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复习(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复习
一、单选题
1.某学生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原电池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1)和装置(2)中铜棒上都没有气体产生
B.在相同条件下,装置(1)与装置(2)中Zn棒溶解的速率相等
C.装置(3)中Zn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Zn沿导线流向Cu
D.装置(2)与(3)中正极生成的物质质量之比为时,Zn棒的质量变化相等
2.如图所示,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发现A极上有气泡产生,同时极质量减少,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原电池的负极
B.A、B、C可能分别为石墨、铜、稀盐酸
C.中阳离子向极移动
D.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极经外电路流向极
3.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图示一致的是

A.
B.
C.
D.
4.下列生产或实验事实引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生产或实验事实 结论
A 其他条件相同,铁片和稀硫酸反应,适当升高溶液的温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增多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 N2H4(l)+H2(g),把容积的体积缩小一半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
D 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H2O2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FeCl3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A.A B.B C.C D.D
5.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反应进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图中两曲线相交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化学计量系数之比
D.时,A的转化率为
6.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0~3min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 2C(g)
B.v(A)=v(C)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C.由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开始至2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 mol L 1 min 1
7.—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的流动方向:负极→导线→正极
B.“多孔”电极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C.若反应消耗1mol,则有3mol向正极区域移动
D.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8.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烧杯溶液质量基本保持不变
B.若换成阴离子交换膜,从甲烧杯移向乙烧杯
C.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是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乙烧杯成了混合溶液
9.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电子流向:铁棒→溶液→碳棒
C.铁棒发生还原反应 D.总反应为
10.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和在容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末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B.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C.点时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2
D.点对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11.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三种物质中的能量最高
C.该反应生成,需吸收能量
D.断裂键和键时放出能量
12.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g)+2B(g) 3C(g)。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浓度mol/L 时间/min c(A) c(B) c(C)
0 1.0 1.2 0
2 0.8
4 0.6
6 0.9
A.在0~2min内,B的反应速率为0.1mol/(L·min)
B.2min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
C.该反应恰好在4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A的转化率为30%
D.在4~6min内,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13.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和,发生反应:,在5s末时,测得容器中含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2v(SO3)=v(O2)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使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二、多选题
14.某探究小组研究3S2O+2Cr3++7H2OCr2O+6SO+14H+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反应速率v(Cr3+)可通过测定c(Cr3+)减半所需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表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 L-1 c(Cr3+)减半所需时间t/min
S2O Cr3+ Ag+
① 0.10 10.0 5.0 10
② 0.10 10.0 2.5 20
③ 0.20 10.0 5.0 5
④ 0.10 5.0 5.0 5
分析以上数据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增大c(S2O),v(Cr3+)增大 B.增大c(Ag+),v(Cr3+)不变
C.实验①和④的v(Cr3+)不相等 D.实验③的v(Cr3+)为1.0mol L-1 min-1
三、非选择题
1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和速率变化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同学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1)甲同学探究反应2Al+3H2SO4(稀)=Al2(SO4)3+3H2↑中的能量变化。向装有铝片的试管中加入1 mol·L-1的H2SO4,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触摸试管外壁,温度升高。
①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下列措施中,能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加CuSO4溶液 b.将稀H2SO4改成浓硫酸
