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三县一区中考最后一次模拟试卷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下列中国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扬州剪纸 B. 开封汴绣 C. 景德镇陶瓷 D. 东阳木雕
2. 下列有关舱外航天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聚氢酯橡胶是制作航天服的材料之一,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 躯干壳体为铝合金薄壁硬体结构,其硬度大于纯铝
C. 头盔的面窗两层之间充有高纯氮气,因为氮气能供给呼吸
D. 水升华器可维持航天服内部温度稳定,因为水升华吸收热量
3. 化学符号是国际上统一采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铝在常温下会和空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B. 雨水、汽水中都含有碳酸
C. 食盐水中含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D. 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4. 为确保孩子吃得营养放心,我国启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某校食堂师傅拟定了一份食谱,主食:米饭;配菜:红烧肉、豆腐汤。你认为食谱中还应添加( )
A. 凉拌青瓜 B. 清蒸鱼 C. 炒鸡蛋 D. 牛奶
5. 规范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硫酸铁:;磷元素:;个氮原子:;个钙离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氧化铜中铜元素显价:( )
A. B. C. D.
6. 下列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入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过滤
7.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该方法应用正确的是( )
A. 用明矾净水降低了水中、的浓度
B. 液氧和氧气的颜色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种类不同
C. 用过氧乙酸消毒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 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原子最外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
8. 人体内钙元素主要以羟基磷酸钙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化学式为,则下列关于羟基磷酸钙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羟基磷酸钙属于碱这类物质
B. 羟基磷酸钙中含有个原子
C. 羟基磷酸钙中钙和磷元素的质量比为:
D. 羟基磷酸钙样品中钙元素的含量是,则该样品是纯净物
9.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化学之最 B.化学与生活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除去
热水瓶中的水垢:可用食盐水除去
冰箱中的异味:可放活性炭吸附
C.物质保存方法及解释 D.化学与工农业
浓盐酸密封保存:防止挥发
白磷在冷水中保存:隔绝空气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 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用石油产品生产合成纤维
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10.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氢气在点燃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验纯
C.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产生气体,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1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观察乳化现象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12.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点表示在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时,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是:甲乙
C. 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D.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3. 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足量溶液来“捕捉”吸收,部分流程图如下。
大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 ______ 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捕捉室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操作的名称 ______ ,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 ______ 。
往纯碱溶液中加入溶液,得到溶液和,的化学式是 ______ 。
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______ 。
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
捕捉室加入的试剂还可以选择 ______ 至少举一个例子。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双氧水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市售的双氧水的浓度一般是和的水溶液。双氧水常用于杀菌消毒,医用双氧水浓度等于或低于,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创伤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清水清洗一下,分钟后就恢复原来的颜色。
双氧水可用作氧化剂、漂白剂。脱氯剂,具有不稳定性。将水蒸气冷凝在硅、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均在其中发现了过氧化氢。
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微来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过氧化氢的产生量与温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文中涉及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 。
双氧水擦拭到创伤面,创伤表面管出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时,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因为 ______ 从微观角度解释。
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属于 ______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液可用于 ______ 。
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湿度为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点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
用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用装置来收集氧气,当看到 ______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集满。
利用过氧化氢混合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仪器更换成 ______ 填仪器名称。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需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 家里的水壶用久了,会结一层白色水垢,倒在杯子中的水也隐约可见白色的悬浮颗粒。小明对水垢的成分产生了好奇,将该白色固体带到学校实验室,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水垢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是、其他物质不参与探究过程;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不发生反应;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化镁。
【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实验设计】
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_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向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滴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一成立
【反思交流】
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上述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______ 。
【继续探究】为进一步确定水垢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称取水垢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实验与数据记录】
称量装置、的质量,连接仪器;
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喷灯;
待硬质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入氮气;
实验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的质量,发现装置增重,装置增重。
【结论与分析】
待硬质玻璃管中样品完全反应,打开弹簧夹通氮气目的是 ______ 。
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用含、、的式子表示。
【拓展与延伸】
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生活中,水垢过多会影响电水壶的使用寿命,需定期进行清洗,可使用厨房中的 ______ 填化学式除去水垢。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用赤铁矿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计算:
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
该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剪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汴绣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陶瓷制作过程中,发生了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东阳木雕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
【解析】解:、制作航天服的聚氢酯橡胶属于有机物,是有机合成材料,故该选项正确;
B、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故铝合金硬度比纯铝大,故该选项正确;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供给呼吸,故该选项错误;
D、水升华器可维持航天服内部温度稳定,因为水升华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故该选项正确。
故选:。
A、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特征进行分析;
B、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氮气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
D、根据升华吸热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合成材料的特征、合金的性质、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
【解析】解:铝在常温下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中氧元素为价,铝元素为价,故氧化铝的化学式为,故错误;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雨水、汽水中都含有碳酸,碳酸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化学式为,故错误;
C.氯化钠在水中会解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的离子符号为和,故错误;
D.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符号为,故正确;
故选:。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了解均衡营养与合理膳食的原则、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汤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A、凉拌青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B、清蒸鱼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炒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5.【答案】
【解析】解:硫酸铁中铁为价,硫酸根为价,其化学式为,故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故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个氮原子表示为,故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单位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个钙离子表示为,故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核外有个电子,核外第一层有个电子,第二层有个电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氧化铜中铜元素显价可表示为,故化学用语书写错误。
故化学用语书写正确。
故选:。
根据硫酸铁中铁为价,硫酸根为价,进行分析判断。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单位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核外有个电子,核外第一层有个电子,第二层有个电子,最外层有个电子。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倾斜或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放送至试管底部,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中,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去除钙、镁离子,故A错误;
B、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故B错误;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用过氧乙酸消毒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过氧乙酸分子不断运动进入鼻孔,被我们感受到,而不是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故C错误。
D、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是因为原子最外层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明矾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
