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城镇三校2023年化学中考第四次模拟试题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城镇三校2023年化学中考第四次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空气中含量不到1%,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稀有气体
2.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关描写,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声潺潺 B.水落石出 C.酿泉为酒 D.泉香酒洌
3.(2015九上·成都期中)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4.下列标识所贴的位置或场所,不合理的是(  )
A.森林风景区 B.学校洗手池
C.酒精运输车 D.火碱存放柜
5.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样 B.加料
C.熄灭 D.加热
6.如图为氮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点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
B.b 点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
C.c 点物质的名称为硝酸
D.d 点物质可能是 KNO3
7.(2021·房山模拟)如图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时,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变量y表示的是(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生成氧气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
8.(2021·安庆模拟)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化学原料。下图为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甲酸(HCO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
B 区别化肥NH4Cl和KNO3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C 除去MnO2固体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向水壶中加入适量的食醋,浸泡一段时间
A.A B.B C.C D.D
10.(2022·武功模拟)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  )
A.C、CO、CO2、H2CO3 B.HCl、NaCl、Na2CO3、NaOH
C.CaO、Ca(OH)2、CaCl2、CaCO3 D.Cu、CuO、Cu(OH)2、CuSO4
二、填空题
1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的是氢,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为   。
(2)单质形态的氢气的化学式为   。
(3)氢离子表示为   。
12.H2O2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1)H2O2溶液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H2O2不稳定,易分解。H2O2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为   。
(3)用3%的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
金属种类 不锈钢片 铝片 铜片
腐蚀速度(mg·h) 0.001 0.010 0.404
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____(填字母)。
A.不锈钢锅 B.铝盆 C.铜火锅
13.砷化镓是制造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智能机器人冰屏的材料。如图是砷元素和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砷和镓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2)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镓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3)砷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64,其化学式为   。
14.乌拉满族火锅是东北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美食,因兴盛于吉林乌拉城而得名。
(1)传统的乌拉满族火锅有“前飞(飞禽)后走(走兽),左鱼右虾,转圈撒葱花”的说法,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传统炭火锅一般用铜制作,不需要考虑铜的____(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稳定性 D.延展性
(3)用餐结束后,把通风口盖住,就可使炭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15.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差异较大。
(2)高炉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Fe还原出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16.根据如图所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盐比较,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是   。
(2)30℃时,将NaCl、KNO3各4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
(3)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三、实验题
17.(2023·松原模拟)做“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图甲)时气味刺激难闻。欣欣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装置对比图】
【实验操作】
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馏水的B、C试管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操作Ⅱ:将各盛有2mL浓氨水的A、D试管按图乙同时连接,观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进行操作Ⅱ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18.(2023·松原模拟)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
四、科学探究题
19.(2023·松原模拟)过氧碳酸钠是多种“网红”供氧剂、杀菌剂、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探究。
(1)【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兼具碳酸钠和双氧水的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
【实验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的热水溶解,发现有气泡产生,并得到无色溶液。
【猜想假设】气泡中的气体可能是H2、O2、CO、CO2,N2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气体。
【表达交流】这种气体不可能是N2,原因是   ;从日常使用安全的角度判断,不能是H2和CO,因为这两种气体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大量使用易导致爆炸。
【实验2】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无明显现象,排除气体中含   ;再用   (填检验方法及现象),证明气体是氧气。
【得出结论】气泡里的气体是氧气,用H2O2作反应物,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实验3】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成蓝色,证明该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4】另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CO2,判断该溶液中存在离子。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溶液中的OH-是否来自,你的方案是   。
【得出结论2】这种洗涤剂溶解于水后,产生了O2和起到良好的供氧、杀菌、去污效果。
五、计算题
20.取黄铜合金(含铜、锌)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将6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08 m 0.04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生成的气体是   ,第二次实验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   g。
(2)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含量不到1%,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气体是稀有气体,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含量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水声潺潺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水落石出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酿泉为洒涉及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泉香酒洌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答案】B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化学式为H2O可知,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两个氢原子间约有105°的夹角;图C、D的分子构成与水分子构成不同,故C、D不能表示水分子;图A虽然构成分子的原子数和原子种类基本符合水分子的构成,但原子间的夹角与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夹角不符,图A也不能表示水分子;故B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及原子间的夹角与水分子相同,图B可以表示水分子;
故选:B.
