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各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分层汇编-15选择题(中档题)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
1.(2023 内江)如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2.(2023 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白色固体 水
B 鉴别NH4Cl、KCl、KNO3三种化学肥料 熟石灰
C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D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3.(2023 内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4.(2023 广安)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
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
5.(2023 宜宾)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
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6.(2023 广安)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随手关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四.碱的化学性质(共3小题)
7.(2023 遂宁)遂宁某中学举办“理科节”主题活动,杨阳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多变的气球”。雅菲用所学知识选择下表4组物质设计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推测气球变化的现象并分析原理(假设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变化),现象推测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个数有( )
物质m 物质n 现象推测 原理分析
① 稀硫酸 锌粉 逐渐鼓起并保持 Zn+H2SO4═ZnSO4+H2↑反应产生气体,内压保持不变
② 水 硝酸铵固体 逐渐变瘪并保持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内压减小并保持
③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逐渐变瘪并保持 2NaOH+CO2═Na2CO3+H2O反应消耗气体,内压减小并保持
④ 水 生石灰 逐渐鼓起,慢慢恢复 CaO+H2O═Ca(OH)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恢复常温,内压先增大后恢复
A.1 B.2 C.3 D.4
8.(2023 乐山)已知20℃时,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碳酸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20℃时,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小玻璃瓶中有NaOH固体析出
C.应及时关闭止水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
D.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无固体剩余
9.(2023 宜宾)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
10.(2023 内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
D.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
六.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11.(2023 乐山)氯乙烯(丙)是生产环保PVC材料的重要原料,如图是一种合成氯乙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
B.乙的相对分子量为36.5g
C.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丙由三种元素组成
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
12.(2023 宜宾)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混合物”
B.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
D.CO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
八.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共2小题)
13.(2023 凉山州)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O2 B.2O C.O D.O2﹣
14.(2023 宜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KO2+4CO2+2H2O=4KHCO3+3O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K2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KHCO3的名称:碳酸钾
D.6个氧原子:3O2
九.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共1小题)
15.(2023 宜宾)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四川省各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分层汇编-15选择题(中档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共2小题)
1.(2023 内江)如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木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将磁铁靠近混合物
C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检验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C
【解答】解:A、棉线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纸燃烧的气味,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磁铁靠近混合物,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木炭粉不能被吸引,可达到分离的目的,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H、O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则蜡烛中一定含氢元素,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2.(2023 广安)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白色固体 水
B 鉴别NH4Cl、KCl、KNO3三种化学肥料 熟石灰
C 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Cl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D 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答案】A
【解答】解:A、可用水鉴别NaOH、NaCl、CuSO4三种白色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故选项说法正确。
B、NH4Cl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KCl、KNO3与熟石灰混合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说法错误。
C、NaCl能与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共3小题)
3.(2023 内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1℃时,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则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结晶法从溶液中获取晶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25g,则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2023 广安)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X>Y>Z
B.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70g溶液
C.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
D.t1℃时,分别将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Y>Z>X
【答案】D
【解答】解:A、选项说法没有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X的溶解度为30g,t2℃时,将20gX物质放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可得到15g+50g=65g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t3℃时,X的溶解度为50g,t2℃时,X的溶解度为30g,t3℃时,将150gX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有100g水)中含有的溶质质降温至t2℃,可析出20g晶体,则t3℃时,将100gX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的晶体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
D、t1℃时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Z>X,t1℃时Y、Z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X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将t1℃时X、Y、Z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X、Y的溶解度增大,但溶液的组成没有发生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Z的溶解度减小,有Z物质析出,但t2℃时Z的溶解度大于t1℃时X的溶解度,故t2℃时Z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X的溶质质量分数,故三种溶液的溶质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Y>Z>X,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2023 宜宾)晾晒海水制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利用该工艺可得到氯化钠和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t℃时,氯化镁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
【答案】A
【解答】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晶体,故A正确;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B错误;
C、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0%,故C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可除去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镁杂质,故D错误。
故选:A。
