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含解析)

5.1.2 质量守恒定律(2)
一、单选题
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五氧化二磷
C. 每四份质量的磷和五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
D. 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乙醇俗称酒精,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该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反应所需条件
C. 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 D.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
化学方程式可读作
A. 镁加氧气等于氧化镁
B. 个镁加个氧气等于个氧化镁
C. 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
D. 镁加氧气点燃等于氧化镁
叠氮化钠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毫秒内,引发叠氮化钠迅速分解为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
C. 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
D.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 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C. 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只是由单质状态变成化合物状态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年月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都是氧化物
B. 丙的化学式为
C. 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D.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偏二甲肼与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化学式为
B. 生成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
C. 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
D. 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 甲的化学式是
C. 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关于 的读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 每个氢分子与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个水分子
C. 常温下,每体积的氢气与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体积的水
D. 每份质量的氢气与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
只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知道的是
A. 反应物、生成物 B. 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 D. 反应条件
长征八号火箭除了基本型外,中国航天局还将推出长征号改进型也就是,该款火箭采用了可回收技术,在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B. 反应每消耗甲,可生成丙
C. 该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氧化物 D. 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表面有一层铜绿,形成铜绿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
A. 物质的化学式为
B. 形成铜绿时只需铜同时接触氧气和水
C. 参加反应的铜、氧气的质量比为
D.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三种
关于化学方程式 ,四位同学表达了如图所示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在反应中,从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来看,每 个铝原子和 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 个氧化铝分子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 份质量的铝和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了 份质量的氧化铝。
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种绿色的化合物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了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是由 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的。
在反应中, 份质量的铝和 份质量的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铁和 份质量的氧化铝。
年月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反应后原子总数 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______填序号。
A.该反应物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已知:、、、、、六种物质,存在下列关系:
蓝色
白色不溶于稀硝酸
试写出六种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中获得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或置换反应
据图分析可知反应前后________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___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
框中的物质属于 ______填序号: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
、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此图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______。
通过该实验小明得出了许多结论,请你从试从物质变化的角度说明一种观点 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
【解析】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改变,故A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磷和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故B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份质量的磷与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故C错误;该化学方程式表示在点燃的条件下,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 D正确。
2.【答案】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宏观、微观、量的含义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A 、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以确定反应物是乙醇、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以确定反应条件是点燃,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化学方程式 ,无法确定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故选项符合题意。
D 、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以确定生成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 :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
3.【答案】
【解析】解:、在反应中“”读作“和”,“”读应作“生成”,故选项读法错误.
B、从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个镁原子和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个氧化镁分子,故选项读法错误.
C、该反应可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反应中“”读作“和”,该反应可读作: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氧化镁,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4.【答案】
【解析】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特征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看出,生成物中只有钠为固体,因此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改变,故B说法错误;
、由看出,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故C说法正确;
D、由看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为:::::,故D说法正确;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而不是混合,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和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此反应中氢气、氧气和水的质量比为::::,则氢气和氧气完全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氢气有剩余,生成水的质量一定小于,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只是由单质状态变成化合物状态,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6.【答案】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宏观、微观、量的含义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A 、在反应中“ ”读作“和”,“ ”读应作“生成”,该方程表示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
B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 : ,故选项说法错误。
D 、从微观上,在点燃条件下,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个一氧化碳分子,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 :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
7.【答案】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乙物质中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丙物质的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因此丙物质的化学式为,故B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故C错误;
D、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故D错误。
故选:。
8.【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难度较易。
A. 由 可知,反应前碳原子是 个,反应后应该是 个,包含在 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 个,反应前后氮原子都是 个,反应前氧原子是 个,反应后应该是 个,其中 个包含在 中,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的化学式是 ,故 A 错误;
B. 生成 和 的质量比为: : : ,故 B 错误;
C. 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 C 正确;
D. 由偏二甲肼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 : ,可知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 D 错误。
故选 C 。
9.【答案】
【解析】解:由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乙烯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故A正确;
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的化学式是,故B正确;
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丁是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C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故D不正确。
故选:。
10.【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据此解答。
A.由可知,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A正确;
B.由可知,每个氢分子和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个水分子,故B正确;
C.由可知,每体积的氧气与体积的氢气完全反应,但是由于水常温下是液体,体积远小于气体,故C错误;
D.由可知,每份质量的氢气跟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故D正确。
故选C。
11.【答案】
【解析】解: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之比,反应的条件,不能判断各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B.
12.【答案】
【解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化学方程式为 ;
A.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发生了变化,故 A 错误;
B. 由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反应每消耗 甲,可生成 丙,故 B 错误;
C. 该过程中出现了 和 两种氧化物,故 C 正确;
D.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有单质氮气生成,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 D 错误。
13.【答案】
【解析】解:、反应前后铜原子、氢原子分别都是个;反应前氧原子是个;反应后碳原子是个,反应前也应该是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后氧原子是个,反应前应该是个,其中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物质的化学式为,该选项不正确。
B、形成铜绿时需铜同时接触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不正确。
C、参加反应的铜、氧气的质量比为::,该选项正确。
D、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两种,即铜元素和氧元素,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
14.【答案】
【解析】A. 在化学方程式 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比,即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 : : : ,所以选项 A 错误;
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磷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氧气是气态,所以,固体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大于固体磷的质量,所以选项 B 正确;
C. 根据单质的定义判断,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磷和氧气符合单质的定义,所以选项 C 正确;
D. 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判断,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符合要求,所以选项 D 正确。
故选 A 。
15.【答案】
16.【答案】、、、
【解析】解:一种绿色的化合物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完全分解,生成了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
在反应中,份质量的铝和份质量的反应,生成份质量的铁和份质量的氧化铝。
17.【答案】不变
【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原子总数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由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故答案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物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化学反应的快慢;故答案为:。
根据反应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结合各个问题分析解答。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8.【答案】
【解析】解::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说明有铜离子,由可以推出物质是;故答案为 4
: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故答案为,
: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说明中有硫酸根,又生成物中有氯化钠,故C物质是,
:,
: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则他是硫酸.故答案为,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或是氯化银,由题意知为硫酸钡,故答案为4
化学方程式:



找出突破口,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推断出物质;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或是氯化银,由题意知道物质;
根据酸与碱,酸与氧化物的反应,可以推断出、、、物质.
做此类推断题应找出突破口,特殊颜色的几中物质,如氯化铁是棕黄色,硫酸铜是蓝色的等,不溶于稀硝酸的两种沉淀,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学生需留心总结.
19.【答案】化合反应
原子
【解析】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可知,该反应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生成物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反应物为两种,生成物为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化合反应;
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氧原子,甲烷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氢原子,碳、氢、氧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则在该反应前后碳、氢、氧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答案:原子;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故答案::。
20.【答案】 : 分子 硫化氢具有可燃性合理即可
2
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 · 必修 第一册4.6 超重和失重 同步练习

下一篇: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3.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