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习题(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
1.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
A.v(X)=0.5mol/(L·min) B. v(Y)=0.3mol/(L·min)
C.v(Z)=0.4mol/(L·min) D.
2.在1 L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6 mo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 L,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9 mo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C的体积分数增大
C.x+y3.足量Zn粉与50 mL、0.1 mol/L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Na2SO4溶液;②改用50 mL、0.1 mol/L的稀盐酸;③改用50 mL、0.05 mol/L的硝酸;④加适量Na2CO3溶液;⑤冰水浴。
A.① B.①⑤ C.①②⑤ D.①②③⑤
4.一定温度下,反应的焓变为、现将1mol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乙炔选择性加氢是工业上重要催化反应之一、原子级分散的Cu催化剂Cu1/ND@G在乙炔氢化反应中,可有效促进乙炔的活化和乙烯的脱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炔加氢制乙烯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B→C过程的能量变化为1.36 eV
C.Cu1/ND@G不会使乙炔加氢制乙烯反应的ΔH发生改变
D.反应中间产物乙烯脱附能垒(1.08 eV)小于乙烯进一步加氢能垒(1.27 eV),有利于乙烯脱附而避免乙烯进一步过度加氢
6.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g)和3.5 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反应进行8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n(CH3OH)=0.5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CO2的转化率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图1中,曲线Ⅱ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0.25
C.其他条件不变下,图2中x可表示温度或压强或投料比c(CO2)/c(H2)
D.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体现了碳减排理念
7.已知:①CO(g)+H2O(g)=CO2(g)+H2(g) Δ H1;②CH4(g)+H2O(g)=CO(g)+3H2(g) ΔH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CO2(g)+H2(g)=CO(g)+H2O(l) ΔH=-ΔH1
B.CH4(g)+CO2(g)=2CO(g)+2H2(g) ΔH=ΔH2-ΔH1
C.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ΔH2<0
D.若反应①增大压强,则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8.在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0和1.0,发生下述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为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in内,用PCl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B.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可以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的转化率
D.平衡后,如果此时移走1.0和0.5,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小于0.2
9.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2X(g)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若n(Z)增大,则△H>0
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n(Y)减小
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D.恒压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通入一定量稀有气体,平衡不移动
10.MTP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可以由TOME经环化后合成(此反应为可逆反应)。其反应式为: ,为了提高TOME的转化率,反应进行时需及时从溶液体系中移出部分甲醇。TOME的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TOME的初始浓度为amol/L,反应过程中的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Y两点的MTP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B.X、Z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X)>v(Z)
C.若Z点处于化学平衡,则Z点对应的甲醇浓度为0.98amol/L
D.190℃时,0~150min之间的MT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
11.在体积和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X和足量Y,发生反应:2X(g)+Y(s)Z(g)+W(g),建立平衡后,若再加入b mol X,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正向移动 B.Z的气体体积分数不变
C.Y的转化率增大 D.X的转化率减小
12.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下图的是
A.CO2(g)+2NH3(g)CO(NH2)2(s)+H2O(g);△H<0
B.CO2(g)+H2(g)CO(g)+H2O(g);△H>0
C.CH3CH2OH (g)CH2=CH2(g)+H2O(g);△H>0
D.2C6H5CH2CH3(g)+O2(g)2 C6H5CH=CH2(g)+2H2O(g);△H<0
13.合成氨工业的主要反应为 △H<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NH3,会降低NH3的转化率
B.使用催化剂可使N2的转化率达到100%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不仅能提高转化率,还能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D.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氨气的产率越高
二、填空题
14.无色透明的锆石(主要成分为ZrSiO4)酷似钻石,是很好的钻石代用品。锆石又称锆英石,常含有铁、铝、铜的氧化物杂质。工业上一种以锆英石为原料制备Zr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i.Zr在化合物中通常显+4价,“氯化”过程中除C、O元素外,其他元素均转化为高价氯化物;
ii.SiCl4极易水解生成硅酸;ZrCl4易溶于水,390℃升华;
iii.Fe(SCN)3难溶于有机溶剂MIBK,Zr(SCN)4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有机溶剂MIBK中的溶解度。
