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单元过关测试
一、单选题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突破了传统的硅酸盐体系。下列物质中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水泥 B.普通玻璃 C.石墨烯 D.陶瓷
2.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量子通信材料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神舟”十五号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
C.“北斗三号”导航卫星搭载计时铷原子钟,铷是第IA族元素
D.“国产C919飞机”用到的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O2+OH-=
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SO2:SO2+2H2O+Cl2=4H+++2Cl-
C.将SO2通入到饱和NaHCO3溶液中:SO2+H2O+=+CO2+3H+
D.硅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Si+2OH-+H2O=+2H2↑
4.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氧化剂
B.发生氧化反应
C.反应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中N元素被氧化
5.下列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氨水中通入少量:
B.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
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D.铁与稀硝酸铵反应:
6.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叙述Ⅰ 叙述Ⅱ
A 溶液与Cu能发生置换反应 用溶液刻制铜材电路板
B 与氯水均具有漂白性 将等物质的量的与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布条褪色
C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焙制面包时使用碳酸氢钠
D 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A.A B.B C.C D.D
7.和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抗氧化等作用。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备硫酸,过程如下:将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在沸腾炉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在催化作用下与空气中的在接触室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的在吸收塔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同学们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品红褪色证明有氧化性
B.②中的试剂X应该是浓硫酸
C.③中的试剂Y应该是NaOH溶液
D.②中颜色变浅,但不消失,即可由③验证
8.食品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漂白、杀菌、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但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银耳本身为淡黄色,某地出产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封状况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支一口锅,锅内放硫黄,加热使硫黄熔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体有害,非法制作雪耳利用的是
A.硫的还原剂 B.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D.硫的漂白性
9.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在肿瘤的治疗、催化剂载体、磁流体、医药等领域均已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胶体粒子的流程如图,已知:性质类似于,溶于强碱时生成易溶于水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是为了过滤时分离铁和锌元素
B.“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
C.加适量“氧化”后,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
D.制得,胶体粒子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的目的是将部分还原成
10.粗食盐水中常含有少量Ca2+、Mg2+、SO,实验室提纯粗食盐水制取食盐的流程如下。
下列关于粗食盐水提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ii的目的是除去SO B.过程i和iii的顺序可互换
C.过程iii中加入的试剂X为Na2CO3 D.沉淀3的成分是BaCO3和CaCO3
11.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①②③④⑤⑥⑦中的几种,且每种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2) 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3) 将(2)中所得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无法确定是否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D.①④⑤⑦离子肯定不含有
12.10℃时,分别向4支小试管中滴加8滴溶液,再分别向其中滴加2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滴加NaOH溶液的量 2滴 6滴 12滴 16滴
立即观察沉淀的颜色 浅绿色 浅绿色 蓝色 蓝色
酒精灯加热浊液后沉淀的颜色 浅绿色 浅绿色 黑色 黑色
取浅绿色沉淀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加入稀盐酸完全溶解,再加入适量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取蓝色沉淀重复上述实验,无白色沉淀,经检验,试管3、4中黑色沉淀中含有Cu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现象可知浅绿色沉淀中可能含有
B.取浅绿色沉淀再滴加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仍不会变黑
C.试管3、4中的固体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反应:
D.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时,其相对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
13.用(能与水强烈反应)与过量H2在1000~1100℃温度下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图(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B.装置C中的烧瓶需要加热,其目的是使滴入的三氯硅烷气化
C.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D使用的是普通玻璃管
