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含解析)

2023年辽宁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酸和碱
一、单选题
1.(2023·辽宁大连·统考模拟预测)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2.(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的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3.(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打开盛放浓盐酸试剂瓶后,瓶口有大量白烟
4.(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向以下物质中的一种加入水,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无明显变化。这种物质是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铵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5.(2023·辽宁铁岭·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B.钢材制作铁轨
C.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6.(2023·辽宁沈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有关测定物质含量或性质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量不足,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B.加入硝酸铵,a管内液面升高,说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C.滴入浓硫酸后,气球变大,说明两种物质反应放热
D.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7.(2023·辽宁丹东·统考一模)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探究 MnO2和 CuO 的催化效果 B.探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C.探究 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D.探究盐酸与 NaOH 的反应是否放热
8.(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A.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 B.石墨用作铅笔芯——硬度小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碱性 D.浓硫酸做气体干燥剂——脱水性
9.(2023·辽宁本溪·统考一模)某同学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0.(2023·辽宁抚顺·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 将其分别放入硫酸锌溶液中
B 除去氯化钙中的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C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气 将气体点燃
D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1.(2023·辽宁锦州·统考二模)芋头皮上含有一种叫皂角素的碱性物质,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A.食醋(pH≈2.5) B.洗洁精(pH≈7.5)
C.牙膏(pH≈9.0) D.肥皂(pH≈10.0)
12.(2023·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有同学发现厕所清洁剂呈酸性。下列可以代替厕所清洁剂清洁厕所的是

A.醋 B.牛奶 C.草木灰水 D.炉具清洁剂
二、填空题
13.(2023·辽宁鞍山·统考一模)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字母,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减小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飞溅
(1)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
(3)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
14.(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从H、C、O、Na,Al元素中选择,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甲烷分子______。
(2)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一种氧化物______。
(3)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一种碱______。
15.(2023·辽宁营口·统考二模)从紫甘蓝叶中提取植物色素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适量紫甘蓝叶放在研钵中研碎;
②用酒精溶液(体积比1:1)浸泡,______ (填"过滤”或“蒸发”),取液备用;
③将紫甘蓝提取液分别滴入白醋、石灰水、蒸馏水中,颜色变化如下表:
物质 白醋 石灰水 蒸馏水
显色情况 红色 绿色 蓝色
紫甘蓝的汁液_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④请你用紫甘蓝提取液鉴别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写出你的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结论______。
16.(2023·辽宁辽阳·统考一模)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图1中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图3向广口瓶中加入水后,小气球______(填“变瘪”“胀大”或“不变”)。
17.(2023·辽宁辽阳·统考一模)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作用。
(2)喝汽水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3)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除去冰箱里的异味。
(4)为消除松花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食用时可加入的少量调味品是_____。
18.(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通入的气体是实验室制取的,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______。
(2)图2实验中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3)丽丽用图3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她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中倒入50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 装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明明却认为丽丽的实验方案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_。
三、流程题
19.(2023·辽宁丹东·统考一模)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查阅资料)
(工艺流程)为从某锈蚀的铜样品中回收铜并制得硫酸锌,取该铜样品(除含有铜、锌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进行如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 a 中含有______,溶液 A 的颜色为______色。
(2)滤渣 2 中含有_______。
(3)操作Ⅱ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4)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写一个即可)
20.(2023·辽宁阜新·统考二模)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补铁剂。实验室以废铁屑(含少量)为原料制备硫酸亚铁晶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铁与硫酸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碱洗”是为了洗去铁屑表面的油污。具体操作:先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浸泡,过滤再用蒸馏水洗涤2~3次。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测其pH,若pH=______,说明洗涤液中无碳酸钠。
(2)“酸溶”是向“碱洗”过的铁屑中加入过量稀硫酸。
①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实验时,废铁屑中的少量Fe2O3不需要进行除杂处理,原因是______。
(3)“结晶”的相关操作依次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蒸发浓缩的目的是______,便于结晶。
四、推断题
21.(2023·辽宁鞍山·统考一模)现有六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每个字母各代表一种物质)。

(1)请写出B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2)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图中所列的转化一定没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22.(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A~E是常见的五种不同物质,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红棕色固体,E是一种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