“氯化”过程中ZrCl4的产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氯化”过程选择的最佳条件为_____,“氯化”温度超过390℃时,ZrCl4产率降低的原因为_____。
15.铁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铁也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类。请填写下列空格:
(1)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2)在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氟化钠浓溶液,三氯化铁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因为___________,此时,溶液的氧化性将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再加入硫氰化钾试液,溶液不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
(3)有报道说:高温下Fe和NaOH反应可得Na,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并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能发生上述反应的原因___________。
16.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xA(g)+yB(g)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v(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2 min内,v(A)=________。
(2)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__、y=________、p=________、q=________。
(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________。
(4)反应达平衡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比______________。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 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7.反应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0.050mol/L。温度和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温度____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温度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
C.生成a molB的同时消耗a molA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三、实验题
18.乙二酸俗名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I.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设计了如下的方案并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0mol/LH2C2O4溶液、0.010mol/L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
物理量 V(H2C2O4)/mL V(蒸馏水)mL V(KMnO4)/mL T/℃ 乙
① 3.0 0 5.0 50
② 3.0 0 5.0 25
③ 1.0 a 5.0 25
(1)上述实验___________是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____。
II.测定H2C2O4 xH2O中x值
为了测定草酸晶体H2C2O4 xH2O中的x值,某实验小组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1.260g草酸晶体,配成100mL溶液。
②取25.00mL该H2C2O4溶液加入锥形瓶内,再加入适量稀硫酸。
③用浓度为0.10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至滴定达到终点。
④重复实验。记录整理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V(KMnO4溶液)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0.10 10.00
2 1.10 11.10
3 1.50 13.50
4 0.70 10.80
回答下列问题:
(2)步骤③滴定过程中,盛装KMnO4溶液的仪器为___________ (填名称)。
(3)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
(4)根据数据,计算x=___________。
(5)下列滴定操作会使测得的x值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滴定开始时仰视滴定管刻度,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
B.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
C.滴定管尖嘴内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19.I.为探究H+对MnO2与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现取等量MnO2和表中有关物质,在相同温度下进行4组实验,分别记录收集20.0mLO2所需时间。
实验编号 1 2 3 4
10%H2O2的体积/mL 5.0 5.0 V1 V2
20%硫酸的体积/mL 0 0.5 1.0 V3
水的体积/mL 15.0 14.5 V4 13.5
所需时间t/s t1 t2 t3 t4
已知酸性条件下时:MnO2+H2O2+2H+=Mn2++O2↑+2H2O
(1)表中V2=____mL,V4=_____mL。
(2)实验测得t2>t3>t4,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II.已知反应2NO(g)+2H2(g)=N2(g)+2H2O(g)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与NO、H2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v=kcx(NO)cy(H2),k为速率常数。在800℃时测得的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数据 初始浓度 生成N2的初始速率/mol·L-1·s-1
c(NO)/mol·L-1 c(H2)/mol·L-1
1 2.00×10-3 6.00×10-3 1.92×10-3
2 1.00×10-3 6.00×10-3 4.80×10-4
3 2.00×10-3 3.00×10-3 9.60×10-4
(3)由表中的数据可算出x、k的值:x=_____,k=____。
(4)若800℃时,初始浓度c(NO)=c(H2)=4.00×10-3mol·L-1,则生成N2的初始速率为_____mol·L-1·s-1。
四、计算题
20.已知在某一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4molN2O5气体后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①N2O5(g)N2O3(g)+O2(g);②N2O3(g)N2O(g)+O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c(O2)=2.2mol·L-1,c(N2O)=0.7mol·L-1。
求:(1)反应中N2O5的分解率___。
(2)反应①在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___。
(3)平衡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___。
