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五城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含解析)

2023年辽宁省五城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 B.胆矾研碎 C.干冰升华 D.石蜡熔化
2.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沙 B.面粉 C.酒精 D.植物油
3.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 B. C. 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固体药品
B.滴加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检查装置气密性
5.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氨能和氧气发生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N2
B.H2
C.H2O2
D.H2O
6.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范围如表:蚊虫叮咬时会排放出蚁酸,被蛟虫叮咬后,适合涂抺的是
物质 汽水 自来水 肥皂水 炉具清洁剂
A.汽水 B.自来水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7.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镁条——生成白色固体
C.木炭——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铁粉用于食品保存 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钢丝用于制导线
9.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氯气 B.氯化氢 C.氯化钠 D.金刚石
10.以下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家中电器着火,用水扑火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夜晚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D.房间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11.硝酸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受热易分解,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下列有关硝酸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铵应密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 B.硝酸铵结块时用铁锤砸碎
C.硝酸铵是一种复合肥料 D.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施用会提高肥效
1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极易溶于水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用于航天领域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D.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氧气
1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4
1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中含少量——通入氧气、点燃
B.溶液中含少量——加入过量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C.溶液中含少量——加入过量粉,充分搅拌后过滤
D.固体中含少量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氨气______;
(2)硫酸铝中的阴离子______;
(3)3个硅原子______;
(4)2个氮分子______。
17.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中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D粒子属于______离子(填“阴”或“阳”);
(4)C与E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排在第______周期。
18.妈妈为小华准备了一份晚餐有米饭、清蒸鱼、豆腐汤、青椒肉丝、凉拌黄瓜。
(1)以上食物中主要营养素属于糖类的是______。
(2)烹调时使用了加铁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缺铁引起的______。
(3)清蒸鱼中的食盐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
(4)餐桌上的餐具有竹筷、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塑料属于______材料。
(5)烧菜结束后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______。
(6)饭后,用净水器里的水沏了一壶茶,净水器里的活性炭具有______作用。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
(2)稍微加热c的饱和溶液即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
(3)时,把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将时等质量的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剂质量: B.析出晶体质量: C.溶质质量分数:
20.能源、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答一种物质即可)。
它燃烧会产生的污染物有______。(任写一条)
(2)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______。
(3)蒸气转化法是目前天然气制备合成气的主要途径。在催化剂存在及高温条件下,甲烷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请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______。
21.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武德合金做保险丝的原因是______。
(2)高炉炼铁是用一氧化碳把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出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铁制品锈蚀极大程度上浪费了金属资源,写出一种防止厨房刀具锈蚀的方法______。
(3)在轮船铁制外壳镀上一些锌可以防止船壳锈蚀,为比较铁、锌活动性,可将锌片放入______中;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为无色,则滤出固体的成分有______种可能。
三、流程题
22.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A是常温常压下密度最小的气体,C广泛应用于制取洗涤剂,以及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各物质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E物质的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A的用途是______。
四、填空题
23.“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图1实验中,为了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2)图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粒碘和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水,能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图3实验中,铁丝在空气中只红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剧烈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之一是______。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五、实验题
24.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要制取一瓶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
(3)若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通过长颈漏斗添加的药品是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25.同学们在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探究一】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固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2)实验二中,将一定量的水加入盛有固体的试管中,立即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3)实验三中,滴入几滴溶液后振荡,观察到______,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4)实验四中,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实验三、实验四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得到蓝色溶液,同学们对混合后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