(1)A的化学式为______。
(2)E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C→A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若B的浓溶液可作干燥剂,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3.(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都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 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常见的溶剂,E常用于金属的除锈。(“——"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
(2)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_。
(3)转化关系中一定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______。
(4)写出D→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五、实验题
24.(2023·辽宁·统考模拟预测)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采用C装置收集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始终不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写一种即可)。
(3)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25.(2023·辽宁锦州·统考一模)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A实验中不能达到目的的原因是______。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C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
26.(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二模)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若用装置 C 收集氧气,刚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是_________。
(3)B、D、E组合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按气流方向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k→ 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
27.(2023·辽宁铁岭·统考一模)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见装置,请回答。
(1)若用A和C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当观察到_______现象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2)选择B和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仪器连接时,将乳胶管与玻璃导管连接前要用水润湿管口
B.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C.先往锥形瓶中放入石灰石,塞紧橡皮塞,再从长颈漏斗口加入稀硫酸
D.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3)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需在B和D装置之间插入E装置,则E中应装入的药品是_____,气体应从____端(填“a”或“b”)通入。
28.(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实验探究能促进思维发展,引领我们探索创新。
实验1.探究微粒性质
(1)观察到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纱布条___________,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____。
(2)a比c处先变色,说明氨气的密度___________(填“>”或“<”)空气。
实验2.探究物质组成
(3)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到内壁有水珠产生,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4)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3.探究燃烧条件
(5)该实验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接触。
(6)在烛芯的棉线中加入细镁条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焰心温度高于镁条的着火点),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4.探究反应发生
(7)如图所示是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前后的pH变化情况,证明该化学反应发生的依据是溶液的pH___________。
29.(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A测定结果小于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2)图B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两瓶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________。
(3)图C实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4)图D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和高锰酸钾固体,再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10mL水,振荡,观察现象。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0.(2023·辽宁营口·统考二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验证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

(1)滴加酚酞的作用是______;
(2)稀盐酸要慢慢滴入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李同学在实验时,把稀盐酸一次性倒入到烧杯中,溶液立即从红色变为无色,他认为酸破恰好中和,王同学认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31.(2023·辽宁·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是初中化学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多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答一条)。
(2)实验B:从下面进水,上面出水的优点_______(答一条)。
(3)实验C:该操作的不良后果_______。
(4)实验D:通过实验现象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___有关。
六、科学探究题
32.(2023·辽宁葫芦岛·模拟预测)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从某食品包装盒中发现一只小纸袋,上面标有“干燥剂,请勿食用”的字样,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该食品的干燥剂是生石灰,那么,这只纸袋中的生石灰是否变质了呢?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提出假设】
(1)假设:生石灰没有变质;假设:生石灰全部变质;假设: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
(2)小组中的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三种盐方案,并得出各自的结论。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甲 取少量纸袋内样品放入试管内,加适量水 试管壁发热 假设成立
乙 取少量纸袋内样品放入试管内,加水溶解,再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假设成立
丙 取少量纸袋内样品放入试管内,加足量稀盐酸 产生气泡 假设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进行评价】
(3)你认为乙同学的结论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反思】
(4)写出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现象,你认为纸袋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3.(2023·辽宁鞍山·统考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铝片与不同浓度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编号 1 2 3 4 5 6
溶液 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水 饱和溶液 水 饱和溶液 水 饱和溶液 水 饱和溶液 水
反应剧烈程度 异常剧烈并有大量溶液冲出试管 剧烈有溶液冲出试管 剧烈冒气泡 产生气体速率快 立即产生气体 产生气体
反应后温度(℃)(室温为17℃) 72 70 65 60 45 40
析出铜的量 很少 较多 多 很多 很多 很多
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较多水中 大量白色沉淀 较多白色沉淀 稍有白色沉淀 蓝色溶液 蓝色溶液 蓝色溶液
(1)反应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生成铜的量与______有关。
(2)经检验,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列举一条它的用途_______,据此可推断出氯化铜溶液的pH_______(选填“>”、“=”或“<”)7。
(3)经查阅资料,同学得知白色沉淀是氯化亚铜CuCl,那么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呢?
