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 下列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馒头变质 B. 美酒飘香 C. 气球爆炸 D. 电灯发光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 氧气做助燃剂 B. 干冰做制冷剂 C. 铁粉作脱氧剂 D. 生石灰作干燥剂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药品气味
B. 燃着的木条检验
C. 滴加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4.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中铁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缺铁性贫血
B. 铁制品表面喷刷油漆,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
C. 生活中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 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5. 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则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6.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的“纳米车”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杀死癌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分子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 D. 分子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7. 厨房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小苏打烘培糕点 B. 用炉具清洁剂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 用食盐作调味剂 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8. 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比可知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低
B.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 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D.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9. 硬铝常用于制造火箭、飞机的外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 中为价
C. 硬铝的强度和硬度比铝的大 D.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0. 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B. 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
C. 每输入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
D. 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 B. 电解水产生和的质量比为:
C. 水汽化和水结冰均为物理变化 D. 可以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12. 是一种化肥,其溶液的,有关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复合肥料 B. 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 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 D.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13.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14.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各表示一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物是两种单质 B. 反应物有剩余
C. 该反应生成了多种产物 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15. 室温时,向某固体中分批次加入水,充分搅拌,结果如图所示保持温度不变:
室温时该固体的溶解度可能是( )
A. B. C. D.
16.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守恒观 B.能量观
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发生置换反应时,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化石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吸热反应
C.微粒观 D.分类观
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A. B. C. D.
17.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学习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的 ______ 填物质名称溶液。
蔗糖溶液 ______ 填“能”或“不能”导电。
家庭厨房中的“柴”趋向洁净,有煤气、液化石油气, ______ 主要成分是甲烷。
小丹的妈妈在家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应 ______ 填做法将火扑灭。
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饮品,如表是豆浆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据表回答: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钙 铁 维生素
质量分数
豆浆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是 ______ 填名称。
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维生素
18.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所示粒子共表示 ______ 种元素填数字。
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______ 个电子。
写出所示粒子的符号: ______ 。
若中,则该粒子属于 ______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该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______ 周期。
19.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卓越,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
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所用矿石颜料有关。说明所用矿石颜料化学性质 ______ 填“稳定”或“不稳定”,矿石颜料之一赭石主要成分为属赤铁矿,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炼铁。现代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核心反应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使用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第一步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铜,第二步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其中第二步的原理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 ______ 。
20. “天宫课堂”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进行太空授课。课堂上演示了许多有趣的实验。
水球光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为、、。上述气体与在空气中含量相同的是 ______ 。
太空“冰雪”实验:从一个袋子中缓缓挤出一个圆圆的液体球,随后用沾有晶体粉末的小棒触碰一下,液体球迅速“结冰”,成为一个通体洁白的“冰球”悬浮在空中。液体球“结冰”实际是溶液中析出了晶体。无论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一定减小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地面分课堂的同学提出问题:“在空间站里,氧气和二氧化碳是怎么循环的呢?”如图展示了空间站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流程。
在氧气生成系统中,运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该流程中,理论上进入氧气生成系统发生电解的水与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的水质量比是 ______ 。
21.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若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由碳氢元素组成,请写出其化学式 ______ 。
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______ 。
用溶液“捕捉”空气中的物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纯碱对应图中的 ______ 点。
国家某级景区溶洞内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温室效应会影响钟乳石的形成,请提出一条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 ______ 。
22. 人们经过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制造出许多实验仪器,请根据实验目的或要求从下方选择会用到或符合要求的仪器,将其序号填写在表格内。注意填全
实验目的或要求 仪器序号 实验目的或要求 仪器序号
过滤粗盐水 ______ 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 ______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______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查阅仪器药品借用记录知道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稀硫酸,碳酸钠溶液,该小组将其编号为、、、。查阅到的资料如下:氯化钡溶液显中性;碳酸钡为白色沉淀。
实验一,取四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数滴酚酞试剂,溶液颜色变化如下:
编号
颜色变化 变红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由此推断,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实验二:另取、、三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溶液,现象如下:
编号
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冒出气泡 冒出气泡
由此推断,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实验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______ 填化学式。
实验三:另取、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溶液,现象如下:
编号
现象 生成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由此推断,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其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总结:同学们将实验结果汇总整理,并为四种溶液重新写好标签,分别放回相应的药品柜,标签向 ______ 填“内”或“外”。
24. 在刚刚学习酸碱中和反应这部分知识时,某化学小组做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实验,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同学们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 ______ 。
【猜想假设】
不发生反应,仅仅是简单混合;