21.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 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N2)=13mol,n(NH3)=6mol,计算a的值_______。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则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P(始):P(平)=_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
(3)原混合气体中,a:b=_______。
(4)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_______。
(5)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选A。
2.D
【分析】由题意可知,平衡时A的浓度为0.6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2 L,若平衡不移动,A的浓度变为0.3mol/L,新平衡时A的浓度为=0.45mol/L, A的浓度增大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
【详解】A.由分析可知,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y>z,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降低,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①加Na2SO4溶液,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氢气的量不变,①符合题意;
②改用50 mL、0.1 mol/L的稀盐酸,溶液中c(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量减小,②不符合题意;
③改用50 mL、0.05 mol/L的硝酸,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NO气体,③不符合题意;
④加Na2CO3溶液,反应消耗硫酸,c(H+)减小,n(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总量也减小,④不符合题意;
⑤冰水浴,反应温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n(H+),所以氢气的总量不变,⑤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可知:符合题意的叙述是①⑤,故合理选项是B。
4.B
【详解】①恒压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平衡状态下密度不变,密度改变,说明体积变化,平衡发生移动,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反应过程中,反应热不会变化,不是变量,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将1mol充入容器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的正反应速率减小,图示不正确,故③错误;
④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不变,说明四氧化二氮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达到了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则①④正确,故选:B。
5.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乙炔加氢制乙烯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B→C过程的活化能为1.36 eV,不是反应的能量变化,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Cu1/ND@G,能改变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使乙炔加氢制乙烯反应的焓变ΔH发生改变,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乙烯从反应中间产物中脱附能垒(1.08 eV)小于乙烯进一步加氢能垒(1.27 eV),有利于乙烯脱附而避免乙烯进一步过度加氢生成乙烷,故D正确;
故选B。
6.C
【分析】在容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g)和3.5 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反应进行8 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n(CH3OH)=0.5mol,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mol) 1 3.5 0 0
反应(mol) 0.5 1.5 0.5 0.5
平衡(mol) 0.5 2 0.5 0.5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减小,因此在图1中,曲线Ⅱ表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0.25,故B正确;
C.根据CO2(g)+3H2(g)CH3OH(g)+H2O(g) ΔH<0,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与图象相符;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增大,与图象不符;投料比c(CO2)/c(H2)增大,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与图象相符;因此图2中x不可以表示压强,故C错误;
D.用二氧化碳合成甲醇,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体现了碳减排理念,故D正确;
答案选C。
7.B
【详解】A.等质量的液态水所含的能量与气态水所含的能量不同,因此CO2(g)+H2(g)=CO(g)+H2O(l) ΔH≠-ΔH1,A错误;
B.已知:①CO(g)+H2O(g)=CO2(g)+H2(g) Δ H1;②CH4(g)+H2O(g)=CO(g)+3H2(g) ΔH2,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②-①,整理可得CH4(g)+CO2(g)=2CO(g)+2H2(g) ΔH=ΔH2-ΔH1,B正确;
C.若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ΔH2>0,C错误;
D.若反应①增大压强,则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加,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因此反应速率加快,但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D
【分析】由已知条件,2L容器中发生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依此列三段式:

【详解】A.由题意,P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Δc=mol/L =0.2mol/L,根据v=Δc/t,所以0-10min内,用PCl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A错误;
B.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气体,所以气体总质量不变,恒容体系,所以总体积也不变,密度是一个常量,无论是否平衡,密度都不变,无法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B错误;
