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6烃的衍生物
一、单选题
1.(2023·吉林白山·统考模拟预测)科学家实现了聚乙烯塑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产品,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聚乙烯不可用作食品外包装材料
B.高温下生物转化比低温下快
C.丙比乙多一个-CH2-
D.甲在碱性介质中能发生水解
2.(2023·吉林白山·统考模拟预测)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所进行的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制备银氨溶液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的稀氨水,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滴加3 mL 10%的硝酸银溶液
B 鉴别苯和氯仿 分别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2 mL溴水,观察分层后的现象
C 鉴别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钡 分别取少许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蒸馏水,观察溶液颜色
D 除去氯化铁溶液中的氯化铜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适量氯水
A.A B.B C.C D.D
3.(2023·吉林白山·统考模拟预测)老陈醋选用优质高粱、大麦等五谷经蒸、酵、熏、淋、晒的过程酿造而成,具有色、香、醇、浓、酸五大特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粱、大麦中富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醋的酿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醋中所含的乙酸、乙醇、乙酸乙酯均为电解质
D.盛醋的陶器的主要成分为无机非金属材料
4.(2023·吉林白山·统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毛衫中羊毛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B.工业上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C.居家消毒时,漂白液和盐酸不能混合使用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减少电能缺口,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5.(2022·吉林·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钙溶于稀醋酸:CaCO3+2H+=Ca2++H2O+CO2↑
B.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8H+=3Cu2++2NO↑+4H2O
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HCO+OH-+Ba2+=H2O+BaCO3↓
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Ag(NH3)2]++2OH—CH3COO-+NH+NH3↑+ Ag↓+H2O
6.(2022·吉林·校联考模拟预测)中国诗词深受众人喜爱,针对下列一些诗词,从化学角度解读正确的是
A.王安石的《梅花》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描述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既有状态变化又有气味的产生
B.庾信的《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颜色反应的现象
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
7.(2022·吉林长春·校联考模拟预测)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5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该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1mol莽草酸与适量浓硫酸混合加热,仅发生消去反应
D.1mol莽草酸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4molCO2气体
8.(2022·吉林长春·校联考模拟预测)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钙、钡、铁等金属元素的物质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
B.将煤气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 5引起的危害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盛有蓝墨水、FeCl3溶液的玻璃杯均出现光亮的通路
D.为了获得更好的消毒效果,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9.(2022·吉林白山·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不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A 向溴的氯仿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 溴的氯仿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B 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硫酸,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产生砖红色沉淀
C 向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钠块 钠块熔化成银白色小球
D 常温下,向AgCl浊液中加入KI浓溶液,振荡已知:[Ksp(AgCl)>Ksp(AgI)] 白色浊液变成淡黄色浊液(或沉淀)
A.A B.B C.C D.D
10.(2021·吉林长春·统考三模)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装置以及相关说明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相关说明
A 用氯化铝溶液制备氯化铝晶体 将溶液蒸干,获得氯化铝晶体
B 提取碘水中的碘 用乙醇做萃取剂,将碘从水溶液中转移到乙醇中分离
C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乙醇和乙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出现油状液体
D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Fe3+ 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除去
A.A B.B C.C D.D
11.(2021·吉林延边·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或操作
预期目的 检验乙醇催化氧化产物中有乙醛 用于实验室里制备氨气 蒸干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探究氧化性:KMnO4>Cl2>I2
A.A B.B C.C D.D
12.(2021·吉林·统考二模)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NaBr 溶液中加入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 KI 溶液 最终溶液变蓝 氧化性:Cl2>Br2>I2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浓盐酸 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
