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复习题--盐化肥 (含解析)

人教版 复习题--盐 化肥
一、单选题
1.硫酸的工业用途广泛,如生产染料、农药、化学纤维、塑料等.实验室也可以用稀硫酸来制取H2S气体:FeS+H2SO4═FeSO4+H2S↑,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不变 B.变强 C.变弱 D.无法确定
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资料:已知铵盐均易溶于水,在受热的条件下均能分解。
A.反应中为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应先通入二氧化碳
B.反应I得到的另一物质在农业上可用作化肥
C.反应II得到的CO2循环使用可以提高物质的利用率
D.取过滤所得固体直接低温烘干后,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固体质量减少6.2 g,则固体中NaHCO3的质量为16.8 g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
B. 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加热一定质量KC1O3和MnO2的混合物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6.烧杯中盛有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先后滴加BaCl2、NaOH溶液,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段不发生化学反应
B.c点溶液中含3种溶质
C.该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41.6%
D.该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80:49
7.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后,回收其中的二氧化锰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C 鉴别盐酸和硫酸 取样后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D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 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A.A B.B C.C D.D
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2 HCl 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B Na2C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的Ba(NO3) 2溶液,过滤
C K2SO4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蒸发结晶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9.小明家里种植了大面积的小麦,有一天突然发现小麦叶子发黄,有大面积.的倒伏,则小明应该购买下列哪种化肥
A.CO(NH2)2 B.KCI C.KNO3 D.Ca3(PO4)2
1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黄色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
11.现有 和的固体混合物20g,溶于水后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的质量为8.75g,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2.05% B.22.5%
C.22.25% D.22.55%
12.对于反应NH4NO3+NaOH===NaNO3+NH3↑+H2O,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排放在空气中的氨气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不会降低肥效 D.在NH4NO3中,氮元素化合价相同
二、填空题
13.从C 、Na、 H、 O、K、 N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3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_②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属于气体化石燃料的是____;②可防作物倒伏的复合肥料是_____;
③用作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__________;
14.将H2SO4溶液加入盛有BaCl2溶液的烧杯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明显现象为_______。
(2)反应中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后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H2SO4,可用下列物质中的
A.Zn B.CuO C.石蕊溶液 D.Ba(NO3)2溶液
15.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A 二氧化碳 B 熟石灰 C 硝酸钾
(1)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______。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3)可用于灭火的是______。
16.有A、B、C、D、E、F、G七种常见物质,常温下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而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C可形成酸雨;D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溶液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不能用G干燥;E 的溶液成蓝色,E中加入F的溶液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G在空气中易潮解变质,是生产肥皂和洗涤剂的原料,俗称火碱。请用化学式填写各物质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17.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无机物),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与碱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物质A属于_______(填“酸”、“碱”或“盐”);
(2)D的化学式是_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反应;
A→F:_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E常温下均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C在工业上可以除铁锈。图中“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
(2)F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D→A和C→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图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图2:为探究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H2O三种成分:
I.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
III.装置D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Ⅳ.F处点燃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0.小明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化学反应前烧杯里有50g稀盐酸,试管里有2g碳酸氢钠粉末;化学反应时将碳酸氢钠粉末倒入稀盐酸,试管再放回烧杯.
(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_____(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置( 包括烧杯、试管和仪器内药品)的质量.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
②将碳酸氢钠粉末全部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内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烧杯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他感到困惑:为什么此实验操作不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呢 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
五、计算题
21.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他取该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再加入150.7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9.7g沉淀(不考虑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所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碳酸钠,提取50g废水样品于集气瓶中,逐滴加入10%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收集到 4.4g二氧化碳,请回答问题:
(1)判断滴加硫酸至恰好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2)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是多少?
