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答案) -2022-202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1.下列关于平均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各段路程中速度的平均值
B.必须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时间的平均速度
C.用平均速度能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
2.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与路程、时间无关
C.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段内,其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路程段内,其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
4.如图所示。小车水平向右做直线运动。数字钟显示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从起点到终点通过的总路程是   cm,全程所用时间是   s。
5.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赫兹,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   cm,平均速度为   m/s。
6.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   m/s,在下落的过程中,水滴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不变”)。
7.(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
①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
②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③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④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情景: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①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填“光滑”或“粗糙”)些。
②当 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
③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0点,光将沿图中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④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   cm;
tAC=   s;
vBC=   cm/s。
9.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内是小车到达A、B、C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则:AC的平均速度VAC=   m/s,AB段的平均速度VAB   BC段的平均速度VBC(选填“大于”、“等于”、“小于”)。A时间15:35:20
B时间15:35:22C时间15:35:23
10.如图所示甲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
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的路程sAB=   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   。
(4)小明同学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DIS实验室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这是利用超声波可以传递    。由于小车撞上金属片后会反弹一下,于是从位置A开始运动的过程中的速度通过计算机显示在屏幕上,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结合图象分析,小车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是    。
A.加速运动 B.匀速运动 C.先加速后减速 D.先减速后加速
1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    (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停表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    处(选填“起点”或“40m”)。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m所用的时间为    s。
(4)小明跑40m的速度是    km/h。
12.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
(1)先练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    s。
(2)该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项目 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cm 26.0 ① 90.0
时间/s 2 ② 6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小车下滑时间较短,很难准确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
(3)小车从甲运动至乙的平均速度为    m/s。
(4)将表中遗漏的数据补充完整①   ②   ;
(5)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因此,小车全程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6)如果让小车没到丙处就停止计时,则会导致所测甲至丙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1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   。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3)斜面保持较   的坡度,目的是:   。
(4)物体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时,   。(填“越滑越快”或“越滑越慢”或“速度不变”)
参考答案
1.B
2.C
3.A
4.4.50;6
5.0.5;7.50;0.15
6.(1)1.5;
(2)改变
7.(1)①时间;②0.2m/s;③小于;④小;(2)①粗糙;②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存在偶然性;③OA;可逆;④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8.(1)v=;(2)小;(3)5.0;3;5
9.0.03;<
10.(1)40.0;25.0
(2)小
(3)不正确;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通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与AB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时间
(4)信息;C
11.(1)卷尺;(2)40m;(3)8;(4)5
12.(1)31.0;217.5
(2)(1)v=;(2)减小斜面坡度;(3)0.13;(4)64.0;4;(5)小于;变速;(6)大
13.(1)v=;(2)路程;时间;刻度尺;秒表;(3)小,计时方便;(4)大于;越滑越快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湖南省永州市五校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7月)(含解析)

下一篇:第二章第四节化学反应的调控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3-2024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