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2022·牡丹江)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 )
A.张青莲 B.屠呦呦 C.钱学森 D.侯德榜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不符合题意;
B.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故不符合题意;
C.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故不符合题意;
D. 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我国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2.(2022九上·夏邑期中)如果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体积含量最高分析。
3.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图中的标识为塑料制品回收图标,不适合贴在加油站,A错误;
B.图中的标识为节约用水图标,不适合贴在加油站,B错误;
C.图中的标识为腐蚀品图标,不适合贴在加油站,C错误;
D.图中的标识为禁止吸烟图标,适合贴在加油站,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加油站内存在一些汽油蒸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加油站中应该禁止明火,所以张贴禁止烟火的标识。
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过氧化氢 C.汞 D.C60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A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B错误;
C.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C正确;
D. C60 是由 C60 分子构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氧气、氮气、氢气、过氧化氢等)、原子(金属和稀有气体、金刚石、单质硅等)、离子(氯化钠、高锰酸钾等),据此分析。
5.下列关于“生命、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香烟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A正确;
B.糖类使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不能不摄入糖类,B错误;
C.碳酸饮料中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C错误;
D.适当的摄入氟元素可以预防龋齿的产生,吃钙片会摄入适量钙元素,能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但是也不能摄入过多,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应该均衡营养、饮食要荤素搭配,再结合物质与身体健康综合分析。
6.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 B.一氧化碳 C.自来水 D.牛奶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不锈钢是由铁、碳等物质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A错误;
B.一氧化碳为CO,能写出其化学式,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正确;
C.自来水中除了含有水、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矿物质,属于混合物,C错误;
D.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据此解答。
7.(2020九上·中山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硫磺 D.铁丝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符合题意。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符合题意。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符合题意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倾倒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实验室中的药品只能用扇闻的方法闻气味,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闻,A错误;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打开倒放,标签向手心,试管微倾斜,瓶口紧对试管口,B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着试管外壁,等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形成稳定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正确;
D.浓硫酸稀释:酸入水,并不断搅拌,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实验室闻气味:扇闻法;
B.瓶塞打开倒放;
C.根据装置内气体热胀冷缩来检查气密性;
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分析。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刷擦洗铝制锅具 B.焚烧处理废弃塑料
C.用洗洁精清洗带油污的餐具 D.填埋处理废旧电池
【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 A.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里面的铝制品不被腐蚀,不能用刚刷擦洗铝制品,会破坏保护膜,A错误;
B.废弃塑料应该回收再利用,集中处理,不能焚烧,会污染环境,B错误;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能把油污分散成小颗粒,实现出去油污的效果,C正确;
D.废旧电池中含有一些重金属,不能填埋处理,会污染环境,应回收集中处理,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铝为致密的保护膜;
B.废弃塑料要集中处理;
C.洗洁精利用乳化原理除去油污;
D.废旧电池不能填埋处理。
10.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答案】B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会燃烧,A错误;
B.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在进行灭火,B正确;
C.室内着火不能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氧气含量增加,火势更旺,C错误;
D. 图书、档案失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应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灭火的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之下,据此分析。
11.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氟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C.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得电子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信息表中中间是元素的中文名称,没有大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
B.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9,B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D.根据信息表中最下面的数据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为1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 表示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1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B.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可用作导线,A正确;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作助燃剂,B错误;
C.金刚石硬度大,可以作为 钻探机钻头,C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用作保护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解答。
1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B.用燃烧法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
C.用紫甘蓝、酒精自制酸碱指示剂
D.用食盐水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将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根据火柴不同位置的灼烧程度来判断火焰各层的温度,A正确;
B.羊毛线中存在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线中不含蛋白质,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正确;
C.紫甘蓝中具有色素,其能溶于酒精,配制成酸碱指示剂,C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不能与氯化钠反应,用食盐水无法除去铁锈,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火焰温度不同,火柴梗灼烧程度不同分析;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可有用酒精溶解有色色素制备指示剂;
D.根据氧化铁的性质分析。
14.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显碱性的物质都能治疗胃酸过多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
D.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但是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KMnO4不属于氧化物,B错误;
