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练习题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含解析)

人教版 练习题-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B.
C.
D.
2.下列选项的操作中,固体质量的变化符合如图所示图像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MnO2粉末中加入H2O2溶液
B.向一定质量的铜粉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
C.一定质量的镁带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变小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氯化钠
4.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空气与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氯化钠溶液与盐酸:酚酞试液
C.铜粉与二氧化锰:看颜色
D.酒精与白醋:闻气味
5.往石灰水中先滴加稀盐酸,然后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pH的部分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的反应现象是产生沉淀
B.b点时,溶液中可能有HCl或Na2CO3,但不可能两种都有
C.c点时,溶液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Cl、CaCO3
6.下列有关课本图表、数据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找某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直接判断金属的物理性质
C.根据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该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7.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和俗称相符合的是
A.干冰H2O B.纯碱Na2CO3 C.烧碱CaO D.熟石灰CaCO3
8.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生石灰: B.小苏打:NaHCO3
C.氯化铁:FeCl2 D.纯碱:NaOH
9.不含氢元素、氧元素或碳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
A.盐 B.有机物 C.碱 D.酸
10.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测得此时溶液的 pH>7。关于溶液变浑浊的原因,同学们有两种观点:①Ca(OH)2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②Ca(OH)2 与空气中的 CO2 反应。他们设计以下方案进行探究,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
11.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A.Ca(H2PO4 )2 B.NH4HCO3 C.KNO3 D.CO(NH2) 2
12.下表列出了除去杂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C 氯化钙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D 氯化钾溶液 碳酸钾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13.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氯化钠中含有少量氯化镁
D.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毛衫和羊毛衫
14.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由氢氧化钠、硫酸钠、硝酸镁、硝酸铜、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取适量样品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
B.该样品中一定存在硫酸钠、碳酸钙、硝酸镁,一定不存在硝酸铜和氢氧化钠
C.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D.若步骤①②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③中的氢氧化钡溶液,则不需要进行步骤④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
二、填空题
15.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铁离子_________;
(2)氦气_____;
(3)氯化钠中钠显+1价________;
(4)纯碱是_____。工业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部分碱盐的溶解性表 20℃,回答下列问题:
溶 溶 溶
溶 溶 不
溶 溶 不
溶 溶 溶
(1)H2SO4 在水中能解离出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向稀硫酸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前后溶 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阴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个.
17.生活处处有化学。
(1)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清洁剂的pH______(填“大于7”“等于7”或“小于7”)。
(2)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餐具消毒需用到有效氯质量分数为0.04%的消毒液,现将1kg有效氯质量分数为6%的消毒液加水稀释,可得到______kg的该餐具消毒液。
(4)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 B.制熟石灰 C.加热食物
18.欲用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不溶性杂质)配制50g质量分数为7%的食盐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主要的实验步骤:①溶解②称量③过滤④计算⑤蒸发。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④⑤②③⑤① B.④⑤②③①⑤ C.⑤②③④①⑤ D.②①③⑤②④
(2)若在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1g以下用游码),则该同学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7%(填〈,〉或=),原因是_______。应怎样补救: ________。
(3)若在量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则该同学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7%(填〈,〉或=),原因是_______。应怎样补救: 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9.某校进行中考化学实验考查,给出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③氧气的制取和收集。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①甲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1)甲同学抽到的考题是 ________ (填序号);实验前甲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药品,该药品是 ________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图是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制取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 _____________ 防止 ______________
a.制备气体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3)若另选药品,也能完成另一个考题的气体制备,其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抽签并完成实验后,监考老师要他回答如下问题,请你帮他回答。
(4)粗盐中除混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通常还含有Mg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除去MgCl2,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 。
