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Cl-、ClO- B.Cu2+、Na+、OH-、
C.、Fe3+、、Cl- D.Ag+、Na+、、Cl-
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KSCN变红的溶液中:Na+、Al3+、Cl-、S2-
B.1.0 mol L-1的Na2SO3的溶液中:、Cl-、Al3+
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u2+、Mg2+、、Cl-
D.pH=12的溶液中:Na+、Cl-、、
3.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的气体(甲、乙、丙表示加入的试剂)且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地控制反应,能实现的是
气体 甲 乙 丙
A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氯化钙
B 稀硫酸 粗锌粒 碱石灰
C 石灰水 氯化铵 碱石灰
D 稀硫酸 石灰石 五氧化二磷
A.A B.B C.C D.D
4.甲、乙两个化工厂分布在如图所示位置,箭头所指为工厂排水渠中水流方向。如果a处取得的水样经验测只含少量硝酸和硝酸钡,在c入取得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少量硝酸钠,则b处的水中含有的物质应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SO4、NaCl
B.K2SO4、NaOH
C.KOH、Na2SO4
D.NaOH、Na2SO4
5.已知下列转化关系图,且知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可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2Na+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C、E一定含有同种元素 B.若在B中点燃铜丝会产生棕黄色烟
C.C与D反应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D.D物质可能为FeCl2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
C.硝酸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铵溶液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Cl2
B.加热时,S与Cu反应制取CuS
C.室温下,Al与4.0 mol·L-1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
D.高温条件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OH)3和H2
8.若将海水淡化作饮用水使用,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缓慢凝固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离子
9.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可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或其水溶液都可制得Cl2
B.因海水中含有镁元素,故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C.利用蒸馏原理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是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D.无论是海水波浪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0.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溶于水后,所得水溶液的成分相同
C.都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 D.都可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同的盐
11.某同学向如图铝罐中加入50mL水后,投入绿豆大的钠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分反应后,铝罐中只生成NaOH和H2
B.金属钠熔点低,钠块会融化成小球
C.因为可能发生爆炸,实验中钠块用量不宜过大
D.取用金属钠需要镊子、小刀、滤纸和玻璃片
12.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B.镁条与稀硫酸反应
C.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 D.氧化铜与木炭反应
13.下列说法或描述,不正确的是
A.100mL1mol·L-1FeCl3溶液与150mL2mol·L-1KCl溶液比较,前者Cl-浓度大
B.浓度和体积相同的NaHSO4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Ba2++OH-+H++=BaSO4↓+H2O
C.某酸性透明溶液中,Fe3+、、Na+、Cl-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
14.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
A.2Fe+3Cl2═2FeCl3 B.2NaCl2Na+Cl2↑
C.NaOH+HCl═NaCl+H2O D.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氨易液化,汽化时可吸收大量的热
B 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 二氧化硅是电的良导体
C Na2O2做呼吸面具供氧剂 Na2O2具有强氧化性
D 常温下可用铝槽车装运浓硫酸 常温下铝和浓硫酸不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请按照要求书写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1)请将下列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①AgNO3+KCl=AgCl↓+KNO3_______
②CuO+H2SO4=CuSO4+H2O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Cl与Na2CO3反应_______
②H2SO4与Ba(OH)2反应_______
③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沉淀完全:_______
17.很多消毒剂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进行消毒杀菌,如常见的“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双氧水、二氧化氯、高铁酸钠等。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的电子式为____。某“84”消毒液的密度为1.49g cm-3,NaClO的质量分数为10%;则c(NaClO)=____。“84”消毒液在存放过程中会变质,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1~2滴“84”消毒液,若试纸____,则说明“84”消毒液没有完全变质。
(2)双氧水有绿色消毒剂之称,这是因为____。“84”消毒液与双氧水混合会产生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且消毒能力会严重降低,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其在消毒杀菌过程中会产生ClO,需将其转化为Cl-除去,下列试剂可将ClO2转化为Cl-的是____(填标号)。
A.Cl2 B.Na2CO3 C.KMnO4 D.FeSO4
(4)高铁酸钠(Na2FeO4)不仅可以消毒,还可以净水,净水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为4Na2FeO4+10H2O=4Fe(OH)3(胶体)+3O2↑+8NaOH,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证明有胶体生成的简单方法是____。
