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3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可燃性 B. 溶解性 C. 颜色 D. 挥发性
2.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等。这里、、、是指( )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离子
3. 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是( )
A. 金 B. 银 C. 铜 D. 汞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油站严禁烟火 B. 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C. 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 D. 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5. 月日是“世界环境日”。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
A.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出液体的体积
D. 液体的取用
7. “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深入民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 露天焚烧垃圾 B. 双面使用纸张 C. 填埋废旧电池 D. 多开私家车出行
8. 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B.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 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 D. 酒精挥发: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9.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个电子 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明显不同,该物质是( )
A. 小苏打 B. 干冰 C. 生石灰 D. 蒸馏水
11. 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是( )
A. 氢氧化钠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生石灰
12. 课外实验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鸡蛋壳成分的探究过程如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实验证明蛋壳成分是 B. 实验可证明蛋壳中含钙元素
C. 实验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 D. 实验中每步操作都是规范的
1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B. 有机化合物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4.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区别羊毛与棉线 取样,灼烧,闻气味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研磨,闻味
除去中的 通入足量溶液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相互刻画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3.0分)
15.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氩气 ______ 。
碘酒中的溶剂 ______ 。
两个氮分子 ______ 。
三个铵根离子 ______ 。
16. 化学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小明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制作饺子的原料有面粉、肉馅、青菜和植物油,这些原料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______ 。煮饺子所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______ ,当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或橙色时,需将灶具的空气进风口调 ______ 填“大”或“小”。
包装食品的塑料属于 ______ 填“天然”或“合成”材料。废弃塑料会造成 ______ 污染。真空包装可以减缓食品缓慢氧化,缓慢氧化属于 _____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7.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认识水、保护水、节约水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中,玻璃管端连接电源的 ______ 极,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______ 组成的。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常采用 ______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净水,主要利用活性炭的性质是 ______ 。
节约用水是爱护水资源的一种途径,请写出一种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______ 。
18.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点的含义是______;
若点混有少量时,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提纯;
时,能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
时,将,,三种固体物质各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将时,,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19.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 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
该反应是否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 填“是”或“否”。
上述反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 。
上述反应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是 ______ 。
20. 金属及其制品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铁可以制作炊具,主要利用了其物理性质中的 ______ 。铁还可以制作篮球架,为防止其生锈,通常采用的防锈措施是 ______ 。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应用了其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等特点。铝耐腐蚀的原因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铝合金中主要含铝、铜、镁等金属,为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个实验:
实验甲中铝丝表面的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通过这三个实验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 ______ 。
同学们认为上述实验中,有的实验对完整结论的得出没有作用,可以省去,你认为可以省去的实验是 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1.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和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和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是 ______ ,是 ______ 。
写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写出转化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为 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22.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你根据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可推知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 。若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你的操作是 ______ 。
实验中两个相同软质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 ______ 填“甲”或“乙”,通过该组实验 ______ 填“能”或“不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中将观察到干燥的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小花变成了红色,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用方程式表示。
上述、、三组对比实验中,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 ______ 的方法。
23.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仪器的名称 ______ 。
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可以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______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______ ,发生装置为 ______ 。
要想长时间的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操作的要领是手持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24. 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可有效防止水体污染。实验课上,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完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鉴别,并对废液成分展开探究。
活动一: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鉴别。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实验和实验中相似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任意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
活动二:废液成分的探究和处理。如图。
小组同学将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大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上层清液为无色,下层有白色沉淀。由此确定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 。
为确定该废液能否直接排放,请你与他们一起完善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中的成分是碳酸钠
向步骤试管中继续加入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写出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方程式 ______ 。
同学们对上述方案中的结论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是 ______ 。
经过综合分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经过滤、将滤渣回收,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______ 进行处理后排放。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5. “嫦娥四号”探测到月幔中含有橄榄石主要成分为。请根据橄榄石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中镁、硅、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
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26. 为测定某赤铁矿中的含量,取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______ 。
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助燃性等,故选项正确;
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颜色、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助燃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
【解析】解:物质中的成分不论以何种状态存在,其质子数不变,故题目中的、、、是指元素。
故选:。
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等。这里、、、是指元素,它们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式。
3.【答案】
【解析】解:、金在常温下为固态金属,故选项错误。
B、银在常温下为固态金属,故选项错误。
C、铜在常温下为固态金属,故选项错误。
D、汞在常温下为液态金属,故选项正确。
故选:。
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燃烧、灭火、爆炸、火灾逃生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解答】
A.加油站空气中含有燃油蒸气,遇火易发生爆炸,故加油站严禁烟火,故正确;
B.高层楼房着火时,易发生断电现象,不能乘电梯逃生,故错误;
C.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打开排气扇,而应先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故错误;
D.灭火时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故错误。
故选A。
5.【答案】
【解析】解: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不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故选:。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题目较为简单,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解答。
6.【答案】
【解析】解:、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以免引起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液体药品取用时,瓶塞倒放,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相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做法不值得提倡,故选项错误。
B、双面使用纸张,能够节约纸张,减少树木的砍伐,而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做法值得提倡,故选项正确。
C、填埋废旧电池,会导致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渗漏污染土壤和水体,做法不值得提倡,故选项错误。
D、多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大量的机动车尾气,会加重空气污染,做法不值得提倡,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绿色发展”、“低碳生活”,要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含义、减少污染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花香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便感觉的香味,故此项解释正确。
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分子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故此项解释错误。
C、食物腐败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故此项解释正确。
D、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使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此项解释正确。
故选:。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回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体积很小,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间隔;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
能准确利用分子的各种性质来解释日常现象,主要是分子的运动和分子的间隔用的比较多.
9.【答案】
【解析】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砷,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0.【答案】
【解析】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钠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蒸馏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由上述可知,与另外三种物质明显不同的是小苏打。
故选:。
根据题意,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结合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的水分发生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其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敞口瓶久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其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盐、生石灰的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实验滴加食醋,产生气体,只能证明蛋壳成分可能是碳酸盐,不能证明蛋壳成分是,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实验是向碎鸡蛋壳中加入水和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不能证明蛋壳中含钙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灼烧蛋壳后的生成物加入水之后,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得到的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碱性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实验中不是每步操作都是规范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是向碎鸡蛋壳中加入水和无色酚酞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灼烧蛋壳后的生成物加入水之后,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B、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故选项推理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4.【答案】
【解析】解:、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一氧化碳不能反应,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C不正确;
D、将黄铜和铜进行相互刻画,发现纯铜片上有划痕,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进行分析。
B、根据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氯化铵,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与一氧化碳不能反应,进行分析。
D、根据黄铜的硬度大于纯铜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15.【答案】
【解析】解:氩气是稀有气体,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氩气表示为;
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其中的溶剂是酒精,化学式为;
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氮分子表示为:
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个铵根离子是由个氮原子和个氢原子构成,带个单位的正电荷,三个铵根离子表示为:。
故答案为:;