C.只要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防止挥发,C正确;
D.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些催化剂则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酸碱的性质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判定;
C.有挥发性的物质需要密封保存;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解答。
15.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
B.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确定温度,A错误;
B.由曲线可知,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B正确;
C.溶液是否为饱和状态不知,不能确定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硝酸钾,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温度会对物质的溶解度产生影响;
B.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判断结晶方式。
二、多选题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足量的铝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答案】B,D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较少,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压强减少至4/5处不再改变,A错误;
B.金属过量,酸的量相等,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是相等的,金属铝比锌活泼,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量铝比锌多,B正确;
C.金属铁先后与硝酸银、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硝酸亚铁和银、铜、根据质量守恒,随着反应的发生,溶液质量不断减少,C错误;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钡逐渐被消耗产生沉淀,溶质质量逐渐减少,反应完全时溶质质量为0,再继续加入硫酸,溶质质量逐渐增大,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分析;
B.根据酸与金属反应及方程式来综合判断;
C.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解答。
三、单选题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择的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H2O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O2 N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K2CO3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可以吸收水,起到了除杂作用,A正确;
B.加水后泥沙不溶解而氯化钠溶解,过滤后经过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固体,B错误;
C.氮气不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而氧气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不能起到除去氮气的目的,C错误;
D.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后会有剩余,使得氯化钾溶液中含有氯化钡溶液,引入新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除杂是指加杂入某种试剂或物质,能使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而除去,本身的物质不参与反应,也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四、多选题
18.有一种CaO样品,可能含有MgO、CuO或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现取5.6g该固体样品,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含有CuO
B.样品中可能含有MgO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4.5g
D.样品的组成有三种组合方式
【答案】A,C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A.样品中只有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才会使溶液变成蓝色,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A正确;
B.反应中消耗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0g× 7.3% =7.3g,根据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出消耗7.3g盐酸溶质,需要反应掉5.6g的氧化钙,而由题意已经确定含有氧化铜杂质,杂质不可能是一种,还需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化镁,B错误;
C.盐酸中水的质量=100g-7.3g=92.7g,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7.3g盐酸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92.7g-1.8g=94.5g为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C正确;
D.由上述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镁、氧化铜,是否含有氯化钠不确定,则样品的组成有两种可能性,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样品中成分的确定,根据酸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结合方程式进行综合分析。
五、填空题
1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 ;
(2)铁离子 ;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Si
(2)Fe3+
(3)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元素符号即表示这种元素,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硅元素: Si ;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表示为 Fe3+ ;
(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化合价先写正负、后写数字。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合价的表述方法进行综合解答。
2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1)应用水。水常用作溶剂,把少量的①面粉 ②豆油 ③蔗糖 分别投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净化水。家庭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其具有 的结构,生活中通过 降低水的硬度。
(3)珍惜水,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是 (写一条)。
【答案】(1)③
(2)疏松多孔;煮沸/加热煮沸
(3)淘米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解答】(1)面粉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豆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溶液;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为煮沸;
(3)节约水资源人人有责,可以用淘米水浇花等。
【分析】(1)根据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特点、区别分析;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为煮沸;
(3)根据节约用水的原则解答。
2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多方面了解了发展中的牡丹江,增强了对家多的关注和热爱。
(1)“点绿成金”,发展林下绿色经济。种植的黑木耳、大榛子、滑子蘑、蓝莓等绿色食品中,蓝莓富含营养素是 。
(2)“产研一体”,打造雪城石墨全产业链。石墨的用途广泛,请你写出一条 。
(3)“稳粮扩豆”,实施大豆振兴工程。豆类食物中含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或“单质”);为防止大豆生长时出现倒伏现象,需要施加适量的 肥。
【答案】(1)维生素
(2)作电极(合理即可)
(3)元素;钾/K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1)蓝莓属于水果,含有营养物质中的维生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
(2)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
(3)豆类食物中含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元素;钾肥抗倒伏、磷肥抗旱、枝叶稀疏使用氮肥。
【分析】(1)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2)根据石墨的性质分析;
(3)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作用解答。
22.我国正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1)“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布放了中国第一个由钛合金打造的深海沉船考古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属于 材料,放入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体现其具有的优良性能是 。