三、实验题
18.化学工业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次氯酸溶液是常用的消毒剂,可利用一氧化二氯(Cl2O)与水反应得到。实验室可用Cl2与潮湿的Na2CO3反应制取Cl2O,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常温常压下,Cl2O为棕黄色气体,熔点为―116℃,沸点为3.8℃,浓度过高或加热时易发生分解并爆炸。
(1)仪器组装完成、加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E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_______。
(4)F装置除了吸收多余的氯气外,还有_______作用。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实验室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b.B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氮气的作用之一是稀释生成的Cl2O,减少实验爆炸危险
d.从装置E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6)装置C中Cl2与潮湿的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NaHCO3、气体Cl2O和另一种盐X,试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7)反应结束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装置C生成的产物中另一种盐X中的阴离子:_______。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I、结合如下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仪器 b的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④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
(3)若利用装置③分离乙酸(沸点118 ℃) 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___;实验时仪器b中冷却水的进水口为___________(填“f”或“g”)。
Ⅱ、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实验室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4)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5)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_____。
A.四氯化碳 B.汽油 C.酒精 D.醋酸
四、计算题
20.(1)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2)30 g甲醛(HCH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_________g。
21.金属与酸或碱溶液的反应
(1)物质的量各为0.2mol的钠、铝单质,分别与100ml 1mol/L的盐酸溶液反应,生成相同条件下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两份铝单质分别投入足量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消耗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H+、ClO-能够反应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OH-与、Cu2+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或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选;
C.、Fe3+、、Cl-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C选;
D.Ag+与、Cl-之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C。
2.C
【详解】A.加入KSCN变红的溶液中存在铁离子,铁离子与硫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铝离子与硫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高锰酸根离子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四种离子间相互不反应,且在酸性环境下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pH=12的溶液显碱性,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需要加热,且二氧化锰呈粉末状,不能控制反应,A项错误;
B.粗锌粒可以放置在多孔隔板上,碱石灰可以干燥氢气,B项正确;
C.制氨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反应需要加热,C项错误;
D.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D项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MgSO4和NaCl都不能和硝酸反应,不能降低溶液的酸性,故A错误;
B、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硝酸钡混合反应后,会在溶液中生成硝酸钾,不合题意,故B错误;
C、氢氧化钾、硫酸钠和硝酸、硝酸钡混合反应后,会在溶液中生成硝酸钾,不合题意,故C错误;
D、氢氧化钠、硫酸钠和硝酸、硝酸钡混合反应后,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溶液,且溶液的酸性减弱,故D正确;
故选D。
5.D
【分析】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生成Na和Cl2,其中A能与水反应生成C,B能与Fe反应生成D,则A为Na、B为Cl2、D为FeCl3;A与水反应生成的C能与FeCl3反应生成NaCl,C为NaOH;CO2与NaOH反应生成E,FeCl3与Ca(OH)2反应生成F,E与F反应生成NaCl,则E为Na2CO3、F为CaCl2;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生成Na和Cl2,其中A能与水反应生成C,B能与Fe反应 生成D,则A为Na、B为Cl2、D为FeCl3;A与水反应生成的C能与FeCl3反应生成NaCl,C为NaOH;CO2与NaOH反应生成E,FeCl3与Ca(OH)2反应生成F,E与F反应生成NaCl,则E为Na2CO3、F为CaCl2;
A.根据上述分析,A、C、E中都含有Na元素,A正确;
B.B为Cl2,铜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B正确;
C.C为NaOH,D为FeCl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FeCl3=Fe(OH)3↓+3NaCl,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C正确;
D.由于Cl2具有强氧化性,Fe与Cl2反应生成的D为FeCl3,D错误;
答案选D。
6.D
【详解】A. 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Ca2++CO32-=CaCO3↓;
B. 氯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钾溶液:Ca2++CO32-=CaCO3↓
C. 硝酸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铵溶液:Ca2++CO32-=CaCO3↓
D.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O2+Ca2+ +2OH-=CaCO3↓+H2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D;
故选D.