______ ,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设计实验】赵小甲同学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滴入滴酚酞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又滴加滴氢氧化钠溶液。发现试管内无明显现象产生。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
【结论解释】如果氢氧化钠不与硫酸反应,则两者一定是简单混合,那么溶液一定会呈现 ______ 填现象,但是这样的现象并未出现,说明试管内溶液中无 ______ 填化学式,即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
【设计实验】钱小乙同学取少量稀硫酸于试管中,用计测得试管内溶液的为;然后向试管内滴加滴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振荡,又用计测得为;继续向试管内滴加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再用计测得为。三次测得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断滴加,试管内溶液的 ______ 填“酸”或“碱”性在逐渐减弱。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
【结论解释】孙小丙同学认为钱小乙同学的实验无法得出结论,理由是 ______ 。
【设计实验】李小丁同学继续向上述试管内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测定 ______ 时,可知溶液中不含硫酸,得出结论: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反应。
【表达交流】本次探究同学们所做的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通过探究发现部分化学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借助指示剂等物质才能证明化学反应的发生,常用的方式除检验有生成物外,还可以检验反应物的消失。
25. 已知氨肥尿素的化学式为,其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尿素因其含氮量高,多被用作追肥施用,做底肥时要特别注意施用量。经农业专家建议,农民给某块地撒施尿素做底肥,则给该块地补充的氮元素的质量是 ______ 。
26. 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在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某教师用氯酸钾混合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加热后充分反应。求制得氧气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馒头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美酒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气球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氧气可作助燃剂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可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该选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C、铁粉作脱氧剂,是因为铁与氧气和水共同接触时会生锈,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可作干燥剂是因为能与水反应,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3.【答案】
【解析】解:、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将鼻子直接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中将鼻子直接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A操作错误;
B、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为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而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故B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中胶头滴管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试剂,故C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故D操作正确;
故选:。
A、根据闻气体时的正确操作来分析判断;
B、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来分析判断;
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来分析判断;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来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人体中铁元素含量过低,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说法正确;
B、铁制品表面喷刷油漆,可以防止铁制品锈蚀,说法正确;
C、过滤是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不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说法不正确;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以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说法不正确。
故选:。
A、根据铁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B、根据防止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C、根据过滤的原理分析;
D、根据洗涤剂能乳化油污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分子中含有个氮原子和个氧原子,则每个分子由个氮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的化学式为。
故选:。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的化学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正确;
B、分子之间有间隙,故正确;
C、分子很小,是肉眼不能够直接看见的,故正确;
D、分子在不断运动着,不需要外力作用,故错误;
故选:。
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本题考查分子的特性和组成,难度不大。
7.【答案】
【解析】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时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用小苏打烘焙糕点,该选项做法正确;
B、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于除水垢,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C、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常作调味剂,该选项做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用于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该选项做法正确。
故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8.【答案】
【解析】解:、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处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不能对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并不是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处白磷燃烧,处白磷不燃烧,对比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项错误;
B、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因此的化合价应为价,故选项错误;
C、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因此硬铝的硬度大于铝,故选项正确;
D、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故选项错误;
故选:。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小格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零进行分析;
C、根据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进行分析;
D、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有关周期表的内容、合金的性质、元素的分布等相关知识,注重基础。
10.【答案】
【解析】解:、生理盐水是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生理盐水是的氯化钠溶液,含义是每份质量的生理盐水中含有份质量的氯化钠,则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每输入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输液时,溶液具有均一性,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溶液具有均一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产生和的体积比为:,故说法错误。
C、水汽化和水结冰均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D、由于硬水和软水含有的钙、镁离子的化合物不同,常用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解答;
B、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及结论解答;
C、根据水汽化和水结冰均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D、根据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方法分析;
空气和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应加强有关空气和水的知识的学习。
12.【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难度不大掌握肥料的分类即可顺利解答。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解答】
A. 只是一种氮肥,A错误;
B. 因为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B正确;
C. 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C正确;
铵盐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氨气使铵盐的肥效降低,故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D正确;
故选:。
13.【答案】
【解析】解:、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物质燃烧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为燃烧的反应,如氧化钙和水反应也放热,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为中和反应,如,故选项推理错误。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
B、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答案】
【解析】解:、反应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两种单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物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生成物是一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
B、根据微粒的变化关系分析;
C、根据物质的变化分析;
D、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
【解析】解:由图示可知,当该固体物质中加入水,固体完全溶解,假设恰好溶解时,设该物质的溶解度为,则:
由图示可知,该固体在水中不能完全溶解,则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因此该物质的溶解度在之间。
故选:。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计算方法来分析判断。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和有关计算方法。
16.【答案】