(5)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 。
20.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①为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反应物的量)
(1)写出实验室可用C装置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用小苏打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①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序号),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现有如下资料: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溶液。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4)若用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填a或b);
(5)用E装置检验D中氨气是否集满,则E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6)用F装置吸收尾气时,则F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E的化学式______,C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E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的固体俗称干冰,丙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1)若丁为难溶性白色固体,则戊为___________ 写化学式或名称均可),乙→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填序号)
(2)若戊为气体,且实验室可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戊与乙。
①丁的用途为____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甲转化为乙可以是化合反应,也可以是分解反应 B.甲转化为丙一定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C.甲可能具有可燃性 D.乙→丁反应吸热,戊→丙反应放热 E.甲可以为一种黑色固体
五、计算题
23.将40g由氯化钠和碳酸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100g足量水中,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Ca的相对原子质量:40),试回答:
(1)沉淀质量m= 。
(2)A点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假设恰好完全反应)。
(1)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硫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亚硫酸,错误;
B、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生成铁,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正确;
C、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和氯化钙反应,错误;
D、硝酸钾和碳酸钠没有生成沉淀、气体、水,不符合复分解反应条件,不反应,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不变,A选项不符合题意;B、向一定质量的铜粉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每64份质量铜可置换出216份质量银,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会增加,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一定质量镁带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后因氧气含量不足停止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会增加,C选项不符合题意;
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最终剩余的固体为氧化钙和石灰石中的杂质,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要减少,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氧化钙置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质量会增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详解】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能达到目的;
B、氯化钠溶液为中性、盐酸显酸性,酚酞在酸性、中性液体中都不会变色,所以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与盐酸,故不能达到目的;
C、铜粉是红色的,二氧化锰是黑色的,可以鉴别,故能达到目的;
D、酒精有特殊的香味,醋有特殊的酸味,所以可以通过气味区别它们,故能达到目的。
故选B。
5.C
【详解】A、由图像可知,溶液的pH由酸性到中性,且a点的pH<7,故原溶液中稀盐酸是过量的,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ab段存在过量的稀盐酸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滴加碳酸钠溶液后,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待稀盐酸完全消耗后再和氯化钙反应,ab段的pH逐渐升高到7,故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现象为有气泡产生,并没有沉淀生成,此选项错误;
B、由图像可知,b点溶液的pH≈7,为中性溶液,故不可能存在HCl,此选项错误;
C、由图像可知,bd段溶液的pH由中性到碱性,碳酸钠的溶液呈碱性,由于碳酸钠存在,故氯化钙已经完全反应,故c点溶液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此选项正确;
D、CaCO3属于沉淀不可能存在溶液中,d点的溶质应为Na2CO3(过量)、NaCl(反应生成),此选项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正确;
B、金属活动性顺序体现了金属的活泼性,可判断金属的化学性质,错误;
C、复分解反应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根据常见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帮助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正确;
D、溶解度曲线图体现了不同温度时物质的溶解程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确定该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故错误;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
C、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错误;
D、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故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而是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不正确。
B.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
C.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不正确。
D.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而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选项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B。
9.A
【详解】A. 盐是由金属和酸根组成,如Na2SO4、NaCl,或铵根和酸根组成,如NH4Cl,故盐中可能不含氢元素、氧元素或碳元素,选项正确;
B. 有机物是一定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选项错误;
C. 碱是由金属和氢氧根组成,(NH3 H2O除外),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选项错误;
D. 酸由氢和酸根组成,选项错误。
故选A。
10.C