【设计实验】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混合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溶液。 有气泡产生 (填“含有”、“不含有"”)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和学过的知识,氢氧化钠应______保存。
七、填空题
26.高铁酸钠是一种能氧化、杀菌、脱色、除臭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
(1)高铁酸钠中钠、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高铁酸钠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g。
八、计算题
27.某碳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钾。现取一定量该样品,加水配制成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g;
(2)原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详解】A、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干冰升华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C
【详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C
【详解】解:设氮元素化合价为,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
答案:C。
4.D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5.D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均不会改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4个氮原子、12个氢原子和10个氧原子,反应后有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X物质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由于X的前面有一个系数6,因此可知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D。
6.C
【分析】蚊虫叮咬时会排放出蚁酸,蚁酸为酸性,需要涂抹碱性物质,但涂抹物质的碱性不能过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详解】A、汽水pH<7,为酸性,错误;
B、自来水pH≤7,为中性或酸性,错误;
C、肥皂水pH>7,为碱性,且碱性不强,可以涂抹,正确;
D、炉具清洁剂pH>7,为碱性,但碱性较强,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错误;
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生成白色固体,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错误;
D、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生大量白烟,错误;
故选B。
8.A
【详解】A、铁粉做食品保鲜剂是利用铁生锈,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利用铁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
B、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有色光的性质,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C错;
D、钢丝用于制导线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9.D
【详解】A、氯气由氯气分子构成;
B、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D、金刚石是碳单质,由碳原子构成;
故选D。
10.B
【详解】A、家中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扑灭,防止电线短路造成触电危险,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A错误;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是利用了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正确;
C、燃气具有可燃性,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电火花可能引燃发生爆炸,因此夜晚家中燃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检查,故C错误;
D、房间着火,立即打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A、硝酸铵易溶于水,易潮解而结块,受热易分解,所以应密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潮或受热分解,正确;
B、硝酸铵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所以结块时用铁锤砸碎容易发生爆炸产生危险,错误;
C、硝酸铵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D、硝酸铵是铵态氮肥,会与熟石灰反应放出氨气,降低肥效,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鱼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水中溶有氧气,错误;
B、夏天食物腐烂是食物发生了缓慢氧化,与氧气有关,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错误;
故选C。
13.D
【详解】试题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B、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C正确;D、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1:2,故D错误。故选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14.B
【详解】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性质和无机物类似,归类为无机物,错误;
B、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C、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错误;
D、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A、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所以当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一氧化碳是不能被点燃的,且通入氧气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A的除杂方法错误;
B、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除杂方法错误;
C、铜与硫酸不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故C除杂方法错误;
D、在空气中灼烧,木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D除杂方法正确;
故选D。
16.(1)
(2)
(3)
(4)
【详解】(1)1个氨气分子由1个氮原子、3个氢原子构成,则氨气的化学式为NH3;
(2)硫酸铝由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硫酸根离子是阴离子,符号为;
(3)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原子,3个硅原子表示为3Si;
(4)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
17.(1)79.90
(2)E
(3)阳
(4)三/3
【详解】(1)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90。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与B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E,因为B和E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
(3)D中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2+8),是阳离子。
(4)元素所在周期数和对应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C、E核外都有三层电子,所以C与E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排在第三周期。
18.(1)米饭
(2)贫血
(3)无机盐
(4)合成
(5)清除可燃物
(6)吸附
【详解】(1)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2)烹调时使用了加铁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缺铁引起的贫血;