(2)中国空间站利用再生技术,可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液等废弃物回收,转化成氧气、水和食物等生命必需品。其中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深地一号·顺北油气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获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5G基站的建立是深蓝网络空间领域数字基础的有力支撑。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隔绝 ,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基站配有的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可将 能转化为电能,确保基站设施不间断供电。
【答案】(1)金属;抗腐蚀性
(2)化学
(3)
(4)空气和水/氧气和水;化学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合金是由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和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具有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性好的特点;
(2)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配平;
(4)防止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接触,能有效地避免金属制品生锈;电池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性能分析;
(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配平;
(4)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隔绝氧气和水;电池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六、科普阅读题
23.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下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
二氧化碳不仅能制造乙醇,还能制造淀粉、蛋白质、甲醇、尿素、纯碱、灭火剂等,我国化学工作者正在围绕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主题,继续推进碳捕捉、碳中和,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的高价值利用。
(1)图中“ ”表示的物质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壳层的优点是 。
(3)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技术的研发有利于缓解 问题(写一条)。
【答案】(1)有机化合物
(2)高选择性
(3)
(4)温室效应增强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而图中所示物质的化学式为C2H50H,属于有机化合物;
(2)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由此可知,壳层的优点是选择性高;
(3)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3MPa,240℃ 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2H50H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配平;
(4)该技术可消耗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判断;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3)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配平;
(4)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七、流程题
2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某石灰石(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3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前为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应对石灰石进行的操作是 。
(2)“沉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
(3)“沉钙”中,其他条件相同,当温度高于35℃时CaCO3产率会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氨水挥发和分解速率加快,二是 。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写一种)。
【答案】(1)粉碎
(2)H2O
(3)CO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NH3(或“H2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对石灰石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发生的更快、更充分;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据此得出X的化学式为 H2O ;
(3)沉钙过程中反应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碳酸钙的产率降低;
(4)在流程中既做反应物参与反应、被消耗,又在某些反应中会新生成,这样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由流程图可知,NH3或“H2O”即为答案。
【分析】(1)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
(3)根据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4)由流程图中物质转化综合分析。
八、推断题
25.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红棕色粉末,F是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B的化学式为 ,H的俗称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4)G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 (写一条)。
【答案】(1);生石灰
(2)
(3)复分解反应
(4)改良酸性土壤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D是红棕色粉末:氧化铁, F是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氢氧化钠,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则G为氢氧化钙。A~H中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氧元素,E能与D氧化铁反应,则E为酸,A为水,B为氧气,H为氧化钙,则G为氢氧化钙。D与C能发生反应,则C为CO,据此分析解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间的转化,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综合分析。
九、实验题
26.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问题: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填序号)。
(3)使用仪器③正确读数的方法是 。
【答案】(1)①
(2)④
(3)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 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2)烧杯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量筒用于量取液体;
(3)量筒正确读书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分析】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特点及用途、操作分析。
2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当 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4)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字母)。
【答案】(1)锥形瓶
(2)A;;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3);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4)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2)高锰酸钾为固体药品,反应需要加热,采用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即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对应的气体符号,并配平, ;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等到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到的气体不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4)根据装置可知,气体从短导管a进入,水从长导管b端排出,即可收集气体。
【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及名称解答;
(2)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发生、收集装置;根据排水集气法的步骤、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收集气体。
十、简答题
28.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仪器省略)。
(1)图1中,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氧气传感器开关,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段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BC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写一种)。
(2)图2中,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观察到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除酚酞以外)。
