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校联盟2023年第三届高二下学期数理化生解题能力竞赛化学试题 (含解析 )

第三届高二年级数理化生解题能力竞赛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O-16 Si-28 P-31 S-32 Cl-35.5 Ti-48 V-51 Fe-56 Ni-59 Cu-64 Mo-96 Ag-108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果在天宫太空舱中做蜡烛燃烧实验,可以观察到一个蓝色的火焰球,与地面上长条形且明亮黄色的火焰明显不同。下列说法或预测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燃烧时间:“太空舱中”>“地面”
B. “地面”蜡烛燃烧,生成物只有H2O 、CO2和C
C. “太空舱”蜡烛燃烧,生成物只有H2O、CO2
D. “地面”蜡烛燃烧的火焰比“太空舱中”明亮,说明其燃烧完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太空舱由于对流缓慢,蜡烛容易熄灭,相同条件下燃烧时间:“太空舱中”<“地面”,A错误;
B.“地面”蜡烛燃烧,由于气体对流快,燃烧速率也快,致使碳固体充满火焰反射光,形成黄色明亮火焰,这种燃烧是不充分的,除生成H2O 、CO2和C外,还有CO生成,B错误;
C.太空舱中由于燃烧速率慢且没有重力影响,碳能充分燃烧,所以产物只有H2O、CO2,C正确;
D.“地面”蜡烛燃烧的火焰比“太空舱中”明亮,上述其燃烧不完全、不充分,除生成H2O 、CO2和C外,还有CO生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 科学家早就预言、(M代表碱金属)的存在,并通过计算确认可由和在大于20GPa的条件下合成,其中比、稳定。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
B. 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
C. 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
D. 合成的温度应该选择高温
【答案】C
【解析】
【详解】A.类比其他酸和对应的盐的热稳定性,可以得出结论:,A错误;
B.碳酸根中C原子采取杂化,B错误;
C.中C原子采取杂化,C正确;
D.高温时会分解生成和,D错误;
故选C。
3. 探究实验:①用多孔石墨电极对,电解硫酸钠溶液3min。②取出阴极石墨电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红色物质。③用蒸馏水洗涤该石墨电极,然后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④把白色固体浸入稀硝酸溶液中,白色固体消失。下列对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解硫酸钠溶液相当于在电解水,因此方程式为:,A正确;
B.析出的红色物质为Cu,因此反应方程式为:,B正确;
C.析出的白色固体为Ag单质,因此反应方程式为:,C正确;
D.Ag与稀硝酸溶液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因此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D。
4. W、X、Z、Q、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内层电子数之和为18,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8,它们所形成的阴离子具有很高的亲水性,可以作为能源材料中的电解质,该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构型为四面体
B. YWX-离子构型为V形
C. 非金属性:X<Y<Q
D. 阴离子中∠Y-X-Y为180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W、X、Z、Q、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根据离子结构,可知Y形成6个共价键,则Y最外层有6个电子,故Y为S元素,五种元素的内层电子数之和为18,则W、X、Z、Q为第二周期元素,根据Q形成1个共价键,W形成4个共价键,Z形成2个共价键,则Q为F,Z为O,X是N,W为C,再代入最外层电子数检测成立。然后结合物质性质与结构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是C,X是N,Z是O,Q是F,Y是S元素。
A.离子为,类似于硫酸根,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形;A正确;
B.YWX-离子为SCN-,其中C原子形成2个σ键,采用sp杂化,离子构型为直线形,B错误;
C.非金属性N强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错误;
D.由于在该离子中N原子共用2对电子对、得到1个电子,还有1对孤电子对,则采用sp3杂化,则阴离子中∠Y-X-Y小于180度,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5.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与0.2mol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的小于
B. 标准状况下2.24L与0.1mol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HI
C. 0.1molCO与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和共4.48L(标准状况下)
D. 0.1mol与0.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假设三氯化磷完全反应生成0.1mol五氯化磷,故该反应生成的五氯化磷的量小于0.1mol,A错误;