【分析】t℃时,加热烧杯中的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测得此时溶液的pH>7,则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A、将装有浊液的烧杯,用冷水冷却,恢复至 t℃,观察浑浊是否消失,可以判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故A正确;
B、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可以判断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故B正确;
C、取适量浊液,过滤,往滤液中加入 Na2CO3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氢氧化钙是部分变质或未变质,滤液中的氢氧化钙都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若氢氧化钙完全变质,则滤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钙,加入碳酸钠无明显现象,实验无意义,故C不正确;
D、其他条件不变,隔绝空气,再做一个加热石灰水的对比实验,可以判断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故D正确。故选C。
11.A
【分析】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应该施用磷肥。
【详解】A、磷酸二氢钙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
B、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C、硝酸钾KNO3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错误;
D、尿素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钡与氯化钠不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氯化钙溶液,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氯化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但由于加入的氯化钙是过量的,带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A、氢氧化钠既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也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错误;B、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可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错误;C、碳酸钠与氯化镁不能反应,故不能除去氯化镁,错误;D、棉纤维燃烧时有烧纸的气味,羊毛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正确。故选D。
14.B
【分析】硝酸铜溶液显蓝色,固体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一定不含硝酸铜。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和硝酸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则2g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碳酸钙能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硝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镁与稀硝酸反应硝酸镁和水,故产生的0.44g气体为二氧化碳,设:产生的0.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g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可得出,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1g,则白色沉淀a中还含有氢氧化镁,说明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氢氧化钠和硝酸镁;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能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能和硝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加入过量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白色沉淀b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则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钠,故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该样品中一定存在氢氧化钠、硝酸镁、硫酸钠、碳酸钙,一定不存在硝酸铜,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步骤①②保持不变,用硝酸钡溶液代替步骤③中的氢氧化钡溶液,硝酸盐都是可溶的,溶液中无碳酸根离子,故有沉淀生成说明一定是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生成的硫酸钡沉淀,故有硫酸根离子,故固体样品中一定有硫酸钠,故不需要进行步骤④的探究,也能确定该样品的组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1)2
(2)He
(3)
(4) Na2CO3 Na2CO3+Ca(OH)2=CaCO3↓+2NaOH
【解析】(1)
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填:2。
(2)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化学式为元素符号,故填:He。
(3)
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填:。
(4)
纯碱是碳酸钠,工业上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制取氢氧化钠,同时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填:Na2CO3;Na2CO3+Ca(OH)2=CaCO3↓+2NaOH。
16. H+ SO42- H2SO4+Ba(OH)2═BaSO4↓+2H2O Ba2+、H+、OH-、SO42- 4
【详解】(1)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两种离子的符号分别为H+ SO42-;
(2)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物是硫酸钡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H2SO4+Ba(OH)2═BaSO4↓+2H2O;该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阴.阳离子是:H+、Ba2+SO42- OH-;
(3)硫酸与氯化钡可产生硫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钠可形成水、与碳酸钾可生成水与二氧化碳,氯化钡与碳酸钠可形成碳酸钡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产生水或气体或沉淀的发生条件,而氯化钡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碳酸钠因不能形成气体、水或沉淀而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 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共能发生 4 个反应.
17. 大于7 150 ABC
【详解】(1)酚酞遇碱性物质变红。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清洗剂显碱性,pH大于7;
(2)盐酸与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1kg有效氯质量分数为6%的消毒液加水稀释为0.04%的消毒液,得到的质量为;
(4)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做干燥剂吸收水分,并能能放出大量的热,可加热食物,生成Ca(OH)2,用于制作熟石灰,故填ABC。
故答案为:①大于7;②;③150;④ABC。
18.(1)D
(2) < 称量的样品质量小于计算值 增加游码刻度2倍质量的样品
(3) 大于 量取的水体积小于计算值 添加适量的水
【解析】(1)
在配置溶液时首先称量粗盐的质量,再溶解,将混合液进行过滤然后进行蒸发,称量晶体的质量,最后计算.所以,顺序是②①③⑤②④;
(2)
在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1g以下用游码),即为游码刻度+样品质量=砝码质量,所以称量的样品偏少,导致配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计算值,样品计算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所以计算质量与实际质量差了游码刻度2倍的样品,应重新正确称取游码刻度2倍质量的样品;
