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检测题(含解析) 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检测题
一、单选题
1.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几乎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A.加少量氯化钠溶液 B.不用稀硫酸,改用浓硫酸
C.滴加少量溶液 D.加少量硫酸钠固体
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表面有极性键的断裂和非极性键的形成
B.催化剂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C.催化剂、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
D.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
3.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一定条件下使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点时:v(正)=v(逆)
B.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C.浓度:a点D.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下列现象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冰墩墩”制作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老化剂
B.水果箱中放置乙烯利(释放乙烯的物质)
C.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
D.馒头制作过程中用酵头发酵
5.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平衡移动,K一定变化 B.平衡移动,K可能不变
C.K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D.K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6.可逆反应aA(g)+bB(g) cC(g)+dD(g) 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的是
A.a+b>c+d T1<T2Q<0 B.a+b>c+d T1>T2Q>0
C.a+b<c+d T1>T2Q>0 D.a+b>c+d T1>T2 Q<0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能加快反应速率
B.同一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是熵增加的过程
C.铝热反应是吸热反应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平衡常数K增大
8.X(g) +Y(g) Z(g) + W(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条件下,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该反应的△H=(E1-E2)kJ·mol-1
C.若加入催化剂,(E3-E2)的值变化
D.高温下有利于该反应正向进行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加水稀释能减慢双氧水分解的反应速率
B.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
C.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不同于溶液的本质区别
10.在已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下列哪个物理量发生变化,能表明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 B.反应物的转化率
C.正、逆反应速率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
11.以Fe3O4为原料炼铁,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Fe3O4(s)+CO(g) 3FeO(s)+CO2(g)+Q1(Q1<0)
反应Ⅱ:Fe3O4(s)+4CO(g) 3Fe(s)+4CO2(g)+Q2
将一定体积CO通入装有Fe3O4粉末的反应器,其它条件不变,反应达平衡,测得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2<0
B.反应温度越高,Fe3O4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
C.在恒温、恒容的反应器中,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Ⅰ、Ⅱ均达到平衡状态
D.温度高于1040℃时,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K>4
12.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升高温度,平衡右移,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C.Q点时Z的体积分数最大
D.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W点小于M点
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改变某一反应条件,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可确定该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 v(SO2)增大 B. v(SO3)减小
C. O2的物质的量分数发生变化 D. SO3的质量不变
二、填空题
14.CH4和H2O(g)可发生催化重整反应:CH4(g)+H2O(g)CO(g)+3H2(g)。
(1)每消耗8g CH4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2CO(g)+O2(g)=2CO2(g) △H1=akJ·mol-1
②CO(g)+H2O(g)=CO2(g)+H2(g)△H2=bkJ·mol-1
③CH4(g)+2O2(g)=CO2(g)+2H2O(g) △H3=ckJ·mol-1
④CH4(g)+H2O(g)CO(g)+3H2(g) △H4
由此计算△H4=_____________kJ·mol-1。
(3)T℃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H4和1molH2O(g),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经过t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平衡时,c(CH4)=0.5mol·L-1。
①0~tmin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②T℃时,该反应的甲烷的转化率是_________。
③下列表述能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
a.反应速率v(CH4):v(H2) =1:3 b.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H2O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f.单位时间内4mol C—H键断裂的同时2mol O—H键也断裂
15.在一定条件下,将H2和N2置于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H2、N2和NH3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
(1)计算反应开始10分钟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2)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10~20分钟曲线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第25分钟,平衡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正反应速率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重新达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______(填大、小或不变)。
(5)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2和NH3浓度相等 b.NH3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 d.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
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6.高温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O2和足量的C,发生反应:C(s)+CO2(g)2CO(g),CO2和C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CO2(g)与C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2)0~2min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mol L-1 min-1。
(3)2~3min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
