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广州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4燃料及其利用、金属
一、金属
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如图,下列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正确的是
A.选择甲装置制取CO2,X为稀硫酸
B.选择甲装置制取H2,Y为铜粒
C.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O2
D.选择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气流方向为a进b出
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实验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通过观察颜色区别硫酸亚铁溶液和稀硫酸
B.用燃烧的木条区别O2、N2
C.用酚酞溶液区别氨水和蒸馏水
D.用澄清石灰水区别H2、CO
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D.把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变红,溶液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下列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A.向块状生石灰滴加少量水 B.CO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干燥石蕊纸花放入装CO2的集气瓶 D.用打磨过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
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关于金属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B.金属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金属活动性:Cu>Ag
C.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生活中大量使用银作导线
D.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差
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常见金属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活动性M>Ag
C.M可能是铝 D.M表面有固体析出
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示,能表示铁粉投入足量稀盐酸后,生成的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
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金属在溶液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Na B.Al C.Pb D.Hg
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期末)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Z>X>Y C.X>Z>Y D.Y>X>Z
二、燃料及其利用
1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我国科学家首次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中和”
B.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
C.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酸雨
D.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利用,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1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结构占比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
B.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
C.煤炭燃烧产生的CO2会造成酸雨,对环境影响大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
1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a和c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管口的小气球起缓冲作用,同时防止生成物进入空气,使该实验绿色化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a和b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4.(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套有气球的Y形管浸入热水中,只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b、c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C.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源和隔绝空气
D.气球的作用是防止燃烧产生的白烟逸散到空气中
15.(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A.探究温度对微观粒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B.探究氧气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D.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6.(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C.遇水易发生爆炸的物质,不能露天存放 D.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盖灭
17.(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
B 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氢气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烧杯内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且不助燃
D 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再保持平衡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18.(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标志与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19.(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检验氢气的纯度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 氢气较纯
B 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 反应前后称量结果不同 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不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
C 检验某混合气体的成分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
D 粉尘爆炸实验 罐内发生爆炸 面粉具有爆炸性
A.A B.B C.C D.D
20.(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
B.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C.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
D.用炸药爆破拆除楼房,是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21.(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①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2.(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C.煤燃烧产生的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23.(2022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红磷组合,证实燃烧要有充足的空气
B.铜片上的白磷、红磷组合,证实燃烧要达到一定温度
C.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的白磷组合,可探究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D.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组合,可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实验室选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因为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附着在固体药品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和稀酸反应生成氢气,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从乙装置的b口进入,空气从a口排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从乙装置的a口进入,空气从b口排出,因此选择乙装置既可收集氢气也可收集氧气,故C选项符合题意;
D、选择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为了方便将水排出,氧气应从短口进入,因此气流方向为b进a出,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用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故A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B、O2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更旺,N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因此用燃烧的木条可以区别O2、N2,故B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C、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用酚酞溶液可以区别氨水和蒸馏水,故C选项实验方案可行;
D、H2、CO都不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因此用澄清石灰水不能区别H2、CO,故D选项实验方案不可行。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判断。
3.B
【详解】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不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把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变红,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因为反应物硫酸铜是蓝色的,生成物硫酸亚铁是浅绿色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A、向块状生石灰滴加少量水,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B、CO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黑色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铜和二氧化碳,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遇酸变红,干燥石蕊纸花放入装CO2的集气瓶,没有碳酸生成,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故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
D、用打磨过的铝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铝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析出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铜相对于金、银这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选项错误;
B、金属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Cu金属活动性大于Ag,故选项正确;