甲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取少量实验2所得溶液,向其中加入铜粉,但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乙同学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_______。
(4)实验全部是在保温装置中进行,极大减少了与外部的热量交换,为什么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高低不同,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 ______。(答两条)
七、计算题
34.(2023·辽宁营口·统考一模)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生产生石灰:,某工厂计划利用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生产22.4t氧化钙,请计算:
(1)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理论上需要石灰石的质量是______t。
(3)工业上将石灰石煅烧成氧化钙后,经精选与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氢氧化钙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写出其中一点______。
35.(2023·辽宁朝阳·统考三模)某化验室用80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工业废水中残余的(工业废水中的其他杂质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总质量为276g,求此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6.(2023·辽宁本溪·统考模拟预测)某同学向10g铜和氧化铜的固体的混合物中加入152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发现固体减少8g。请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______。
(2)所得蓝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正确;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构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构成,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所以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正确;
C、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液中存在可自由移动的离子,氯化钠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可以导电。正确;
D、温度降低,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分子间的间隔减小,错误;
故选D。
2.D
【详解】A.碱的溶液显碱性,但是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比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是盐溶液,错误;
B.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所以在空气中铁制品更易被腐蚀,错误;
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比如灯泡发光,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
故选:D。
3.B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该选项记录不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该选项记录正确;
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记录不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则瓶口出现白雾,而不是白烟,该选项记录不正确。
故选B。
4.B
【详解】A、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食盐溶解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变,该选项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上的云雾,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温度较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钢材制作铁轨是利用钢材的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用作炉具清洁剂,利用了氢氧化钠的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可以发出有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降低,所以在大气压的作用下,a管内液面升高,b管液面降低,正确。
C、滴入浓硫酸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同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硫酸钠和水,也会放出热量,瓶内压强增大,气球变大,无法证明是否反应放热,错误。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产生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在过氧化氢的浓度、体积相同,催化剂质量相同条件下,通过比较反应快慢,可以比较两物质的催化效果,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B、注射器向左推,注射器内空气进入瓶内,若装置气密良好,瓶内的气压增大,液面下降,长管内液面上升,该方案可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C、相同体积二氧化碳和空气,若右边容器下降,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实验方案设计合理,不符合题意;
D、NaOH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用NaOH固体与盐酸反应,不能探究盐酸与 NaOH 的反应是否放热,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可用金刚石切割玻璃,不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石墨作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C、熟石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故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例如: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是稀溶液,不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C、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不属于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A.铁和铜都不能跟硫酸锌溶液发生反应,无法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故选项错误;
B.出去氯化钙中的盐酸,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以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以除去盐酸,但加入的氢氧化钙过量,反应后有剩余,增加了新的杂质,故错误;
C.氢气和甲烷都有可燃性,都能点燃,故无法检验甲烷中是否有氢气,选项错误;
D.根据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溶解性不同,加水溶解,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不能溶于水,通过过滤将它们分离,洗涤干燥后回收得到二氧化锰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A
【分析】芋头皮上含有一种叫皂角素的碱性物质,皮肤沾上它会奇痒难忍,由于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可以选用显酸性的物质来涂抹止痒。
【详解】A、食醋的pH小于7,显酸性,符合题意;
B、洗洁精的pH大于7,显碱性,不合题意;
C、牙膏的pH大于7,显碱性,不合题意;
D、肥皂的pH大于7,显碱性,不合题意;
故选:A。
