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测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4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S
B. 浓硫酸使胆矾变白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先变红,再褪色
D. 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水的挥发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环己烷和苯可用溴水鉴别
B.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C. 的一氯代物有5种
D. 的二氯代物有10种,六氯代物种数也有10种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合成氨工业中,低温、高压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
B.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 SO2是电解质;固体 CaCO3不导电,所以 CaCO3是非电解质;
C. 硫酸工业的基本流程:
D. 用如下方法制备硅:二氧化硅和适量的炭粉混合,高温反应得到粗硅,利用粗硅和氯气反应,其产物在高温下再与氢气反应,从而得到较纯的硅。该制备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 为确定 Fe2O3和 Cu 混合物的组成(假设混合均匀),某兴趣小组称取五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投人 30.0 mL 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每组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各组样品均发生反应:Fe2O3+6H+= 2Fe3++3H2O、2Fe3++Cu =2Fe2++Cu2+
B. 1.76 g 样品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Fe2+和Cu2+,一定不存在Fe3+
C. 该混合物中n(Fe2O3)∶n(Cu)=1∶3
D. 稀硫酸的浓度为 3.00 mol·L-1
5. 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氯水中已无Cl2
B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大量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氧化性:Fe3+>Cu2+
D 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 A B. B C. C D. D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6H+=2S↓+3H2O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
C. AgNO3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NH3·H2O=AgOH↓+NH4+
D. 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2NO↑+4H2O
7.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有( )
①18 g金刚石中,碳碳共价键数为3NA
②1mol铜与足量硫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A
③常温常压时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④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⑤1mol O2与足量的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
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硫原子个数均为NA
⑦足量锌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⑧1mol N2、3mol H2混合反应,当生成0.1mol NH3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 NA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 (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
B.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
C.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
D. 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9.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0.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
B. Z导管口无红棕色气体出现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 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11. 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图1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B. 用图2装置精炼铝
C. 用图3装置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 用图4装置可以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含有I-
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铁氧化为Fe2+
C.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取水解液少许,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没有银镜出现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黑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13. 某固体X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O3、Na2CO3、NaClO、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以确定其组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固体X中不含K2SO4,则一定含NaClO
B. 固体X中一定含有Fe2O3
C. 滤液A中一定含有Na+
D. 气体B一定是纯净物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BaCO3
B 向 NaHCO3溶液中先加入CaCl2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CaCO3
C 向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HNO3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
15. 莫尔盐是硫酸盐的一种复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它的水溶液中加入不显红色,并有如图所示的反应:
根据以上关系,按要求填空:
(1)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气体
(2)莫尔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部分沉淀A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硫酸的制法是隔绝空气锻烧绿矾(FeSO4·7H2O),将蒸气冷却可制得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绿矾油”,剩余的固体为红棕色。(已知SO3的熔点是16.8°C,沸点是44.8°C,在加热条件下SO3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现某小组同学欲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绿矾受热分解的产物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的作用是验证该反应有水生成,其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F中溶液褪色,D中出现无色粘稠液体,则煅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气体发生装置略去试回答:
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C中可能是____________;D中可能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 现象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18.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名大苏打、海波,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鞣革时作还原剂。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1)实验室可利用Na2SO3晶体和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制备SO2气体,该反应中硫酸浓度不能太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中制取硫代硫酸钠晶体时,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H2SO4。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生成Na2S2O3·5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中,为使SO2缓慢通入烧瓶C,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为__________溶液。
( 4)继续通入SO2气体至溶液PH接近7,停止通入气体,取下C,过滤。实验过程中若没及时停止通入气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除析出Na2S2O3 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4杂质。为减少杂质Na2SO4的量,第(2)步操作应稍作改动,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5)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粗产品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海波可用于摄影上的定影剂,因为它能与卤化银起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银络合物[Ag(S2O3)2]3- ,冲走胶片上多余的感光剂起定影作用,溴化银与海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19. SO2虽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如下实验,对SO2的部分性质进行了探究.