三.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共1小题)
6.(2023 广安)我国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相对“零排放”。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随手关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低碳”出行 D.露天焚烧垃圾
【答案】D
【解答】解:A、随手关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C、“低碳”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错误。
D、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四.碱的化学性质(共3小题)
7.(2023 遂宁)遂宁某中学举办“理科节”主题活动,杨阳同学表演了一个魔术——“多变的气球”。雅菲用所学知识选择下表4组物质设计如图所示的模拟实验,推测气球变化的现象并分析原理(假设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变化),现象推测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个数有( )
物质m 物质n 现象推测 原理分析
① 稀硫酸 锌粉 逐渐鼓起并保持 Zn+H2SO4═ZnSO4+H2↑反应产生气体,内压保持不变
② 水 硝酸铵固体 逐渐变瘪并保持 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内压减小并保持
③ 氢氧化钠溶液 二氧化碳 逐渐变瘪并保持 2NaOH+CO2═Na2CO3+H2O反应消耗气体,内压减小并保持
④ 水 生石灰 逐渐鼓起,慢慢恢复 CaO+H2O═Ca(OH)2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恢复常温,内压先增大后恢复
A.1 B.2 C.3 D.4
【答案】B
【解答】解:①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由于反应产生气体,内压逐渐增大,后保持不变,会观察到气球逐渐鼓起并保持。
②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至常温,内压减小后恢复,则气球逐渐变瘪,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
③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反应消耗气体,内压减小并保持,会观察到气球逐渐变瘪并保持。
④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反应结束一段时间后恢复常温,内压先增大后恢复,会观察到逐渐鼓起,慢慢恢复。
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B。
8.(2023 乐山)已知20℃时,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碳酸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20℃时,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微型实验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观察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B.小玻璃瓶中有NaOH固体析出
C.应及时关闭止水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
D.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无固体剩余
【答案】B
【解答】解:A、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气体进入小玻璃瓶中,则小玻璃瓶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小玻璃瓶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少,小玻璃瓶中没有NaOH固体析出;20℃时,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碳酸钠在酒精中几乎不溶解,则小玻璃瓶中有碳酸钠固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打开止水夹,轻轻挤压软塑料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应及时关闭止水夹防止小玻璃瓶中的液体倒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易溶于水,实验结束后,将小玻璃瓶中的物质倒入足量水中,无固体剩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2023 宜宾)如图,杠杆已调至平衡,向集气瓶内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液面不接触乒乓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入CO2气体后,左端乒乓球下降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始终没有变化
C.倒入浓NaOH溶液后,杠杆逐渐恢复原状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换成H2会产生同样现象
【答案】C
【解答】解:A、通入CO2气体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端乒乓球上升,故选项说法错误。
B、整个过程中乒乓球位置会发生变化,通入CO2气体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端乒乓球上升;稍后再倒入浓NaOH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吸收,杠杆逐渐恢复平衡,故选项说法错误。
C、倒入浓NaOH溶液后,二氧化碳被吸收,杠杆逐渐恢复原状,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CO2换成H2不会产生同样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
10.(2023 内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
D.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
【答案】A
【解答】解:A、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故A说法正确;
B、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持续红热,故B说法错误;
C、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C说法错误;
D、碳酸氢铵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可作氮肥,与其受热是否分解无关,且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六.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共1小题)
11.(2023 乐山)氯乙烯(丙)是生产环保PVC材料的重要原料,如图是一种合成氯乙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
B.乙的相对分子量为36.5g
C.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丙由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答】解:A、由合成氯乙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个甲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H2,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丙的化学式为C2H3Cl,丙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35.5×1)=48:6:71,则丙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丙的化学式为C2H3Cl,丙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七.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
12.(2023 宜宾)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为“混合物”
B.X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
C.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
D.CO可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
【答案】C
【解答】解:A、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X点是碳元素组成的的单质,X可以是金刚石、石墨等,故B错误;
C、Y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类别相同,所以Y点对应的物质为CO2,故C正确;
D、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D错误。
故选:C。
八.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共2小题)
13.(2023 凉山州)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飞机上以氯酸钠为产氧剂提供氧气。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O2 B.2O C.O D.O2﹣
【答案】A
【解答】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气分子(O2)。
故选:A。
14.(2023 宜宾)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以下反应除去:4KO2+4CO2+2H2O=4KHCO3+3O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K2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KHCO3的名称:碳酸钾
D.6个氧原子:3O2
【答案】B
【解答】解:A、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所以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K2,故A错误;
B、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故B正确;
C、KHCO3的名称:碳酸氢钾,故C错误;
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6个氧原子表示为:6O,故D错误。
故选:B。
九.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共1小题)
15.(2023 宜宾)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图)使用广泛,生产时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后装入小钢瓶中,使用时将其喷出灭火。下列有关该型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压液化时,二氧化碳分子间间隔缩小
B.使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喷出灭火
C.灭火时,二氧化碳起到降低着火点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D.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
【答案】C
【解答】解:A、二氧化碳气体加压液化,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先拉出保险销,再按下压把,对准火源喷射,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且隔绝空气,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会留下痕迹,不损害图书,所以适用于扑灭图书馆内图书失火,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