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单元同步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单元同步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m、p、r是常见的单质,其中p是元素W的单质,为用途最广泛的金属;n由两种元素组成,通常为液态,中含有质子;q是一种强碱,二氧化碳与其反应后溶液的焰色试验呈黄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B.q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由元素Z和Y组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D.n和p的反应中,每消耗,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为正盐,能将溶液中的还原为,可用于化学镀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B.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是三元酸,与反应可生成三种盐
3.CO与反应生成的历程如下(部分微粒未画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型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D.CO和O生成的过程涉及了电子转移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①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②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稳定的气体
③镁()在氮气中剧烈燃烧,产物是,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④卤素单质的熔点从到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到也逐渐升高
⑤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⑥砹()为有色固体,不稳定,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5.有7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X Y Z M W Q R
原子半径/nm 0.186 0.143 0.104 0.099 0.070 0.066 0.032
主要化合价 +1 +3 +6,-2 +7,-1 +5,-3 -2 +1
A.Z在第三周期IVA族
B.离子半径:
C.Z、W、Q、R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D.M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强
6.下表为截取的元素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且X、Y、Z、R和W均为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Y Z R
W
A.Z的氧化物与X单质不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B.X、Z原子序数一定相差8
C.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
D.五种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均大于2
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位于第ⅤA族,X和Z同主族,W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质的还原性:
B.原子半径:
C.Z和W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X和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与HCl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8.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筛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研究中涉及的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H
2 C N O
3 Na Al Si
4 K Ca
传统的分子筛主要含有O、Na、Al和Si元素,通过调控这 4种元素的比例,可获得不同性能的分子筛产品。这4种元素中
A.非金属性最强的是O B.核外电子数最少的是 Na
C.金属性最强的是Al D.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
9.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且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元素。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B.D的离子半径小于C的离子半径
C.C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B的单质
D.将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溶于稀盐酸中,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一定呈红色
10.根据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10 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1.43
最高价或最低价 2 +2 +1 +5、 3 +7、 1 +1 +5、 3 +3
A.元素⑤⑧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B.元素②和⑦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C.加热条件下,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能和CO2反应,也能和Na2O反应
D.元素④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强酸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R的原子半径与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元素的最高正价为价
B.由W、Y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R和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D.由X和Z组成的化合物既能和强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12.氮是粮食作物生长必需的元素,20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了氨:N2(g)+3H2(g)2NH3(g) △H=-92.4kJ mol-1。从此人类进入了新的农业时代,化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双催化剂“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催化合成氨反应的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N2分子断键变成N原子会释放能量
B.当1molN2参与反应,过程②中生成lmolLiNH
C.过程③中,没有化学键的断裂,只有化学键的形成
D.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即反应物所有原子均被利用
二、多选题
13.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属于同种核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C.b、c、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够两两反应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14.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分子筛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这些研究中涉及的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下: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1 H
2 C N O
3 Na Al Si
4 K Ca
分子筛中含有的O和Na结合而成的Na2O2中含有的化学键包括
A.离子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极性共价键 D.氢键
三、非选择题
15.I.有下列四种微粒:①O ②Na ③Mg ④N。
(1)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只填序号,下同)。
(2)按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
(3)微粒中质子数小于中子数的是_______。
(4)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化合价有零价、正价和负价的是_______。
II.已知X、Y为1~18号元素中的两种元素,原子序数X>Y,且X、Y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6)X是_______,Y是_______,原子半径X_______Y(填“>”或“<”)。
(7)X、Y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
16.分子间作用力
(1)范德华力概念:物质的分子间普遍存在着作用力,这种分子间作用力也叫做范德华力。
(2)实质:分子间作用力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
(3)分子间作用力的主要特征
①广泛存在于分子之间;
②只有分子间充分接近时才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固体和液体物质中;
③分子间作用力远远________化学键;
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主要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决定。
(4)影响分子间作用力大小的因素
①组成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分子间作用力_______。
