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高一下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下列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物质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D.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择用稀硫酸
2.下列关于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能发生酯化反应
B.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C.葡萄糖充分燃烧的产物为CO2和H2O
D.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HCHO),所需氧气的量不相同
3.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能使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的是
A.乙烯 B.乙烷 C.乙醇 D.苯
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性质有关
②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③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④H、N、Na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全部
5.关于有机物a()、b()、c()
A.a、b、c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B.a、b、c的分子式均为C8H8
C.a的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D.b的二氯代物有3种
6.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B.油脂属于酯类,可用于制取肥皂
C.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D.糖类、油脂、蛋白质中均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7.为了提纯表中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烷(乙烯) 酸性KMnO4溶液 洗气
B NO(NO2) H2O 洗气
C CO2(SO2) 饱和NaHCO3溶液 洗气
D Cl2(HCl) 饱和食盐水 洗气
A.A B.B C.C D.D
8.Mg(NH2)2可与水发生反应:Mg(NH2)2+2H2ON2H4+Mg(OH)2。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14N与15N互为同素异形体 B.H2O的电子式:
C.Mg2+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
9.与乙炔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丙炔 B.环丁烷 C.甲苯 D.苯
10.下列试剂不能用来鉴别乙醇和乙酸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蒸馏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1.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某烃结构简式可表示为C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最多有22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该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12.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B.装置②可用于洗涤BaSO4表面的Na2SO4
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
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有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填序号)
A. O2和O3 B.和 C. CH3CH2CH2CH3和 D. 和 E. CH3CH2CH2CH3和
⑴______组属于同位素;
⑵______组两种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14.现行中学教材中,有以下化学实验:
A.溴乙烷的水解 B.浓硫酸跟乙醇反应制乙烯 C.乙醛还原新制的氢氧化铜; D.乙酸乙酯的制取 E.石油的蒸馏 F.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G.硝基苯的制取 对以上实验,按下列各操作的要求,用字母A-G完成以下填空:
(1)需用水浴加热的是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不需要检查气密性的是___________;
(3)为防止液体暴沸,常需加少量碎瓷片的是___________;
(4)需用温度计的是___________.
15.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F___________、F2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O2 ___________、NH3___________、N2___________、CH4___________。
16.苯甲酸乙酯()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溶剂等。其制备方法为:

已知:
颜色、状态 沸点(℃) 密度()
苯甲酸 无色、片状晶体 249 1.2659
苯甲酸乙酯 无色澄清液体 212.6 1.05
乙醇 无色澄清液体 78.3 0.7893
环己烷 无色澄清液体 80.8 0.7318
*苯甲酸在100℃会迅速升华。
实验步骤如下:
a.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乙醇(过量)、20mL环己烷,以及4mL浓硫酸,混合均匀并加入沸石,按下图所示装好仪器,控制温度在65~70℃加热回流2h.反应时环己烷—乙醇—水会形成“共沸物”(沸点62.6℃)蒸馏出来,再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

b.反应结束,打开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体后,关闭旋塞。继续加热,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体不再明显增加,停止加热。
c.将烧瓶内反应液倒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加入饱和溶液。
d.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机层,水层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机层。加入氯化钙,对粗产物进行蒸馏,低温蒸出乙醚后,继续升温,接收210~213℃的馏分。
e.检验合格,测得产品体积为12.86mL。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步骤a中加入沸石作用:___________。温度在65~70℃加热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苯甲酸乙酯的产率是多少:___________。
17.下图是与乙醇有关的两个实验,
(1)图1试管A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指出图1中两处明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图2中酒精灯,反复挤压气囊,向图2装置中鼓入空气,铜丝反复出现由红变黑又由黑变红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图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若试管B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________(填名称)。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 b.苯 c.碳酸氢钠溶液 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除去。
18.回答下列问题:
(1)一定量的乙醇和O2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的产物为CO2、CO和H2O(g)。产物分别经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10.8g,碱石灰增重13.2g。求乙醇和氧气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0.5mol乙醇与9.2g金属钠充分反应,则标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
19.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2.59 g·L-1。
(1)其摩尔质量为_______。
(2)该烃的含碳量为82.8%,则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分子式是_______。