(4)3min末改变的条件是_____,再次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总压强为3MPa,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MPa(Kp为用平衡分压代替浓度的平衡常数,分压=总物质的量分数)。
(5)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则表示CO2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分别为_____(填标号)。
17.对于以下三个反应,从反应开始进行到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PCl5(g)PCl3(g)+Cl2(g)
再充入PCl5(g),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PCl5(g)的转化率____,PCl5(g)的百分含量____。
(2)2HI(g)I2(g)+H2(g)
再充入HI(g),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HI的分解率____,HI的百分含量____。
(3)2NO2(g)N2O4(g)
再充入NO2(g),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达到平衡后,NO2(g)的转化率____,NO2(g)的百分含量____。
18.在密闭容器中,使 2 mol N2和 6 mol 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 (g)+3H2 (g)2NH3(g) Δ H<0。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_______;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将c(N2)、c(H2)、c(NH3)同时增加一倍,平衡将_______。(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下同)
(4)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
(5)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_______(填“正移”“逆移”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19.现有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变大;减小压强,混合物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且_______(填“>”“=”或“<”)p。
(2)在恒容条件下加入B,则A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B的转化率_______。
20.已知可逆反应:2M(g)+N(g)P(g)+Q(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恒温恒容容器内,反应物起始浓度分别为:c(M)=2mol L 1,c(N)=3mol L 1,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为初始压强的0.9倍,此时N的转化率为__。此时K值为___。
(2)相同条件下,在(1)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mol/L的M,3mol/L的N,M的转化率___(填不变减小增大)。
(3)温度升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2mol L 1,c(N)=3mol L 1;达到平衡后,c(M)=0.8mol L 1,则该反应的△H___0(或<)。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加少量氯化钠溶液,相当于加入水,则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氢气的产生速率减小,A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和Fe发生钝化,且浓硫酸和Fe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氢气,B不符合题意;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增大,C不符合题意;
D.加少量硫酸钠固体,氢离子的浓度不变,反应的速率几乎不影响,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C,B中要注意浓硫酸的特殊性,C中要注意能够形成锌铜原电池。
2.D
【详解】A.催化剂的表面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极性键的形成,选项A错误;
B.催化剂不能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选项B错误;
C.催化剂、减少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选项C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为,实现了氨的催化氧化,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D
【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反应前后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结合图可知反应速率先增大再减小,因为只要开始反应,反应物浓度就要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此时正反应却是升高的,这说明此时温度的影响是主要的,由于容器是绝热的,因此只能是放热反应,从而导致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以此来解答。
【详解】A.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其实质是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显然还在改变,故一定未达平衡,故A错误;
B.从a到c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正反应速率减小,说明反应刚开始时温度升高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对正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错误;
C.反应物浓度随时间不断减小,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故C错误;
D.绝热容器,温度不再变化,因此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冰墩墩”制作材料生产过程中添加抗老化助剂,可以减慢老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水果箱中放置乙烯,可以加速水果成熟,故B正确;
C.炼铁时采用增加炉子高度的方法减少尾气排放,与反应速率无关,故C错误;
D.馒头制作过程中用酵头发酵,可加快发酵速率,故D正确;
故选C。
5.A
【分析】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详解】A.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不一定变化,A错误;
B.平衡移动,温度可能不变,因此K值可能不变,B正确;
C.K值变化,说明反应的温度一定发生了变化,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平衡一定移动,C正确;
D.温度不变,K值不变,但改变压强、浓度等平衡也可能发生移动,因此平衡可能移动,D正确;
故选A。
6.A
【分析】由左图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1<T2,由右图可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由此分析。
【详解】由左图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T1<T2,升高温度生成物浓度降低,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Q<0;由右图可知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c+d,答案选A。
7.B
【详解】A.增大反应浓度,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使分子之间有效碰撞次数增加,故能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物质的状态不同,其熵值大小不同,同一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是熵增加的过程,B正确;
C.铝热反应发生放出大量热,使反应产生的物质以液态形式存在,因此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C错误;
D.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更多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因而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因此平衡常数K不变,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8.B
