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辽宁专用)-28燃烧和灭火①(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辽宁专用)-28燃烧和灭火①
一、单选题
1.(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下列能使煤炭充分燃烧的措施是
A.增加煤炭的用量 B.降低煤的着火点
C.减少空气通入量 D.将煤炭碾成粉末
2.(2023·辽宁抚顺·统考模拟预测)生活常识中往往包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在室内吃炭火锅时应注意通风
B.油锅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住灭火
C.用铅笔芯作润滑剂打开生锈的锁
D.家中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3.(2023·辽宁沈阳·模拟预测)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电线起火——用水浇灭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C.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4.(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当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变大,燃烧更旺。其原理是
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5.(2023·辽宁本溪·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
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上更容易持续燃烧
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
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6.(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沈阳稻梦空间举办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后发现燃烧更旺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7.(2023·辽宁营口·统考二模)下面是关于燃烧和灭火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迅速乘电梯撤离
C.燃气泄漏,迅速打开排风扇 D.扑灭森林火灾,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8.(2023·辽宁本溪·统考二模)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烧制陶瓷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
9.(2023·辽宁沈阳·统考二模)如图为课本上“烧不坏的手绢”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手绢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手绢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溶液漫湿后,手绢的着火点升高
D.酒精溶液中的水蒸发使手绢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10.(2023·辽宁沈阳·统考二模)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家用消毒酒精远离火源存放 B.楼房起火时乘坐电梯逃生
C.家中煤气泄漏,开灯寻找漏气源 D.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11.(2023·辽宁抚顺·二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燃气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炭黑,将灶具空气进风口调大
B.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C.着火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
D.家用燃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燃气泄漏
12.(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 B.油锅着火,可以使用灭火毯扑灭
C.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D.高层建筑失火,乘坐楼内电梯撤离
13.(2023·辽宁本溪·统考一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14.(2023·辽宁沈阳·模拟预测)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烟花爆竹 B.液化气泄漏,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D.火场逃生时,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
15.(2023·辽宁辽阳·统考一模)有一种自动干粉灭火球简称“AFO”,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引线接触到火焰后,内部的高压超细纳米干粉变热膨胀,球体破裂,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火被熄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干粉消耗完氧气 B.移除可燃物
C.隔绝氧气 D.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6.(2023·辽宁抚顺·统考一模)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主要原因是
A.纸船不是可燃物 B.纸船未与氧气接触
C.纸船被水淋湿,纸的着火点降低 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17.(2023·辽宁鞍山·统考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深夜家中煤气泄漏,要先开灯寻找漏气源
B.烧烤时先点燃细木条来引燃木炭,改变了木炭的着火点
C.高层住房着火时,应乘坐电梯逃生
D.手持燃烧的火把进入山洞探险,发现火焰变弱或熄灭,应立即退出山洞
18.(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以下标识应张贴在“防火”场所的是
A. B.
C. D.
19.(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一模)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发生有害气体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B.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关上阀门并打开排风扇通风
C.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
20.(2023·辽宁鞍山·统考一模)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家电着火,先断电源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21.(2023·辽宁沈阳·模拟预测)下列混合气体,点燃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CH4和空气 B.H2和空气 C.CO2和空气 D.CO和空气
22.(2023·辽宁沈阳·统考模拟预测)为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某校举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竞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在使用时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C.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增加煤炭的用量,不能使煤炭充分燃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减少空气通入量,从而氧气含量更少,不能使煤炭充分燃烧,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将煤炭碾成粉末,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炭燃烧更充分,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不充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吃炭火锅时,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A做法正确;
B、油锅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住,利用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做法正确;
C、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石墨具有滑腻感,故可以用铅笔芯作润滑剂打开生锈的锁,故C做法正确;
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风扇,以免引起爆炸,故D做法错误;
故选:D。
3.A
【详解】A、电线起火不能用水浇灭,以免发生触电,故选项A错误;
B、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B正确;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等火灾,故选项C正确;
D、酒精灯着火可用湿抹布盖灭,故选项D正确;
故选:A。
4.A
【详解】酒精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将灯芯拨得松散些不能改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以增大酒精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
故选A。
5.B
【详解】A、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故选项A说法正确;