c.加Na2SO4溶液 d.将铝片换成铝粉
(2)乙同学对可逆反应m X(g) +nY(g) pZ(g)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T℃时,起始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Y,测得反应过程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0~4 min内的反应速率v(Z)=___________。
②m:n:p=___________ 。
③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___________。
④下列描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容器中Y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Y的同时生成pmolZ
D. X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E.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6.Ⅰ.一定条件下,甲烷与水蒸气发生反应:CH4(g) +H2O(g) CO(g) +3H2(g),工业上可利用此反应生产合成氨原料气H2。
一定条件下, 向0.5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5molCH4和2 mol H2O(g) 发生上述反应,CO(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回答下列问题:
(1)前2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mol·L-1·min-1;
(2)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
Ⅱ.银锌纽扣电池(见如图)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总反应为Ag2O+Zn=ZnO+2Ag, 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为Ag2O+H2O+2e- = 2Ag+2OH-。
(3)银锌纽扣电池中Zn作_______极,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放电过程中,溶液中的OH- 移向_______极(在a、b中选填)。
a. Zn b. Ag2O
17.氮循环是发生在地球系统中的一个自然过程。
(1)能将NO和转化成绿色硝化剂。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则反应的_______。
(2)一种通过BaO和的相互转化脱除的原理如下图所示。脱除的总反应为_______。
途径Ⅰ中,脱除标况下4480L,至少需要标况下空气_______(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20%计算)
(3)若用脱除汽车尾气中的NO和生成两种无毒物质,若NO和以1:1计参与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减少交通事故除遵守交通法规正确驾驶外,安全措施也极为重要。汽车的安全气囊内有叠氮化钠()与硝酸铵()等物质。当汽车在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这些物质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从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
A.道路起雾与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有关
B.中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C.受到猛烈撞击时有化学键的断裂
D.、均属于离子化合物
(5)若安全气囊的体积为V L,的爆炸在t s内完成,反应过程中消耗292.5g,则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
18.氮的氧化物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1)会造成光化学烟雾,一般利用碱液吸收防止污染环境,发生歧化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则用NaOH溶液吸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气体中存在的关系。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和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曲线X表示_______(填化学式)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②第1min时v(Y)_______(“>”“<”“=”或“无法确定”)。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
④假设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为、逆反应速率为,当温度升高时,和的变化情况为_____。
⑤下列叙述能表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容器中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b.容器中、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2mol的同时消耗1mol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锌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装置(1)中铜棒上没有气体产生,装置(2)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Cu作正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2↑,即Zn棒逐渐溶解,铜棒上有气体产生,故A错误;
B.装置(1)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装置(2)形成原电池,在相同条件下,装置(2)中Zn棒溶解的速率大于装置(1)中Zn棒溶解的速率,故B错误;
C.装置(3)形成原电池,Zn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装置(2)、(3)均形成原电池,负极反应为Zn-2e-=Zn2+,(2)中正极上电极反应2H++2e-=H2↑,(3)中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正极生成的物质质量之比为1:32,若质量分别为2g、64g,则两个原电池中电子转移相同、均为2mol,所以反应的锌的质量相等、均为65g,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质量减小,所以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故A错误;
B.、石墨与稀盐酸都不能发生反应,A、B不可能分别为石墨、铜,故B错误;
C.B极是负极,A极是正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阳离子向A极移动,故C错误;
D.B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D正确;
选D。
3.C
【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得到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详解】A.,以C、CO、H2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除外)是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D.是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4.B