(1)二氧化硫的水溶液
①SO2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溶解度为1:40,其中有H2SO3生成.向SO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HSO3固体,有气体冒出,原因是______.(结合有关平衡方程式简要说明)
②欲验证酸性:H2SO3>HClO,选用图1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 (按气流方向用大写字母表示即可).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已知SO2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I2,可以与Na2O2发生反应,按图2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 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木条不复燃 SO2与Na2O2反应无O2生成,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 ______
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木条复燃 SO2与Na2O2反应有O2生成,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SO2+2Na2O2=2Na2SO3+O2
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 E中② ______ 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 ______
F中④ ______ F中反应为2OH-+SO2=SO32-+H2O
20. A、B、C、X均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1)若X是氧气,A是一种黄色固体单质,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因B气体的过量排放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氧气,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C与水反应得到D溶液,D的浓溶液与铜反应并生成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X是氧气,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则一定条件下A一步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溶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加入X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若X是氢氧化钠溶液,A、B、C均为含铝元素的化合物,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若X为盐酸,A、B、C均不含铝元素,且反应②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页,共10页
第1页,共10页第五章第一节 硫及其化合物测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 4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S
B. 浓硫酸使胆矾变白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先变红,再褪色
D. 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水的挥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掌握基础知识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解答】
A.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可制得Cu2S,故A错误;
B.浓硫酸使胆矾变白,是浓硫酸将无水硫酸铜晶体中的结合水吸收导致,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故B正确;
C.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颜色变红,但不能使其褪色,故C错误;
D.久置酸雨酸性增强,原因是部分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酸性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环己烷和苯可用溴水鉴别
B. 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原理不相同
C. 的一氯代物有5种
D. 的二氯代物有10种,六氯代物种数也有10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鉴别以及同分异构体数目的确定,熟悉有机物性质以及同分异构体书写方法是解题关键。
【解答】
A. 环己烷和苯都不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褪色,只能发生萃取,但分层后都是上层有颜色,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错误;
B. SO2使溴水褪色是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发生加成反应,原理不相同,故B正确;
C. 是对称结构,分子中有5种不同的氢,其一氯代物有5种,故C正确;
D. 的分子式为:C12H8O2,分子有8个H原子其二氯代物和六氯代物的种类相同,二氯代物有10种,六氯代物种数也有10种,故D正确。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合成氨工业中,低温、高压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
B.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 SO2是电解质;固体 CaCO3不导电,所以 CaCO3是非电解质;
C. 硫酸工业的基本流程:
D. 用如下方法制备硅:二氧化硅和适量的炭粉混合,高温反应得到粗硅,利用粗硅和氯气反应,其产物在高温下再与氢气反应,从而得到较纯的硅。该制备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硫酸的制备以及氧化还原反应,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 在合成氨工业中,低温、高压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故A正确;
B.SO2是非电解质, CaCO3是电解质,故B错误;
C.硫酸工业的基本流程: ,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和适量的炭粉混合,高温反应得到粗硅,利用粗硅和氯气反应,其产物在高温下再与氢气反应,从而得到较纯的硅。该制备涉及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4. 为确定 Fe2O3和 Cu 混合物的组成(假设混合均匀),某兴趣小组称取五份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投人 30.0 mL 某浓度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每组样品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原样品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各组样品均发生反应:Fe2O3+6H+= 2Fe3++3H2O、2Fe3++Cu =2Fe2++Cu2+
B. 1.76 g 样品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Fe2+和Cu2+,一定不存在Fe3+
C. 该混合物中n(Fe2O3)∶n(Cu)=1∶3
D. 稀硫酸的浓度为 3.00 mol·L-1
【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物质的量及质量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较大。
【解答】
A.Fe2O3和 Cu 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中均发生以下反应:Fe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故A正确;
B.1.76 g 样品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存在 Fe2+和 Cu2+,因剩余固体为Cu,一定不存在 Fe3+,故B正确;