7.C
【详解】A.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和氧气,A叙述错误;
B.加热时,S与Cu反应制取Cu2S,B叙述错误;
C.室温下,Al与4.0 mol·L-1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C叙述正确;
D.高温条件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H2,D叙述错误;
答案为C。
8.A
【详解】A.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而除去水中的一些悬浮物,并不能除去海水中的阴、阳离子而使海水淡化,故A错误;
B.太阳能提供水蒸发需要的能量,则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淡化,故B正确;
C.将海水缓慢凝固,使盐与水分离,则可以获取淡化的饮用水,故C正确;
D.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使某些离子选择性的通过,则可除去海水中所含离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A
【详解】A、从海水中得到氯化钠后,可以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钠生成氯气和金属钠,A正确;
B、海水中的镁元素存在于化合物中,发生化学反应得到氯化镁,再利用电解方法冶炼Mg,B错误;
C、蒸馏法海水淡化,并不是新技术、新方向,C错误;
D、波浪发电、潮汐发电,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选A。
10.B
【详解】A.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但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
B.二者溶于水都得到氢氧化钠溶液,B正确;
C.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属于化合反应,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时从氢氧化钠和氧气,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都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相同的盐,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A.Na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Al具有两性,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故A错误;
B.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故B正确;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产生易燃气体氢气,则实验中钠块用量不宜过大,预防发生爆炸,故C正确;
D.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时,需要镊子夹取钠、用滤纸吸干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用到的仪器: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故D正确;
故选:A。
12.A
【详解】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为吸热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
B.镁条与稀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不选;
C.氢氧化钠与醋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选;
D.氧化铜与木炭反应是吸热反应,且Cu和C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A。
13.C
【详解】A. 100mL1mol·L-1FeCl3溶液Cl-浓度为3mol·L-1,150mL2mol·L-1KCl溶液中Cl-浓度为2mol·L-1,前者Cl-浓度大,A正确;
B. 浓度和体积相同即等物质的量的NaHSO4和Ba(OH)2溶液充分反应,生成BaSO4、H2O和氢氧化钠溶液:Ba2++OH-+H++=BaSO4↓+H2O,B正确;
C. 通常,某酸性透明溶液中,Fe3+、、Na+、Cl-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C不正确;
D. 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自身不电离,则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D正确;
答案选C。
14.B
【详解】A.氯气中化合价全部降低,被还原,故错误;
B.氯元素化合价全部升高,被氧化,故正确;
C.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D.氯气部分被氧化部分被还原,故错误。
故选B。
15.A
【详解】A.氨易液化,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能做制冷剂,且成本较低,故A正确;
B.硅处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所以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高纯硅可以作计算机芯片材料,二氧化硅能传送光,也可以传送声音信号、传送图象信号,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原料,解释不合理,故B错误;
C.过氧化钠能够与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可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不能氧化二氧化碳,解释不合理,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与铝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钝化属于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常温下,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能够发生钝化,需注意,钝化现象时因为反应生成了致密氧化膜,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发生,若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继续发生,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会逐渐变稀,其反应实质有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6.(1)
(2)
【详解】(1)①AgNO3+KCl=AgCl↓+KNO3反应的实质是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CuO+H2SO4=CuSO4+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①HCl与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H2SO4与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沉淀完全,则NaHSO4和Ba(OH)2的物质的量比为1:1,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7.(1) 2mol L-1 先变蓝色后褪色
(2) 双氧水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H2O2+ClO-=H2O+Cl-+O2↑
(3)D
(4) 氧或O 丁达尔效应或者让一束光通过(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有胶体生成
【详解】(1)NaClO的电子式为: ,1L“84”消毒液中NaClO质量为: ,NaClO物质的量为:,则该溶液浓度为:。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把淀粉碘化钾试纸中的I-氧化成I2而使试纸变蓝色,NaClO还能把I2氧化而使试纸褪色。若试纸先变蓝色后褪色,说明“84”消毒液没有完全变质。
(2)双氧水称为绿色消毒剂,是因为消毒过程中双氧水作氧化剂,还原产物为水,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反应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是O2,说明反应时双氧水作还原剂,NaClO作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O2转化为Cl-,Cl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可实现转化,故选D。