根据氩气是稀有气体,进行分析。
根据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进行分析。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16.【答案】青菜 大 合成 白色 化学
【解析】解:面粉富含糖类,肉馅富含蛋白质,青菜富含维生素,植物油富含油脂;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是,煮饺子过程中,发现燃气灶火焰的颜色为橙色,说明氧气不足,此时应调大进风口;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因此包装食品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真空包装可以减缓食品缓慢氧化,缓慢氧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青菜;;大;
合成;白色;化学。
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以及促进燃料燃烧的措施来分析;
根据材料的分类、环境污染以及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负 氢元素与氧元素 煮沸 吸附性 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解: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中,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较大,是氢气,玻璃管端连接电源的负极,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负;氢元素与氧元素;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常采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净水,主要利用活性炭的性质是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答案为:煮沸;吸附性;
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有随手拧紧水龙头、洗菜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故答案为: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根据电解水原理以及实验结论来分析;
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以及活性炭的性质来分析;
根据节约用水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方法、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以及节约用水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时,将、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 蒸发结晶 不能
【解析】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点的含义是:时,将、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时,将、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
若点混有少量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因为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故答案为:不能;
时,将,,三种固体物质各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因为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故答案为:;
将时,,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因为对、来说质量分数不变,只是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析出固体后,质量分数小于,大于;故答案为:。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点的含义是:时,将、两种固体的溶解度相等;若点混有少量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因为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时,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不能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时,将,,三种固体物质各加入到水中,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的是,因为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将时,,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因为对、来说质量分数不变,只是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析出固体后,质量分数小于,大于。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9.【答案】原子 否 : 缓解人类能源危机合理即可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因此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原子;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不符合“一变多”,也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即不属于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也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因此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因此该反应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原子;
否;
:;
缓解人类能源危机合理即可。
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化学方程式分析有关问题。由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20.【答案】导热性 刷漆合理即可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金属的活动性: 甲或丙
【解析】解:铁可以制作铁锅等炊具,主要利用了它的导热性;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为防止篮球架生锈,采用刷漆的方法,隔绝空气和水,达到防止铁生锈的目的;
铝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甲中铝丝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可观察到表面的的实验现象是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实验乙中铝不能与硫酸镁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铝强;实验丙中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由此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
实验乙中可以验证镁的活动性比铝强,不可省去,铝和铜的活动性都可由实验甲或实验丙得出,因此可以省去的实验是甲或丙。
故答案为:
导热性;刷漆合理即可;