【分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H2O;根据水的化学式可判断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且两个氢原子间的夹角约105°;根据对水分子构成的认识,判断水分子的微观模型图.
4.【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树木为可燃物,森林风景区要禁止吸烟,以防止有明火引发失火 ,不符合题意;
B、 学校洗手池要张贴节约用水图标,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为易燃液体, 酒精运输车要张贴易燃液体标识,不符合题意;
D、火碱为氢氧化钠,属于腐蚀药品,不是自燃物品,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各图标名称及对应场所或药品的存放的注意事项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取用高锰酸钾固体时瓶塞倒放,不符合题意;
B、试管中加入药品要横持试管,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导管要稍微露出橡皮塞,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药品瓶塞倒放分析;
B、根据粉末状药品取用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灯帽盖灭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注意事项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A、 a 点物质为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 ,不符合题意;
B、 b 点物质为二氧化氮,属于大气污染物 ,不符合题意;
C、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c点物质不是硝酸,符合题意;
D、 d 点物质为+5价氮元素对应的盐,可能是 KNO3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各类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各点对应物质分析,结合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及空气污染物解答。
7.【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高锰酸钾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氧气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反应后生成氧气,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0价,反应前氧元素-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A不符合题意。
B、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 2HCOOH+O2,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图示确定该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元素化合价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9.【答案】A
【知识点】化肥的简易鉴别;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利用酚酞无法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符合题意;
B、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氯化铵,无气味的为硝酸钾,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可除去二氧化锰固体中的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 向水壶中加入适量的食醋,浸泡一段时间 ,食醋中的醋酸会与水壶中的水垢发生反应,而将水垢除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和鉴别方法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而物质的鉴别需通过不同现象加以区分。
10.【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无法一步生成碳,故A不符合题意;
B.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而氯化钠没不能直接变成碳酸钠,故B不符合题意;
C.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C符合题意;
D.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溶于水,需要用酸溶解,不能直接到氢氧化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11.【答案】(1)H
(2)H2
(3)H+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氢元素符号为H;
(2)单质形态的氢气化学式为H2;
(3)氢离子符号为 H+ 。
【分析】根据氢元素符号书写、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分析。
12.【答案】(1)混合物
(2)H2O/水
(3)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1) H2O2溶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
(2)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中水为氧化物;
(3)由表中数据可知,3%的H2O2溶液对铜片腐蚀速率最大,则不锈蚀钢锅、铝盆、铜火锅中铜火锅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故选C。
【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2)根据是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及过氧化氢分解的生成物分析;
(3)根据表中数据3%的H2O2溶液对铜片腐蚀速率最大分析。
13.【答案】(1)As
(2)69.72;31
(3)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 砷和镓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s;
(2)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 镓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序数=31;
(3)砷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64,则镓原子和砷原子个数比为1:1,化学式为GaAs。
【分析】由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由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比,从而书写化学式分析。
14.【答案】(1)葱花
(2)A
(3)隔绝空气/隔绝氧气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肉中富含蛋白质,菜中富含维生素,所给食物中葱花富含维生素;
(2)铜制作炭火锅需考虑导热性、稳定性、延展性,但不需考虑导电性,故选A;
(3)用餐结束后,把通风口盖住,就可使炭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2)根据火锅制作与金属导电性无关分析;
(3)根据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15.【答案】(1)物理
(2)
(3)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所以物理性质有差异;
(2) 高炉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Fe还原出来,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
(3) 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CO32-;
【分析】(1)根据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2)根据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碳酸钙中都含碳酸根离子分析。
16.【答案】(1)硝酸钾/KNO3
(2)氯化钠/NaCl
(3)加溶剂/升高温度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硝酸钾和氯化钠中,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2) 3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克,硝酸钾溶解度大于40克,将NaCl、KNO3各4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
(3)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17.【答案】(1)水(或溶液中的水等)
(2)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 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水的干扰;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进行操作Ⅱ时D试管中温度大于A,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2)根据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及氨水的碱性分析。
