶液中除了有没反应的氯化镁,也一定含有氯化锌,因此该情况不可能出现;
④若加入锌粉的过量,氯化铜全部被置换,则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锌和没反应的氯化镁,所得固体含有铜及剩余的锌粉,即溶液中含有,不溶物为;故该情况有可能;
答案为:C。
10.C
【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故A错误;
B、人体的头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容易受碱性溶液侵蚀,故B错误;
C、碳酸钙用作牙膏的摩擦剂,能使牙齿刷得更干净,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C正确;
D、雨水的pH不可能为0,故D错误。故选C。
11.A
【详解】A、MgCl2溶液与Cu、Sn均不反应,不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B、Mg与SnCl2溶液反应生成略带蓝色的Sn,而Cu与SnCl2溶液不反应,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Mg、Sn与盐酸均能反应产生氢气,且镁与盐酸反应更加剧烈,Cu与盐酸不反应,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D、MgCl2溶液与Sn不反应,可知金属活动性Mg>Sn,Sn、CuCl2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生成,可知金属活动性Sn>Cu,能验证Mg、Cu、Sn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故选:A。
12.C
【分析】解决该题应该找出一条不能和硫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构成的路.酸的化学性质有:能够和酸碱指示剂变色,能够和活泼金属反应,能够和金属氧化物反应,能够和碱反应,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活泼金属即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酸和金属氧化物、碱、盐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必须有水、沉淀或气体生成。
【详解】由于硫酸不能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不活泼金属铜、氯化钠、盐酸反应,顺序为:③⑤⑦⑨;
故填:C。
13.(1) KHCO3 CO(NH2)2
(2) 均含碳酸氢根离子 BC D
【详解】(1)碳酸氢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钾离子显+1价,碳酸氢根离子显-1价,化学式为:KHCO3;
尿素的化学式为:CO(NH2)2;
(2)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碳酸氢钾由钾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它们均含碳酸氢根离子,故化学性质相似;
碳酸氢钾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钾、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氢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磷酸钠含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C均可作化肥;
A、塑料的过量使用,会导致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D、过量使用含N、P元素的化肥,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的发生,符合题意。
故选D。
14. ⑤ ③ ② ⑥ ① ④
【详解】(1)碳酸钙是常见的补钙剂;(2)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发生反应,故能做炉具清洁剂;(3)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能用于除锈;(4)复合肥是含有N、P、K中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故硝酸钾属复合肥;(5)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用于食品干燥剂;(6)碳酸钠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
点睛: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同样,物质的用途能体现物质的性质。
15. 2Mg+CO22MgO+C Na+、OH-、H2O 复分解反应 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H++OH-=H2O)
【详解】(1)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O22MgO+C。
(2)氢氧化钠是由Na+、OH-构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还有水,水是由水分子(H2O)构成的,故构成氢氧化钠溶液的微观粒子有:Na+、OH-、H2O;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H++OH-=H2O)。
16. 活性炭 肥皂水 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AB 隔绝空气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家庭中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水的硬度,其中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
(4)黄铜、不锈钢属于合金,而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含铁的物质,不属于合金;故选AB;
(5)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隔绝空气;
17. 盐酸 BaCO3 红
【分析】(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1)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①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由此证明NaOH溶液已经变质。故填:稀盐酸。
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试剂,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向第1步所得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证明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故填:碳酸钡;红。
因此答案为(1)2NaOH+CO2=Na2CO3+H2O
(2)盐酸;BaCO3;红
18.(1)防止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对实验造成影响
(2)铁生锈需要水
(3) 铁钉和水及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接触生锈 增加植物油厚度或将试管内液面高度加至试管口附近,将试管口盖上橡胶塞(合理即可)
(4)NaCl
(5)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打磨过的铁钉,加入等量蒸馏水至铁钉高度的一半,试管①直接盖上橡胶塞,试管②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后盖上橡胶塞,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①中铁钉明显锈蚀,②中铁钉严重锈蚀,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铁锈蚀越快
【详解】(1)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可以减少水中溶解的空气,防止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对实验造成影响。所以试管B中使用“煮沸并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防止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对实验造成影响;
(2)C中铁和氧气、水接触生锈,A中铁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不生气。变量是水,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铁生锈需要水;
(3)①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则B试管中铁钉也稍有生锈说明铁同时和氧气、水接触了,则生锈的原因是铁钉和水及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接触生锈。
②从图2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水中溶解氧的量逐渐增加。要对B进行改进则需要减少溶解氧的量。氧气更难溶于植物油,所以可以增加植物油厚度。限制能与植物油接触的氧气量也可减少氧气的溶解,则可将试管内液面高度加至试管口附近,将试管口盖上橡胶塞。其他合理即可。
(4)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试管C中铁钉明显锈蚀,试管D中铁钉严重锈蚀,变量是D中加入的是食盐水,水中有氯化钠,则可知NaCl的存在会加速铁的锈蚀。
(5)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则变量是氧气的浓度,可使用氧气和空气作为变量进行对比。另铁生锈需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要确保铁和水、氧气接触。所以设计实验为:取两只试管分别放入打磨过的铁钉,加入等量蒸馏水至铁钉高度的一半,试管①直接盖上橡胶塞,试管②通入一段时间氧气后盖上橡胶塞,一周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①中铁钉明显锈蚀,②中铁钉严重锈蚀,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越大铁锈蚀越快。
19.(1) Fe CO2
(2) 复分解
【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是二氧化碳只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铁只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推出A为铁,故B为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氢氧化钙反应,故C为碳酸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
由分析可知,A为铁,化学式为:Fe;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
B与C反应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0.(1) NaOH(合理即可) 印染、造纸等
(2) 复分解反应
【分析】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五种物质分别是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B为二氧化碳;其中A、B、C中含有相同元素,A和C可转化为二氧化碳,推测A为碳或氧气、C为碳酸钠等碳酸盐;D能和二氧化碳反应,E能与碳酸钠反应且DE可以反应,则D为可溶性碱例如氢氧化钠等、E为酸例如盐酸;由分析可知:
(1)
物质D可以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于印染、造纸等(合理即可);
(2)
A→B反应可以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E反应可以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合理即可);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1.(1)23.3g (2)10%
【详解】解:(1)由图可知,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为23.3g;
(2)设BaCl2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BaCl2+Na2SO4=BaSO4↓+2NaCl
208 233 117
x 23.3g y
x=20.8g,y=11.7g
溶液的总质量=29.1g+94.2g+100g-23.3g=200g
溶质的总质量=11.7g+(29.1g-20.8g) =20g
NaCl%=×100%=10%
答:生成沉淀23.3g,所得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22.(1)0.4
(2)解:设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x
x=87.5%
答: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7.5%
(3)解: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y
y=7.3%
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2023-2024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分层练(含解析)

下一篇: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测试(无答案)---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