(3)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
20.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其中B、C同周期,B、D同主族,原子半径E>D>B>C>A。D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B、C原子电子数之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
(1)B、C、D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B与C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甲的结构式是________,C与E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乙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乙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形成的化合物之一丙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写出由丙制得高聚物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
21.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A、C、E、G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通常状况下,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G是黄绿色的气体,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为强碱,D是某种具有磁性的金属矿物的主要成分,K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
(2)H的电子式为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4)写出常温下G与F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2.在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中,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都能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但常温时A、B形成的化合物呈液态,C、B形成的化合物呈固态。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E的核电荷数最大,D与E能形成气态物质ED4 。
(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
(3)C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ED4的电子式是______;
(4)D、E所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具体的化学式);
(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如,SO2、O3、NO,可互称为等电子体,则与B、D同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中,能与N、CS2互称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二种符合要求微粒的名称)。
参考答案:
1.D
A.1个油脂分子中含有3个酯基,所以属于酯类物质,A正确;
B.油脂分子中的酯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正确;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比较完全,其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C正确;
D.植物油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为可逆反应,水解不完全,所以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择用稀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故选D。
2.D
A.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羟基,能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故A正确;
B.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某些氧化剂氧化,故B正确;
C.葡萄糖分子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由原子守恒可知,完全燃烧的产物是和,故C正确;
D.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只要质量相等,所含原子个数相等,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葡萄糖和甲醛的最简式相同,则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同,故D错误;
故选D。
3.A
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A正确;
B.乙烷与溴水、高锰酸钾不反应,不能使其褪色,故B错误;
C.乙醇含有羟基与溴水不反应,不能使溴水褪色;能够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C错误;
D.苯分子中碳碳键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4.B
①河水是胶体,遇海水发生聚沉,故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性质有关,正确;②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H2SO4,属于共价化合物,错误;③电解质是指在熔融态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乙酸属于电解质,葡萄糖属于非电解质,蛋白质属于混合物,错误;④Na的氧化物为离子化合物,错误。所以可知错误的是②③④。
故选B。
5.D
A.b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不饱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A不正确;
B.c的分子结构为,分子式为C9H10,B不正确;
C.苯分子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但连接乙烯基和苯基的为碳碳单键,可以旋转,所以a的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不正确;
D.b的二氯代物中,二个氯原子可以取代同一面同一边的二个氢原子、可以取代同一面对角线上的两个氢原子、也可以取代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氢原子,所以b的二氯代物有3种,D正确;
故选D。
6.D
A.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氧化后提供能量,故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碱性条件下水解,发生皂化反应,制取肥皂,故B正确;
C.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氨基酸分子间脱水形成多肽,最终生成蛋白质,故C正确;
D.蛋白质中除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外,还可能含有N、P、S等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7.A
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A项错误;
B.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则可以用洗气的方法除去一氧化氮中的二氧化氮气体,B项正确;
C.CO2在饱和NaHCO3溶液的溶解度小,而SO2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则可以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气的方法除去CO2中的SO2,C项正确;
D.HCl极易溶于水,而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洗气的方法除去氯气中的HCl,D项正确;
答案选A。
8.B
A. 14N与15N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H2O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B正确;
C.Mg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Mg2+,Mg2+的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每一层的电子数分别为2、8,其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的质量数为8+8=16,表示为,故D错误;
答案选B。
9.D