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金属的活动性:;甲或丙。
铁具有导热性;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据此分析;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据此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1.【答案】 吸热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为氢氧化钙,为过氧化氢,其化学式分别为、;
由分析可知,为氢氧化钙,为二氧化碳,和反应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分析可知,为二氧化碳,为一氧化碳,转化为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答案为:;;

;吸热。
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则为氢氧化钙;、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为过氧化氢,为水,为氧气;、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能与氧气反应,则为一氧化碳,为二氧化碳,代入检验,推理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 向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 乙 能 控制变量
【解析】解: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未达到着火点,红磷不燃烧,可推知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无法燃烧。故要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可进行的操作是向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
甲中二氧化碳能溶水,乙中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压强降至更低,因此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乙;该组实验中由于甲与乙中都有水,但乙瓶变瘪程度大于甲瓶,说明乙中的氢氧化钠还和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压差更大,因此能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中将观察到干燥的石蕊小花不变色,湿润的石蕊小花变成了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设计、、三组对比实验时,都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保持其他因素不变,这是运用了科学探究中的控制变量方法。
故答案为:温度达到着火点;向水中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
乙;能;

控制变量。
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实验设计来分析;
根据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方法来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根据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来分析。
正确完成化学实验的基础是要具备完备的化学知识,并且要了解各种实验的特点。
23.【答案】试管 或 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从上往下缓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解析】解: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为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选择的收集装置为或,故答案为:;或;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故答案为:石灰石和稀盐酸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要想长时间的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操作的要领是手持夹有红热木炭的坩埚钳缓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以防止氧气受热膨胀逸出,故答案为:从上往下缓慢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
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分析;
根据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分析;
根据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4.【答案】产生白色沉淀 或 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方案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稀盐酸
【解析】解:实验中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实验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都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小组同学将支试管中的剩余物倒入一个大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上层清液为无色,下层有白色沉淀,说明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由于碳酸钙与盐酸不能共存,因此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实验结论是溶液中的成分是碳酸钠,碳酸碳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对上述方案中的结论提出质疑,他们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方案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碳酸钠、氯化钠,可能存在氢氧化钠,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碳酸钠、氢氧化钠,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或;

;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方案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稀盐酸。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鉴别方法来分析;
根据物质间的反应以及实验现象来分析;
根据实验结论、反应的原理、实验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废液的处理方法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答案】::
【解析】解:由化学式可知,中镁、硅、氧的原子个数比为::,故填::。
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即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故填价。
故答案为:::;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分析,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就是元素右下角的数字之比;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6.【答案】
【解析】解: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说明杂质质量是,则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结合题中数据来分析;
根据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第1页,共1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职教中心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14.2 热机的效率(同步练习)-2023~2024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