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化学真题精品解析(word原卷版+解析版)


鄂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 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箭转场 B. 燃料加注 C. 点火发射 D. 自动对接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详解】A、火箭转场,是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变化,所以A错误;
B、燃料加注,是往火箭里面加燃料,没有任何变化,所以B错误;
C、点火发射,火箭里面的燃料燃烧,助推火箭升空,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产生化学变化,所以C正确;
D、自动对接,对接是部件与部件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没有化学变化,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熟练掌握即可。
2. 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示操作正确;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示操作错误;
D、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水泥砂浆 B. 液态氧 C. 洁净的空气 D. 汽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水、沙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液态氧中只含有氧气分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汽水中含有水、糖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4. “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物
B. 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4个氢分子
C. 对乙烯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答案】A
【解析】
【详解】A、对乙烯基苯酚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对乙烯基苯酚是由对乙烯基苯酚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8):(16×1)=12:1: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6×1)=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5. 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可应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 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D. 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37=2+8+18+8+x,x=1,最外层电子数是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7;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7,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铷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 归纳与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安全
①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给水杀菌消毒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①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C. 化学与健康 D. 化学与社会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 ②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干净煮熟后就可以食用 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①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给水杀菌消毒,说法正确;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说法正确,故选项A符合题意;
B、①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说法正确;②室内起火,不能立即开窗通风,以防空气流通造成火势蔓延,说法错误,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说法正确;②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干净煮熟后也不可以食用,以防危害人体健康,说法错误,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错误;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说法正确,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8%
B.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 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中数据可知,a=100%-14%-6%-70%=10%,b=100%-40%-10%-42%=8%,故A说法正确;
B、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为:a=100%-14%-6%-70%=10%,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也为10%,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0%-42%):(14%-8%)=14:3,故C说法错误;
D、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70%-42%):(14%-8%):(40%-6%)=14:3:17,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工业合成氨为:,合成氨的反应中N2、H2、NH3的质量比为28:6:34=14:3:17,所以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8. 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
B 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MnO2中混有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锌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闻气味,可以鉴别酒精和水,有酒的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无明显气味的是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可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用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分离得到二氧化锰,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
D、加足量的稀硫酸,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能分离出铜,但无法分离出锌,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D。
9. 下列各组物质在NaOH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NaNO3 、NH4Cl 、KMnO4 、Ba(NO3)2
B. K2SO4 、KOH 、NaNO3 、NaCl
C. Na2SO4 、Ca(NO3)2 、BaCl2 、 KCl
D. KNO3 、 Na2CO3 、MgCl2 、H2SO4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水,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A错误;
B、氢氧化钠、硫酸钾、氢氧化钾、硝酸钠、氯化钠几种物质间不发生反应,且溶液均为无色,B正确;
C、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氯化钠,两种物质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碳酸钠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10. 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水
B. ②表示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C. ③表示电解水
D. 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Ba(OH)2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溶液始终呈碱性,其pH始终大于7,不可能小于等于7,故A图像错误;
B、一定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氯化钠固体并不能继续溶解,因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B图像错误;
C、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C图像正确;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因此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D图像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35—40题每空1分,第41题6分,共30分)
11. 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
(3)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两个硫离子________。
【答案】(1)He (2)Ca
(3)
(4)2S2-
【解析】
【小问1详解】
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氦气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为He;
【小问2详解】
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表示为Ca;
【小问3详解】
氧化铝中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铝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3=0,解得x=+3,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表示为:;
【小问4详解】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硫离子表示为2S2-。
12. 鄂州花湖机场是客运和货运两用机场,年内将开通40条国内货运航线、6条国际货运航线,正向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目标迈进。“五一”期间,小琳随父母乘车到花湖机场游玩。
(1)途经花马湖,她见湖水清澈透明,想知道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湖水的水样中加入______进行检验。
(2)到达机场入口,一股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
(3)抵达航站楼,她看到一棵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树苗,你认为应施加下列化肥中的 (填字母序号)。
A. NH4HCO3 B. Ca3(PO4)2 C. K2SO4
(4)进入候机厅,她看到消防柜里存放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写出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________。
【答案】(1)肥皂水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A
(4)隔绝空气(或氧气)和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小问2详解】
一股浓郁花香扑鼻而来,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小问3详解】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某农民种植的小麦植株矮小,叶色发黄,说明土壤中缺乏氮元素,因此选氮肥;
A、NH4HC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
B、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K2SO4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是液体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同时二氧化碳气体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氧气,达到灭火效果。
1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O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图中________物质相似。
(3)t3℃时,将6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4)t3℃ 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溶解度:B>A>C
②溶剂质量:C>B>A
③溶液质量:B>A>C
④溶质质量分数:B>A>C
【答案】(1)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C (3)80
(4)①③##③①
【解析】
【小问1详解】
P点的含义是: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O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C相似;
【小问3详解】
设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x,则,,所以将6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30g的A物质,所以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0g+50g=80g;
【小问4详解】
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溶解度:B>A=C,①错误;
②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知,溶液质量一定,溶质质量越大,溶剂质量越小,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因此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C>B>A,分别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②正确;
③降低温度,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后,A物质析出的晶体较多,所以溶液质量:C>B>A,③错误;
④降温后,A、B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还是饱和溶液,降温之后溶解度B大于A,溶质质量分数B大于A;降温之后C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之前C溶解度最小,故降温后溶质质量分数B>A>C,④正确;
故选①③。
14. 如图,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E是单质,且A、E均为黑色粉末,人体胃液中含有B,物质C与D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图中两圆相交表示圆中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
(2)B与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4)D与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答案】(1)CuO(或Fe3O4等)
(2)2HCl+Ca(OH)2=CaCl2+2H2O
(3)产生蓝色沉淀 (4)置换反应
【解析】
【分析】人体胃液中含有B,故B为盐酸,物质C与D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其中C能与B盐酸(酸)反应,故C为氢氧化钙(碱),D为硫酸铜(盐),由于E为黑色粉末状单质,E能与硫酸铜反应,则E为铁,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故A为氧化物,且A能与B盐酸反应,A为黑色粉末,推测A为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合理即可),代入验证,推论合理。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黑色粉末状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则A物质可能为CuO、Fe3O4等;
【小问2详解】
B为盐酸,C为氢氧化钙,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C的溶液为氢氧化钙溶液,D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可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
【小问4详解】
D为铁,E为硫酸铜,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1)集气瓶 (2) ①. B ②.