1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某些配合物的制备,如溶于氨水形成。液氨可以微弱的电离产生和,中的一个H原子若被取代可形成(联氨),若被取代可形成(羟胺)。经过转化可形成、、、(无色)等。与反应有气体生成,同时放出大量热。下列有关含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具有还原性,可用作制冷剂
B.难溶于水,可用作瓜果保护气
C.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火箭燃料推进剂
D.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二、非选择题
15.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
(1)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__性;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硝酸具有___________性。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该硫酸的浓度是___________;实验人员操作时不必需穿戴的安全用具是___________。
化学纯(CP)(500mL) 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 质量分数: 98.9%
A.防护手套 B.实验服 C.防毒面具 D.护目镜
(3)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铜片使之充分反应,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向烧杯内加入约20g蔗糖,向其中插入玻璃棒,滴加几滴蒸馏水,再加入适量浓硫酸。白色的蔗糖变为疏松多孔的黑色物质,放出大量的热使烧杯壁发烫。验证产生的气体有S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该气体中还含有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工业或机动车尾气中的NOx会造成环境问题,可用多种方法脱除。
(1)碱液吸收:NaOH溶液可吸收硝酸工业尾气(含NO、NO2),获得副产品NaNO2。
①等物质的量NO与NO2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若吸收时NO与NO2比例控制不当,则吸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中最有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还原法:尿素水溶液热解产生的NH3可去除尾气中的NOx,流程如下:
①尿素[CO(NH2)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②写出“催化反应”过程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若氧化处理后的尾气中混有SO2,此时催化剂表面会因为覆盖部分硫酸盐而导致催化剂中毒,降低NOx的去除率。试分析硫酸盐的产生过程___________。
④“催化反应”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在250℃~380℃之间。温度过高,NH3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实验室从废定影液[含Ag(S2O3)和Br-等]中回收Ag和Br2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图: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银离子,分离Ag2S时,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
(2)灼烧Ag2S制取金属Ag,用到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
(3)制取Cl2并将Cl2通入滤液中氧化Br-,获取Br2,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甲和乙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丙中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
(4)再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得粗溴,萃取分液时用到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粗溴从_______放出,水层从_______倒出。
(5)可用下图装置精制粗溴:
①仪器A的名称_______。
②仪器B的名称_______,图中冷却水应从B的_______(填“a”或“b”)口进入,能否用仪器E代替B,_______(填“能”或“否”)
③温度计的水银球能否插入粗溴中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
18.工业上由粗锰粉(主要杂质为Fe、Ni、Pb等金属单质)制备高纯碳酸锰。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金属活动性:Mn>Fe>Ni>Pb
②流程中各步骤中对杂质离子的去除情况如下表:
Fe2+ Ni2+ Pb2+
初始浓度/mg·L-1 21.02 4.95 5.86
酸浸后/mg·L-1 12.85 3.80 3.39
除铁后/mg·L-1 0.25 3.76 3.38
除镍、铅后/mg·L-1 0.10(达标) 3.19(未达标) 0.12(达标)
制备碳酸锰。已知溶液pH和反应温度对MnCO3的产率影响分别如图1、图2所示
请设计从提纯后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沉淀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水泥是以石灰石和黏土为原料,再与其他辅料经混合、研磨后在水泥回转窑中煅烧,经过复杂的变化得到的,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为原料,经过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得到的以硅酸钙、硅酸钠和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 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主要分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符合题意;
D.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属于传统的硅酸盐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A
【详解】A.螺旋碳纳米管、石墨烯均为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我国“神州”飞船航天员穿的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防热和防火性能十分出色,B正确;
C.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是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C 正确;
D.氮化硅(Si3N4)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 正确,
故答案为:A。
3.C
【详解】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生成亚硫酸氢钠:SO2+OH-=,A正确;
B.向氯水中通入少量SO2生成硫酸和盐酸:SO2+2H2O+Cl2=4H+++2Cl-,B正确;
C.将SO2通入到饱和NaHCO3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钠和二氧化碳:SO2 +2=+2CO2+H2O,C错误;
D.硅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钾和氢气:Si+2OH-+H2O=+2H2↑,D正确;
答案选C。