B.氢气和碘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不能计算生成的碘化氢的量,B错误;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计算产物的量,C错误;
D.有机反应为不完全的反应,不能计算生成物的量,D错误;
故选A。
6. 在密闭容器中,外接电路放电,研究压强与氧气的变化。实验操作如下:①外接电路放电一段时间;②停止放电一段时间;③注入石蕊试液。得到压强、氧气浓度在以上时间段的变化图像如下(忽略温度变化)。下列基于图像的推理或判断错误的是
A. Ⅰ~Ⅱ:与反应生成NO
B. Ⅱ~Ⅲ:NO与反应生成
C. Ⅳ~Ⅴ:与生成,同时也存在NO与生成的反应
D. Ⅰ~Ⅴ:均明显存在的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放电、停止放电条件下,会先有,然后有,而且这两个反应都能使压强减小。
A.在Ⅰ~Ⅱ段图像中,放电情况下,,氧气浓度下降,压强没有变化,A正确;
B.在Ⅱ~Ⅲ段中,停止放电发生,氧气浓度下降,压强减小,B正确;
C.在Ⅳ~Ⅴ段中,注入石蕊溶液发生,,氧气浓度略有下降,压强减小,C正确;
D.从Ⅰ~Ⅱ段图像来看,压强不变,无反应,D错误;
故选D。
7.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用还原剂与高温下反应制备高纯度的Ba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A为块状硫化亚铁
B. 洗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除去HCl,同时不减少还原性气体
C. 打开活塞K,通入气体,验纯后才高温加热
D. 试管的作用是收集没有反应完的还原性气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能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备的气体有:氢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乙炔不需要用盐酸)。而CO2不具有还原性,同时结合尾气处理排水收集暂存,但H2S溶于水,所以该反应中用到H2,选择锌粒和盐酸制备,A项错误;
B.H2中混有HCl,而HCl易溶于水,水吸收HCl,B项正确;
C.H2为易燃易爆气体在排空后,需要验纯方可点燃以免加热爆炸,C项正确;
D.排水收集H2以免污染环境引起安全事故,D项正确;
故选A。
8. 科学家利用声波控制反应,通过听声诱导控制大气气体(如)在水中的溶解,从而产生时空化学模式,将溶液分离到具有不同pH值的时空域(详见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A中基团―会发生水解
B. 物质B三碳环共一平面
C. 反应Ⅱ是声波诱导的反应
D. 控制声波可以引起反应Ⅰ、Ⅱ的来回振荡
【答案】A
【解析】
【详解】A.物质A基团―相当于硫酸根,不会发生水解,A项错误;
B.物质B中,三环所共碳原子为杂化,使三环共面(左上六元环是双单键共轭结构,本身在一个平面上),B项正确;
C.声波控制二氧化碳溶解,使二氧化碳逸出熵增,促使反应Ⅱ进行,C项正确;
D.反应Ⅰ自发、反应Ⅱ声控,可以来回振荡,D项正确;
答案选A。
9. 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 探究目的
A 将浓硫酸和灼热木炭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饱和溶液、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浓硫酸和木炭反应产生和气体
B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无明显现象 蔗糖未发生水解反应
C 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苯与液溴在Fe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D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不变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品红不能除去,其与溶液产生,达不到实验目的,A错误;
B.银氨溶液须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所以必需加碱中和硫酸,否则无现象,B错误;
C.液溴容易挥发,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Br。当同溶液中接触时也会产生淡黄色沉淀,C错误;
D.如果,减小,反之,,D正确;
故选D。
10. 甲醇制备原理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某温度下,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甲醇和一氧化碳的分压有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平衡转化率为
B. 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之值为
C. 该温度下反应Ⅱ平衡常数为
D. 平衡时,甲醇含量最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有:
的n(平)(1-x-y),H2的n(平)(3-3x-y)
解得:,
A.的平衡转化率,A错误;
B.由于方程两边系数不等,在不知道总压的情况下,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的值无法计算,B错误;
C.该温度下反应Ⅱ的,C正确;
D.从方程式或上述数据中,均可以得出水的含量最高,D错误;
故选C。
11. 我国科学家发现硝酸光分解机理(如图所示),对控制空气雾霾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N为杂化
B. 反应①、反应③光解所需光的频率:①<③