(4)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是O元素。证明胶体的简单方法是应用丁达尔效应或者让一束光通过(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制得的液体,从侧面能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有胶体生成。
18.(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
(3)使Cl2O冷凝收集,防止Cl2O分解
(4)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E的U型管中与Cl2O反应
(5)bd
(6)2Na2CO3+2Cl2+H2O=Cl2O+2NaHCO3+2NaCl
(7)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加足量的稀酸化,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固体中存在
【分析】由题干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为实验室制备Cl2的装置,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装置B为除去Cl2中的HCl装置,所盛溶液为饱和食盐水,装置C为Cl2与潮湿的Na2CO3溶液反应制取Cl2O,反应原理为:2Na2CO3+2Cl2+H2O=Cl2O↑+2NaHCO3+2NaCl,装置D为干燥Cl2O,装置E为用冰水混合物来冷凝Cl2O以进行收集,装置F的干燥剂碱石灰是用于吸收多余的Cl2、Cl2O等气体进行尾气处理,同时可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E的U型管中与Cl2O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从最左端通入一定量的N2,以将装置中的Cl2全部排入F中进行吸收,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在仪器组装完成、加药品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由分析可知,装置A为实验室制备Cl2的装置,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3)由题干信信息可知,常温常压下,Cl2O为棕黄色气体,熔点为―116℃,沸点为3.8℃,浓度过高或加热时易发生分解并爆炸,故E装置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为使冷凝收集,防止分解,故答案为:使冷凝收集,防止分解;
(4)由分析可知,F装置除了吸收多余的氯气外,还有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E的U型管中与Cl2O反应的作用,故答案为: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装置E的U型管中与Cl2O反应;
(5)a.常温下,KMnO4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则实验室也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反应原理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a不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B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目的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符合题意;
c.由题干信息可知,Cl2O浓度过高或加热时易发生分解并爆炸,故通入氮气的作用之一是稀释生成的Cl2O,减少实验爆炸危险,c不合题意;
d.由于Cl2O沸点为3.8℃,故Cl2O在冰水冷却下已经绝大部分变为了液体留在装置E中,故从装置E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6)由分析可知,装置C中Cl2与潮湿的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NaHCO3、气体Cl2O和另一种盐X,试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Na2CO3+2Cl2+H2O=Cl2O+2NaHCO3+2NaCl,故答案为:2Na2CO3+2Cl2+H2O=Cl2O+2NaHCO3+2NaCl;
(7)由(6)小问分析可知,反应结束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装置C生成的产物中另一种盐X中的阴离子即Cl-,实验检验Cl-的实验操作为: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加足量的稀酸化,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固体中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加足量的稀酸化,再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固体中存在。
19.(1) 蒸馏烧瓶 冷凝管
(2)分液
(3) 温度计 蒸馏 g
(4) 过滤 萃取分液
(5)AB
【解析】(1)
根据仪器的构造可判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仪器b的名称冷凝管;
(2)
根据装置可判断实验④的操作名称是分液;
(3)
若利用装置③分离乙酸(沸点118 ℃) 和乙酸乙酯(沸点77.1 ℃)的混合物,由于二者沸点相差较大,应采用蒸馏,则还缺少的仪器有温度计,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蒸馏;蒸馏时冷却水采用逆向冷凝,则实验时仪器b中冷却水的进水口为g。
(4)
海带灼烧后产生的海带灰中含有碘化钾等物质,溶于水,过滤得到含有碘离子的溶液,加入氯水或通入氯气,氯气置换出碘,得到碘的水溶液,用苯或四氯化碳萃取,经蒸馏可得到碘。其中①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5)
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从题给信息可知,酒精、醋酸和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四氯化碳和汽油与水互不相容,故可用四氯化碳或汽油,答案选AB。
20. a 30
【分析】先写出物质燃烧反应方程式及反应产生的H2O、CO2与Na2O2反应方程式,然后根据反应消耗O2及与Na2O2反应产生的O2的质量关系分析判断。
【详解】(1)H2、CO燃烧方程式分别是2H2+O22H2O,2CO+O22CO2,反应后气体温度高于100℃,则H2O为蒸气,H2O蒸气及CO2与足量Na2O2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 =2Na2CO3+O2 。由方程式可知:H2、CO燃烧时消耗的氧气与反应产物与足量Na2O2反应释放的氧气质量相等,则将a g CO、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的质量是a g;
(2)甲醛的化学式HCHO,可以将其转化为CO·H2,充分燃烧后的气体由于温度高于100℃,则反应产生的H2O、CO2 与足量Na2O2反应后增加的质量与原甲醛的质量相同,则30 g甲醛(HCHO)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把产生的气体(>100℃)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完全反应后,Na2O2的质量增加30 g。
【点睛】凡是物质组成符合(CO)m·(H2)n(m、n都是自然数)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与足量Na2O2反应后,Na2O2增加的质量等于原可燃物的质量。
21.(1)2:1
(2)3:1
【解析】(1)
物质的量各为0.2mol的钠、铝单质,分别与100ml 1mol/L的盐酸溶液反应,金属都过量,应按盐酸的量计算,铝单质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但金属钠活泼,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应按钠的物质的量计算,则0.2mol的钠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以生成相同条件下氢气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 0.05mol=2:1,故答案为:2:1;
(2)
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发生: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设铝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消耗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和2mol,所以消耗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mol:2mol=3:1,故答案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