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 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得到蓝色溶液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向2mL 0.01mol/L的AgNO3溶液中滴加几滴同浓度的NaCl溶液后,滴加 KI 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出现黄色沉淀 证明 Ksp(AgI)<Ksp(AgCl)
A.A B.B C.C D.D
二、实验题
13.(2023·吉林长春·校联考模拟预测)苯氧乙酸为除草剂的中间体。制备苯氧乙酸的反应原理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所示。相关物理数据如下表。
副反应:ClCH2COOH+2NaOHHOCH2COONa+NaCl+H2O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酚 94 43 181.75 易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
苯氧乙酸 152 89~100 285 易溶于热水,不溶于冷水,溶于乙醇
氯乙酸 94.5 63 189 易溶于水, 溶于乙醇
羟基乙酸 76 79~80 分解 易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 3.8g氯乙酸和5mL水加入100mL的仪器X中,开启搅拌器,缓慢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溶液 pH 为 7~8。
Ⅱ、加入2.35g 苯酚, 再滴加 35%氢氧化钠溶液至反应溶液pH为12,将反应物在沸水浴中加热 30min。
Ⅲ、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下降,补充氢氧化钠使pH保持为12,在沸水浴中继续加热15min。
Ⅳ、反应结束,将溶液转入锥形瓶中,在搅拌下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3~4。
Ⅴ、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抽滤,冷水洗涤产物3次,在60~65℃下干燥得到黄色产品,再加入活性炭,得到2.47g白色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
(2)球形冷凝管中冷水由 (填“a”或“b”) 口流进, 与直形冷凝管相比,其优点是 。
(3)步骤Ⅰ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将pH调至7~8的原因: 。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5)步骤Ⅳ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3~4,其目的是 。
(6)步骤Ⅴ中,抽滤装置如图所示,采用“抽滤”的优点是 。
(7)步骤Ⅴ中加活性炭的目的是 。
(8)该过程中苯氧乙酸的产率为 。
14.(2021·吉林长春·统考模拟预测)己二酸是一种二元弱酸,通常为白色结晶体,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乙醇。实验室以环己醇( )为原料制取己二酸的实验流程如图:
已知:①“氧化”过程在(如图1所示)三颈烧瓶中进行,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OOC(CH2)4COOK △H<0
②不同温度下,相关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物质 己二酸 氯化钠 氯化钾
25℃时溶解度/g 2.1 36.1 34.3
70℃时溶解度/g 68 37.8 48
100℃时溶解度/g 160 39.5 56.3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冷却水从冷凝管 (填“a”或“b”)口流入。
(2)“氧化”过程,不同环己醇滴速下,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应选择的环己醇滴速为 滴/min,选择的理由是 。
(3)流程中操作1为 (填“趁热”或“冷却”)减压过滤,减压过滤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4)流程中最后一次洗涤沉淀的方法为 (填字母)。
A.用乙醇洗涤 B.用热水洗涤 C.用冷水洗涤
(5)除去己二酸晶体中含有的氯化钠杂质采取的实验方法为 。
(6)称取己二酸(M=146g/mol)样品 0.2920g,用新煮沸的50.00mL 热水溶解,滴入2滴酚酞试液作指示剂,用 0.1500mol·L-1 NaOH 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及空白实验后,消耗 NaOH 的平均体积为20.00mL,计算己二酸样品的纯度。(已知:己二酸氢钠溶液呈弱酸性)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 。
②己二酸样品的纯度为 。
三、有机推断题
15.(2022·吉林长春·校联考模拟预测)可降解塑料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快速降解,成为易被环境利用的碎片或碎末,最终回归自然,且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和降解后残留的物质对环境无害或无潜在危害。由化合物A制备可降解环保塑料PHB和一种医药合成中间体J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i.(R1、R2、R3均为烃基)
ii.+2RBr+2HBr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B的结构简式为 。
(2)C的官能团名称为 。
(3)D→F反应类型为 。
(4)写出C→PH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H→I的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J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无环状结构,则X的结构共 种(考虑立体异构,包括顺反异构和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6,则X的结构简式为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聚乙烯塑料广 泛用于生活,常用作食品外包装材料,选项A错误;
B.在高温下微生物会失去活性,甚至死亡,故高温下生物转化会变慢甚至停止转化,选项B错误;
C.由于乙、丙中的n值未知,无法计算-CH2- 的数目,选项C错误;
D.甲中含有酯基,在碱性介质中能发生水解,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A
【详解】A.制备银氨溶液时,应将氨水逐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使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A错误;
B.苯和氯仿都能将溴从水中萃取出来,且苯密度小于水,氯仿密度大于水,故有色层在上层的为苯,有色层在下层的为氯仿,B正确;
C.无水硫酸铜和硫酸钡均为白色,但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显蓝色,硫酸钡难溶于水,C正确;
D.加入过量铁粉,氯化铁会被铁粉还原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会被铁还原为铜单质,过滤后滤液中仅剩氯化亚铁,加入氯水后又被氧化为氯化铁,D正确;
故选A。
3.C
【详解】A.高粱、大麦中富含淀粉,淀粉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醋的酿制过程中涉及淀粉水解、葡萄糖分解、乙醇的氧化等化学变化,故B正确;
C.乙醇和乙酸乙酯均为非电解质,故C错误;
D.陶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4.C
【详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无法发生水解反应,它可以在生物体内在各种酶的催化下被还原产生乙醇,故B错误;