C、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物质的构成、分子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由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可知,羟基磷酸钙中含有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不属于碱类物质,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羟基磷酸钙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羟基磷酸钙分子中含有个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羟基磷酸钙中钙和磷元素的质量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含量,故羟基磷酸钙样品中钙元素的含量是时,说明样品中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B、根据羟基磷酸钙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铁占第二位,故错误;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但不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热水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用稀盐酸除去,不能用食盐水除去,故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白磷着火点较低,在空气中易自燃,因此白磷在冷水中保存,水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水而潮解,易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氢氧化钠密封保存:防止潮解、变质,故正确;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但是也会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应该控制使用的量,故错误;
故选:。
A.根据地壳中金属含量的高低分析;
B.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但不与氯化钠溶液反应规律进行分析;
C.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白磷、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0.【答案】
【解析】解:、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如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氢气在点燃前需要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均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推理正确。
C、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有单质产生,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可产生气体,但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
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答案】
【解析】解:、植物油难溶于水,不能用于观察乳化现象,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B、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能达到相应目的。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D、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两处都是白磷,其着火点相同,但此时没燃烧,说明温度还未达到白磷着火点,处白磷离加热源近,先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与处可燃物不同,其着火点不同,但是离加热源的距离相同,说明此时达到的温度相同,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该实验不能用于探究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故选:。
A、根据植物油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用药品和装置应考虑:只有用天平称量质量没有变化的化学变化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应该选用密闭装置。
C、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D、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
【解析】解:点是甲和乙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知,在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
B.没有注明两溶液具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故B错误;
C.将时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且变化比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应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错误;
故选:。
A.结合曲线图,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
B.根据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
C.结合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D.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进行解答。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3.【答案】温室效应 过滤 玻璃棒 氢氧化钠、氧化钙 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氢氧化钾
【解析】解:大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由流程可知,捕捉室内反应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为分离固液的操作,名称为过滤;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溶液,得到溶液和,则为氢氧化钙;
整个流程中氢氧化钠、氧化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故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氧化钙;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要确认“捕捉”后的气体中含量已经降得很低,先分别取一瓶“捕捉”前和一瓶“捕捉”后的气体,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捕捉室是吸收二氧化碳,故加入的试剂还可以选择氢氧化钾,氢氧化钾能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
过滤;玻璃棒;
;
氢氧化钠、氧化钙;
加入等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变浑浊情况;
氢氧化钾。
根据大量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破坏人类生存的环境;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以及过滤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根据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的物质可以循环使用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会与碱性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塑料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混合物 杀菌消毒等 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
【解析】解: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所以文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
双氧水擦拭到创伤面,创伤表面管出气泡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时,可能发生化学变化,因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生成了新的物质。
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属于混合物,因为物质中有水和过氧化氢。
在一定条件下,水蒸气冷凝液中含有过氧化氢,所以可用于杀菌消毒等。
图中点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
故答案为:塑料;
;
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
混合物;
杀菌消毒等;
温度过低,水蒸气冷凝后直接凝固成为固体。
根据合成材料的种类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不稳定性进行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进行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
结合图示变化规律及水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利用分子和原子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相关知识,此题难度稍大,能够对题目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出有效信息是解答的关键。
15.【答案】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分液漏斗
【解析】解: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来收集氧气,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可将仪器更换成分液漏斗,该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若需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发生装置可选C,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塑料片上,关闭活塞,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装置可选D,故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若需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故答案为:;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分液漏斗;
。
根据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来分析解答;根据排水法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来分析解答;
根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来分析解答;
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和特殊要求来确定发生装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来确定收集装置。
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
16.【答案】产生气泡 根据资料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不发生反应,方案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使生成的水与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吸收空气中的和,避免干扰
【解析】解:根据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成立,结合其他两个猜想可知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观察到产生气泡;
结合查阅资料可知: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不反应,方案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钙、氯化氢、氯化镁,向方案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滴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不能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打开弹簧夹通氮气,是使生成的水与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装置中的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则装置内产生的水被装置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装置吸收,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则
则水垢样品中氢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
装置中是碱石灰,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和,阻止和进入装置,排除空气中的和对实验的干扰;氢氧化镁、碳酸钙均可与酸反应,厨房中的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与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因此可用厨房中的食醋除去水垢。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
根据资料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不发生反应,方案中加入了过量的稀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也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验证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
使生成的水与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
;
吸收空气中的和,避免干扰;。
根据猜想二不成立,结合其他两个猜想可知白色沉淀中一定含有碳酸钙进行分析。
根据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不反应,方案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可能含有氯化钙、氯化氢、氯化镁,进行分析。
根据打开弹簧夹通氮气,是使生成的水与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则装置内产生的水被装置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装置吸收,进行分析。
根据碱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和,阻止和进入装置,排除空气中的和对实验的干扰;氢氧化镁、碳酸钙均可与酸反应,厨房中的食醋中含有醋酸,可与氢氧化镁、碳酸钙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7.【答案】解:氧化铁的质量为:,
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设反应后生成氯化铁的质量为。
该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
该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
【解析】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杂质不反应分析;
根据氧化铁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氯化铁的质量,进一步计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