(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本小题最后结果取整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分解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该方程式两边都是两种物质,故A错;
B、化合反应是多变一,方程式两边都是两种物质,故B错;
C、置换反应中必须有单质,但该反应中没有单质,故C错;
D、FeS属于化合物,H2SO4属于化合物,FeSO4属于化合物,H2S属于化合物,并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所以为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pH越大碱性越强,酸性越弱。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减弱,碱性增强。故选C。
点睛∶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
3.A
【详解】A、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能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使反应物浓度大,反应速度快,所以顺序不能颠倒,故错误;
B、沉淀池中发生的反应物是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是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NH4Cl在农业上可用作化肥,故正确;
C、二氧化碳在反应中能循环利用,故正确;
D、取过滤所得固体加热,固体质量减少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设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 Na2CO3+H2O+CO2↑ 固体减少
168 18 44 18+44=62
x 6.2g
x=16.8g,故正确。
4.D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银属于难溶性盐,铜与氯化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D
【详解】A、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断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最后剩余的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不可能为0,错误;
B、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氯化银不溶于酸,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随着溶解中氯离子的消耗,沉淀增加。最后氯离子被消耗完,沉淀不再增加。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至完全反应,氧气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气体的质量从零开始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错误;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待氢氧化钠消耗完,碳酸钠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6.C
【分析】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BaCl2,发生的反应有;;加入NaOH溶液,先发生的反应有,继续滴加。
【详解】A、根据分析知,ab段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故A错误;
B、根据分析知,c点一定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过量的氢氧化钠说明一定有两种溶质,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守恒,结合图像列关系式,设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41.6% ,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守恒,列关系式
H2SO4~2HCl~2NaOH
CuSO4~ CuCl2~2NaOH
根据图像可知,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是氯化铜消耗氢氧化钠的2倍,故硫酸和硫酸铜的个数比为2:1,则混合溶液中CuSO4和H2SO4的质量比为160:(98×2)=40:49,故D错误。
故选C。
7.C
【分析】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B、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
D、铜和银都不能和盐酸反应。
【详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发,得到的仍然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应该是溶解、过滤、洗涤、干燥,选项A不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选项B不正确;
C、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稀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盐酸,这是因为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盐酸不能和氯化钡溶液反应,选项C正确;
D、铜和银都不能和盐酸反应,选项D不正确。故选C。
8.D
【详解】A、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B、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钾和硫酸钠的混合物,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加入过量的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除去反应生成的铜和过量的铁,可除去杂质,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氮肥可以改善小麦叶子发黄,钾肥可以使小麦抗倒伏,需要同时补充氮元素和钾元素,需要复合肥;
A、 尿素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B、 氯化钾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 硝酸钾中同时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D、 磷酸钙中只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A. 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C. 将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上会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变成浅绿色,错误;D. 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故选B。
11.B
【详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NO3)2+2NaOH=Mg(OH)2↓+2NaNO3、Fe(NO3)3+3NaOH=Fe(OH)3↓+3NaNO3,反应前的固体物质为Mg(NO3)2和Fe(NO3)3,反应后的固体物质为Mg(OH)2和Fe(OH)3,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为20g-8.75g=11.25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由硝酸根变化为氢氧根形成质量差,设硝酸根的质量为x,则有
固体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2.5%;
故选B。
12.A
【详解】A、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氨气和水属于氨水分解得到的,故A正确;
B、氨气属于刺激性气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B错误;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故C错误;
D、硝酸铵(NH4NO3)中,铵根显+1价,氢元素显+1价,设: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x+(+1)×4=+1,则x=-3价;硝酸根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y,由原子团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的化合价,可得:y+(-2)×3=-1,则y=+5,硝酸铵中氮元素化合价不同,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故D错误。故选A。
13.