C.由题意,升高温度平衡常数降低,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至T2平衡会逆向移动,PCl3物质的量会增加,PCl3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平衡后,如果此时移走1.0mol PCl3和0.5molCl2,相当于在原基础上体积增加一倍,PCl3、Cl2的投料浓度减小一半,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达到新平衡时相当于在原平衡基础上平衡逆向移动,导致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原平衡0.4mol的一半,即小于0.2mol,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升高温度,若n(Z)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热△H>0,A正确;
B.加入一定量Z,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反应消耗生成物Y,故达新平衡后n(Y)减小,B正确;
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后,导致体系的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最终达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C正确;
D.恒压条件下,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通入一定量稀有气体,导致体系的压强增大,为维持压强不变,体系的体积扩大,导致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的逆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10.C
【详解】A.图中X、Y两点TOME的转化率相等,生成的MTP的物质的量也相等,溶液体积相等,则MTP的物质的量浓度也相等,故A正确;
B.曲线斜率越大,瞬时反应速率越快,X、Z两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X)>v(Z),故B正确;
C.反应过程中不断移出甲醇,当Z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甲醇的浓度小于0.98amol/L,故C错误;
D.190℃时,0~150 min之间的MTP的浓度增加了0.67amol L-1,则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故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加入X,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Y是固体,加入X,可以理解为在另一个容器与原容器等比例的容器中达到平衡,此容器中X的转化率与原容器中X的转化率相等,再压入到原容器中,平衡不移动,Z的气体体积分数不变,故B正确。
C.增加X的量,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Y消耗,因此Y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
D.该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可以理解为在另一个容器与原容器等比例的容器中达到平衡,此容器中X的转化率与原容器中X的转化率相等,再压入到原容器中,平衡不移动,因此转化率不变,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A
【详解】分析左图:据达平衡所需时间,得:T2>T1;据平行线部分,得:T1到T2(升高温度),水蒸气含量减少,所以应该是正向放热的可逆反应;
分析右图:据达平衡所需时间,得:P1>P2;据平行线部分,得:P1到P2(压强减小),水蒸气含量减少,所以应该是正向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
答案选A。
13.C
【详解】A.其他条件不变,及时分离出NH3,平衡正向移动,生成NH3的物质的量增大,NH3的理论产量不变,则NH3转化率增大,A错误;
B.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则N2的转化率一定小于100%,B错误;
C.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达平衡的时间缩短,由于反应物气体分子数大于生成物气体分子数,所以平衡正向移动,从而提高反应的转化率,C正确;
D.合成氨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氨气的产率降低,D错误;
故选C。
14. 1MPa、390℃ 高于390℃,ZrCl4因升华而逸出
【分析】锆英石粉碎后通入CO和氯气进行氯化,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浸,所得滤渣1加入盐酸溶解,再加入铜抑制剂除铜,滤液2加入NH4SCN进行络合,再加有机溶剂MIBK进行萃取后除去废液,萃取液加入硫酸反萃取得到MIBK和水相,水相加入氨水沉锆,再煅烧得到ZrO2;
【详解】由图可知,压强和温度都会影响ZrCl4的产率,图中“氯化”过程中ZrCl4的产率最高时的条件为1MPa、390℃。由已知条件ⅱ可知ZrCl4易溶于水,390℃升华,因此若“氯化”温度超过390℃,ZrCl4因升华而逸出,导致其产率降低。
15. Fe3O4 Fe2O3·nH2O Fe3O4 H2 生成了无色的FeF 减弱 Fe(SCN) 不如FeF稳定,不能实现转化 4NaOH +3Fe= 4Na+ 2H2+Fe3O4 因为生成较稳定的Fe3O4及气态Na和H2,使平衡向右移动
【解析】略
16.(1) mol/(L·min)
(2) 2 3 1 6
(3)×100%
(4)
(5) 增大 体积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因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详解】(1)反应2 min内,v(A)==mol/(L·min)。
(2)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mol,有a mol D生成,又因为平均反应速率,所以生成C为mol,根据变化量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即方程式为2 A(g)+3B(g)C(g)+6D(g)。
(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B是amol,所以B的转化率为×100%。
(4)平衡时消耗A和B分别是mol和amol,剩余A和B分别是mol、(b-a)mol,C和D分别是mol和2amol,所以反应达平衡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比=。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 L,容器容积减小,则反应物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17.(1) 小于 小于
(2) 0.085mol 0.041 0.0035mol/(L min)
(3)AD
【解析】(1)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由图可知T2先达平衡状态,说明反应速率较大,则T1小于T2,升高温度,A的浓度降低,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故答案为:小于;小于;
(2)
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70%,则转化A的物质的量为0.035mol,,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0.015 mol +0.035 mol +0.035 mol=0.085mol;故答案为:0.085mol;
②容积为2.0 L,则反应的平衡常数,故答案为:0.041;
②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故答案为:0.0035mol/(L min);
(3)