C. 反应④生成物为HONO和O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分子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5,看作3,为杂化,A项错误;
B.反应①、反应③光解所需光的频率:①<③,因为反应①破坏单键,反应③破坏双键(键能高),光频率越大,能量越高,B项正确;
C.依据质量守恒,反应④生成物为HONO和,C项错误;
D.,因为是激发态分子,能量高,D项错误;
故选B。
12. 新型硅溴离子液体二次电池,由硅电极(Si)和卤化盐电极()构成(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具有芳香性
B. 单位质量放电效率:硅近似于锂
C. 工作一段时间后,层会增厚
D. 充电时,浓度会减小
【答案】D
【解析】
【详解】A.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中,连接丁基的N原子,还有一对孤对电子,如 ,和下面的双键,形成五元杂环的芳香性,故A正确;
B.Si的价电子数为4,相对原子质量为28,Li的价电子数为1,相对原子质量为7 ,单位质量放电效率:Si4/28=1/7,Li1/7=1/7,故B正确;
C.放电时,Si失去电子生成,所以层增厚,故C正确;
D.根据图示,F元素在溶液中存在,充电时,F元素进入溶液,H元素守恒,所以,所以增多,故D错误;
选D。
13. 我国科学家合成的具有超导性能的材料,是由H-Lu形成的晶胞(见下图,其中黑小球、白小球均代表H,大球代表L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Lu晶胞的化学式
B. H-Lu晶胞中每个H原子周围紧邻4个Lu原子
C. H-Lu晶胞中每个Lu原子与12个Lu原子相邻
D. H-Lu晶胞中,若黑小球为N,则化学式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H-Lu晶胞:,,H-Lu晶胞化学式为,,A正确;
B.H-Lu晶胞中有两种H,一个(黑球)是四面体中心,一个(白球)是八面体中心,B错误;
C.大球代表Lu,其中有12个在晶胞的棱中心,一个在晶胞的体心,故每个Lu原子与12个Lu原子相邻,C正确;
D.晶胞中有8个黑小球,白小球表示氢原子,,则晶胞的化学式为,D正确;
故选B。
14. 用碘酸制备五氧化二碘,然后检验乙醇。90~110℃(低温区)加热20min,再升温至220~240℃(高温区)恒温4h,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缩三碘酸化学式为
B. 低温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速率:低温区<高温区
D. 生成1mol碘,消耗2.5mo1乙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A.依据二缩三碘酸式量510计算:127×3=381,,可知1个二缩三碘酸中含有3个I,8个O和1个H,可写出其分子式为,A项正确;
B.HI3O8分子中I为+5价,O为-2价,H为+1价,中I为+5价,O为-2价,H为+1价,低温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
C.低温区反应20min,高温区反应4h,可知高温区反应速率慢,C项错误;
D.生成1mol,转移10mol电子;消耗1mol乙醇则生成1mol乙醛,失去2mol电子,故生成1mol碘消耗5mol乙醇,D项错误。
答案选A。
15. 科学家在塑料(聚四氟乙烯)、玻璃片或抛光铜上进行冷凝水微滴实验。控制表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5℃和55%进行反应,然后取“微滴”与 (4-羧基苯硼酸)混合,经质谱法分析混合液得到如下质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光铜参与了反应
B. 4-羧基苯硼酸在“微滴”中发生水解
C. “微滴”中含有双氧水
D. 有苯甲酸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质荷比数值可知61.01对应H3BO3、137.02对应4-羟基苯甲酸、165.04对应4-羧基苯硼酸,依据质量守恒,可推知“微滴”中应含双氧水,则发生反应H2O+O2→H2O2。
【详解】A.由题意可知抛光铜只是为冷凝水微滴实验提供反应场所,并未参与反应,故A错误;
B.由反应物和产物结构可知4-羧基苯硼酸在“微滴”中与双氧水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微滴中水和氧气反应生成双氧水,故C正确;
D.结合信息可知,该反应中未产生苯甲酸,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大题,共55分)
16.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有多种制备方法:
方法Ⅰ:
方法Ⅱ:
方法Ⅲ:
(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氨气、甲烷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分子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熔沸点高于甲烷,是因为固体、液态氨气分子中存在氢键。在固体氨中每个氨气分子与6个氨气形成氢键,请画出其氢键___________。
(3)方法Ⅰ比方法Ⅱ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从结构上解释)___________。
(4)方法Ⅲ中,通电氮气流中存在N、、活化粒子,常温下就能与液体镓反应(如图所示)。、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完全反应得到___________mol。
(5)对高温GaN熔液慢速降温,至2950K时形成结晶。科学家展示了从中截取厚度为1.5个原子厚度的微观结构截面图(如下所示):
区域1、区域2分别为氮化镓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A”或“结构B”)的结构。
【答案】(1)或
(2) ①. ②. 三角维形 ③. 正四面体形 ④.