4.D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作还原剂,故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H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中N元素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应该用化学式表示,A错误;
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B错误;
C.因二氧化碳过量最终会生成碳酸氢根离子,C错误;
D.当时铁正好生成铁离子,当时铁正好生成亚铁离子,所以当时铁过量最终生成亚铁离子,D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置换反应为单质置换出单质,2FeCl3+Cu=2FeCl2+CuCl2,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SO2与Cl2混合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SO2和Cl2均被完全消耗不再具有漂白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气体,可使糕点蓬松,C项符合题意;
D.NH3溶于水产生了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而喷泉实验利用NH3极易溶于水,两者无因果关系,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①中品红褪色证明有漂白性,故A错误;
B.②主要目的是除掉二氧化硫,因此试剂X应该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B错误;
C.③主要目的是验证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试剂Y应该是澄清石灰水溶液,故C错误;
D.②中颜色变浅,但不消失,说明气体中没有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由③验证,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B
【详解】加热使硫黄熔化并燃烧,说明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不烂,且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不能对食品进行漂白,有毒,故B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9.D
【分析】由信息可知Zn能溶于强碱溶液,由流程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锌溶解生成偏锌酸钠和氢气,铁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含Na2ZnO2,分离出不溶物为Fe,加入稀硫酸与Fe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再加入适量过氧化氢,部分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得到含Fe2+、Fe3+的溶液,再通入氮气排出空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四氧化三铁胶体粒子,以此来解答。
【详解】A.Zn溶于强碱时生成可溶于水的[Zn(OH)4]2-,Fe不和NaOH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起到溶解镀锌层的作用,可以分离铁和锌元素,故A正确;
B.“酸溶”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B正确;
C.由流程可知酸溶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加过氧化氢氧化部分亚铁离子,则“氧化”后溶液中所存在的离子有:、、、,故C正确;
D.最后一步“反应”中N2的作用是排出空气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D。
10.B
【分析】粗盐水中加NaOH,Mg2+生成Mg(OH)2沉淀,向滤液1中加BaCl2,生成BaSO4沉淀,向滤液2中加碳酸钠,既能除掉Ca2+,生成CaCO3,也能除掉过量的BaCl2,生成BaCO3沉淀,最后向滤液3中加盐酸,除掉过量的Na2CO3及过量的NaOH,最后经过蒸发,盐酸挥发,生成NaCl晶体,根据以上分析答题。
【详解】A.根据分析,过程ii的目的是除去SO,A正确;
B.根据分析,只要过程iii中的碳酸钠在氯化钡后面加入即可,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顺序即过程i和iii的顺序不可以互换,B错误;
C.根据分析,过程iii中加入的试剂X为,C正确;
D.根据分析,沉淀3的成分是和,D正确;
故答案为B。
11.B
【分析】溶液无色,则一定不含Cu2+;向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含有H+,一定不含、;向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只能为BaSO4,溶液一定含有;生成的白色沉淀为AgCl,因前面实验中引入Cl-,该操作不能说明原溶液含有Cl-,由于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浓度均相等,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一定含有Na+,一定不含Cl-,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③Cl-,故A错误;
B.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①Na+、②、⑥H+,故B正确;
C.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①Na+,一定不含③Cl-,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③Cl-、④、⑤、⑦Cu2+,一定含有①Na+,故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碱式硫酸铜:,颜色为绿色,碱式硫酸铜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碱式硫酸铜溶于稀HCl,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方程式为:,硫酸钡为白色沉淀,则说明浅绿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碱式硫酸铜,可能含有氢氧根,A项正确;
B.由实验数据及现象可知,向浅绿色沉淀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为碱式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氧化铜颜色为黑色,B项错误;
C.由实验数据及现象可知,试管3,4中硫酸铜溶液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项正确;
D.由实验数据及现象可知,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对量不同,反应得到沉淀的颜色不同,说明相对量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D项正确;
答案选B。
13.D
【分析】A装置中Zn与稀硫酸反应制备H2,B装置用于干燥H2,C装置中通过加热使SiHCl3气化,D装置中实现H2与SiHCl3反应制备纯硅,据此作答。
【详解】A.A装置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中含有水蒸气,由于SiHCl3能与水强烈反应,故需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A项正确;
B.SiHCl3通常呈液态,将装置C加热的目的是使滴入的三氯硅烷气化,B项正确;
C.在装置D中三氯硅烷与氢气高温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HCl3+H2Si+3HCl,C项正确;
D.在装置D中SiHCl3与氢气在1000~1100℃条件下反应,普通玻璃管在高温下会软化,不能使用普通玻璃管,应选择耐高温的石英玻璃管,D项错误;