(3)清蒸鱼中的食盐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无机盐;
(4)餐桌上的餐具有竹筷、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5)烧菜结束后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6)饭后,用净水器里的水沏了一壶茶,净水器里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19.(1)c
(2)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
(3)不饱和
(4)BC
【详解】(1)由图可知,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由图可知,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稍微加热c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结晶析出,即出现浑浊现象;
(3)由图可知,t3℃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 a达到饱和状态,200g水中最多溶解100g a可达到饱和状态,所以t3℃ 时,把 80g 物质 a 加入到 200g 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
(4)A、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则t3℃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a<b,将t3℃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仍然是a<b,故A错误;
B、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将t3℃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故B正确;
C、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则将t3℃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时,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故溶质质量分数:a<b,故C正确;
故选BC。
20.(1) 汽油
(2)增大了可燃物氧气接触面积
(3)
【详解】(1)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中,汽油常用作汽车燃料;它燃烧会产生CO等空气污染物;
(2)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氧气接触面积;
(3)甲烷在催化剂存在及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1)熔点低
(2) 洗净、擦干
(3) 溶液或溶液或溶液 两/2/二
【详解】(1)保险丝需要产生较高温度时即是熔断,避免发生危险。所以使用武德合金做保险丝的原因是熔点低。
(2)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接触。为防止铁生锈可以阻止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所以防止刀具生锈可以洗净、擦干。
(3)活泼金属能将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比较铁、锌活动性,可将锌片放入亚铁盐溶液中,如Fe(NO3)2 溶液或FeCl2溶液或FeSO4溶液。锌能将铁置换出来,若滤液为无色,则亚铁盐全部转化为了锌盐,但无法判断锌是否有剩余。所以滤渣一定有铁可能有锌,有2种可能。
22.(1)
(2)酸
(3)
(4)燃料/冶炼金属
【分析】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分别是酸、碱、盐、单质、氧化物中的一种,其中A是常温常压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氢气属于单质,C广泛应用于制取洗涤剂,以及玻璃、造纸、纺织等工业,C是碳酸钠,C属于盐;B、D、E属于酸、碱和氧化物中的一种,E能转化成A,说明E是酸,可能是盐酸或硫酸,E能转化成B,A可以和B相互转化,B是水,C和D能反应,且D属于碱,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D是氢氧化钙,代入相互转化关系,推导合理;
【详解】(1)B物质是水,化学式:;
(2)E物质是盐酸或硫酸,属于酸;
(3)C与D是指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4)A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23.(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
(2)碘几乎不溶于水,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3) 氧气的浓度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详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通过木条燃烧的情况粗略判断氧气的浓度,木条燃烧越剧烈氧气浓度越大。所以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多少,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2)要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则控制其他量相同,加入的溶质种类不同,一种溶解、一种不溶解可得出该结论。所以能说明“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的实验现象是碘几乎不溶于水,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
(3)空气和纯氧相比,氧气浓度不同,所以说明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氧气浓度。铁燃烧发出大量的热,会有高温熔融物溅落,所以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24.(1)锥形瓶
(2) D
(3)稀盐酸
【详解】(1)仪器①是锥形瓶;
(2)A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铁丝燃烧实验需要氧气纯度较高,且集气瓶内要放少量的水或细砂。氧气不易溶于水,D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且便于保留少量的水,所以最好选择的收集装置是D。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长颈漏斗添加液体药品,所以添加的是稀盐酸。
25.(1)易潮解(或有吸水性)
(2)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
(3)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5) 、 碳酸钠 含有 密闭
【详解】(1)实验一中氢氧化钠取出5分钟后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吸水性,易潮解。
(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试管内气压变大,会将红墨水压向右侧,所以看到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
(3)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酚酞不变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氢氧化钠消失了,可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
(4)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5)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将实验三、实验四反应后的溶液混合到一起,得到蓝色溶液,则实验四中一定有硫酸铜剩余(否则不会出现蓝色溶液),实验三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剩余(否则会出现蓝色沉淀),则一定有硫酸铜和实验三、实验四都生成的硫酸钠。
设计实验: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硫酸可以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加入的溶液可以是碳酸钠溶液,通过有气泡产生可判断含有硫酸。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容易潮解,所以应密闭保存。
26.(1)1∶2
(2)28
【详解】(1)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则高铁酸钠中钠、氧原子个数比为2:4=1:2;
(2)83g 高铁酸钠中含有铁元素的质量为。
27.(1)2.2
(2)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则原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答:原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详解】(1)某碳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钾,现取一定量该样品,加水配制成 50g 溶液,再加入 50g 稀盐酸,稀盐酸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50g-97.8g=2.2g;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辽宁省五城市统一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四(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