(3)氮气中氮氮三键稳定,活化能高,需要高温激活
(4) ①. ②. ③. 7
(5) ①. 结构B ②. 结构A
【解析】
【小问1详解】
Ga是31号元素,所以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或;
【小问2详解】
CH4中心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C原子采取杂化,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N原子采取杂化,CH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NH3分子中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固体氨中的氢键为;
【小问3详解】
方法Ⅰ中的反应物有氮气,氮气中含有氮氮三键,比较稳定,活化能高,需要高温激活;
【小问4详解】
由于是活化离子,因此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反应,因此N与N之间是单键,所以的电子式为;是在的基础上得到一个电子,所以的电子式为;完全反应之后生成,N的化合价为-3价,因此1mol可以先得到1mol电子变成,中N的化合价为0价,0价变为-3价,得到3mol电子,2mol N得到6mol电子,所以最多一共可以得到7mol电子;
【小问5详解】
由微观结构图中可以观察到,A结构比较杂乱,所以对应杂乱的区域2,B结构比较整齐,对应整齐的区域1。
17. H对人体中的羧酸酯酶有抑制作用,却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我国科学家实现了这种天然产物H的首次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E→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转化率,10.00molE最多可以合成___________molH。
(5)由G合成H时,会生成多种副产物。
①其中有一种副产物,也含有五元杂环,该副产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②另一种副产物则含有双碳碳三键,其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
【答案】(1)间-甲氧基苯甲醇或3-甲氧基苯甲醇
(2) ① ②.
(3) ①. 氧化反应 ②.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2.143或2.14
(5) ①. ②. 、和
【解析】
【分析】由反应条件可知,A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B,B的结构简式为,B和AgSbI(碘化剂)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以推知C为,
C和CH3CH2OCH2CH3发生反应生成D,E和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则E的结构简式为,结合D的结构简式可以推知,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G和F发生反应生成H,以此解答。
【小问1详解】
由结构简式可知,A的名称是间-甲氧基苯甲醇或3-甲氧基苯甲醇。
【小问2详解】
由分析可知,B、C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小问3详解】
由分析可知,D→E、E→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氧化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小问4详解】
由流程可知,E生成G的转化率为42%,E生成F的转化率为74%,10.00molE充分反应可以得到G和E物质的量相等时,则生成的H最多,假设G和E都生成xmol,则有,解得x=2.679mol,G和F反应生成H的转化率为80%,则生成2.679mol80%=2.143molH。
【小问5详解】
由G合成H时,会生成多种副产物,①其中有一种副产物,也含有五元杂环,该副产物结构简式为;②另一种副产物则含有双碳碳三键,其结构简式有:、和。
18. 乳酸亚铁常用作缺铁性贫血的补铁剂,能溶于水。
(1)一般由乳酸钙与氯化亚铁两水溶液混合制得,通过重结晶提纯
①写出制备乳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1mo1乳酸亚铁受热至75℃和170℃时失水,失水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g、___________g。
③画出乳酸亚铁的空间立体结构___________。
(2)乳酸亚铁还原性的检验
①取乳酸亚铁溶于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后紫色慢慢褪去,溶液变成棕黄色。1mol乳酸亚铁消耗了0.2mol,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1mol乳酸亚铁溶液与5%的双氧水反应,反应剧烈且消耗大于1.5mol。控制反应速率后,多次实验,发现消耗。消耗大于1.5mo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氧水与乳酸亚铁的反应速率远大于酸性高锰酸钾,为了进一步探寻原因,实验设计如下: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或者 ②. 18 ③. 36 ④. 或
(2) ①. ②. 双氧水氧化了乳酸根的羟基 ③. 铁离子催化双氧水分解 ④. 取乳酸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双氧水反应,向其中一份滴入2~3滴溶液,比较反应速率,确定是否是的催化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乳酸钙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或者;
②1mo1乳酸亚铁受热至75℃和170℃时失水,低温时失去外界1分子水,高温时失去全部水,则1mol乳酸亚铁75℃失去1mol水,170℃时再失去2mol水,失水质量分别为18g,36g。
③乳酸亚铁的空间立体结构 或 ;
【小问2详解】
①取乳酸亚铁溶于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后紫色慢慢褪去,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亚铁离子被氧化呈三价铁。1mol乳酸亚铁消耗了0.2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元素守恒得反应方程式:;
②具有较强氧化性,除能氧化亚铁离子外,还可以将乳酸亚铁中的羟基氧化;同时生成的三价铁可催化分解,导致其用量增加;
③双氧水与乳酸亚铁的反应速率远大于酸性高锰酸钾,可能是反应生成三价铁离子的催化作用,为探究原因,实验设计如下:取乳酸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双氧水反应,向其中一份滴入2~3滴溶液,比较反应速率,确定是否是的催化作用。
19. 溴化锂在制冷、医药、电池等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图是制备无水溴化锂的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先加入液溴,后分批加入碳酸锂,写出液溴所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还原”所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加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物质X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除杂1”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重结晶的方法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放热
(2)
(3) ①. ②.