【解析】解:、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则分子种类不变,原子种类改变,归纳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都是吸热反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放热反应,归纳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冰为固体水,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它们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归纳不正确;水银为金属汞,水银和银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归纳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
D、元素为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为同种元素,归纳不正确;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盐,烧碱为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属于碱,归纳不正确,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A、根据元素守恒和化合价原则分析;
B、根据能量的变化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判断;
D、根据元素的定义、碱的定义分析。
本题考查的化学的基本概念比较多,解答本题时一定要认真、细心,思考要全面,否则易出错。
17.【答案】碳酸氢钠 不能 天然气 盖上锅盖 铁
【解析】解:若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 的碳酸氢钠溶液。
蔗糖溶解时是以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则不能导电。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
油锅着火时,可盖上锅盖,隔绝空气,从而灭火。
钙属于常量元素,铁属于微量元素。
糖类、蛋白质、油脂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而维生素不能供给人体能量,但起到调节新陈代谢作用,故选D。
故答案为:碳酸氢钠;
不能;
天然气;
盖上锅盖;
铁;
。
掌握硫酸使用的注意事项;
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分析;
根据常用的燃料解答;
根据盖上锅盖,隔绝空气,进行分析;
根据钙属于常量元素,铁属于微量元素,糖类、蛋白质、油脂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进行分析。
此题考查多个知识点,涉及知识面较广,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值得学生熟练掌握此题。
18.【答案】 失去 阳离子 三
【解析】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则、、、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
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个电子。
粒子质子数为,对应的元素为镁元素,核外有个电子,则该粒子是带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则符号为。
若中,则该粒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表示阳离子,又由于该粒子对应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则共有三个电子层,则该粒子所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故答案为:;
失去;;
;
阳离子;三。
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以及得失电子的情况来分析;
根据粒子的结构来分析;
根据粒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以及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数一致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稳定 铜或铜元素或
【解析】解: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流传千年依旧色彩艳丽,璀璨夺目,与所用矿石颜料有关,说明所用矿石颜料化学性质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现代工业用赤铁矿炼铁的核心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步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单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硫酸铜中铜元素显价,硫元素显价,氧元素显价,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价,硫元素显价,氧元素显价,铜单质中铜元素化合价为,故在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是铜元素。
故答案为:稳定;;
;铜或铜元素或。
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铁的冶炼的原理、原料、设备、涉及的反应、和产物及其相关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20.【答案】氧气、氮气 :
【解析】解:水球光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分别为、、。上述气体与在空气中含量相同的是:氧气、氮气;
液体球“结冰”实际是溶液中析出了晶体。无论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恒温蒸发溶剂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结晶时,溶剂质量不变,所以一定减小的是溶质质量,故选:;
在氧气生成系统中,运用电解水的方法制氧气,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
个甲烷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个水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
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个水分子需要个氢分子,水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个氢分子,需要个水分子,所以该流程中,理论上进入氧气生成系统发生电解的水与萨巴蒂尔反应系统中生成的水质量比是:。
故答案为:氧气、氮气;
;
;
:。
根据空气中各种其他的含量指的是体积分数进行分析;
根据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
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1.【答案】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解析】解:、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化学式为。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
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纯碱为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构成,属于盐,故对应的为点。
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则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缓解温室效应。
故答案为:;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根据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进行分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纯碱属于盐进行分析;
根据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
【解析】解:过滤粗盐水,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
硫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用到集气瓶,燃烧匙,故答案为:;
用氯化钠固体配制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故答案为:;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题目中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燃烧匙和蒸发皿,故答案为:。
根据仪器的名称及其用途来分析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填写、选用或判断对错等。
23.【答案】 外
【解析】解: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溶液的溶质为碳酸钠,化学式为。
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钡,化学式为;生成的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但氯化钡不能与盐酸反应,则溶液的溶质为硫酸,化学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放置试剂时,标签应向外。
故答案为:。
;。
;。
外。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氯化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放置试剂时,标签应向外。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4.【答案】氢氧化钠和硫酸是否发生反应 发生反应 红色 酸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稀硫酸稀释时,溶液酸性也不断减弱
【解析】解:【提出问题】结合猜想,可知问题为氢氧化钠和硫酸是否发生反应;
【猜想假设】结合猜想,可知猜想还可为发生反应;
【结论解释】由于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若两者一定是简单混合,那么溶液一定会呈现红色;若溶液不变色,则说明其中不含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设计实验】稀硫酸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溶液中硫酸减少,则增大,加入氢氧化钠越大,越大,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结论解释】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硫酸稀释时,酸性也逐渐减弱,逐渐增大;
【设计实验】硫酸显酸性,而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溶液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则当时,可知溶液中不含硫酸;
【表达交流】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和硫酸是否发生反应;
【猜想假设】发生反应;
【结论解释】红色;;
【设计实验】;酸;
【结论解释】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稀硫酸稀释时,溶液酸性也不断减弱;
【设计实验】;
【表达交流】。
【提出问题】根据题中的猜想进行分析;
【猜想假设】根据猜想,可知猜想还可为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结论解释】根据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设计实验】根据稀硫酸溶液显酸性,溶液显酸性,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溶液中硫酸减少,则增大,加入氢氧化钠越大,越大进行分析;
【结论解释】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硫酸稀释时,酸性也逐渐减弱,逐渐增大进行分析;
【设计实验】根据硫酸显酸性,而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溶液显中性,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则当时,可知溶液中不含硫酸进行分析;
【表达交流】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5.【答案】:
【解析】解:尿素的化学式为,尿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
:;。
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质量分数,据此计算。
本题考查了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等相关知识,掌握有关各量的计算方法即可解答。
26.【答案】解:设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则
解得,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为。
【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列化学方程式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