【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用手捂住塑料瓶
(2)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MgCl2和NaCl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1)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打开瓶塞,部分氧气分子运动到瓶外,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降;用手捂住塑料瓶,相当于升温处理,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 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 ;
(2)试管1中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变大,将溶液沿着导管压入到试管 Ⅱ 中;原先试管 Ⅱ 中含有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遇到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现为红色,从试管 Ⅰ 中进来的 液体中含有稀盐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被消耗,溶液变为无色; 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和NaCl 。
【分析】(1)根据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分析;
(2)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及酸碱中和反应综合解答。
十一、科学探究题
29.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膨松剂能使油条膨胀这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①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Ca(H2PO4)2]、玉米淀粉。
②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 揭示膨松剂使油条膨胀的原理
【指出问题】使油条膨胀的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Ⅰ、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Ⅱ、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 pH<7 磷酸二氢钙溶液呈 性。 猜想Ⅰ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成立。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使油条膨胀的气体即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2)
任务二 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NaHCO3溶液 和Na2CO3溶液,测定pH NaHCO3溶液的pH=8 Na2CO3溶液的pH=11 Na2CO3溶液碱性太强, 影响食物口感
相同条件下, ,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3)【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
【讨论交流】
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
(4)【拓展延伸】
“臭粉”(主要成分为NH4HCO3)也是膨松剂中的一种,其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氨气,放出的气体量大,膨松效果好,但氨气极易溶于水。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适合用臭粉作膨松剂的是____(填字母)。
A.油炸面食 B.烘焙饼干 C.蒸馒头
(5)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 (写一条)。
【答案】(1)酸;大量气泡产生;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甲比乙产生的气体多;
(3)碳酸钠受热是否能分解生成气体
(4)C
(5)保持干燥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 pH<7 ,溶液显酸性;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则猜想Ⅰ成立;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对应的沉淀符号并配平;
(2)向2g碳酸氢钠、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图示可知,最终碳酸氢钠粉末的气球较大,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碳酸钠溶液碱性太强,影响食物口感,不适合作膨松剂,但是还需要验证碳酸钠受热能否分解产生气体;
(4)碳酸氢铵作为膨松剂,受热才会分解产生气体,所以在高温时可以发挥作用,即A.B符合条件,而蒸馒头不适合;
(5)膨松剂储存时注意密封,要保持干燥。
【分析】本题考查对膨松剂成分的探究,根据酸碱盐的性质、相互间的反应综合分析。
(1)pH<7 ,溶液显酸性,pH>7 ,溶液显碱性,pH=7 ,溶液显中性;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对应的沉淀符号并配平;
(2)根据图示可知,最终碳酸氢钠粉末的气球较大,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3)根据任务一的猜想: 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可以补充实验验证碳酸钠受热能否分解产生气体;
(4)碳酸氢铵作为膨松剂,受热才会分解产生气体;
(5)膨松剂储存时注意密封,要保持干燥。
十二、计算题
30.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 kg,需要水 kg。
(2)在SO2和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为3:7,混合物中SO2和SO3质量的最简比为 。
【答案】(1)16;84
(2)8: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氯化钠质量= 100kg × 16% =16kg,水的质量=100kg-16kg=84kg;
(2)设含有x个二氧化硫分子、y个三氧化硫分子,则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为 (x+y):(2x+3y)=3:7,计算得出x:y=2:1, 混合物中SO2和SO3质量的最简比为 [2×(32+16×2)]:(32+16×3)=8:5。
【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31.兴趣小组做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定量实验,向192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为 g。
(2)请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9.8
(2)解:设CuSO4质量为x,则
解得x=16g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3)解:设生成Na2SO4质量为y,则
解得y=14.2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质量分数为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沉淀质量最大为9.8g;
(2)首先设硫酸铜溶质的质量为x(方程式中均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即可求出硫酸铜溶质的质量为16g;
(3)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为硫酸钠溶液,设生成硫酸钠溶质的质量为y,再根据氢氧化铜与硫酸钠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进一步计算出其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分析】(1)根据图示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3)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2022·牡丹江)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 )
A.张青莲 B.屠呦呦 C.钱学森 D.侯德榜
2.(2022九上·夏邑期中)如果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3.加油站应张贴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
A. B.
C. D.
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氯化钠 B.过氧化氢 C.汞 D.C60
5.下列关于“生命、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不锈钢 B.一氧化碳 C.自来水 D.牛奶
7.(2020九上·中山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木炭 C.硫磺 D.铁丝
8.规范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倾倒液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稀释浓硫酸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钢刷擦洗铝制锅具 B.焚烧处理废弃塑料
C.用洗洁精清洗带油污的餐具 D.填埋处理废旧电池
10.下判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接触氧气就能燃烧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后灭火
C.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D.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11.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B.氟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
C.化学反应中氟原子易得电子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g
12.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铜的导电性好——作导线