(4) ①. ②.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先加液溴,再加碳酸锂,溴反应生成Br-、BrO-,再加入CO(NH2)2,将BrO-还原为Br-,然后在加热条件下,Br2与H2O反应生成HBr和HBrO3,加入碳酸锂调节pH至中性后,加入CS(NH2)2还原,同时CS(NH2)2被氧化为,加入Ba(OH)2除去,活性炭吸附Br2,过滤得LiBr溶液,重结晶、干燥得LiBr,以此答题。
【小问1详解】
液溴与碳酸锂溶液反应,可以类比Cl2与H2O的反应,碳酸锂溶液呈碱性,促使Br2与H2O反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小问2详解】
加入CO(NH2)2后,将BrO-还原为Br-,同时CO(NH2)2被氧化为CO2和H2O,其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加热条件下溴与水反应生HBr和HBrO3,故其化学方程式为,答案为:;
【小问4详解】
加入CS(NH2)2还原,同时CS(NH2)2被氧化为,故其化学方程式为,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故重结晶的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0. 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转化为,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
直接氯化:
反应Ⅰ: 
碳氯化:
反应Ⅱ: 
反应Ⅲ: 
(1)直接氯化可以在___________下自发进行。
(2)反应Ⅳ的为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以上反应做过热重分析,温度为1223K、氯气分压的条件下,得到固体相对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用纯碳实验时,质量稍微有所增长,生成了含___________键的物质。
②用纯实验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高”或“低”)。
③按照混合,实验发现1.1min内质量迅速减少,经光谱分析证明有光气()生成,固体中含有C和,则x=___________。
④1.1min之后,光气()继续反应,有理论认为机理如下:
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1.1min之后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按照混合,平衡状态下不同物质的组成比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Q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变化图像。
②M点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高温 (2)+121
(3) ①. C-Cl ②. ③. 高 ④. 1 ⑤. ⑥.