故选D。
14.C
【详解】A.NH3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可用作制冷剂,这与NH3具有还原性无关,选项A错误;
B.N2不能帮助呼吸,能够使害虫窒息而死,因此可用作瓜果保护气,这与其是否难溶于水的性质无关,选项B错误;
C.NO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N2H4反应产生N2、H2O,同时产生大量能量,因此可作火箭燃料推进剂,选项C正确;
D.NH4HCO3含有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氮元素,因此可用作氮肥,与其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5.(1) 强氧化 不稳定
(2) 18.56mol/L C
(3)3Cu+8H++2 =3Cu2++2NO↑+4H2O
(4)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将产生气体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Fe、Al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使Fe、Al发生钝化,则常温下,可用铁、铝制的容器盛放浓硫酸,说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方程式为:4HNO3(浓)4NO2↑+O2↑+2H2O,即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这是因为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2)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该硫酸的浓度是=18.56mol/L,由于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实验人员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手套、实验服和护目镜,其没有剧毒,故不必需穿戴的安全用具是防毒面具,故答案选C。
(3)在稀硝酸溶液中加入铜片使之充分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 =3Cu2++2NO↑+4H2O。
(4)已知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判断该气体中含有SO2,将产生气体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了SO2,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判断该气体中还含有CO2。
16.(1) NaNO3 NO
(2) -3 SO2与O2、H2O反应生成H2SO4,H2SO4与NH3反应生成或者
【详解】(1)①由题意可知NO和NO2混合气体通入NaOH生成NaN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O+NO2+2NaOH=NaNO2+H2O,离子方程式为。
②NO与NO2混合气体中NO过量时,混合气体与NaOH反应生成的盐只有NaNO2。同时,过量的NO由于不和NaOH反应以尾气形式排放。当NO与NO2比例为1:1时,与NaOH反应只生成NaNO2,无气体释放。混合气体中NO2过量时,除NO与NO2按1:1与NaOH反应生成NaNO2外,剩余的NO2可被NaOH吸收生成NaNO2和NaNO3,无气体释放。综上所述,晶体中最可能的杂质为NaNO3,比例不当时可能释放NO。答案为:NaNO3,NO。
(2)①CO(NH2)2中碳元素+4价,氧元素-2价,氢元素+1价,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则4+(-2)+2x+1×4=0,解得x=-3。答案为:-3。
②依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NO2和NH3,产物为N2和H2O。于是,方程式为。
③硫酸盐形成需要,而题目中混合气体含有的是SO2,因此可以推到形成的过程中存在将SO2氧化成SO3的过程。尿素水溶液热解和催化生成N2过程中均有H2O,可以将SO3转化成H2SO4。生成的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或NH4HSO4。答案为:SO2与O2、H2O反应生成H2SO4,H2SO4与NH3反应生成或者。
④催化反应过程通入的气体含有NO2、O2、NH3、H2O、CO2(尿素水溶液热解产物),除发生NO2与NH3反应外,还可能发生NH3的催化氧化,其产物为NO和H2O。NO的生成可以使NOx的去除率下降,反应方程式为,答案为:。
17.(1)丁
(2)庚
(3) 甲或乙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4) 戊 分液漏斗的下口 分液漏斗上口
(5) 蒸馏烧瓶 (直形)冷凝管 b 否 否 蒸馏时,温度计测定蒸出溴蒸气的温度,因而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详解】(1)向废定影液中加入Na2S溶液沉淀银离子,得到Ag2S沉淀,分离Ag2S沉淀时,应用过滤装置即丁;故答案为:丁。
(2)Ag2S是固体,在坩埚中灼烧Ag2S制取金属Ag,因此用到的实验装置是庚;故答案为:庚。
(3)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或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因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是甲或乙,根据甲和乙装置得到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丙中仪器B的名称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甲或乙;分液漏斗;长颈漏斗。
(4)用四氯化碳萃取分液得粗溴,萃取分液时用分液漏斗,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溶液分层后,溴的四氯化碳在底部,因此粗溴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水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答案为:分液漏斗的下口;分液漏斗上口。
(5)①根据图中信息得到仪器A的名称蒸馏烧瓶;故答案为:蒸馏烧瓶。
②根据图中信息得到仪器B的名称直形冷凝管,图中冷却水是“下进上出”即应从B的b口进入,E装置主要用于发生装置时的冷凝回流,不能用仪器E代替B;故答案为:直形冷凝管;b;否。
③蒸馏时,温度计测定蒸出溴蒸气的温度,因而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因此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插入粗溴中;故答案为:否;蒸馏时,温度计测定蒸出溴蒸气的温度,因而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
18.在搅拌下向MnSO4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左右,并在60 ℃水浴中保温,待沉淀完全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后得MnCO3沉淀
【分析】粗锰粉加入硫酸酸浸,浸出液加入二氧化锰氧化,再加入X后除铁,故X为MnCO3等,使铁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所得滤液通入硫化氢以将镍、铅离子转化为硫化物沉淀而除去,再一系列处理得到碳酸锰;
【详解】根据图像可知pH在7左右,温度在60 ℃左右时,MnCO3的产率最大,所以从提纯后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沉淀的实验方案为在搅拌下向MnSO4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NH4)2CO3混合溶液,调节溶液pH为7左右,并在60 ℃水浴中保温,待沉淀完全后,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后得MnCO3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