C、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但由于银成本高,所以生活中一般不用银作导线,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是合金,合金的抗腐蚀性比纯金属强,所以不锈钢抗锈蚀性能比纯铁好,故选项错误。
故选:B。
6.C
【分析】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
【详解】A、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B、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比之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能置换出Ag,说明M的活动性比Ag强,故说法正确;
C、铝的化合价是+3,与硝酸根结合成Al(NO3)3,对应题中符号应为M(NO3)3,故说法错误;
D、M与硝酸银反应,生成Ag,Ag附着在M表面,会出现M表面有固体析出的现象,股说法正确。
故选C。
7.A
【详解】铁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且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越来越多,当铁反应完后,氢气不再产生,保持不变,故随着时间的推移,氢气的量由0开始,先变大后不变。
故选A。
8.A
【详解】根据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活动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可知Na的活动性最强,A项正确。
故选A。
9.C
【详解】A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铜片的质量不变,错误。
B、锌与硫酸反应被消耗,质量应减少,直至为0,错误。
C、锌与硫酸反应放出氢气,氢气质量增加,当锌反应完后,氢气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正确。
D、开始溶液中无硫酸锌,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锌随反应质量增加,当锌反应完后,硫酸锌的质量不再增加,保持不变。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Z在氢前,Y在氢后,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X在Z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X>Y。故选B。
11.D
【详解】A、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技术可充分利用二氧化碳,有助于推进“碳中和”,故选项A正确;
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无污染,故选项B正确;
C、减少含硫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生成,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故选项C正确;
D、应该合理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以满足能源需求并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有风能、太阳能等,说法正确;
B、由图表可知,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变,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不会造成酸雨,造成酸雨的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说法错误;
D、氢气是清洁的高能燃料,液氢已被应用于航天等领域,说法正确。
故选C。
13.C
【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详解】A、a处白磷燃烧,c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故A正确;
B、白磷燃烧放热,压强变大,管口的小气球起缓冲作用,同时防止生成物五氧化二磷进入空气,污染空气,使该实验绿色化,故B正确;
C、烧杯中的热水既起提高温度的作用,还隔绝了氧气,故C错误;
D、a处白磷燃烧,b处红磷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不能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故D正确。
故选C。
14.B
【详解】A、a处的白磷燃烧,b处的红磷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正确;
B、a处的白磷燃烧,c处的白磷不燃烧,可以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控制变量需要保证其他变量相同,说法错误;
C、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源和隔绝空气,说法正确;
D、Y形试管的管口系牢小气球,其作用是:防止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说法正确。
故选B。
15.B
【详解】A、如图所示,水温和水的质量都不相同,则无法比较,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等质量的硫在空气和纯氧中燃烧现象不同,在纯氧中燃烧会更剧烈则说明了氧气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影响大,选项正确;
C、燃着的木条在呼出的气体中很快熄灭,但由于使木条熄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氮气,因此无法说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增多使木条熄灭,只能说明氧气在呼出的气体中比空气中含量少,选项错误;
D、如图所示,选用的酸浓度是不同的,因此无法确定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选项错误;
故选:B。
16.A
【详解】A、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火势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以防止触电,故选项说法正确;
C、遇水易发生爆炸的物质,不能露天存放,防止其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起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7.C
【详解】A、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均为可燃物,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该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氢气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氧元素可以由空气中的氧气提供,不能说明氢气中有氧元素,该选项说法错误;
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钠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是因为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所以反应后天平不平恒,该反应依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8.C
【详解】A、该图表示禁止烟火,与安全有关,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禁止抽烟,与安全有关,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节约用水,与安全无关,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安全出口,与安全有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C
【详解】A.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此选项错误;
B. 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称量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后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是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去了,此选项错误;
C. 黑色粉末变红,是氧化铜变为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说明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O,此选项正确;
D. 罐内发生爆炸,是因为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在爆炸极限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0.B
【详解】A、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燃料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故A选项说法正确;
B、石油是不是化工产品,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加工出许多产品,如汽油、煤油等,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生物质能、氢能、风能均属新能源,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用炸药拆除危房,是利用炸药爆炸放出的能量,是利用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问题,注意平时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21.D
【详解】A、对比①③,白磷均不能燃烧,不能得出物质燃烧需要跟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①④,①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能燃烧,但是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温度和是否与氧气接触,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比①②,①、②中白磷都不能燃烧,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比③④,③中白磷放在冷水中,不能燃烧,④中白磷放在热水中,能燃烧,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2.A
【详解】A、煤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氢、硫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煤不属于清洁燃料,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
B、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因此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故B选项说法正确;
C、煤燃烧产生的N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故C选项说法正确;
D、减少煤的使用,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故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石燃料的使用,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3.B
【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其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不能证实燃烧要有充足的空气,故错误;
B、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其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此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正确;
C、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其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此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但是无法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错误;
D、铜片上的红磷虽然与氧气接触,但是其温度没有达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没有燃烧;水下的白磷虽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未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没有燃烧,不可探究温度对燃烧的影响,故错误。
故选: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