C.设a点中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x、Cu的物质的量为y,则,解得x:y=1:3即 n(Fe2O3):n(Cu)=1:3,故C正确;
D.c点硫酸不足,设c点含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x,则铜的物质的量为3x,可得160x+3x×64=5.28,x=0.015mol,因为n(H2SO4)=3n(Fe2O3),则得n(H2SO4)=0.045mol,稀硫酸的浓度为=1.50mol/L,故D错误。
故选D。
5. 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氯水中已无Cl2
B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大量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氧化性:Fe3+>Cu2+
D 浓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氯水、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吸水性等,侧重反应原理及物质性质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向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只能说明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故A错误;
B.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B错误;
C.向FeCl3、CuCl2混合溶液加大量铁粉,先发生Fe与铁离子的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再发生Fe与氯化铜反应,所以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不了氧化性:Cu2+<Fe3+,故C错误;
D.硫酸与少量胆矾晶体混合,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浓硫酸的吸水性,故D正确。
故选D。
6.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6H+=2S↓+3H2O
B.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CO32-+CO2+H2O=2HCO3-
C. AgNO3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NH3·H2O=AgOH↓+NH4+
D. 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3Fe+2NO3-+8H+=3Fe2++2NO↑+4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A.电荷不守恒;
B.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固体;
C.硝酸银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
D.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若铁不足时生成硝酸铁,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硝酸不足,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故A错误;
B.因为Na2CO3溶液是饱和的,所以生成的NaHCO3会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O32-+H2O+CO2+2Na+=2NaHCO3↓,故B错误;
C.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开始会生成氢氧化银白色沉淀,但是氢氧化银会溶于过量的氨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氨溶液,会出现沉淀然后消失,离子方程式为:Ag++2NH3 H2O=[Ag(NH3)2]++2H2O,故C错误;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2时,硝酸不足,反应生成硝酸亚铁、一氧化氮和水;离子方程式:3Fe+2NO3-+8H+=3Fe2++2NO↑+4H2O,故D正确;
故选:D。
7.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有( )
①18 g金刚石中,碳碳共价键数为3NA
②1mol铜与足量硫蒸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NA
③常温常压时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④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⑤1mol O2与足量的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4NA
⑥等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硫原子个数均为NA
⑦足量锌与一定量浓硫酸反应,生成1mol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⑧1mol N2、3mol H2混合反应,当生成0.1mol NH3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 NA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D(C,4568)
【解析】略
8. (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发现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还有部分气体从溶液中逸出,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溶液中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1
B.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2
C. 生成沉淀中既有BaSO4又有BaSO3,且n(BaSO4)∶n(BaSO3)约为1∶3
D. 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只有N2,最后留下溶液中溶质只有较多的NH4Cl
【答案】A
【解析】解: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到BaCl2溶液中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SO2+H2O+2NH3=(NH4)2SO3、(NH4)2SO3+BaCl2=BaSO3↓+2NH4Cl、SO3+H2O+2NH3=(NH4)2SO4、(NH4)2SO4+BaCl2=BaSO4↓+2NH4Cl,
检验发现从溶液中逸出的气体无色、无味,该气体为氮气,说明除了氮气其它气体都参与反应,
依据反应定量关系,结合分解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可知,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铵,1mol三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铵消耗氨气2mol,则4mol氨水和2mol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所以得到的沉淀为1mol硫酸钡,2mol亚硫酸钡,
剩余SO2和亚硫酸钡反应生成亚硫酸氢钡,最后得到沉淀为1mol硫酸钡、1mol亚硫酸钡,则:n(BaSO4):n(BaSO3)=1:1,故A正确、BC错误;
根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的溶质为亚硫酸氢钡与氯化铵,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反应生成的产物量和性质分析,二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三氧化硫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亚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所以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关键分解反应生成的气体物质的量进行计算分析判断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组成及物质的量之比,并判断反应后溶质.