18.【答案】(1)
(2)AC/AE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高锰酸钾制氧气需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不,可选C或E收集,故答案为AC/AE。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19.【答案】(1)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可燃性;CO2/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碱性;稀盐酸/稀硫酸;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入酚酞溶液,如果溶液未变红,证明OH-来自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表达交流】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这种气体不可能是N2;H2和CO具有可燃性,大量使用易导致爆炸;
【实验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无明显现象,排除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得出结论】气泡里的气体是氧气,用H2O2作反应物,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实验3】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证明该溶液呈碱性;
【实验4】验证碳酸根离子需加入酸,再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另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设计实验】 要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否来自于碳酸根离子, 可将碳酸根离子除去,再检验溶液是否呈碱性即可,方案为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入酚酞溶液,如果溶液未变红,证明OH-来自于碳酸根离子;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的检验方法,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及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否来自于碳酸根离子, 可将碳酸根离子除去分析。
20.【答案】(1)H2/氢气;0.08
(2)解: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设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答: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6.5g。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黄铜合金中锌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实验时稀硫酸不足,则生成氢气m=0.08;
【分析】(1)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及相等量硫酸完全反应产生相等量氢气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分析。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城镇三校2023年化学中考第四次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空气中含量不到1%,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气体是(  )
A.N2 B.O2 C.CO2 D.稀有气体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含量不到1%,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气体是稀有气体,故选D。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体积含量分析。
2.宋代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关描写,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声潺潺 B.水落石出 C.酿泉为酒 D.泉香酒洌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水声潺潺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 水落石出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酿泉为洒涉及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 泉香酒洌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2015九上·成都期中)下列微粒结构图示中,能表示水分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化学式为H2O可知,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两个氢原子间约有105°的夹角;图C、D的分子构成与水分子构成不同,故C、D不能表示水分子;图A虽然构成分子的原子数和原子种类基本符合水分子的构成,但原子间的夹角与水分子中两个氢原子夹角不符,图A也不能表示水分子;故B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及原子间的夹角与水分子相同,图B可以表示水分子;
故选:B.
【分析】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H2O;根据水的化学式可判断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且两个氢原子间的夹角约105°;根据对水分子构成的认识,判断水分子的微观模型图.
4.下列标识所贴的位置或场所,不合理的是(  )
A.森林风景区 B.学校洗手池
C.酒精运输车 D.火碱存放柜
【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树木为可燃物,森林风景区要禁止吸烟,以防止有明火引发失火 ,不符合题意;
B、 学校洗手池要张贴节约用水图标,不符合题意;
C、酒精为易燃液体, 酒精运输车要张贴易燃液体标识,不符合题意;
D、火碱为氢氧化钠,属于腐蚀药品,不是自燃物品,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各图标名称及对应场所或药品的存放的注意事项分析。
5.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样 B.加料
C.熄灭 D.加热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取用高锰酸钾固体时瓶塞倒放,不符合题意;
B、试管中加入药品要横持试管,用纸槽或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导管要稍微露出橡皮塞,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药品瓶塞倒放分析;
B、根据粉末状药品取用方法分析;
C、根据酒精灯灯帽盖灭分析;
D、根据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注意事项分析。
6.如图为氮元素的部分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 点物质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
B.b 点物质属于大气污染物
C.c 点物质的名称为硝酸
D.d 点物质可能是 KNO3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解析】【解答】A、 a 点物质为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 ,不符合题意;
B、 b 点物质为二氧化氮,属于大气污染物 ,不符合题意;
C、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c点物质不是硝酸,符合题意;
D、 d 点物质为+5价氮元素对应的盐,可能是 KNO3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各类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确定各点对应物质分析,结合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及空气污染物解答。
7.(2021·房山模拟)如图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时,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变量y表示的是(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C.生成氧气的质量 D.固体中MnO2的质量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高锰酸钾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故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氧气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到一定程度后,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二氧化锰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8.(2021·安庆模拟)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二氧化碳和水制备化学原料。下图为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制备甲酸(HCOOH)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反应后生成氧气,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0价,反应前氧元素-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A不符合题意。