乙炔的最简式是CH,则与乙炔具有相同的碳、氢百分含量,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苯,答案选D。
10.C
乙醇和乙酸都易溶于水,乙酸含有-COOH,具有酸性,乙醇含有-OH,能发生取代反应,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二者性质的异同鉴别。
A、乙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可鉴别,故A不选;
B、乙酸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鉴别,故B不选;
C、乙醇和乙酸都易溶于水,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C选;
D、乙醇含有-OH,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鉴别,故D不选。
故选C。
11.C
A.苯环上的12个原子共平面,两个苯环可以共平面,甲基中最多有1个H原子能与苯环共平面,故此有机物中最多有24个原子共平面,故A错误;
B.苯环上有2种环境的氢原子(甲基的间位和邻位),一氯代物有2种,故B错误;
C.苯环上的12个原子共平面,而甲基取代了苯环上的H原子,故甲基上的C原子一定与其所在的苯环共平面,但由于两个苯环可以共平面也可以不共平面,故当两个苯环不共平面时,共平面的碳原子数最少,此时有10个C原子共平面,如图 ,故C正确;
D.该物质含有两个苯环,苯的同系物只含一个苯环,所以该烃不是苯的同系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D
A. 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故A正确;
B. 沉淀的洗涤在过滤器中进行,装置②可用于洗涤BaSO4表面的Na2SO4,故B正确;
C. 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分为两层,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装置③可用于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故C正确;
D.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可用溴的水溶液,不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13. B E
根据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据此分析解答。
(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满足条件的为和,故答案为:B;
(2)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满足条件的为CH3CH2CH2CH3和 ,故答案为:E。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2),要注意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D中的物质是同一种物质。
14. F、G A、C、F、G B、D、E B、E、G
(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中为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其他反应,需用水浴加热;硝基苯的制取为便于控制温度在50℃-60℃,也需要水浴加热,故答案为F、G;
(2)溴乙烷的水解、乙醛还原新制的氢氧化铜、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以及硝基苯的制取均不需要带塞子的仪器,无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A、C、F、G;
(3)浓硫酸跟乙醇反应制乙烯、石油的蒸馏、酯化反应实验中均是对混合液体加热的,且液体会沸腾,为防止液体暴沸,常需加少量碎瓷片,故答案为:B、D、E;
(4)浓硫酸跟乙醇反应制乙烯、石油的蒸馏、硝基苯的制取均需要对反应的温度进行控制,需要用到温度计,故答案为:B、E、G。
15.
氟化氢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F原子间为共价键,氟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与1个H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故氟化氢的电子式为:;
氟气是非金属单质气体,F原子和F原子间为共价键,氟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共用一对电子,故氟气的电子式为:;
水为共价化合物,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分别与2个H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故水的电子式为:;
氧气是非金属单质气体,O原子和O原子间为共价键,氧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共用两对电子,故氧气的电子式为:;
氨气是非金属单质气体,N原子和H原子间为共价键,氮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分别与3个H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故氨气的电子式为:;
氮气是非金属单质气体,N原子和N原子间为共价键,氮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共用三对电子,故氮气的电子式为:;
甲烷分子中,C原子与4个H原子分别共用一对电子,形成4个C-H键,故甲烷的电子式为:。
16.(1) 催化剂、吸水性 防止暴沸 水浴加热
(2)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吸收乙醇,中和苯甲酸,降低苯甲酸乙酯的溶解度
(4)90.02%
在加热条件下苯甲酸、乙醇(过量),以及浓硫酸,混合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利用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回流环己烷和乙醇,结合装置图、物质的性质和问题逐一分析解答。
(1)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步骤①中沸石为了防止液体加热煮沸时产生爆沸现象,由于温度低于100℃,所以采用水浴加热;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是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3)生成的苯甲酸乙酯中含有苯甲酸和乙醇,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吸收乙醇,中和苯甲酸,降低苯甲酸乙酯的溶解度;
(4)12.20g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12.20g÷122g/mol=0.1mol,理论生成的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0.1×150g=15g,而实际生成苯甲酸乙酯的质量为:12.86mL×1.05g ml-1=13.503g,所以实验的产率=×100%=90.02%。
17. 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 导管末端伸入液面以下,易造成倒吸 饱和NaOH溶液碱性太强,易造成乙酸乙酯水解而降低产率 2Cu+O22CuO CH3CH2OH+CuOCH3CHO+Cu+H2O 放热 乙酸 c 蒸馏
图1为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乙醇、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共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试管中盛放饱和碳酸钠溶液,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同时反应挥发出的乙酸,溶解乙醇,便于溶液分层,为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图2为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加热条件下,铜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挥发的乙醇在加热条件被氧化铜氧化成乙醛,铜丝反复出现由红变黑又由黑变红的现象。
(1)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根据分析图示错误为:导管末端伸入液面以下,易造成倒吸;乙酸乙酯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所以饱和NaOH溶液碱性太强,易造成乙酸乙酯水解而降低产率;
(2)铜丝反复出现由红变黑又由黑变红的现象,说明铜先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挥发的乙醇在加热条件被氧化铜氧化成乙醛,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Cu+O22CuO、CH3CH2OH+CuOCH3CHO+Cu+H2O;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3)若试管B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显酸性,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可以应是乙醛被氧化生成的乙酸;乙酸可以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增大与乙醇、乙醛的熔沸点差异,所以之后再进行蒸馏分离即可。