本题考查了物质反应的定量计算及物质性质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是分析反应过程反应判断生成沉淀的成分,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9.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氧化性、酸性的比较,侧重于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解答】
A.浓氯水易挥发,可以使淀粉KI溶液变蓝,不能比较Br2、I2的氧化性,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变黑,然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体现其强氧化性,最后二氧化硫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其褪色,故B正确;
C.SO2在酸性条件下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是二氧化硫与某些可溶性钡盐如BaCl2不发生反应,故C错误;
D.浓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但浓盐酸易挥发,盐酸、碳酸均可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则不能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应排除盐酸的干扰,故D错误;
故选B。
10.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有碳酸钡
B. Z导管口无红棕色气体出现
C. 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
D. 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答案】D
【解析】解: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SO2+H2O+NO2=H2SO4+NO,故洗气瓶中产生的是硫酸钡沉淀,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NO遇到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红棕色的NO2。
A.H2SO4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BaSO4,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钡反应,所以没有BaCO3生成,故A错误;
B.反应生成的NO在Z导管口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NO2,呈红棕色,故B错误;
C.洗气瓶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错误;
D.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SO2+H2O+NO2=H2SO4+NO,Z处逸出的气体中有CO2和NO,故D正确;
故选:D。
碳与浓硫酸共热产生的X气体为CO2和S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Y气体是NO2,同时通入时因NO2与水和SO2共同作用要产生SO42-和NO,NO在空气中又会生成NO2,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硝酸、浓硫酸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等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积累。
11. 有关下图及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图1装置蒸发FeCl3溶液制备无水FeCl3
B. 用图2装置精炼铝
C. 用图3装置证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D. 用图4装置可以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非金属性强弱判断、物质性质、电解原理、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B中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D中HCl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加热促进HCl挥发,所以蒸干时得到的固体是Fe(OH)3而不是氯化铁,故A错误;
B.该装置中阳极上Al失电子生成铝离子,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生成OH-,铝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所以阴极上得不到Al,故B错误;
C.浓硫酸能将蔗糖中的H、O元素以2:1水的形式脱去而体现脱水性,能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而体现强氧化性,浓硫酸被蔗糖还原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该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故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HCl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挥发的HCl而影响碳酸和硅酸钠的反应,故D错误。
12.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色 原溶液中含有I-
B.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硝酸将铁氧化为Fe2+
C.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取水解液少许,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没有银镜出现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D.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黑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检验、性质比较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解答】
A.原溶液为无色溶液说明原溶液中无碘单质,氯水中的氯气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故A正确;
B.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是亚铁离子,再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不会显示红色,故B错误;
C.发生银镜反应时,溶液应呈碱性,未加碱调节溶液呈碱性,故C错误;
D.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浓硫酸能将纸张中H、O以2:1的形式脱去,试纸变黑,体现的是脱水性,故D错误。
故选A。
13. 某固体X可能含有FeO、Fe2O3、MnO2、K2SO3、Na2CO3、NaClO、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如下实验以确定其组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固体X中不含K2SO4,则一定含NaClO
B. 固体X中一定含有Fe2O3
C. 滤液A中一定含有Na+
D. 气体B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物质成分的探究等,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物质的性质以及转化关系等,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
滤液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B,所以固体X中至少含有亚硫酸钾、碳酸钠中的一种;滤渣加入浓盐酸并加热,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说明固体X中至少含有FeO和Fe2O3中的一种。
A.若固体X中不含K2SO4,而加入足量稀盐酸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该沉淀应为硫酸钡,所以此时X中含有NaClO和亚硫酸钾,故A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固体X中至少含有FeO和Fe2O3中的一种,故B错误;
C.根据上述转化以及对应现象可知滤液A可能为亚硫酸钾和硫酸钾的混合物,此时不含钠离子,故C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气体B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D错误。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BaCl2溶液中通入CO2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BaCO3