C.漂白液和盐酸混合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居家消毒时,漂白液和盐酸不能混合使用,故C正确;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A错误;
B.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8H+=3Cu2++2NO↑+4H2O ,故B正确;
C.碳酸氢铵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一水合氨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HCO+2OH—+Ba2+=H2O+ BaCO3↓+NH3 H2O,故C错误;
D.银氨溶液与乙醛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发生银镜反应生成乙酸铵、氨气、银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3NH3↑+ 2Ag↓+H2O,故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王安石的《梅花》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体现物质的挥发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选项A错误;
B.庾信的《杨柳歌》“独忆飞絮鹅毛下,非复青丝马尾垂”从化学成分分析现实生活中“飞絮”“鹅毛”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不是蛋白质,选项B错误;
C.赵孟頫的《烟火诗》“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虺似火攻”描述了焰色反应的现象,选项C错误;
D.刘禹锡的《浪淘沙》“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其化学性质稳定,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B
【详解】A.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O5,但分子不含苯环故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错误;
B.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的六元环不是苯环,有多个sp3杂化的碳原子,则该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同时连有四个互不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则该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即三个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均为手性碳原子,B正确;
C.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与适量浓硫酸混合加热后能够发生酯化反应,醇羟基的分子间脱水和消去反应,C错误;
D.由题干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1mol莽草酸分子中含有1mol羧基,故其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1molCO2气体,D错误;
故答案为:B。
8.B
【详解】A.铁元素不能发生焰色反应,不能用于制造焰火,含钙、钡等金属元素的物质,灼烧时火焰有绚丽的颜色,可用于制造焰火,A错误;
B.将煤气化后得到可燃性气体,再作为能源,燃烧充分减少污染物排放,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B正确;
C.FeCl3溶液不是胶体,无丁达尔效应,C错误;
D.为了获得更好的消毒效果,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D错误;
故答案为:B。
9.B
【详解】A.向溴的氯仿溶液中通入足量乙烯时,乙烯与溴的氯仿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使溴的氯仿溶液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故A正确;
B.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操作为向淀粉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否则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
C.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向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钠块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熔点低的钠在水面上立即融化为银白色小球,故C正确;
D.常温下,向氯化银浊液中加入碘化钾浓溶液,振荡时,溶度积大的氯化银白色沉淀会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溴化银淡黄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A.氯化铝溶液中存在水解AlCl3+3H2OAl(OH)3+3HCl,加热促进水解,同时也会促进HCl的挥发,氯化铝彻底水解,所以最终得不到氯化铝,A错误;
B.乙醇和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B错误;
C.从试管中出来的气体有极易溶液碳酸钠溶液的醋酸、乙醇,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以下,C错误;
D.Fe3+和Cu2+产生沉淀时溶液的pH值不同,加入Cu(OH)2可以使pH增大,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使Fe3+转化为沉淀除去,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1.D
【详解】A.乙醇和乙醛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能检验乙醇催化氧化产物中有乙醛,故A错误;
B.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一冷却马上又可以化合成氯化铵,这个方案很难制氨气,故B错误;
C.FeCl3易水解生成Fe(OH)3和HCl,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盐酸挥发,蒸干溶液时最终得到的固体是Fe(OH)3,故C错误;
D.锥形瓶中发生反应: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氧化剂为KMnO4,氧化产物为Cl2;烧瓶中发生反应:Cl2+2KI=I2+KCl,氧化剂为Cl2,氧化产物为I2;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判断氧化性:KMnO4>Cl2>I2,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A.由于加入的氯水过量,加入KI后,I-会被过量的Cl2氧化生成能使淀粉变蓝的I2,所以无法证明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A项错误;
B.能够让品红溶液褪色的可能是SO2,也可能是氯气等;如果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那么溶液中含有的也可能是,不一定是或;如果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l2,那么溶液中可能含有ClO-或;综上所述,B项正确;
C.蔗糖水解后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葡萄糖是典型的还原性糖;若要验证葡萄糖的还原性,需要先将水解后的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后才会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选项没有加NaOH将溶液调成碱性,故C项错误;