18.(1) 0.2mol 0.55mol
(2)4.48L
【解析】(1)
浓硫酸增重10.8g,即生成水的质量是10.8g,n(H2O)=10.8g÷18g/mol=0.6mol,根据氢原子守恒,可得:C2H5OH~3H2O,所以n(C2H5OH)===0.2mol;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生成CO2的质量,故n(CO2)==0.3mol,根据碳原子守恒:n(CO)=2×0.2mol-0.3mol=0.1mol,根据氧原子守恒:n(O2)==0.55mol;
(2)
9.2g钠的物质的量是9.2g÷23g/mol=0.4mol,根据方程式2C2H5OH+2Na=2C2H5ONa+H2↑可推知乙醇过量,应按钠的量进行计算,即生成标况下氢气的体积是V(H2)=0.2mol×22.4L/mol=4.48L。
19.(1)58 g·mol-1
(2) 2∶5 C4H10
(3)CH3CH2CH2CH3、
【解析】(1)
某气态烃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2.59 g·L-1,则1 mol该气体的质量为m=2.59 g·L-1×22.4 L=58 g,故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58 g/mol;
(2)
该烃的含碳量为82.8%,则物质分子中含有的C原子数为:,含有的H原子数为:,因此该物质分子式是C4H10,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n(C):n(H)=4:10=2:5;
(3)
分子式是C4H10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是CH3CH2CH2CH3、。
20. H2O>CH4>SiH4 O=C=O 离子键、非极性键 2CO2+2Na2O2=2Na2CO3+O2 nCH2=CH2 加聚反应(写聚合反应不得分)
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其中B、C同周期,B、D同主族,原子半径E>D>B>C>A,D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B、C原子电子数之和,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E最外层只能是1个电子,D最外层为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D为硅元素,E为Na元素;
(1)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现元素的非金属性O>C>Si,则三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2O>CH4>SiH4;
(2)C和O形成的三原子分子CO2的结构式是O=C=O ,O与Na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Na2O2的电子式是,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非极性键;
(3)CO2和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
(4)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制聚乙烯的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该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点睛: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①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或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跟氢气化合越容易(或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③氧化性越强的非金属元素单质,对应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反之越弱,(非金属相互置换)。
21. Fe3O4 2Na+2H2O=2NaOH+H2↑ Cl2+2OH-=Cl-+ClO-+H2O
A、C、E、G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通常状况下,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为氢气,G是黄绿色的气体,为氯气,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为水,A为常见单质,且和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强碱F,则A为Na,F为NaOH,D是某种具有磁性的金属矿物的主要成分,为Fe3O4,K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固体,为氢氧化铁,E即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的H为HCl。
(1) D为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2) H为HCl,是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3) 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化学法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4) 常温下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22. Na>Si>O>F>H H-O-O-H HF>SiH4 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二氟化铍
试题分析:在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中,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都能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但常温时A、B形成的化合物呈液态,C、B形成的化合物呈固态,所以A是H,B是O,C是Na。D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E的核电荷数最大,D与E能形成气态物质ED4,这说明D是F,E是Si。
(1)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a>Si>O>F>H;
(2)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双氧水,其结构式为H-O-O-H;
(3)C与B按原子个数比为1:1形成化合物是过氧化钠,其电子式是,ED4的电子式是;
(4)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D、E所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F>SiH4;
(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如,SO2、O3、NO,可互称为等电子体,这说明原子数个价电子数分别等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与B、D同周期元素组成的微粒中,能与N、CS2互称为等电子体的微粒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二氟化铍。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推断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名师点晴】该题的解答关键是准确判断出元素种类,难点是电子式书写和等电子体理解与应用。关于等电子体关键是依据所给信息得出等电子体的含义,即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微粒。关于电子式的书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同一个式子中的同一元素的原子的电子要用同一符号,都用“·”或“×”。如:×Mg×不能写成·Mg×。2、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中,阳离子的电子式就是离子符号。如Mg2+既是镁离子符号,也是镁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最外层都是8电子结构(H-除外),在表示电子的符号外加方括号,方括号的右上角标明所带电荷。如:S2-的电子式为,Cl-的电子式为。3、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是1∶1时,要注意每一个离子都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相邻的事实。如:MgCl2的电子式为,不能写成或。4、写双原子分子的非金属单质的电子式时,要注意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和表示方法。如:N2的电子式应为或,不能写成或,更不能写成或。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下一篇: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 (答案) 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