B.氧气支持燃烧——作燃料
C.金刚石硬度大——作钻探机钻头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作保护气
1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B.用燃烧法鉴别羊毛线和腈纶线
C.用紫甘蓝、酒精自制酸碱指示剂
D.用食盐水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14.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
A.显碱性的物质都能治疗胃酸过多
B.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C.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密封保存
D.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5.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度NaCl的溶解度大
B.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2℃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二、多选题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足量的铝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C.向硝酸铜、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三、单选题
1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择的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 H2O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B NaCl 泥沙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O2 N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K2CO3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四、多选题
18.有一种CaO样品,可能含有MgO、CuO或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现取5.6g该固体样品,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含有CuO
B.样品中可能含有MgO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水的质量为94.5g
D.样品的组成有三种组合方式
五、填空题
1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 ;
(2)铁离子 ;
(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
20.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与水息息相关。
(1)应用水。水常用作溶剂,把少量的①面粉 ②豆油 ③蔗糖 分别投入水中,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填序号)。
(2)净化水。家庭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是因为其具有 的结构,生活中通过 降低水的硬度。
(3)珍惜水,生活中你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是 (写一条)。
2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多方面了解了发展中的牡丹江,增强了对家多的关注和热爱。
(1)“点绿成金”,发展林下绿色经济。种植的黑木耳、大榛子、滑子蘑、蓝莓等绿色食品中,蓝莓富含营养素是 。
(2)“产研一体”,打造雪城石墨全产业链。石墨的用途广泛,请你写出一条 。
(3)“稳粮扩豆”,实施大豆振兴工程。豆类食物中含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或“单质”);为防止大豆生长时出现倒伏现象,需要施加适量的 肥。
22.我国正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
(1)“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布放了中国第一个由钛合金打造的深海沉船考古永久测绘基点。钛合金属于 材料,放入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体现其具有的优良性能是 。
(2)中国空间站利用再生技术,可将航天员排出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尿液等废弃物回收,转化成氧气、水和食物等生命必需品。其中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深地一号·顺北油气基地”成功勘探出全球最深的油气田,获取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5G基站的建立是深蓝网络空间领域数字基础的有力支撑。5G铁塔表面的冷喷锌涂层能隔绝 ,达到防止生锈的目的;基站配有的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可将 能转化为电能,确保基站设施不间断供电。
六、科普阅读题
23.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如下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3MPa,240℃)二氧化碳近100%高效稳定的转化。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
二氧化碳不仅能制造乙醇,还能制造淀粉、蛋白质、甲醇、尿素、纯碱、灭火剂等,我国化学工作者正在围绕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主题,继续推进碳捕捉、碳中和,以实现二氧化碳资源的高价值利用。
(1)图中“ ”表示的物质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壳层的优点是 。
(3)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技术的研发有利于缓解 问题(写一条)。
七、流程题
24.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某石灰石(含少量Fe2O3)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3的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前为使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应对石灰石进行的操作是 。
(2)“沉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
(3)“沉钙”中,其他条件相同,当温度高于35℃时CaCO3产率会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一是氨水挥发和分解速率加快,二是 。
(4)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写一种)。
八、推断题
25.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D是红棕色粉末,F是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1)B的化学式为 ,H的俗称为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4)G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 (写一条)。
九、实验题
26.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问题:
(1)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 (填序号)。
(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填序号)。
(3)使用仪器③正确读数的方法是 。
27.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当 时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4)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收集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字母)。
十、简答题
28.兴趣小组同学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仪器省略)。
(1)图1中,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氧气传感器开关,得到了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B段氧气体积分数逐渐降低,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BC段对应的实验操作是 (写一种)。
(2)图2中,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观察到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除酚酞以外)。
十一、科学探究题
29.实践活动课中,同学们对膨松剂能使油条膨胀这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围绕膨松剂的成分和原理进行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①某膨松剂配料表成分:碳酸氢钠、磷酸二氢钙[Ca(H2PO4)2]、玉米淀粉。
②玉米淀粉是一种填充剂,不参与反应。
任务一 揭示膨松剂使油条膨胀的原理
【指出问题】使油条膨胀的气体是如何产生的?
【作出猜想】Ⅰ、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Ⅱ、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实验探究】
(1)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磷酸二氢钙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测定溶液的pH pH<7 磷酸二氢钙溶液呈 性。 猜想Ⅰ成立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Ⅱ成立。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使油条膨胀的气体即来自发面、醒面过程中碳酸氢钠与磷酸二氢钙的反应,又来自油炸过程中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
【提出问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适合作膨松剂吗?