12.A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厕所清洁剂显酸性,pH1~2,小于7酸性较强。
【详解】A、根据图示,醋的pH是2~3,呈酸性,酸性较强,故A正确;
B、牛奶的pH是6~7,呈酸性,酸性较弱,故B错误;
C、草木灰水的pH是11左右,呈碱性,故C错误;
D、炉具清洁剂的pH是12~13,呈碱性,故D错误。
故选:A。
13.(1)D
(2)A
(3)B
(4)C
【详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液体沸腾,所以为了防止液体飞溅,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故填:D。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可以防止下一次使用时防止药品污染,故填:A。
(3)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可以防止受热不均匀试管破裂,故填:B。
(4)为了读数准确,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可以减小实验误差,故填:C。
14.(1)4CH4
(2)(答案合理正确即可)
(3)NaOH/Al(OH)3
【详解】(1)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甲烷分子表示为:4CH4;
(2)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由上述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有:H2O、CO2、CO、Na2O、Al2O3等;
(3)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由上述元素组成的碱有:NaOH、Al(OH)3。
15. 过滤 可以 各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几滴紫甘蓝提取液 溶液显红色的为稀盐酸,显绿色的为氢氧化钠溶液
【详解】②取适量紫甘蓝叶放在研钵中研碎后用酒精溶液浸泡,要得到紫甘蓝提取液需通过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离;
③由表中内容可知,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④由表中内容可知,紫甘蓝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可据此设计实验;
各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几滴紫甘蓝提取液溶液显红色的为稀盐酸,显绿色的为氢氧化钠溶液。
16.(1)偏大
(2) 减小 降低
(3)变瘪
【详解】(1)图1中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反应消耗了水,且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故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故玻璃弯管左侧液面下降;
(3)向广口瓶中加入水后,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故小气球变瘪。
17.(1)乳化
(2)温度
(3)吸附
(4)食醋
【详解】(1)洗涤剂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2)喝汽水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气体逸出;
(3)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4)为消除松花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食用时可加入呈酸性的食醋,酸碱中和,减轻涩味。
18.(1)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使软质塑料瓶变瘪
【详解】(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发现干石蕊纸花变红,可能原因是二氧化碳气体不干燥,混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右侧烧杯中,使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使瓶内压强减小,软质塑料瓶变瘪,所以由该实验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结论不严谨,应该用等体积的水再做一个对比实验。
19.(1) H2和CO2 蓝
(2)铜和锌
(3)引流
(4)/
【详解】(1)铜样品中含有铜、锌和铜绿,锌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气体a中含有H2和CO2;溶液A中溶质是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都呈无色,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溶液 A 的颜色为蓝色;
(2)溶液A中溶质是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加入过量的锌,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滤渣 2 中含有铜(生成)和锌(过量);
(3)操作I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4)溶液A中溶质是硫酸锌、硫酸铜和硫酸,加入过量的锌,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
20.(1)7
(2) 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3)得到热饱和溶液
【详解】(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测pH,若pH=7说明洗涤液中已无碳酸钠。
(2)①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时,废铁屑中的少量Fe2O3不需要进行除杂处理,原因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又会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不需要除杂。
(3)蒸发浓缩就是除去一部分水,目的是得到热饱和溶液,便于结晶。
21.(1)
(2)
(3)
(4)分解反应
【分析】由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u,CuSO4与铁生成Cu,即CuO、CuSO4、C、CO四种物质都可转化为Cu,可判断E为Cu;CuO与C或CO相互反应可生成CO2,C与氧气反应可生成CO2,即CuO,C,CO三种物质可转化为CO2,可判断B为CO2,;最后根据A、F都能转化成二氧化碳,C,D中只有C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结合C与氧气反应可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知A是C,F是CO;另外氧化铜可与碳或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CuO,CuO与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Fe反应生成Cu;D为CuSO4。
【详解】(1)B是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式为CO2。
(2)也就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也就是碳和氧化铜反应得到铜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有硫酸和氧化铜的复分解反应,有碳和氧化铜的置换反应,有碳和二氧化碳得到一氧化碳的化合反应,所以没有分解反应。
22.(1)
(2)灭火(或做绿色植物的气体肥料,或生产碳酸饮料,或用于人工降雨等)
(3)化合反应
(4)
【详解】(1)由A物质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可知A为氢氧化钙,化学式为;
(2)由D是红棕色固体,且能生成一种气体E,可知D是氧化铁,E是一种气体,可与氢氧化钙反应,氧化铁可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生成E,则E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做绿色植物的气体肥料,工业上还可以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固态二氧化碳可以用于人工降雨等;
(3)A是氢氧化钙,E是二氧化碳,D是氧化铁,C可与二氧化碳反应,与氢氧化钙之间可相互转化,还能由氧化铁与其它物质反应生成,则可得C为水,C→A的反应为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4)由B的浓溶液可作干燥剂,可知B为硫酸,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3.(1)H2SO4
(2)肥料(合理即可)
(3)置换反应
(4)