【分析】由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H=(E1-E2)kJ mol-1,E3为活化分子能量,加入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如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 △S<0,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 △H<0,且△S<0,如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 T △S<0,则在高温下不能满足,故A错误;
B. 由图像可知,反应热为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差值为(E1 E2)kJ mol 1,故B正确;
C. 加入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则(E3 E2)的值减小,故C错误;
D. 由A分析可知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D错误;
故选:B。
9.D
【详解】A.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加水稀释,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A正确;
B.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之差称为活化能,B正确;
C.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属于吸热反应,C正确;
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其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直径不同,D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A.反应混合物的浓度改变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如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或减压,故A错误;
B.只有平衡移动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所以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故B正确;
C.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改变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如加入催化剂时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或减小,故C错误;
D.反应混合物的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移动,如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或减压,故D错误;
所以本题选择B。
11.D
【详解】A.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O体积分数减小,而图中温度在570℃以下,CO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反应Ⅱ逆向移动,则反应Ⅱ是放热反应即Q2>0,故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温度在570℃以上,CO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不断减小,说明以反应Ⅰ为主,反应温度越高,Fe3O4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高,故B错误;
C.反应Ⅰ、Ⅱ都是等体积反应,因此在恒温、恒容的反应器中,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Ⅰ、Ⅱ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由图中信息可知,在1040℃时,发生的反应为反应Ⅰ,一氧化碳体积分数为20%,则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当温度高于1040℃时,因此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K>4,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B
【详解】A.Q点前,反应未达平衡,Q点后,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正确;
B.升高温度,平衡左移,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B不正确;
C.Q点时反应达平衡,Q点后,平衡逆向移动,则Q点时,Z的体积分数最大,C正确;
D.M点的温度比W点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Y的正反应速率W点小于M点,D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A.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若使用催化剂,可使v(SO2)增大,但该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适当改变条件, v(SO3)减小后如果满足v(正)= v(逆),化学平衡不会移动,故B错误;
C.该反应中O2的百分含量为变量,当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时,表明平衡发生了移动,故C正确;
D. SO3的质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4. 3NA c+3b-2a mol·L-1·min·-1 0.5 bce;
【详解】(1)消耗8gCH4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mol=3mol,即转移电子个数为3NA;(2)根据盖斯定律,依据目标反应方程式应得出:③+3×②-2×①,即△H=(c+3b-2a)kJ·mol-1;(3)CH4(g)+H2O(g)CO(g)+3H2(g)
起始:1 1 0 0
变化:0.5 0.5 0.5 1.5
平衡:0.5 0.5 0.5 1.5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v(H2)= mol/(L·min)= mol/(L·min);②甲烷的转化率为0.5/1×100%=50%或甲烷的转化率为0.5;③a、没有指明速率的方向,故a错误;b、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正确;c、根据M=m/n,组分都是气体,则气体质量不变,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因此当M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d、根据ρ=m/V,组分都是气体,则气体质量保持不变,容器为恒容状态,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错误;e、生成nmolH2O,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生成3nmolH2,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故e正确;f、断裂C-H键和断裂O-H键反应都是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f错误。
15. 0.005mol·L-1·min-1 20-25min,35-40min 使用了催化剂 分离出0.1molNH3 减小 大 b c
【详解】(1)由图示与速率公式可求速率,v(NH3)=(0.1mol/2L)÷10min==0.005mol/(L·min);
(2)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反应进行到时20-25min,35-40min,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3)由图象可知各组分物质的量变化增快,且10min时变化是连续的,20min达平衡时,△n′(N2)=0.025mol×4=0.1mol,△n(H2)=0.025mol×12=0.3mol,△n(NH3)=0.025mol×8=0.2mol,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三种气体物质的速率增加倍数相同,说明10min可能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4)第25分钟,NH3的物质的量突然减少,而H2、N2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应是分离出NH3,生成物的浓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重新达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大;
(5)a.N2和NH3浓度是否相等取决于反应的起始量和转化的程度,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平衡,故a错误;b.NH3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等,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消耗速率相等,正逆反应速率不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e.由于气体的质量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则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都保持不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bc.