(2)
任务二 探究碳酸钠能否作膨松剂
【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等浓度的NaHCO3溶液 和Na2CO3溶液,测定pH NaHCO3溶液的pH=8 Na2CO3溶液的pH=11 Na2CO3溶液碱性太强, 影响食物口感
相同条件下, ,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
(3)【得出结论】碳酸钠不适合作食品的膨松剂。
【讨论交流】
同学们认为若想得出上述结论,还需要补充的实验是 。
(4)【拓展延伸】
“臭粉”(主要成分为NH4HCO3)也是膨松剂中的一种,其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氨气,放出的气体量大,膨松效果好,但氨气极易溶于水。制作下列食品时,不适合用臭粉作膨松剂的是____(填字母)。
A.油炸面食 B.烘焙饼干 C.蒸馒头
(5)存放膨松剂时的注意事项是 (写一条)。
十二、计算题
30.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 kg,需要水 kg。
(2)在SO2和SO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为3:7,混合物中SO2和SO3质量的最简比为 。
31.兴趣小组做了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定量实验,向192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为 g。
(2)请计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故不符合题意;
B.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故不符合题意;
C.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故不符合题意;
D. 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我国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体积含量最高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A.图中的标识为塑料制品回收图标,不适合贴在加油站,A错误;
B.图中的标识为节约用水图标,不适合贴在加油站,B错误;
C.图中的标识为腐蚀品图标,不适合贴在加油站,C错误;
D.图中的标识为禁止吸烟图标,适合贴在加油站,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加油站内存在一些汽油蒸气,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加油站中应该禁止明火,所以张贴禁止烟火的标识。
4.【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A错误;
B.过氧化氢是由分子构成的,B错误;
C.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C正确;
D. C60 是由 C60 分子构成的,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氧气、氮气、氢气、过氧化氢等)、原子(金属和稀有气体、金刚石、单质硅等)、离子(氯化钠、高锰酸钾等),据此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均衡营养与健康
【解析】【解答】A.香烟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A正确;
B.糖类使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不能不摄入糖类,B错误;
C.碳酸饮料中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摄入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C错误;
D.适当的摄入氟元素可以预防龋齿的产生,吃钙片会摄入适量钙元素,能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但是也不能摄入过多,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人体应该均衡营养、饮食要荤素搭配,再结合物质与身体健康综合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不锈钢是由铁、碳等物质形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A错误;
B.一氧化碳为CO,能写出其化学式,为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B正确;
C.自来水中除了含有水、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矿物质,属于混合物,C错误;
D.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据此解答。
7.【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不符合题意。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符合题意。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符合题意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答案】C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实验室中的药品只能用扇闻的方法闻气味,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闻,A错误;
B.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打开倒放,标签向手心,试管微倾斜,瓶口紧对试管口,B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着试管外壁,等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形成稳定水柱,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正确;
D.浓硫酸稀释:酸入水,并不断搅拌,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实验室闻气味:扇闻法;
B.瓶塞打开倒放;
C.根据装置内气体热胀冷缩来检查气密性;
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密度大于水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解析】【解答】 A.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里面的铝制品不被腐蚀,不能用刚刷擦洗铝制品,会破坏保护膜,A错误;
B.废弃塑料应该回收再利用,集中处理,不能焚烧,会污染环境,B错误;C.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能把油污分散成小颗粒,实现出去油污的效果,C正确;
D.废旧电池中含有一些重金属,不能填埋处理,会污染环境,应回收集中处理,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氧化铝为致密的保护膜;
B.废弃塑料要集中处理;
C.洗洁精利用乳化原理除去油污;
D.废旧电池不能填埋处理。
10.【答案】B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会燃烧,A错误;
B.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防止触电,在进行灭火,B正确;
C.室内着火不能打开门窗,防止空气流通,氧气含量增加,火势更旺,C错误;
D. 图书、档案失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以免产生的水损坏图书、档案,应选择二氧化碳灭火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燃烧的条件:要有可燃物、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灭火的原理:移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之下,据此分析。
11.【答案】D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信息表中中间是元素的中文名称,没有大金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
B.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9,B正确;
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氟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容易得到一个电子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D.根据信息表中最下面的数据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为19,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 表示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1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能力,可用作导线,A正确;
B.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作助燃剂,B错误;
C.金刚石硬度大,可以作为 钻探机钻头,C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用作保护气,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据此分析解答。
1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将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上,根据火柴不同位置的灼烧程度来判断火焰各层的温度,A正确;
B.羊毛线中存在蛋白质,灼烧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腈纶线中不含蛋白质,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B正确;