B、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反应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B不符合题意。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2H2O 2HCOOH+O2,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
D、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图示确定该反应的方程式,结合元素化合价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的特点分析。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目的 操作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颜色
B 区别化肥NH4Cl和KNO3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C 除去MnO2固体的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向水壶中加入适量的食醋,浸泡一段时间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化肥的简易鉴别;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呈碱性,利用酚酞无法检验氢氧化钠的变质,符合题意;
B、 取少量化肥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氯化铵,无气味的为硝酸钾,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可除去二氧化锰固体中的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 向水壶中加入适量的食醋,浸泡一段时间 ,食醋中的醋酸会与水壶中的水垢发生反应,而将水垢除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和鉴别方法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而物质的鉴别需通过不同现象加以区分。
10.(2022·武功模拟)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  )
A.C、CO、CO2、H2CO3 B.HCl、NaCl、Na2CO3、NaOH
C.CaO、Ca(OH)2、CaCl2、CaCO3 D.Cu、CuO、Cu(OH)2、CuSO4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无法一步生成碳,故A不符合题意;
B. 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而氯化钠没不能直接变成碳酸钠,故B不符合题意;
C.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C符合题意;
D. 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溶于水,需要用酸溶解,不能直接到氢氧化铜,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转化关系,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的是氢,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的符号为   。
(2)单质形态的氢气的化学式为   。
(3)氢离子表示为   。
【答案】(1)H
(2)H2
(3)H+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氢元素符号为H;
(2)单质形态的氢气化学式为H2;
(3)氢离子符号为 H+ 。
【分析】根据氢元素符号书写、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分析。
12.H2O2溶液常用作消毒剂。
(1)H2O2溶液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H2O2不稳定,易分解。H2O2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为   。
(3)用3%的H2O2溶液对不同金属进行腐蚀性实验,结果如下:
金属种类 不锈钢片 铝片 铜片
腐蚀速度(mg·h) 0.001 0.010 0.404
下列金属制品用该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的是____(填字母)。
A.不锈钢锅 B.铝盆 C.铜火锅
【答案】(1)混合物
(2)H2O/水
(3)C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1) H2O2溶液由过氧化氢和水组成,属于混合物;
(2)H2O2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其中水为氧化物;
(3)由表中数据可知,3%的H2O2溶液对铜片腐蚀速率最大,则不锈蚀钢锅、铝盆、铜火锅中铜火锅用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消毒时,最易被腐蚀,故选C。
【分析】(1)根据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分析;
(2)根据是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及过氧化氢分解的生成物分析;
(3)根据表中数据3%的H2O2溶液对铜片腐蚀速率最大分析。
13.砷化镓是制造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智能机器人冰屏的材料。如图是砷元素和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砷和镓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
(2)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镓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3)砷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64,其化学式为   。
【答案】(1)As
(2)69.72;31
(3)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 砷和镓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s;
(2)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 镓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原子序数=31;
(3)砷化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4.64,则镓原子和砷原子个数比为1:1,化学式为GaAs。
【分析】由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由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比,从而书写化学式分析。
14.乌拉满族火锅是东北地区流传已久的传统美食,因兴盛于吉林乌拉城而得名。
(1)传统的乌拉满族火锅有“前飞(飞禽)后走(走兽),左鱼右虾,转圈撒葱花”的说法,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2)传统炭火锅一般用铜制作,不需要考虑铜的____(填字母)。
A.导电性 B.导热性 C.稳定性 D.延展性
(3)用餐结束后,把通风口盖住,就可使炭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答案】(1)葱花
(2)A
(3)隔绝空气/隔绝氧气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肉中富含蛋白质,菜中富含维生素,所给食物中葱花富含维生素;
(2)铜制作炭火锅需考虑导热性、稳定性、延展性,但不需考虑导电性,故选A;
(3)用餐结束后,把通风口盖住,就可使炭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分析】(1)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分析;
(2)根据火锅制作与金属导电性无关分析;
(3)根据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15.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差异较大。
(2)高炉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Fe还原出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1)物理
(2)
(3)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所以物理性质有差异;
(2) 高炉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Fe还原出来,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
