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 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共同创造。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B. 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
C. 用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 D. 点燃天然气烧水、做饭
2. 每年月日为“全国爱牙日”。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 )
A. 铁 B. 钙 C. 锌 D. 氟
3.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
A. B.
C. D.
4.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 )
A. 水果腐烂 B. 酥脆饼干久置变软 C. 木炭燃烧 D. 动植物呼吸
5. “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从健康角度考虑,下列观点中,不合理的是( )
A. 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 B. 吸毒可使人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
C. 霉变大米洗净后可以放心食用 D. 大量摄入可溶性钡盐会导致中毒
6. 下列认识和描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都能构成物质
B. 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 下列有关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取用 B. 称取
C. 量取水 D. 溶解
8. 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 D. 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 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溶解度一定小于的溶解度
B. 时,、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时,将固体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D. 将时饱和溶液冷却至,析出晶体
10. 下列物质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 溶液 B. 丝 C. 粉末 D. 固体
11. 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将湿润的试纸浸入样品中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区分硬水和软水 各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闻气味
A. B. C. D.
12. 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溶液呈浅绿色
B. 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
C. 取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 、点溶液中溶质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3. 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若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写出其化学式 ______。
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 ______。
若中混有少量,可用 ______的方法除去。
用溶液“捕捉”空气中的物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国家级风景区龙宫,其溶洞内钟乳石的主要成分是。温室效应会影响钟乳石的形成,请提出一条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 ______。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4.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剂。一种以为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已知: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酸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氧化”时与、反应转化为。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该过程中需加入过量,其目的是 ______ 。
“转化”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反应。
“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______ 。
净水时生成的胶状物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可 ______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5. 请根据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用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用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 。
当氧气浓度变为 ______ 时蜡烛不再燃烧。
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6. 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粉末、溶液、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大家一致认为试管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 ______ 。
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将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______ 不成立
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三成立
【反思拓展】
Ⅰ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______ 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 为测定某敞口放置的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硫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然后滴入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计测定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
点溶液中溶质是 ______ 。
计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湿衣服晾晒在日光下变干,是水蒸发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小苏打发酵面粉蒸馒头是利用小苏打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馒头疏松多孔,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燃烧天然气来煮饭、烧菜,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缺乏会患贫血,故A错误;
B.钙主要构成骨胳和牙齿,是人体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时幼儿或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骨质疏松,故B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乏会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C错误;
D.缺氟易患龋齿,为防治龋齿在牙膏中加入的元素是氟,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难度不大,要重点掌握化学元素的食物来源、生理作用、缺乏症、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区别及种类等内容。
3.【答案】
【解析】解:、图中所示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氧气的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供给呼吸,使水果发生缓慢氧化而腐烂,故选项错误。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的水蒸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故选项正确。
C、木炭燃烧,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D、动植物呼吸,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毒品、黄曲霉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可依法添加使用,不能过量使用,大量摄入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B、毒品严重危害自身身心健康,可使人产生对毒品的依赖性,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可溶性钡盐会有毒,大量摄入可溶性钡盐会导致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6.【答案】
【解析】解:、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原子核不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某种氢原子就不含中子,故B错误;
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进行分析;
B、根据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进行分析;
C、根据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
D、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定义和构成等,注意理解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7.【答案】
【解析】解:、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说法错误;
B、由分子结构模型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分子总数不变,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总数都不变,说法正确;
D、物质甲是甲烷,化学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说法正确。
故选:。
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方程式,根据物质的组成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9.【答案】
【解析】解:、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须有温度限制,否则不能比较溶解度大小,故A错;
B、时,、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所以该温度下,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
C、时,的溶解度是,即在该温度下,水中最多溶解,则水中最多溶解,所以时,将固体加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故C错;
D、将时饱和溶液冷却至,析出晶体,如果将时饱和溶液冷却至,析出晶体质量小于,故D错。
故选:。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温度改变后,溶液状态的改变情况。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
【解析】解:、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选项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正确。
C、粉末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错误。
D、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不能用水湿润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和气体均能与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应向其中加入熟石灰,根据其特殊气味可以判断样品中是否有铵根离子;不能采用滴加稀盐酸的方法,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2.【答案】
【解析】解: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硝酸银先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后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
A、点溶液中含有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呈浅绿色,该选项正确。
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该选项正确。
C、取点固体银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该选项正确。
D、溶质是硝酸亚铁和硝酸铜、点硝酸亚铁、硝酸铜和硝酸银溶液中溶质不相同,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3.【答案】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植树造林
【解析】解: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化学式为;
金刚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是价的氧化物,所以是一氧化碳,是价的氧化物,所以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的方法除去;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的可行措施有:植树造林。
故答案为:;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植树造林。
根据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进行分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是价的氧化物,所以是一氧化碳,是价的氧化物,所以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措施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 中和过量的硫酸 复分解 过滤 漏斗 吸附
【解析】解:“酸浸”时稀硫酸与碳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中钠的化合价为价,氧的化合价为价,由化合价原则可推出,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由于“酸浸”时有剩余的酸,该过程中需加入过量,其目的是中和过量的硫酸。
“转化”时发生的反应为,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且有沉淀生成,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操作”能将固液分开,名称是过滤,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净水时生成的胶状物具有疏松多孔的网状结构,可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故答案为:;
;
中和过量的硫酸;
复分解;
过滤;漏斗;
吸附。
根据稀硫酸与碳酸亚铁的反应写出方程式;
根据化合价原则分析;
根据“酸浸”时有剩余的酸分析;
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
根据过滤的原理,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析;
根据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来分析。
本题通过物质的制备考查了化合价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杂质的去除等,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题是通过实验现象和过程,从而得出物质。此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5.【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与氧气接触 氮气
【解析】解: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为固液常温型,故选的发生装置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为,则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是;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根据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由此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根据图像可知,当氧气浓度变为时,氧气浓度不再改变,即蜡烛不再燃烧;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氮气不与蜡烛反应,故蜡烛熄灭后集气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
与氧气接触;
;
氮气。
根据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分析解答;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解答;
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来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和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来分析解答;
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来分析解答;
根据图像中氧气浓度变为时,氧气浓度不再改变来分析解答;
根据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来分析解答。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冒出 、 二
【解析】解: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或水,所以试管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试管中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现象为: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冒出;试管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假设】试管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液中溶质为;若硫酸钠过量,则液中溶质为、;若氯化钡过量,则液中溶质为、;
【设计实验】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硫酸钠,猜想二不成立;
【反思拓展】、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不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故错误;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不反应,不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故错误;
、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的白色沉淀,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故正确。
故答案为:
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冒出;;
【猜想假设】、;
【设计实验】二;
【反思拓展】。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分析;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猜想假设】根据反应情况分析;
【设计实验】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
【反思拓展】根据钡离子的验证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
【解析】解: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可知,点时溶液的,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过量,则点溶液中溶质是生成的和过量的。
质量分数为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设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则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
。
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以及点时溶液的来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