A.该反应前后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则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c(A)=c(B),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所以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生成a mol B的同时消耗a mol A都指正反应方向的速率,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变化,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D。
18.(1) ①② 2.0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s
(2)酸式滴定管
(3)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或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2
(5)A
【解析】(1)
当探究某一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一致,通过比较实验①②的反应条件可知,实验①②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所以实验①②探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观察实验②③可知,只有H2C2O4溶液的体积不用,要探究H2C2O4溶液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但反应溶液的总体积需相同,故应加入蒸馏水来确保溶液的总体积均为8.0mL,所以a的值为2.0;要准确描述反应速率的快慢,必须准确测得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故乙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溶液褪色的时间;
(2)
因为KMnO4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故应用酸式滴定管盛装;
(3)
可利用KMnO4溶液自身的颜色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再滴加KMnO4溶液时,溶液将由无色变为浅红(紫)色,故答案为当滴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滴定终点;
(4)
设25mL草酸溶液中含草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由题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知:
2MnO4-+ 6H+ + 5H2C2O4= 2Mn2++10CO2↑+8H2O
2 5
0.1000 mol/L×10.00 mL×L/mL x mol
x==2.5×mol,
由此可计算出1.260g纯草酸晶体中含H2C2O4的物质的量为:
n(H2C2O4)=2.5×mol×=0.0100 mol,
则1.260 g H2C2O4 xH2O中含H2O的物质的量为: =0.020 0 mol,计算可得:x=2;
(5)
A. 滴定开始时仰视滴定管刻度,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所读消耗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偏小,由此计算所得n(H2C2O4)偏小,则n(H2O)偏大,x偏大;
B. 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偏大,由此计算所得n(H2C2O4)偏大,则n(H2O)偏小,x偏小;
C.滴定管尖嘴内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所读酸性KMnO4溶液的体积偏大,由此计算所得n(H2C2O4)偏大,则n(H2O)偏小,x偏小;
答案选A。
19.(1) 5.0 14.0
(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 2 8×104
(4)5.12×10-3
【分析】探究H+浓度对MnO2与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变量,只改变H+浓度,其他量都必须相同。
(1)
为了探究H+浓度对MnO2与H2O2反应速率的影响,只改变H+浓度,其他量都必须相同,所以V1=5.0mL;水和硫酸的体积之和为15.0mL,所以表中V4=14.0mL。
(2)
实验测得t2>t3>t4,则实验2、3、4的反应速率依次加快,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3)
将3组实验数据代入v=k cx(NO) cy(H2),中有:


,解得:x=2,y=1,k=8×104。
(4)
若800℃时,初始浓度c(NO)=c(H2)=4.00×10-3mol·L-1,则生成N2的初始速率v=8×104×c2(NO)·c( H2) =8×104×(4.00×10-3)2×(4.00×10-3)=5.12×10-3mol·L-1·s-1。
20. 75% 3.52mol·L-1 21:10
【分析】设分解的N2O5的物质的量为x,分解的N2O3的物质的量为y,根据三段式结合c(O2)=2.2mol·L-1,c(N2O)=0.7mol·L-1列式计算出x、y,再分析解答。
【详解】设分解的N2O5的物质的量为x,分解的N2O3的物质的量为y,则
因此c(O2)==2.2mol·L-1,c(N2O)==0.7mol·L-1,解得:x=3mol,y=1.4mol,
(1)反应中N2O5的分解率=×100%=75%,故答案为:75%;
(2)反应①在该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3.52mol·L-1,故答案为:3.52mol·L-1;
(3)平衡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100%=,故答案为:21:10。
【点睛】正确书写三段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3),要注意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21. 16 5:4 2:3 1:2 3:3:2
【详解】(1)根据题意列三段式有:
所以a﹣3=13,则a=16;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为=32mol,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则NH3的物质的量为8mol,利用差量法计算,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1molN2和3molH2反应生成2molNH3,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2mol,生成8molNH3则气体总的物质的量减少8mol,所以原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2mol+8mol=40mol,P(始):P(平)=n(始):n(平)=40:32=5:4;
(3)原混合气体为40mol,由(1)知a=16mol,则b=40mol﹣16mol=24mol,所以:a:b=16mol:24mol=2:3;
(4)由(3)可知,开始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4mol;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8mo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2mol,所以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α(N2):α(H2)-:=1:2;
(5)平衡混合气的组成为:N2为16mol﹣4mol=12 mol,NH3为8 mol,H2为32mol﹣12mol﹣8mol=12mol,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12mol:12mol:8mol=3:3: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2023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第四章化学反应与电能习题(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