CH4 KNO3(合理即可) NaHCO3
【详解】(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硝酸根离子表示为:;
②亚硝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x=+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故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2)①属于气体化石燃料的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②钾肥能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硝酸钾含K、N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化学式为:KNO3;
③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且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作发酵粉,化学式为:NaHCO3。
14.(1)有白色沉淀生成
(2)Ba2+和
(3)D
【分析】H2SO4溶液加入盛有BaCl2溶液的烧杯中,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1)硫酸根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水,故填: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反应时,硫酸根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减少,故填:Ba2+,;
(3)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盐酸,检验溶液中的H2SO4;
A.由于生成物中含有盐酸,加金属锌,不能检验出是否含有硫酸,选项A错;
B.由于生成物中含有盐酸,加氧化铜,盐酸和硫酸都会和氧化铜反应,现象一样,不能检验出是否含有氧化铜,选项B错;
C.石蕊溶液不能区分盐酸和硫酸,选项C错;
D.Ba(NO3)2溶液与硫酸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与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睛】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复分解反应的本质。
15. C B A
【分析】复合肥料是由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氮肥是含有氮元素的肥料,钾肥是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磷肥是含有磷元素的肥料,改良酸性土壤用氢氧化钙。
【详解】(1)常用作复合肥料的是硝酸钾,故选C。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故选B。
(3)可用于灭火的是二氧化碳,故选A。
【点睛】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氢氧化钙,不能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碱性太强,具有腐蚀性。
16. O2 S SO2 HCl CuSO4 BaCl2(E F 合理即可) NaOH
【详解】C可形成酸雨,所以C就是二氧化硫,D是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溶液是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D就是氯化氢,氯化氢是酸性气体,不能用G干燥,所以G是碱性干燥剂,G在空气中易潮解、变质,是生产肥皂和洗涤剂的原料,所以G是氢氧化钠, E的溶液呈蓝色,所以E就是硫酸铜,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硫酸铜中加入F的溶液时,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所以F就是氯化钡,常温下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很旺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B就是硫,A就是氧气,各种物质都满足题中的条件,所以C是二氧化硫,D是氯化氢,E是硫酸铜,F是氯化钡,G是氢氧化钠。
解:A:O2;B:S;C:SO2;D:HCl;E:CuSO4;F:BaCl2;(E F 合理即可);G:NaOH。
17. 盐; H2O; O2; CaO+H2O═Ca(OH)2; 化合;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分析】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与碱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所以D是水,G是铵盐,因为G能与C反应,所以C是碱,又因为C和D能够相互转化,所以D是氢氧化钙;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无机物),再因为A和B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是碳酸钠,B是硫酸,F是二氧化碳,E是氧气。
【详解】(1)A是碳酸钠,属于盐类;(2)D是水,化学式是H2O,E是氧气,化学式是O2;(3)D→C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F是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8. 用作导线 H2O Fe+CuCl2=Cu+FeCl2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析】A是紫红色金属,A是Cu。E常温下是气体,E、F都能用于灭火,E是CO2,F是H2O。C在工业上可以除铁锈,C可以是稀盐酸。C可发生反应生成B,B常温下是气体,B可发生反应生成铜,B是氢气。稀盐酸可发生反应生成D,D可发生反应生成铜,D是CuCl2。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1)A是铜,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
(2)F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3)D→A和C→E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CuCl2=Cu+FeCl2、CaCO3+2HCl=CaCl2+H2O+CO2↑
【点睛】在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1)C+2CuO2Cu+CO2↑
(2) 白色固体变蓝色 CuSO4+5H2O=CuSO4·5H2O CO2+Ca(OH)2=CaCO3↓+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变红色 CO+CuOCu+CO2 2CO+O22CO2
【详解】(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I.无水硫酸铜遇水,则装置A的现象为白色固体变蓝色;。
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无水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钛酸钙沉淀和水,则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II.一氧化碳能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现象为黑色固体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Ⅳ.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性,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尾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反应前、后 有气泡产生 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详解】(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需要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故填:反应前、后;
(2)②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填:有气泡产生,NaHCO3+HCl═NaCl+H2O+CO2↑;
③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填:生成的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21.(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10.6g
答: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
x=10.6g
y=20.8g
所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3.8%
答: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8%
(3)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y,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x=10.6g
y=20.8g
z=11.7g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详解】(1)根据氯化钠、碳酸钠的性质,氯化钠不能与加入的氯化钡发生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根据生成沉淀碳酸钡的质量可计算样品中所含碳酸钠的质量,详见答案;
(2)根据生成沉淀碳酸钡的质量可计算150.7g氯化钡溶液中所含氯化钡的质量,进一步可求得所加氯化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详见答案;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氯化钠由原固体中的氯化钠和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钠两部分构成,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进行解决,以简化分析,详见答案。
22.(1)不再产生气泡
(2)解:设生成4.4克二氧化碳需要稀硫酸的质量是x,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y,
则 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是
答:所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98g。
(3)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单元同步训练(有答案)

下一篇: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解析版+原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