C.紫甘蓝中具有色素,其能溶于酒精,配制成酸碱指示剂,C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不能与氯化钠反应,用食盐水无法除去铁锈,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火焰温度不同,火柴梗灼烧程度不同分析;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C.可有用酒精溶解有色色素制备指示剂;
D.根据氧化铁的性质分析。
14.【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但是具有腐蚀性,不能治疗胃酸过多,A错误;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KMnO4不属于氧化物,B错误;
C.只要具有挥发性的药品都需要密封保存,防止挥发,C正确;
D.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些催化剂则能减缓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酸碱的性质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判定;
C.有挥发性的物质需要密封保存;
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解答。
15.【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A.比较两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确定温度,A错误;
B.由曲线可知,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降温、加溶质、蒸发溶剂,B正确;
C.溶液是否为饱和状态不知,不能确定两者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C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硝酸钾,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温度会对物质的溶解度产生影响;
B.根据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分析;
C.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分析;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判断结晶方式。
16.【答案】B,D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较少,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压强减少至4/5处不再改变,A错误;
B.金属过量,酸的量相等,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由酸的质量决定,是相等的,金属铝比锌活泼,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量铝比锌多,B正确;
C.金属铁先后与硝酸银、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硝酸亚铁和银、铜、根据质量守恒,随着反应的发生,溶液质量不断减少,C错误;
D.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随着硫酸的加入,氢氧化钡逐渐被消耗产生沉淀,溶质质量逐渐减少,反应完全时溶质质量为0,再继续加入硫酸,溶质质量逐渐增大,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A.根据红磷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分析;
B.根据酸与金属反应及方程式来综合判断;
C.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解答。
17.【答案】A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浓硫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但是可以吸收水,起到了除杂作用,A正确;
B.加水后泥沙不溶解而氯化钠溶解,过滤后经过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钠固体,B错误;
C.氮气不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而氧气能与灼热的铜网反应,不能起到除去氮气的目的,C错误;
D.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后会有剩余,使得氯化钾溶液中含有氯化钡溶液,引入新杂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除杂是指加杂入某种试剂或物质,能使杂质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而除去,本身的物质不参与反应,也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18.【答案】A,C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A.样品中只有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才会使溶液变成蓝色,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A正确;
B.反应中消耗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0g× 7.3% =7.3g,根据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列比例式计算出消耗7.3g盐酸溶质,需要反应掉5.6g的氧化钙,而由题意已经确定含有氧化铜杂质,杂质不可能是一种,还需能与盐酸反应,所以杂质中一定含有氧化镁,B错误;
C.盐酸中水的质量=100g-7.3g=92.7g,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7.3g盐酸生成水的质量为1.8g,则92.7g-1.8g=94.5g为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C正确;
D.由上述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镁、氧化铜,是否含有氯化钠不确定,则样品的组成有两种可能性,D错误;
故答案为A.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样品中成分的确定,根据酸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结合方程式进行综合分析。
19.【答案】(1)Si
(2)Fe3+
(3)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元素符号即表示这种元素,元素符号书写:一大二小,硅元素: Si ;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表示为 Fe3+ ;
(3)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化合价先写正负、后写数字。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化合价的表述方法进行综合解答。
20.【答案】(1)③
(2)疏松多孔;煮沸/加热煮沸
(3)淘米水浇花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解析】【解答】(1)面粉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豆油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是溶液;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颜色、异味;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为煮沸;
(3)节约水资源人人有责,可以用淘米水浇花等。
【分析】(1)根据溶液、乳浊液、悬浊液的特点、区别分析;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为煮沸;
(3)根据节约用水的原则解答。
21.【答案】(1)维生素
(2)作电极(合理即可)
(3)元素;钾/K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1)蓝莓属于水果,含有营养物质中的维生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
(2)石墨能导电,可用作电极;
(3)豆类食物中含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元素;钾肥抗倒伏、磷肥抗旱、枝叶稀疏使用氮肥。
【分析】(1)水果中含有维生素;
(2)根据石墨的性质分析;
(3)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根据化学肥料的作用解答。
22.【答案】(1)金属;抗腐蚀性
(2)化学
(3)
(4)空气和水/氧气和水;化学
【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合金是由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和金属于金属材料,合金具有硬度大、熔点低、耐腐蚀性好的特点;
(2)将CO2转化为O2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配平;
(4)防止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接触,能有效地避免金属制品生锈;电池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1)根据合金的概念、性能分析;
(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配平;
(4)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隔绝氧气和水;电池放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3.【答案】(1)有机化合物
(2)高选择性
(3)
(4)温室效应增强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1)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碳酸盐,而图中所示物质的化学式为C2H50H,属于有机化合物;
(2)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由此可知,壳层的优点是选择性高;