【详解】A.其他条件相同,铁片和稀硫酸反应,适当升高溶液的温度,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增多,则反应速率增大,因此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 N2H4(l)+H2(g),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物、生成物中都有气态物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与H2化合越来越易,硅、磷、硫为第三周期相邻元素,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则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C正确;
D.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溶液,在B试管中加入2~3滴溶液,B试管中产生气泡快,则B试管中反应速率快,该对比实验中变量为催化剂,因此得出结论: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A正确;
B.图中两曲线相交后A、B物质的量还在减少,说明还未达到平衡,故B错误;
C.时,B浓度改变量为0.2,物质的量改变量为0.4mol,C生成物质的量为0.8mol,则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因此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故C正确;
D.时,A浓度改变量为0.6,A的转化率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A
【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改变量分别为2mol、1mol、2mol,根据改变量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g)2C(g),故A正确;
B.υ(A)= υ(C),没有正反应和逆反应,因此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由图求得A的平衡时的转化率为,故C错误;
D.反应开始至2min时,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 L 1 min 1,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7.C
【分析】在燃料电池中,通入O2的一极是正极,电极方程式为:,通入NO的一极为负极,NO在负极失去电子生成HNO3,电极方程式为:NO-3e-+2H2O=NO+4H+,以此解答。
【详解】A.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故A错误;
B.“多孔”电极是一种用于电化学反应的电极,它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效地提高电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效率,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负极电极方程式为:NO-3e-+2H2O=NO+4H+,若反应消耗1mol,则有3mol向正极区域移动,故C正确;
D.该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酸性的,通入O2的一极是正极,电极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C。
8.B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Zn的金属性比Cu活泼,Zn为负极,Cu为正极,据此分析。
【详解】A.Zn为负极,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同时溶液中的锌离子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烧杯,结合电荷守恒,甲烧杯溶液质量基本保持不变,故A正确
B.若换成阴离子交换膜,乙烧杯放电,从乙烧杯移向甲烧杯,故B错误;
C.根据反应原理,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是,故C正确;
D.为平衡电荷,甲烧杯中的阳离子,即向乙烧杯移动,故乙烧杯成了混合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9.A
【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活泼金属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碳棒作正极,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正确;
B.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本装置中,电子从铁棒经外电路流向碳棒,故B错误;
C.铁棒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根据原电池正负极反应可知,总反应为,故D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初始N2、O2物质的量相等,10s末N2反应掉1mol,则O2也反应掉1mol,剩余4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4mol÷2L=2mol/L,A正确;
B.10s内O2减少1mol,反应的平均速率v(O2)=,B错误;
C.a点时N2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剩余O22mol,生成NO6mol,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3,C错误;
D.a点反应达到平衡,v正(N2)=v逆(N2)=v逆(NO),D错误;
故答案选A。
11.C
【详解】A.该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是吸热反应,A错误;
B.由图可知,2molAB(g)的能量高于1molA2(g)和1molB2(g)的总能量,但是1molAB的能不一定比1molA2(g)或1molB2(g)高,B错误;
C.根据物质变化能图,该反应生成2molAB吸收(a-b) kJ能量,C正确;
D.断键是吸热过程,应该吸收能量,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在0~2min内,Δc(A)=0.2mol·L 1,Δc(B) =2Δc(A)=0.4 mol·L 1,B的反应速率, A错误;
B.2min时,Δc(A) = 0.2 mol·L 1,则Δc(C) = 0.6 mol·L 1,即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L 1,B错误;
C.4min时Δc(B) = 0.6 mol·L 1,则Δc(C) =Δc(B) = 0.9 mol·L 1,即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9mol·L 1,由表格数据可知9min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0.9mol·L 1,因此4min时已经平衡,但不能说明4min时恰好平衡,平衡的时间可以在2-4min的某个时间点,C错误;
D.4min时,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因此在4~6min内,容器内气体分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D正确;
故选D。
13.D
【详解】A.5s末测得容器中SO3物质的量为0.4mol,则5s内消耗的SO2为0.4mol,v(SO2)=,A错误;
B.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v(SO3)=2v(O2),B错误;
C.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错误;
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D正确;
故答案选D。
14.BC
【详解】A.根据①③实验对比可知,增大c(),c(Cr3+)减半所需时间更短,即v(Cr3+)增大,A正确;
B.对比①②两组实验可知,增大c(Ag+),c(Cr3+)减半所需时间减小,增大c(Ag+),v(Cr3+)增大,B错误;
C.实验①v(Cr3+)=5mol/L÷10min=0.5mol·L-1·min-1,实验④v(Cr3+)=2.5mol/L÷5min=0.5 mol·L-1·min-1,两者v(Cr3+)相等,C错误;