点睛:本题要点一是看图坐标(时间—物质的量),特别的拐点、变化趋势、变化走向与速率、方向的关系;二是寻找平衡标志必,某个量是变化量,不变时是平衡状态,恒定量不能作为平衡标志。
16.(1)ACD
(2)0.5
(3)
(4) 减压或升温 0.8
(5)b
【详解】(1)A.容器容积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则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CO2(g)与CO(g)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容器容积不变,随反应进行反应后气体总质量增大,则气体密度增大,则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容器中只有两种气体,随反应进行,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接近CO的相对分子质量,则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ACD。
(2)0~2min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由图可知,起始CO2物质的量为8mol,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CO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消耗CO2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CO2物质的量为7mol,CO2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CO2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4)3min末,改变条件,CO物质的量继续增大,CO2物质的量继续减小,即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则改变的条件是减压或升温。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物质的量为6mol,CO物质的量为4mol,容器内总压强为3MPa,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MPa。
(5)5min时再充入一定量的CO,平衡逆向移动,CO2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则表示CO2的物质的量变化的曲线分别为b。
17.(1) 正反应 减小 增大
(2) 正反应 不变 不变
(3) 正反应 增大 减小
【解析】(1)
对于化学反应PCl5(g)PCl3(g)+Cl2(g),当达到平衡时再充入PCl5(g),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平衡移动消耗量小于加入量的增加,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平衡时PCl5(g)的转化率减小,PCl5(g)的百分含量增大;
(2)
对于可逆反应2HI(g) I2(g)+H2(g),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再充入HI(g),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所以达到平衡后HI的分解率不变,HI的百分含量也不变;
(3)
对于可逆反应:2NO2(g)N2O4(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NO2(g),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达到平衡后,NO2(g)的转化率增大,NO2(g)的百分含量会减小。
18.(1) 1:3 1:1
(2) 变小 不变
(3)正移
(4)逆移
(5) 逆移 小于
【详解】(1)在密闭容器中,使2molN2和6mol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 2NH3(g),反应物起始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的量也为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平衡浓度之比也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即1:3;转化率×100%,故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为1:1。
(2)N2(g)+3H2(g) 2NH3(g)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气体总质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M=可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混合气体总质量和体积不变,平衡后气体密度ρ=,所以密度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将c(N2)、c(H2)、c(NH3)同时增加一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4)平衡时充入氩气但压强不变,故体积增大,由于氩气是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所以相当于参与反应的气体压强减小,故平衡逆向进行。
(5)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吸热使体系温度降低,故达到新平衡后,温度小于原来的2倍。
19.(1) 吸热 >
(2) 增大 减小
【解析】(1)
对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B的转化率变大,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减小压强,混合物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q,故答案为:吸热;>;
(2)
由(1)分析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且为吸热反应,所以在恒容条件下加入B,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可知A的转化率增大,B本身的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增大;减小;
20. 16.7% 0.1 增大 >
【详解】(1)设N的转化率为x,列三段式如下:
达到平衡后体系压强为初始压强的0.9倍,则5-3x=5×0.9,解得x=≈16.7%,K==0.1,故答案为:16.7%;0.1;
(2)相同条件下,在(1)的平衡体系中再充入2mol/L的M,3mol/L的N,相当于将两个(1)的平衡体系合并为一个体系,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M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3)由(1)平衡时,M的浓度为(2-1)=1mol/L,温度升高,达到平衡后,c(M)=0.8mol L 1,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H>0,故答案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3章 硫、氮及其循环 检测题(含解析) 高一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含解析) 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