B 向 NaHCO3溶液中先加入CaCl2溶液,再加入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为CaCO3
C 向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未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HNO3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离子检验、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得到碳酸钡沉淀,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B正确;
C.含有铵根离子的溶液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并加热才能得到碱性的氨气,故C错误;
D.原溶液中不一定有硫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因为被硝酸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再生成硫酸钡沉淀,故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5. 莫尔盐是硫酸盐的一种复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它的水溶液中加入不显红色,并有如图所示的反应:
根据以上关系,按要求填空:
(1)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气体
(2)莫尔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部分沉淀A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硫酸的制法是隔绝空气锻烧绿矾(FeSO4·7H2O),将蒸气冷却可制得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绿矾油”,剩余的固体为红棕色。(已知SO3的熔点是16.8°C,沸点是44.8°C,在加热条件下SO3具有比较强的氧化性)现某小组同学欲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绿矾受热分解的产物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的作用是验证该反应有水生成,其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发现F中溶液褪色,D中出现无色粘稠液体,则煅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2)Fe(NH4)2(SO4)2或FeSO4·(NH4)2SO4;
(3)3Fe(OH)2+10H++NO3-=3Fe3++NO↑+8H2O;
(4)①ABDFEC;②CuSO4;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莫尔盐化学式的确定和绿矾分解产物的检验,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物质的检验。
【解答】
尔盐是硫酸盐的一种复盐,则莫尔盐中含有硫酸根;莫尔盐溶液加硫化铵后产生黑色沉淀,黑色沉淀煅烧后生成红棕色固体,则红棕色固体为氧化铁,莫尔盐中含有铁元素;红棕色固体与硝酸反应生成溶液C,则溶液C为硝酸铁溶液;莫尔盐加过量氢氧化钡,产生气体B,则气体B为氨气;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则无色气体是NO,加稀硝酸后沉淀A能部分溶解,且生成无色气体NO,说明莫尔盐中含有亚铁离子,
(1)由以上分析可知,气体B是氨气,可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故答案为: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2)由以上分析可知,莫尔盐中含有硫酸根、铵根、亚铁离子,则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莫尔盐的化学式为Fe(NH4)2(SO4)2或FeSO4·(NH4)2SO4,
故答案为:Fe(NH4)2(SO4)2或FeSO4·(NH4)2SO4;
(3)部分沉淀A中含有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3Fe(OH)2+10H++NO3-=3Fe3++NO↑+8H2O,
故答案为:3Fe(OH)2+10H++NO3-=3Fe3++NO↑+8H2O;
(4)①由给出的实验装置可知,A是反应装置,B可用来检验水的生成,C用于尾气吸收,由题中信息可知D用来检验三氧化硫的产生,E可作为防止倒吸的安全瓶,F中是品红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硫的产生,则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DFEC,
故答案为:ABDFEC;
②B的作用是检验水产生,可放无水硫酸铜试剂,F中溶液褪色,说明产生二氧化硫,D中出现无色粘稠液体,说明产生了三氧化硫,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得煅烧绿矾的反应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故答案为:CuSO4;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
16.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气体发生装置略去试回答:
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C中可能是____________;D中可能是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 现象可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
【答案】(1)浓
(2)在Zn与浓反应过程中, 浓度减小,变成稀硫酸,Zn与稀反应生成
(3)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4)品红溶液;检验;浓;吸收水蒸气;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干扰试验,吸收尾气SO2,防止污染空气。
(5)C中是氧化铜;D中硫酸铜;当C中有红色固体出现且D中白色粉末变蓝色,则说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

【解析】略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Ⅰ”“Ⅱ”或“Ⅲ”);
【答案】(1)CO2、H2;
(2)①酸性KMnO4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验证SO2是否吸收完全;
②澄清石灰水;
③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3)①a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②Ⅱ。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检验的综合应用,掌握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酸性氧化物的通性等,能正确描述相关实验现象,写出相关反应,注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规范性。
【解答】
(1)铁钉中含碳,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故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的杂质为CO2和H2。
(2)①装置B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能检验并吸收SO2,若SO2被吸收完全,装置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所以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验证SO2是否吸收完全;
②装置D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可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CO2。
③装置E中浓硫酸可干燥气体,装置F中CuO与H2反应生成H2O,装置G中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变蓝;
(3)①Na2S和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故a试管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体现了SO2的氧化性;