(3) 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CO32-;
【分析】(1)根据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2)根据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碳酸钙中都含碳酸根离子分析。
16.根据如图所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盐比较,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是   。
(2)30℃时,将NaCl、KNO3各4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
(3)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答案】(1)硝酸钾/KNO3
(2)氯化钠/NaCl
(3)加溶剂/升高温度
【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硝酸钾和氯化钠中,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2) 3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40克,硝酸钾溶解度大于40克,将NaCl、KNO3各40g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氯化钠;
(3)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三、实验题
17.(2023·松原模拟)做“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如图甲)时气味刺激难闻。欣欣同学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乙)
【装置对比图】
【实验操作】
操作Ⅰ:向各盛有5mL蒸馏水的B、C试管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操作Ⅱ:将各盛有2mL浓氨水的A、D试管按图乙同时连接,观察。
【分析讨论】
(1)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   的干扰。
(2)进行操作Ⅱ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水(或溶液中的水等)
(2)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 进行操作Ⅰ并观察溶液颜色的目的是排除水的干扰;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进行操作Ⅱ时D试管中温度大于A,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C中的酚酞溶液比B中的先变红;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分析;
(2)根据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及氨水的碱性分析。
18.(2023·松原模拟)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
【答案】(1)
(2)AC/AE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高锰酸钾制氧气需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不,可选C或E收集,故答案为AC/AE。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
(2)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由气体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分析。
四、科学探究题
19.(2023·松原模拟)过氧碳酸钠是多种“网红”供氧剂、杀菌剂、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相关探究。
(1)【查阅资料】过氧碳酸钠()兼具碳酸钠和双氧水的性质,常温下性质稳定。
【实验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适量的热水溶解,发现有气泡产生,并得到无色溶液。
【猜想假设】气泡中的气体可能是H2、O2、CO、CO2,N2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的气体。
【表达交流】这种气体不可能是N2,原因是   ;从日常使用安全的角度判断,不能是H2和CO,因为这两种气体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大量使用易导致爆炸。
【实验2】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无明显现象,排除气体中含   ;再用   (填检验方法及现象),证明气体是氧气。
【得出结论】气泡里的气体是氧气,用H2O2作反应物,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实验3】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成蓝色,证明该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4】另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有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CO2,判断该溶液中存在离子。
【设计实验】请你设计实验判断溶液中的OH-是否来自,你的方案是   。
【得出结论2】这种洗涤剂溶解于水后,产生了O2和起到良好的供氧、杀菌、去污效果。
【答案】(1)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可燃性;CO2/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碱性;稀盐酸/稀硫酸;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入酚酞溶液,如果溶液未变红,证明OH-来自
【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 【表达交流】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这种气体不可能是N2;H2和CO具有可燃性,大量使用易导致爆炸;
【实验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无明显现象,排除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得出结论】气泡里的气体是氧气,用H2O2作反应物,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
【实验3】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成蓝色,证明该溶液呈碱性;
【实验4】验证碳酸根离子需加入酸,再检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另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有二氧化碳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设计实验】 要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否来自于碳酸根离子, 可将碳酸根离子除去,再检验溶液是否呈碱性即可,方案为取少量实验1中所得的溶液放入洁净的试管中,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入酚酞溶液,如果溶液未变红,证明OH-来自于碳酸根离子;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氧气的检验方法,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碳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及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是否来自于碳酸根离子, 可将碳酸根离子除去分析。
五、计算题
20.取黄铜合金(含铜、锌)样品10g放入烧杯中,将6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08 m 0.04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生成的气体是   ,第二次实验时生成气体的质量m=   g。
(2)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
【答案】(1)H2/氢气;0.08
(2)解:锌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设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答:该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6.5g。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黄铜合金中锌能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实验时稀硫酸不足,则生成氢气m=0.08;
【分析】(1)根据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及相等量硫酸完全反应产生相等量氢气分析;
(2)根据生成氢气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锌的质量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疆乌鲁木齐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下一篇:云南省下关第一中学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