【分析】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A是碳酸钙,D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则D是水,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都含有相同的一种元素, 该元素是氧元素,E常用于金属的除锈,E是酸,E中含有氧元素,E是硫酸;A(碳酸钙)与C能相互转化,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是二氧化碳; B与D(水)能相互转化,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B是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将猜想代入验证,猜想成立。
【详解】(1)物质E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2)物质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肥料;
(3)转化关系中:
E→C,E→D可以是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A→C是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A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由于没有相互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C与D反应可以是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B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D可以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A可以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转化关系中存在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存在置换反应;
(4)D→B的反应是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4.(1)长颈漏斗
(2) 装置漏气(或药品量不足也对,但写导管未伸入瓶底不给分)
(3)难(不易)溶于水
(4)D
【详解】(1)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①A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试管口放了一团棉花,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小木条始终不复燃,说明该瓶气体没有集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高锰酸钾量不足或装置漏气,写一种即可,故填:装置漏气(或药品量不足);
(3)E装置为排水法收集气体,能用此方法收集气体,说明气体难(不易)溶于水,故填:难(不易)溶于水;
(4)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气体,需要气体不与硫酸反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A、NH3密度比空气小,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不符合题意;
B、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
C、O2密度比空气大,不符合题意;
D、H2密度比空气小,能用浓硫酸干燥,符合题意;
故填D。
【点睛】气体制备实验中,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25.(1)木炭燃烧生成气体,集气瓶内外不能形成压强差
(2)搅拌(或“混合均匀”、“搅拌散热”)
(3) Fe2O3+3CO2Fe+3CO2 尾气处理(或“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1)木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瓶内压强不变;
(2)稀释浓硫酸时,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加快散发;
(3)C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污染空气。
26.(1) AC
(2)刚开始会收集到装置内排出的空气,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3)m→n→q
【详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则适合用A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则收集氧气时适合用排水集气法,装置为C,故制取的组合为AC;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氯化钾与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开始排出的气体为装置中空气,不易收集,需要等到导管口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CO2,用D装置干燥CO2时,气体从m口进入,n口排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则用E装置收集时,气体从q口进入,空气从p口排出,则导管的连接顺序为k→m→n→q。
27.(1) 2KMnO4K2MnO4+MnO2+O2↑ 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2)AB
(3) 浓硫酸 b
【详解】(1)A为加热固体的装置,且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则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为排水法收集装置,当观察到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A、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导管用水润湿,再慢慢将玻璃导管旋转插入乳胶管中,该选项说法正确;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该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不是稀硫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二氧化碳检验时,应用澄清石灰水,而不是燃着的木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B。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且干燥气体时,气体应从b端通入使药品和氧气充分接触。
28.(1) 变红 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2)<
(3)氢元素、氧元素
(4)
(5)空气(氧气)
(6)镁条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
(7)逐渐变小,最终小于7
【详解】(1)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遇到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布条,布条变红,这正是微粒运动的结果;
(2)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挥发出的氨分子先与上方(a处)的布条接触,观察到a处先变红;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氢、氧两种元素,反应后只生成水一种物质,故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4)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3中的控制变量是:是否与空气接触,目的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空气(氧气)参与,左边的蜡烛不燃烧,右边的蜡烛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
(6)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蜡烛燃烧,消耗了焰心处的氧气,使镁条没有与氧气接触,无法燃烧;