②方案Ⅰ不合理,氯水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且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了其漂白性;方案Ⅱ合理,SO2被氧化生成,再和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据此能证明SO2的还原性;
方案Ⅲ不合理,氯水中本身就存在Cl-,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SO2的还原性。
18. 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又名大苏打、海波,主要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鞣革时作还原剂。易溶于水,遇酸易分解。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1)实验室可利用Na2SO3晶体和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制备SO2气体,该反应中硫酸浓度不能太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C中制取硫代硫酸钠晶体时,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H2SO4。则装置C中发生反应生成Na2S2O3·5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实验中,为使SO2缓慢通入烧瓶C,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装置E中为__________溶液。
( 4)继续通入SO2气体至溶液PH接近7,停止通入气体,取下C,过滤。实验过程中若没及时停止通入气体,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除析出Na2S2O3 5H2O,其中可能含有Na2SO4杂质。为减少杂质Na2SO4的量,第(2)步操作应稍作改动,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5)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粗产品通过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海波可用于摄影上的定影剂,因为它能与卤化银起化学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银络合物[Ag(S2O3)2]3- ,冲走胶片上多余的感光剂起定影作用,溴化银与海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浓硫酸中c(H+)很小,复分解反应速率慢
(2)2Na2S+ Na2CO3+ 4SO2+ 15H2O = 3[Na2S2O3·5H2O] + CO2
(3)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合理即可);防止倒吸; NaOH(合理即可)
(4)Na2S2O3 5H2O遇酸易分解,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产率降低;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待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
(5)重结晶;AgBr+ 2S2O32 =[Ag(S2O3)2]3- + Br -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制备性实验,为高频考点,难度中等。侧重考查气体的制备、除杂以及物质的性质,掌握题中装置的作用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关键。考查学生的知识总结及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
(1)制备SO2气体时,不使用浓度太大的硫酸是因为浓硫酸中c(H+)很小,复分解反应速率慢;
(2)A中生成SO2,在C中SO2和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2S2O3·5H2O,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S+ Na2CO3+ 4SO2+ 15H2O = 3[Na2S2O3·5H2O] + CO2;
(3)为使SO2缓慢通入烧瓶C,可采取的措施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D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防止倒吸;E为收集未完全反应的SO2及其他酸性气体,则其为NaOH溶液;
(4)实验过程中若没及时停止通入SO2,则会使溶液为酸性,Na2S2O3 5H2O遇酸易分解,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产率降低;Na2S2O3 5H2O有还原性,可被氧气氧化为Na2SO4,所以可以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待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
(5)得到粗产品后,因为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由题可知,溴化银与海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Br+ 2S2O32 =[Ag(S2O3)2]3- + Br -。
19. SO2虽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如下实验,对SO2的部分性质进行了探究.
(1)二氧化硫的水溶液
①SO2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溶解度为1:40,其中有H2SO3生成.向SO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NaHSO3固体,有气体冒出,原因是______.(结合有关平衡方程式简要说明)
②欲验证酸性:H2SO3>HClO,选用图1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 (按气流方向用大写字母表示即可).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已知SO2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I2,可以与Na2O2发生反应,按图2示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注入硫酸至浸没三颈烧瓶中固体 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木条不复燃 SO2与Na2O2反应无O2生成,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① ______
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木条复燃 SO2与Na2O2反应有O2生成,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SO2+2Na2O2=2Na2SO3+O2
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E,F中. E中② ______ 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③ ______
F中④ ______ F中反应为2OH-+SO2=SO32-+H2O
【答案】SO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SO2+H2O H2SO3 H++HSO3-加入NaHSO3固体增加了c(HSO3-),平衡左移,降低了SO2的溶解度;C→B→E→D→F;D中品红不褪色,F中产生白色沉淀;Na2O2+SO2=Na2SO4;E 中溶液蓝色褪去;SO2+I2+2H2O=2I-+SO42-+4H+;F 中红色变浅或褪色
【解析】解:(1)①SO2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溶解度为1:40,二氧化硫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存在如下平衡SO2+H2O H2SO3 H++HSO3-,NaHSO3属于盐,在水中完全电离,加入NaHSO3固体增加了c(HSO3-),平衡左移,降低了SO2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SO2的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SO2+H2O H2SO3 H++HSO3-加入NaHSO3固体增加了c( HSO3-),平衡左移,降低了SO2的溶解度;