D.实验③c(Cr3+)初始浓度为10mol/L,减半所需时间为5min,则v(Cr3+)=,D正确;
故答案选BC。
15.(1) 放热 ad
(2) 0.0375 mol·L-1·min-l 1:2:3 50% CD
【解析】(1)①向装有铝片的试管中加入1 mol·L-1的H2SO4,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触摸试管外壁,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a.加CuSO4溶液,锌置换出铜,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b.将稀H2SO4改成浓硫酸,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不会产生氢气;c.加Na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反应速率减小;d.将铝片换成铝粉,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答案选ad;
(2)①0~4 min内Z增加了0.15mol/L,则反应速率v(Z)=0.15mol/L÷4min=0.0375 mol·L-1·min-l。②反应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变化量分别是(mol/L)0.05、0.1、0.15,所以m:n:p=0.05:0.1:0.15=1:2:3。③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为。④A.容器中Y与Z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容器体积和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据此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Y的同时生成pmolZ,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X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E.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不能据此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答案选CD;
16.(1)1.2
(2)80%
(3) 负极 Zn-2e -+2OH- =ZnO+H2O
(4)a
【解析】(1)前2分钟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故答案:1.2 ;
(2)有题意,知,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故答案:80% ;
(3)该装置构成原电池,根据电极反应式知,锌作负极,氧化银作正极,负极上氢氧根离子参与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锌电极的反应是为,故答案:负极;;
(4)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即锌极,故答案:a 。
17.(1)-504.4kJ mol-1
(2) 12NO2+3O2+20NH316N2+30H2O 5.6
(3)NO+NO2+2NH32N2+3H2O
(4)CD
(5)
【解析】(1)反应2NO(g)+2NO2(g)+2O3(g)=2N2O5(g)+O2(g)可由题干中第二个反应加上第三个反应再减去第一个反应得到,则ΔH=(-114kJ mol-1)+(-284.2kJ mol-1)-(+106.2kJ mol-1)=-504.4kJ mol-1。
(2)如图所示,NO2、O2和BaO反应生成Ba(NO3)2,Ba(NO3)2再和NH3反应生成N2和H2O,这个过程中BaO作催化剂,总反应为12NO2+3O2+20NH316N2+30H2O;途径Ⅰ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BaO=2Ba(NO3)2;脱除标况下4480L NO2,至少需要标况下1120L O2,对应空气的体积为5600L,即5.6m3。
(3)若用NH3脱除汽车尾气中的NO和NO2生成两种无毒物质N2和H2O,若NO和NO2以1:1计参与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O+NO2+2NH32N2+3H2O。
(4)A.道路起雾是物理变化,水分子间的间距增大,与H2O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无关,A错误;B.NH4NO3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也含有离子键,B错误;C.NaN3受到猛烈撞击时会迅速发生分解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充满气囊,该过程是化学变化,有化学键的断裂,C正确;D.NaN3、NH4NO3均含有离子键,均属于离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CD。
(5)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292.5g NaN3的物质的量为4.5mol,反应生成6.75mol N2,则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mol L-1 s-1。
18.(1)2NO2+2NaOH=NaNO2+NaNO3+H2O
(2) N2O4 < 60% 、都会增大 ad
【解析】(1)
根据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则氧化产物为NaNO3,还原产物为NaNO2,用NaOH溶液吸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2+NaNO3+H2O
(2)
①在0-1min之内,X的物质的量增加0.3mol,Y的物质的量减少0.6mol,NO2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2O4的2倍,所以曲线X表示N2O4。
②在0-1min之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 =,由图可知,Y的斜率下降,则反应速率在逐渐下降,因此第1min时,v(Y) <。
③反应达到平衡时,N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转化了1mol-0.4mol=0.6mol,转化率为100%=60%
④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因此当温度升高时,和都会增大。
⑤根据,
a.容器中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N2O4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中NO2、N2O4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不能体现出NO2、N2O4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c.该容器为恒容密闭容器,气体总质量不变,因此密度一直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d.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2mol NO2的同时消耗1mol N2O4,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点睛】一个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可从两方面判断;一是看正反应速率是否等于逆反应速率,两个速率必须能代表正、逆两个方向,然后它们的数值之比还得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具备这两点才能确定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二是判断物理量是否为变量,变量不变则达到平衡。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2离子反应同步练习题(含解析)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高三上学期开学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