(3)
在量水的过程中,俯视读数,量取的水实际体积小于计算值,则制的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计算值,应添加适量的水,使水的总质量达到计算值。
19.(1) ③ 二氧化锰/MnO2
(2) cabd 将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
(4)氢氧化钠溶液
(5)引流
【解析】(1)
根据准备的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可知甲同学抽到的考题是氧气的制取和收集;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还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因此缺少的药品为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甲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备气体、收集气体、清洗仪器、整理桌面,故顺序为cabd;制取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在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3)
本实验装置适合固-液常温型制取气体的方法,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适用于此套装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粗盐中除混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外,通常还含有MgCl2等可溶性杂质,为了除去MgCl2,可以加入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将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钠,能除去杂质的同时不引入新的杂质;
(5)
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0.(1)(或或)
(2) B
(3)A
(4)b
(5)无色酚酞试液
(6)水或稀盐酸(答案合理即可)
【详解】(1)C装置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可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等气体,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或或)。
(2)用小苏打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速度极快,需要控制反应的速度,所以应该选用B装置作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故填:B;。
(3)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A,故填:A。
(4)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b端进,故填:b。
(5)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氨气溶于水可形成碱性溶液,所以用E装置检验D中氨气是否集满,则E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酚酞试液,故填:无色酚酞试液。
(6)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能与酸反应,用F装置吸收尾气时,则F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水或稀盐酸,故填:水或稀盐酸(答案合理即可)。
21.(1) CO2 H2CO3
(2)
(3)或
【分析】根据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组成元素相同,B和氧气会转化成E,所以B是一氧化碳,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D是碳酸钙,A和氧气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所以A是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C是碳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
由分析可知,E是二氧化碳,化学式是CO2,C是碳酸,化学式是H2CO3,故填:CO2;H2CO3;
(2)
由分析可知,E是二氧化碳,B是一氧化碳,E转化为B是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故填:;
(3)
由分析可知,E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D转化为E,可以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1=CaC12+H2O+CO2↑,或在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故填:CaCO3+2HC1=CaC12+H2O+CO2↑或。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1) 氢氧化钙 CO2+Ca(OH)2=CaCO3↓+H2O
(2) 冶炼金属、作燃料 CDE
【分析】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均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甲、乙、丙、丁、戊中都含有氧元素,乙的固体俗称干冰,乙为二氧化碳,丙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丙为水。
(1)
若丁为难溶性白色固体,丁为碳酸钙,则戊为氢氧化钙,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
若戊为气体,且实验室可用相同发生装置制取戊与乙,则戊是氧气,丁是一氧化碳。
①丁是一氧化碳,丁具有还原性,可用来冶炼金属,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②A.甲可以是碳酸钙、碳酸、氧化铜、乙醇等,乙是二氧化碳,甲转化为乙的反应可以是:CaCO3+2HCl=CaCl2+H2O+CO2↑、H2CO3=CO2↑+H2O、CuO+COCu+CO2,可以是复分解反应,也可以是分解反应,不能是化合反应,此选项错误;
B.甲转化为丙的反应可以为:CaCO3+2HCl=CaCl2+H2O+CO2↑,无元素化合价改变,此选项错误;
C.甲可以是乙醇,甲可能具有可燃性,此选项正确;
D.乙→丁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戊→丙反应是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选项正确;
E.甲可以为氧化铜,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
故选CDE。
23.(1)15g
(2)NaCl、CaCl2
(3)解:设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y=21.2g
z=23.4g
原混合物中NaC1的质量:40-21.2=18.8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1%
【详解】(1)解:设60g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
x=15g
故沉淀质量m=15g;
(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A点时,氯化钙过量,故A点溶质是:NaCl、CaCl2;
(3)见答案。
24.(1)40:71;(2)92%;(3)16.1g
【详解】解:(1)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0:(35.5×2)=40:71
(2)最后剩余的固体为碳酸钙,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x=13.8 g y=14.9 g
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100%=92%
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15g﹣13.8g)+14.9g=16.1g
答:(1)CaCl2中钙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40:71。
(2)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92%。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为16.1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下一篇:人教版(五四学制) 练习题---第四单元 盐 化肥(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