②要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因为二氧化硫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直接通入漂白粉溶液中,证明酸性H2SO3>H2CO3>HClO即可:应先用二氧化硫制备二氧化碳(A利用盐酸和亚硫酸氢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C通过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洗去二氧化硫中的氯化氢,通过B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制备的二氧化碳中有二氧化硫,故通入漂白粉之前除去二氧化硫气体(E用酸性高锰酸钾除去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净(D用品红检验),再通入漂白粉中(F),故顺序为:A→C→B→E→D→F;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为D中品红不褪色,F中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C→B→E→D→F;D中品红不褪色,F中产生白色沉淀;
(2)①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且属于酸性气体,根据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酸性氧化物之间的反应知道,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硫之间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氧气,但是氧气能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所以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
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②③E中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2I-+SO42-+4H+,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为还原剂,碘离子为还原产物,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能说明I-还原性弱于SO2,现象为:E中溶液蓝色褪去,
故答案为:E中溶液蓝色褪去;SO2+I2+2H2O=2I-+SO42-+4H+;
④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F中反应为2OH-+SO2=SO32-+H2O,碱性减弱,所以F中红色变浅或褪色,
故答案为:F中红色变浅或褪色.
(1)①SO2易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为二元弱酸,存在电离平衡,加入NaHSO3固体,增加了c(HSO3-),平衡移动;
②要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因为二氧化硫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直接通入漂白粉溶液中,应先用二氧化硫制备二氧化碳,再通入漂白粉中,证明酸性H2SO3>H2CO3>HClO,制备的二氧化碳中有二氧化硫,故通入漂白粉之前除去二氧化硫气体,D中品红不褪色,F中产生白色沉淀,能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据此分析.
(2)A中制备二氧化硫,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X干燥二氧化硫,选用浓硫酸,C中检验SO2与Na2O2反应是否有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试管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D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E装置检验I-还原性弱于SO2,SO2+I2+2H2O=2I-+SO42-+4H+,F装置验证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并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①过氧化钠与低价态的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合反应,生成该非金属的最高价态的含氧酸盐,此时没有氧气产生;
②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判断,淀粉与碘水作用显示蓝色,当二氧化硫还原碘单质为碘离子时,蓝色褪去;
④F装置验证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并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性质及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正确分析题干信息为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20. A、B、C、X均为中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1)若X是氧气,A是一种黄色固体单质,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因B气体的过量排放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氧气,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则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C与水反应得到D溶液,D的浓溶液与铜反应并生成气体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X是氧气,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则一定条件下A一步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溶液中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加入X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若X是氢氧化钠溶液,A、B、C均为含铝元素的化合物,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6)若X为盐酸,A、B、C均不含铝元素,且反应②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酸雨;;
(2)N2(或NH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
(4)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含Fe3+离子,溶液不变红则不含Fe3+离子;2Fe3++Fe=3Fe2+;
(5);
(6)。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推断,难度一般,掌握物质的性质和转化为解题关键,注意平时积累。
【解答】
(1)A是一种黄色固体单质,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则A为硫单质,B为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反应②为二氧化硫被氧化为三氧化硫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酸雨;;
(2)C是红棕色的气体,则C为二氧化氮,A为N2(或NH3),D为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N2(或NH3);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则A为金属钠,C为过氧化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向C的水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C为氯化物,X为氯气,金属A为变价元素铁,检验铁离子的方法为: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含Fe3+离子,溶液不变红则不含Fe3+离子,贮存氯化亚铁溶液,应加入少量铁,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故答案为: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含Fe3+离子,溶液不变红则不含Fe3+离子;2Fe3++Fe=3Fe2+;
(5)X为氢氧化钠溶液,A为铝盐,B为氢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X为盐酸,A、B、C均不含铝元素,且反应②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则无色无味气体为二氧化碳,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
第20页,共23页
第1页,共23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博雅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2022-2023江苏省重点中学高二(下)联考调研物理试卷(5月)(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