(3)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3MPa,240℃ 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C2H50H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配平;
(4)该技术可消耗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判断;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3)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配平;
(4)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24.【答案】(1)粉碎
(2)H2O
(3)CO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NH3(或“H2O”)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1)对石灰石粉碎,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发生的更快、更充分;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据此得出X的化学式为 H2O ;
(3)沉钙过程中反应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会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碳酸钙的产率降低;
(4)在流程中既做反应物参与反应、被消耗,又在某些反应中会新生成,这样的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由流程图可知,NH3或“H2O”即为答案。
【分析】(1)粉碎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
(3)根据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4)由流程图中物质转化综合分析。
25.【答案】(1);生石灰
(2)
(3)复分解反应
(4)改良酸性土壤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D是红棕色粉末:氧化铁, F是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氢氧化钠,F、G属于同种类别物质,则G为氢氧化钙。A~H中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氧元素,E能与D氧化铁反应,则E为酸,A为水,B为氧气,H为氧化钙,则G为氢氧化钙。D与C能发生反应,则C为CO,据此分析解答。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间的转化,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及反应综合分析。
26.【答案】(1)①
(2)④
(3)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 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
(2)烧杯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量筒用于量取液体;
(3)量筒正确读书方法: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分析】根据常见实验仪器的特点及用途、操作分析。
27.【答案】(1)锥形瓶
(2)A;;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3);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4)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2)高锰酸钾为固体药品,反应需要加热,采用固液加热型发生装置,即选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及对应的气体符号,并配平, ;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等到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开始收集,否则收到的气体不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CO2已收集满;
(4)根据装置可知,气体从短导管a进入,水从长导管b端排出,即可收集气体。
【分析】(1)根据常见实验仪器及名称解答;
(2)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发生、收集装置;根据排水集气法的步骤、注意事项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收集气体。
28.【答案】(1)分子不断运动;用手捂住塑料瓶
(2)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增大;;MgCl2和NaCl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物质的微粒性
【解析】【解答】(1)微粒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打开瓶塞,部分氧气分子运动到瓶外,氧气的体积分数下降;用手捂住塑料瓶,相当于升温处理,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 BC段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 ;
(2)试管1中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装置内压强变大,将溶液沿着导管压入到试管 Ⅱ 中;原先试管 Ⅱ 中含有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遇到酚酞指示剂溶液呈现为红色,从试管 Ⅰ 中进来的 液体中含有稀盐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NaOH+HCl=NaCl+H2O,氢氧化钠被消耗,溶液变为无色; 试管Ⅱ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Cl2和NaCl 。
【分析】(1)根据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气体体积与压强的关系分析;
(2)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及酸碱中和反应综合解答。
29.【答案】(1)酸;大量气泡产生;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甲比乙产生的气体多;
(3)碳酸钠受热是否能分解生成气体
(4)C
(5)保持干燥
【知识点】酸碱盐的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 pH<7 ,溶液显酸性;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则猜想Ⅰ成立;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对应的沉淀符号并配平;
(2)向2g碳酸氢钠、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图示可知,最终碳酸氢钠粉末的气球较大,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3)碳酸钠溶液碱性太强,影响食物口感,不适合作膨松剂,但是还需要验证碳酸钠受热能否分解产生气体;
(4)碳酸氢铵作为膨松剂,受热才会分解产生气体,所以在高温时可以发挥作用,即A.B符合条件,而蒸馒头不适合;
(5)膨松剂储存时注意密封,要保持干燥。
【分析】本题考查对膨松剂成分的探究,根据酸碱盐的性质、相互间的反应综合分析。
(1)pH<7 ,溶液显酸性,pH>7 ,溶液显碱性,pH=7 ,溶液显中性;
向盛有膨松剂的试管中加入水 ,产生大量气泡,则说明碳酸氢钠能与磷酸二氢钙反应产生气体;
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方程式注意标注对应的沉淀符号并配平;
(2)根据图示可知,最终碳酸氢钠粉末的气球较大,说明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
(3)根据任务一的猜想: 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产生气体 ,可以补充实验验证碳酸钠受热能否分解产生气体;
(4)碳酸氢铵作为膨松剂,受热才会分解产生气体;
(5)膨松剂储存时注意密封,要保持干燥。
30.【答案】(1)16;84
(2)8:5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氯化钠质量= 100kg × 16% =16kg,水的质量=100kg-16kg=84kg;
(2)设含有x个二氧化硫分子、y个三氧化硫分子,则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为 (x+y):(2x+3y)=3:7,计算得出x:y=2:1, 混合物中SO2和SO3质量的最简比为 [2×(32+16×2)]:(32+16×3)=8:5。
【分析】(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水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31.【答案】(1)9.8
(2)解:设CuSO4质量为x,则
解得x=16g
答: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g
(3)解:设生成Na2SO4质量为y,则
解得y=14.2g
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质量分数为5%。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沉淀质量最大为9.8g;
(2)首先设硫酸铜溶质的质量为x(方程式中均表示溶液中的溶质),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即可求出硫酸铜溶质的质量为16g;
(3)反应后形成的溶液为硫酸钠溶液,设生成硫酸钠溶质的质量为y,再根据氢氧化铜与硫酸钠的质量关系列比例式,计算出硫酸钠的质量为14.2g,进一步计算出其溶质质量分数即可。
【分析】(1)根据图示即可得出答案;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3)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