(7)如图,反应前溶液的pH大于7,说明实验的操作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若两者发生反应,则会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水,此时溶液的pH等于7,当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后,再滴加盐酸,溶液的pH小于7,故根据pH逐渐变小,最终小于7这一变化,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29.(1)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否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3)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4)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详解】(1)实验A测定结果小于五分之一是由于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的气压偏大,可能是氧气没有完全消耗或温度偏高或有空气进入,具体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读数或装置漏气等
(2)B中分别向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两个瓶子都变瘪,氢氧化钠那个瓶子变瘪程度更大,排除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对实验的干扰,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该实验的探究目的是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
(3)图C中铁钉与水、空气共同接触时才生锈,而铁钉只与水接触或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时都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要与水和氧气共同接触;
(4)图D中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中,碘不能溶于水中,说明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30.(1)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2)控制盐酸用量,防止过量
(3)NaOH+HCl=NaCl+H2O
(4)盐酸可能过量,酸不能使酚酞变色
【详解】(1)在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试液后变红色,随着滴加稀盐酸,溶液的碱性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溶液变成了无色,故滴加酚酞是为了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2)稀盐酸要慢慢滴入,是为了控制盐酸用量,防止过量;
(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4)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均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当将盐酸一次性滴入后,若溶液显无色,则盐酸有可能过量。
31.(1)将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时,塞胶塞过慢
(2)可充分吸附色素和异味
(3)污染待测溶液
(4)溶质的种类
【详解】(1)选择装置A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原气体体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将燃着的红磷伸入瓶内时,塞胶塞过慢,使得装置中气体受热跑出装置,进而在装置冷却后压强过低。
(2)从下面进水,上面出水的优点是可增加水与净水器中活性炭的接触时间,使得其更充分接触,故其可充分吸附色素和异味;
(3)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进行测pH时,试纸会污染待测溶液;
(4)该实验的变量是溶质的种类,故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2.(1)生石灰部分变质
(2)不成立
(3) 不是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因此不能认为氢氧化钙已经全部变质
(4) CaO+H2O=Ca(OH)2 CaO、CaCO3
【详解】(1)【提出假设】根据假设1是生石灰没有变质;假设2是生石灰全部变质;可以提出假设3是生石灰部分变质,故填:生石灰部分变质;
(2)【设计实验方案】取少量纸袋内样品放入试管内,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含有碳酸钙,即该干燥剂已经变质,故假设1不成立,故填:不成立;
(3)【进行评价】取少量纸袋内样品放入试管内,加水溶解,再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不能认为氧化钙已经全部变质,因为若是含有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的,故填:不是;生石灰与水生成氢氧化钙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不能认为氧化钙已经全部变质;
(4)【反思】甲同学实验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现象,试管壁发热,说明是氧化钙与水反应,加入盐酸产生气泡,说明含有碳酸钙,故纸袋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氧化钙和碳酸钙,故填:CaO、CaCO3 。
33.(1) CuCl2溶液的浓度
(2) 作燃料(合理即可) <
(3)将Cu与CuCl2溶液混合并加热
(4) 铝与酸反应产生的热量比(等量的)铝与氯化铜反应产生的热量多 铜和氯化铜反应放出热量(铜和氯化铜反应是放热反应)
【详解】(1)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表格数据可知,加入水的多少改变了氯化铜溶液的浓度,而对应析出铜的量不同,所以生成铜的多少与CuCl2溶液的浓度有关;
(2)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等;
由表格数据可知:铝加入氯化铜溶液中,产生氢气,根据铝(氢前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氢气,据此可推断出氯化铜溶液为酸性,<7;
有红色固体析出,铝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根据铝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3)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1、2、3反应剧烈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而铝和酸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可知白色沉淀与氯化铜的浓度及温度有关,则改进之处是将与溶液混合并加热;
(4)铝加入氯化铜溶液中铝与酸、铝与氯化铜、铜和氯化铜均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高低不同,可能是铝与酸反应产生的热量比(等量的)铝与氯化铜反应产生的热量多,或铜和氯化铜反应放出热量(或铜和氯化铜反应是放热反应)。
34.(1)56
(2)50
(3)CaO+H2O=Ca(OH)2
(4)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详解】(1)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56
(2)解:设理论上需要石灰石的质量为x。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氢氧化钙在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如改良酸性土壤。
35.解:设此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为x,
x=19.6g
则此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为
答:此工业废水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详解】见答案。
36.(1)2g/2克
(2)解:设生成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
x=16g
所得蓝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所得蓝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详解】(1)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减少的固体为氧化铜,则氧化铜的质量为8g,铜的质量为:10g-8g=2g;
(2)过程见答案。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辽宁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化学与生活(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辽宁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盐 化肥(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