(3)A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选B,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也选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所以应选用的装置为:AC。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了盖上瓶盖。对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为了验证假设,同学们共同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帮他们完善该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发现,B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该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振荡 ______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
结论:假设二成立
反思一: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反思二:步骤一中,滴加Ba(NO3)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_______。
【答案】 ①. 产生白色沉淀 ②. 氢氧化钠##NaOH ③. CO2+2NaOH=Na2CO3+H2O ④. 检验和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解析】
【详解】步骤一:根据实验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反推现象,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碳酸钡沉淀,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二:由于硝酸钡过量,将溶液中的碳酸钠完全消耗,此时溶液中无碳酸钠,因为硝酸钡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红,故使酚酞变红的是氢氧化钠,由此得出结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反思一: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反思二: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为了排除碳酸钠对步骤二的干扰,需加入过量硝酸钡,检验和除尽碳酸钠。
17. 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3.4 (2)解:通过数据比较可知:10.0g稀盐酸完全反应可以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1.0g,
设10.0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为x
x=0.73 g
则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第一次加入的10.0g稀盐酸能与4.0g-3.0g=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二次加入的10.0g稀盐酸能与3.0g-2.0g=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三次加入的10.0g稀盐酸能与2.0g-1.0g=1.0g碳酸钙完全反应;第四次加入的10.0g稀盐酸只能与1.0g-0.6g=0.4g碳酸钙反应,说明此时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0.6g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故4.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4.0g-0.6g=3.4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鄂州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1. 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箭转场 B. 燃料加注 C. 点火发射 D. 自动对接
2. 实验操作是实验探究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水泥砂浆 B. 液态氧 C. 洁净的空气 D. 汽水
4. “端午时节粽飘香。”据研究,粽子的香味来源于粽叶中含有的对乙烯基苯酚(化学式为C8H8O)。下列有关对乙烯基苯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乙烯基苯酚属于有机物
B. 对乙烯基苯酚中含有4个氢分子
C. 对乙烯基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对乙烯基苯酚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8:1
5. 铷是一种重要化学元素,可应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 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D. 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5周期
6. 归纳与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安全
①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给水杀菌消毒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异味 ①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立即开窗通风
C. 化学与健康 D. 化学与社会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 ②霉变的大米经淘洗干净煮熟后就可以食用 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②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A. A B. B C. C D. D
7. 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8%
B.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 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8. 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酒精和水 闻气味
B 检验CO中是否含有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C 除去MnO2中混有的少量KCl固体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分离锌粉和铜粉 加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A. A B. B C. C D. D
9. 下列各组物质在NaOH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 NaNO3 、NH4Cl 、KMnO4 、Ba(NO3)2
B. K2SO4 、KOH 、NaNO3 、NaCl
C. Na2SO4 、Ca(NO3)2 、BaCl2 、 KCl
D. KNO3 、 Na2CO3 、MgCl2 、H2SO4
10. 图像能直观表达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对有关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表示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加水
B. ②表示一定的温度时,向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并搅拌
C ③表示电解水
D. 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35—40题每空1分,第41题6分,共30分)
11. 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
(3)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4)两个硫离子________。
12. 鄂州花湖机场是客运和货运两用机场,年内将开通40条国内货运航线、6条国际货运航线,正向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目标迈进。“五一”期间,小琳随父母乘车到花湖机场游玩。
(1)途经花马湖,她见湖水清澈透明,想知道湖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向湖水的水样中加入______进行检验。
(2)到达机场入口,一股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
(3)抵达航站楼,她看到一棵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的树苗,你认为应施加下列化肥中的 (填字母序号)。
A. NH4HCO3 B. Ca3(PO4)2 C. K2SO4
(4)进入候机厅,她看到消防柜里存放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请写出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________。
13.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2)O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图中________物质相似。
(3)t3℃时,将60gA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g。
(4)t3℃ 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①溶解度:B>A>C
②溶剂质量:C>B>A
③溶液质量:B>A>C
④溶质质量分数:B>A>C
14. 如图,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E是单质,且A、E均为黑色粉末,人体胃液中含有B,物质C与D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图中两圆相交表示圆中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
(2)B与C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
(4)D与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用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了盖上瓶盖。对于该瓶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三:该溶液全部变质。
为了验证假设,同学们共同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帮他们完善该探究过程。
查阅资料发现,Ba(NO3)2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该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振荡 ______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
结论:假设二成立
反思一: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反思二:步骤一中,滴加Ba(NO3)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 _______。
17. 为测定某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4.0g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将该稀盐酸40.0g分4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3.0 2.0 1.0 0.6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1)4.0g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g。
(2)求该瓶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后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高二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