B、划着的火柴,火柴头冲下更容易让未燃烧的火柴梗达到着火点,有利于持续燃烧,故选项B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着火,故选项C说法正确;
D、吹灭蜡烛的主要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6.A
【详解】将木柴架空后燃烧,增加了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面积,燃烧会更加的旺盛;该操作不会增加木柴的温度、不能改变木柴的着火点,也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材;
故选A。
7.D
【详解】A、水能导电,则家用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以免触电,该选项不正确;
B、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预防停电被困电梯,该选项不正确;
C、打开排风扇可能会产生电火花,从而引起爆炸,该选项不正确;
D、砍伐树木,可形成隔离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该选项正确。
故选D。
8.B
【详解】A.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可以烧制陶瓷,选项正确;
B.用水灭火其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选项错误;
C.遭遇火灾要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选项正确;
D.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因为汽油易燃,粉尘易爆,选项正确。
故选:B。
9.D
【详解】A、手绢属于可燃物,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手绢与氧气接触,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C、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水蒸发吸热,从而手绢温度无法达到着火点以上,则手绢不会燃烧,该选项叙述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酒精具有可燃性,应远离火源存放,该选项做法正确;
B、楼房起火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C、煤气泄漏时,开灯可能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爆炸,则不能开灯,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D、室内起火时,开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从而使火燃烧更旺,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A、燃气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炭黑,说明燃气没有充分燃烧,将灶具空气进风口调大,能增大氧气含量,使燃料充分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图书、档案着火时,不能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会损坏图书、档案,该选项说法错误;
C、着火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跑离着火区域,可防止吸入有害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家用燃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有利于发现燃气泄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2.D
【详解】A、加油站内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使用手机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禁止接打手机,做法合理;
B、油锅着火,用灭火毯可以把油和氧气隔绝,把火扑灭,做法正确;
C、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煤气浓度,避免发生中毒和爆炸,做法正确;
D、高层建筑失火可能会引起停电,乘坐楼内电梯撤离,可能会导致困在电梯内无法逃生,做法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缓慢氧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室内起火时,若打开门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使火势更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燃烧条件为: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者缺一不可,则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该选项说法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是通过燃烧获得的,还有其它的方式,如太阳能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4.D
【详解】A、烟花爆炸为易燃品,乘坐公共交通时禁止携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液化气为可燃物,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则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油锅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否则会引起液滴飞溅,造成更大的火灾,应该用锅盖盖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火场逃生时,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以免闻到烟雾,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当发生火灾的时候,引线接触到火焰后,内部的高压超细纳米干粉变热膨胀,球体破裂,干粉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选C。
16.D
【详解】A、纸船是可燃物,故A说法错误;
B、纸船暴露在空气中,可以与氧气接触,故B说法错误;
C、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一个属性,一般不发生改变,故C说法错误;
C、因为纸船内装有水,在给纸船加热时,水也在大量吸收热量,致使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所以纸船不会燃烧,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17.D
【详解】A、煤气是可燃性气体,深夜家中煤气泄漏先开灯寻找漏气源,容易因打火而引起火灾或爆炸,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B、细木条的着火点比木炭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所以烧烤时可点燃细木条来引燃木炭,而不是改变着火点,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断电后被困电梯内,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故选项做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深洞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手持燃着的火把进入深洞探险,发现火焰变弱或熄灭,应立即退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8.B
【详解】A、该标识是循环回收标志,不用于张贴在“防火”场所,选项错误;
B、该标识是禁止烟火标志,可用于张贴在“防火”场所,选项正确;
C、该标识是有毒品标志,不用于张贴在“防火”场所,选项错误;
D、该标识是节约用水标志,不用于张贴在“防火”场所,选项错误,故选B。
19.B
【详解】A、发生有害气体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且拨打120,选项正确;
B、燃气泄漏时不能打开排风扇,容易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选项错误;
C、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选项正确;
D、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水可以稀释实验液,冲走大部分的实验药,保护眼睛不受伤害,选项正确。
故选B。
20.B
【详解】A、家电着火后,应先切断电源,以免引发火灾,做法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做法错误;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做法正确;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粉尘爆炸,做法正确。
故选B。
21.C
【详解】A、甲烷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A错;
B、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点燃二者的混合物,可能爆炸,故B错;
C、二氧化碳不属于可燃性气体,缺乏可燃性气体,不能发生爆炸,故C正确;
D、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助燃性,点燃二者的混合物能发生爆炸(在爆炸极限之内),故D错。
故选C。
22.A
【详解】A、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能隔绝空气,该选项做法正确;
B、电器着火时,水具有导电性,则不能用水灭火,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C、室内起火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通风,否则会加速空气流通,使火势变大,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不能坐电梯逃生,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辽宁专用)-25元素与人体健康(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