(4) ①. CO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Ⅰ中,,反应要能自发进行,必须满足,则,且反应条件为高温。
【小问2详解】
根据盖斯定律,Ⅱ-Ⅲ=Ⅳ,。
【小问3详解】
①用纯碳实验时,质量稍微有所增长,说明C和反应生成了含C-Cl键的固体物质;
②用纯实验时,和反应生成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该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说明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③设起始量TiO2、C和Cl2分别为1mol、2mol、2mol,由图可知,1.1min即A点时,固体相对质量减少27%,即减少(1mol×80g/mol+2mol×12g/mol)×27%28.08g,约为1molCO,减少的质量进入光气,由此可知生成的物质的量为1mol。固体中含有C和,说明C过量,固体TiO2反应完全。根据钛、氧元素守恒,1mol中氧元素物质的量为1mol×2-1mol=1mol,所以x=1;
④图b中反应的活化能最高,为决速步骤,其化学方程式为;光气分解为CO和Cl,Cl、C和反应生成和CO,则1.1min之后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①由于,温度较低时,反应Ⅲ更易发生,因此按照混合,温度低于400℃时,发生反应,由于C过量,继续升高温度有利于发生反应,因此温度高于400℃时,逐渐减少,逐渐增多,最后基本保持稳定,因此曲线Q是的变化图像;第三届高二年级数理化生解题能力竞赛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B-11 C-12 O-16 Si-28 P-31 S-32 Cl-35.5 Ti-48 V-51 Fe-56 Ni-59 Cu-64 Mo-96 Ag-108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如果在天宫太空舱中做蜡烛燃烧实验,可以观察到一个蓝色的火焰球,与地面上长条形且明亮黄色的火焰明显不同。下列说法或预测正确的是
A. 相同条件下燃烧时间:“太空舱中”>“地面”
B. “地面”蜡烛燃烧,生成物只有H2O 、CO2和C
C. “太空舱”蜡烛燃烧,生成物只有H2O、CO2
D. “地面”蜡烛燃烧的火焰比“太空舱中”明亮,说明其燃烧完全
2. 科学家早就预言、(M代表碱金属)的存在,并通过计算确认可由和在大于20GPa的条件下合成,其中比、稳定。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
B. 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
C. 中,C原子杂化方式为
D. 合成的温度应该选择高温
3. 探究实验:①用多孔石墨电极对,电解硫酸钠溶液3min。②取出阴极石墨电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红色物质。③用蒸馏水洗涤该石墨电极,然后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石墨电极上析出白色固体。④把白色固体浸入稀硝酸溶液中,白色固体消失。下列对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4. W、X、Z、Q、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内层电子数之和为18,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8,它们所形成的阴离子具有很高的亲水性,可以作为能源材料中的电解质,该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离子构型四面体
B. YWX-离子构型为V形
C. 非金属性:X<Y<Q
D. 阴离子中∠Y-X-Y为180度
5.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与0.2mol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的小于
B. 标准状况下2.24L与0.1mol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HI
C. 0.1molCO与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和共4.48L(标准状况下)
D. 0.1mol与0.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
6. 在密闭容器中,外接电路放电,研究压强与氧气的变化。实验操作如下:①外接电路放电一段时间;②停止放电一段时间;③注入石蕊试液。得到压强、氧气浓度在以上时间段的变化图像如下(忽略温度变化)。下列基于图像的推理或判断错误的是
A Ⅰ~Ⅱ:与反应生成NO
B. Ⅱ~Ⅲ:NO与反应生成
C. Ⅳ~Ⅴ:与生成,同时也存在NO与生成的反应
D. Ⅰ~Ⅴ:均明显存在反应
7.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用还原剂与高温下反应制备高纯度的Ba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固体A为块状硫化亚铁
B. 洗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除去HCl,同时不减少还原性气体
C. 打开活塞K,通入气体,验纯后才高温加热
D. 试管的作用是收集没有反应完的还原性气体
8. 科学家利用声波控制反应,通过听声诱导控制大气气体(如)在水中的溶解,从而产生时空化学模式,将溶液分离到具有不同pH值的时空域(详见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A中基团―会发生水解
B. 物质B三碳环共一平面
C. 反应Ⅱ是声波诱导的反应
D. 控制声波可以引起反应Ⅰ、Ⅱ的来回振荡
9. 下列实验过程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过程 探究目的
A 将浓硫酸和灼热木炭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饱和溶液、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浓硫酸和木炭反应产生和气体
B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再加入银氨溶液,无明显现象 蔗糖未发生水解反应
C 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硝酸酸化的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 苯与液溴在Fe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
D 向饱和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不变
A. A B. B C. C D. D
10. 甲醇制备原理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某温度下,加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氢气、甲醇和一氧化碳的分压有如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的平衡转化率为
B. 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之值为
C. 该温度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为
D. 平衡时,甲醇含量最高
11. 我国科学家发现硝酸光分解机理(如图所示),对控制空气雾霾意义重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中N为杂化
B. 反应①、反应③光解所需光的频率:①<③
C. 反应④生成物为HONO和O
D.  