D.由于先前加入的NaCl只有几滴的量,所以溶液中仍然剩余大量的Ag+,所以后续加入KI溶液后,必然会生成黄色的AgI沉淀,实验设计存在漏洞,并不能证明AgI和AgCl的Ksp的大小关系;D项错误;
答案选B。
13.(1)三颈烧瓶
(2) b 冷却面积大,冷凝效果更好
(3)使氯乙酸转化为氯乙酸钠,防止生成羟基乙酸钠
(4) + +NaCl
(5)使苯氧乙酸钠转化为苯氧乙酸以便冷却析出
(6)过滤速度更快,沉淀更干燥
(7)除去产品中的有色杂质而脱色
(8)65%
【分析】本实验制备苯氧乙酸,先让氯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乙酸钠,再让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沸水水浴中加热30min,氯乙酸钠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氧乙酸钠,利用酸性强的制备酸性弱的,苯乙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苯氧乙酸,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仪器X的特点,仪器X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故答案为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
(2)冷凝管通入冷却水,为了增强冷凝效果,冷却水下进上出,即冷水由b口流进;球形冷凝管比直形冷凝管冷却面积大,冷凝效果好;故答案为b;冷却面积大,冷凝效果更好;
(3)如果不加入碳酸钠,氯乙酸与NaOH溶液生成羟基乙酸钠,发生副反应,因此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使氯乙酸转化为氯乙酸钠,防止生成羟基乙酸钠;故答案为使氯乙酸转化为氯乙酸钠,防止生成羟基乙酸钠;
(4)步骤③发生取代反应,其方程式为ClCH2COONa+ +NaCl;故答案为ClCH2COONa+ +NaCl;
(5)利用酸性强的制备酸性弱,以及表中数据,苯氧乙酸不溶于冷水,因此步骤Ⅳ中用浓盐酸酸化至pH为3~4的目的是使苯氧乙酸钠转化为苯氧乙酸,以便冷却析出;故答案为使苯氧乙酸钠转化为苯氧乙酸,以便冷却析出;
(6)采取抽滤的优点是过滤速度更快,沉淀更干燥;故答案为过滤速度更快,沉淀更干燥;
(7)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色杂质,因此使用活性炭的目的是除去产品中的有色杂质而脱色;故答案为除去产品中的有色杂质而脱色;
(8)根据题中所给数值,氯乙酸物质的量约为0.04mol,苯酚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按照反应原理可知,苯酚不足,氯乙酸过量,则理论生成苯氧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即质量为3.8g,产率为=65%;故答案为65%。
14. b 5 “氧化”过程应在小于50℃温度下进行,由图可知滴速过快,反应器内温度升高过快,影响反应 趁热 过滤速度快,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 C 重结晶 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75%
【详解】(1)冷凝管中冷却水起冷凝作用,为了充分冷凝,冷凝水‘下进上出’,即冷却水从b口进;
(2)“氧化”过程应在小于50℃温度下进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由图可知滴速过快,反应器内温度升高过快,影响反应,为保证反应温度的稳定性(小于50℃),由图可知,最好采用5滴/min;
(3)经操作1得到MnO2和氧化液,为除去杂质、防止己二酸钾析出,操作1为趁热减压过滤;减压过滤的优点是:过滤速度快,滤出的固体容易干燥等;
(4)己二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和乙醇,则应用冷水洗涤沉淀,故选:C;
(5)根据己二酸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可知,除去己二酸晶体中含有的氯化钠杂质采取的实验方法为重结晶;
(6) ①因为使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酚酞变色的pH范围为8~10,故滴定终点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 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②由于己二酸氢钠溶液呈弱酸性,使用酚酞作指示剂,1mol己二酸含有2mol羧基,能与2molNaOH反应,则n(己二酸)=n(NaOH)=×0.15×20×10-3mol=1.5×10-3mol,质量为m=nM=1.5×10-3mol×146 g/mol=0.219g,样品的纯度为×100%=75%。
15.(1) C7H10 CH3COCH2COOH
(2)羟基、羧基
(3)还原反应
(4)n CH3CH(OH)CH2COOH+(n-1)H2O
(5) +2NaOH+2CH3CH2OH
(6) 12
【分析】 与KMnO4/H+、加热反应生成B和D,D的分子式为C3H4O4,根据题给已知i,B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2COOH、D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PHB由单体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由PHB的结构简式可知,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OOH;D与CH3CH2OH、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E的分子式为C7H12O4,E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OCCH2COOCH2CH3;对比D、F的分子式,D发生还原反应生成F,F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OH,F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H2Br;E与G发生题给已知ii的反应生成H,H与NaOH反应后酸化生成I,I加热失去CO2生成J,结合J的结构简式可推知,H的结构简式为 、I的结构简式为 。
【详解】(1)A的结构简式为 ,分子式为C7H10;B的结构简式为 CH3COCH2COOH;答案为:C7H10;CH3COCH2COOH。
(2)C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COOH,其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羧基;答案为:羟基、羧基。
(3)对比D、F的分子式,D→F发生加氢去氧的还原反应;答案为:还原反应。
(4)C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H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CH3CH(OH)CH2COOH+(n-1)H2O;答案为:n CH3CH(OH)CH2COOH+(n-1)H2O。
(5)H→I的第一步反应为H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2CH3CH2OH;答案为:+2NaOH+2CH3CH2OH。
(6)J的分子式为C5H8O2,不饱和度为2;J的同分异构体X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则X中含1个—COOH,X中无环状结构,X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X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H=CHCOOH(有两种互为顺反异构的结构)、CH3CH=CHCH2COOH(有两种互为顺反异构的结构)、CH2=CHCH2CH2COOH、 (有两种互为顺反异构的结构)、 (有两种互为手性异构的结构)、 、 、 ,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共12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1:6,则X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为:12;。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