12. 新型硅溴离子液体二次电池,由硅电极(Si)和卤化盐电极()构成(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丁基-3-甲基咪唑阳离子具有芳香性
B. 单位质量放电效率:硅近似于锂
C. 工作一段时间后,层会增厚
D. 充电时,浓度会减小
13. 我国科学家合成的具有超导性能的材料,是由H-Lu形成的晶胞(见下图,其中黑小球、白小球均代表H,大球代表L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Lu晶胞的化学式
B. H-Lu晶胞中每个H原子周围紧邻4个Lu原子
C H-Lu晶胞中每个Lu原子与12个Lu原子相邻
D. H-Lu晶胞中,若黑小球为N,则化学式为
14. 用碘酸制备五氧化二碘,然后检验乙醇。90~110℃(低温区)加热20min,再升温至220~240℃(高温区)恒温4h,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缩三碘酸化学式为
B. 低温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反应速率:低温区<高温区
D. 生成1mol碘,消耗2.5mo1乙醇
15. 科学家在塑料(聚四氟乙烯)、玻璃片或抛光铜上进行冷凝水微滴实验。控制表面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为3.5℃和55%进行反应,然后取“微滴”与 (4-羧基苯硼酸)混合,经质谱法分析混合液得到如下质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抛光铜参与了反应
B. 4-羧基苯硼酸在“微滴”中发生水解
C. “微滴”中含有双氧水
D. 有苯甲酸生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大题,共55分)
16.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有多种制备方法:
方法Ⅰ:
方法Ⅱ:
方法Ⅲ:
(1)基态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氨气、甲烷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分子构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氨气熔沸点高于甲烷,是因为固体、液态氨气分子中存在氢键。在固体氨中每个氨气分子与6个氨气形成氢键,请画出其氢键___________。
(3)方法Ⅰ比方法Ⅱ温度高的主要原因是(从结构上解释)___________。
(4)方法Ⅲ中,通电氮气流中存在N、、活化粒子,常温下就能与液体镓反应(如图所示)。、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mol完全反应得到___________mol。
(5)对高温GaN熔液慢速降温,至2950K时形成结晶。科学家展示了从中截取厚度为1.5个原子厚度的微观结构截面图(如下所示):
区域1、区域2分别为氮化镓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A”或“结构B”)的结构。
17. H对人体中的羧酸酯酶有抑制作用,却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我国科学家实现了这种天然产物H的首次合成,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C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E→F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上述转化率,10.00molE最多可以合成___________molH。
(5)由G合成H时,会生成多种副产物。
①其中有一种副产物,也含有五元杂环,该副产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②另一种副产物则含有双碳碳三键,其结构简式有___________。
18. 乳酸亚铁常用作缺铁性贫血的补铁剂,能溶于水。
(1)一般由乳酸钙与氯化亚铁两水溶液混合制得,通过重结晶提纯。
①写出制备乳酸亚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1mo1乳酸亚铁受热至75℃和170℃时失水,失水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g、___________g。
③画出乳酸亚铁的空间立体结构___________。
(2)乳酸亚铁还原性的检验
①取乳酸亚铁溶于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搅拌后紫色慢慢褪去,溶液变成棕黄色。1mol乳酸亚铁消耗了0.2mol,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1mol乳酸亚铁溶液与5%的双氧水反应,反应剧烈且消耗大于1.5mol。控制反应速率后,多次实验,发现消耗。消耗大于1.5mol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双氧水与乳酸亚铁的反应速率远大于酸性高锰酸钾,为了进一步探寻原因,实验设计如下:___________。
19. 溴化锂在制冷、医药、电池等领域有广泛用途。下图是制备无水溴化锂的工艺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先加入液溴,后分批加入碳酸锂,写出液溴所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2)“还原”所发生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加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物质X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除杂1”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重结晶的方法为___________。
20. 金属钛(Ti)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将金红石()转化为,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
直接氯化:
反应Ⅰ: 
碳氯化:
反应Ⅱ: 
反应Ⅲ: 
(1)直接氯化可以在___________下自发进行。
(2)反应Ⅳ的为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以上反应做过热重分析,温度为1223K、氯气分压的条件下,得到固体相对质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用纯碳实验时,质量稍微有所增长,生成了含___________键的物质。
②用纯实验时,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高”或“低”)。
③按照混合,实验发现1.1min内质量迅速减少,经光谱分析证明有光气()生成,固体中含有C和,则x=___________。
④1.1min之后,光气()继续反应,有理论认为机理如下:
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1.1min之后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按照混合,平衡状态下不同物质的组成比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曲线Q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的变化图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第一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2-2023庐江县校联盟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