如:I2>Br2>Cl2>F2;HI>HBr>HCl;Ar>Ne>He。
②分子的空间构型。一般来说,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
17.2021年2月22日,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器带回的月壤公开亮相。对月壤中化学元素的分析有助于认识月球表面环境。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a
b c d
e f g h i
j
(1)经分析,月壤中含有大量的h元素,h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和f的单质都是化学家戴维通过电解的方法首次制得。这两种元素化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e_______f(填“>”或“<”),用电子式表示f与i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
(3)d和i两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中,熔沸点较高的氢化物为_______,导致该氢化物熔沸点偏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由c、d、j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硝石的主要成分,化学式为_______。
(5)i是海水中含量丰富的元素,其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领域应用广泛。在图中相应位置写出2种含i元素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要求物质类别各不相同;参照c元素形成的NO的定位及写法)。
18.Ⅰ、一密闭容器被无摩擦、可滑动的两隔板a和b分成甲、乙两室。标准状况下,在乙室中充入,甲室中充入、的混合气体,静止时隔板位置如图。已知甲、乙两室中气体的质量之差为10.9g。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室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甲室中、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4)经过查资料知道(常温下是固体),如果将隔板a去掉,当与完全反应后,隔板b将静置于刻度“___________”处(填数字)。
Ⅱ、现有下列基本粒子:、、、、、、、,回答下列问题:
(5)有___________种不同的核素。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粒子为___________。
(6)中子数相等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n由两种元素组成,通常为液态,1moln中含有10mol质子,则n是H2O;q是一种强碱,二氧化碳与其反应后溶液的焰色试验呈黄色,则q是NaOH; m、p、r是常见的单质,其中p是元素W的单质,则m是Na,p是Fe,r是H2,n和p反应生成r和s,即铁和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s为Fe3O4,根据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X是H,Y是O,Z是Na,W是Fe元素。
【详解】A.r是氢气,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故A正确;
B.q是NaOH,是由Na+与OH-通过离子键结合,也含有O-H的共价键,故B正确;
C.Na2O2中阳离子为Na+,阴离子为O,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故C错误;
D.n和p的反应为3Fe+4H2O(g)Fe3O4+4H2,16.8gFe的物质的量为0.3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mol,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2.A
【详解】A.上述反应失电子,P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5价,氧化产物为H3PO4,A正确;
B.该反应中,氧化剂为Ag+,还原剂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B错误;
C.NaH2PO2中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但是没有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
D.NaH2PO2为正盐,说明H3PO2为一元酸,D错误;
故答案选A。
3.B
【详解】A.分子的结构式为O=C=O,其空间结构是直线型,A正确;
B.在该过程中,O2断键形成O,CO中化学键不变,B错误;
C.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是极性键,根据示意图可知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正确;
D.CO和O生成的过程中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因此涉及了电子转移,D正确;
答案选B。
4.B
【详解】①硫酸镁易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硫酸钡难溶于水,可知ⅡA族元素的硫酸盐自上而下溶解性减小,推知硫酸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①正确;
②Se、S同主族,H2S为无色有毒的气体,则推断H2Se可能也是无色、有毒气体,但非金属性S>Se,则稳定性H2S>H2Se,②错误;
③镁在氮气中剧烈燃烧生成Mg3N2,Mg3N2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镁和一水合氨,其溶液不是一种强碱,③错误;
④卤素单质的熔点从F2到I2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从Li到Cs,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逐渐减弱,熔点逐渐降低,④错误;
⑤过渡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Ⅷ族的化学元素,⑤错误;
⑥At与F、Cl、Br、I同主族,该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稳定性逐渐降低,HI已是不稳定物质,则HAt也不稳定,同时AgBr、AgI等都不溶于水且不溶于稀酸,则AgAt也不溶于水和稀酸,⑥正确;
错误的为②③④⑤,故答案选B。
5.D
【分析】结合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X为Na,Y为Al,Z为S,M为Cl,W为N,Q为O,R为H。
【详解】A.Z为S,在第三周期第ⅥA族,A错误;
B.X为Na,Y为Al,Z为S,Q为O,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B错误;
C.Z为S,W为N,Q为O,R为H,Z、W、Q、R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如硫酸铵,C错误;
D.Z为S,M为Cl,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往右逐渐增强,则M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强,D正确;
故选D。
6.A
【分析】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分析,X在第二周期,Y、Z、R为第三周期,W为第四周期。
【详解】A.若X、Z分别为碳和硅,二氧化硅和碳可以反应生成硅,能置换,故 A错误;
B.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原子序数只能相差8,故B正确;
C.R不可能为氩,则Y可能为Al或Si或P,则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不可能是强酸,故C正确;
D.由于周期表中ⅡA、ⅢA之间相隔10列,且四种元素都为主族元素,所以Y只能为ⅢA或ⅣA或ⅤA族元素,所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2,故D正确;
选A。
7.C
【分析】X和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且Y位于第ⅤA族,则X为H,Y为N,X和Z同主族,则Z为Na,W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W为Al。
【详解】A.金属性越强,则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 Na>Al>H2,A项错误;
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Na>Al>N,B项错误;
C.N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Al(OH)3,两者能相互反应,C项正确;
D.根据题意,X和Y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为NH3,其与HCl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为NH4Cl,为离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选C。
8.A
【详解】A.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非金属性最强的是O,故A正确;
B.O、Na、Al和Si核外电子数分别为8、11、13、14,因此核外电子数最少的是 O,故B错误;
C.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金属性最强的是Na,故C错误;
D.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则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9.D
【分析】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金属元素,则E为Fe; 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可知A、B、C、D分属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则A为H,D为Na,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C为F;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 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由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知可知丙为H2O,丁为Fe3O4,则B为O元素;综上:A为H,B为O,C为F,D为Na,E为Fe元素;甲为Fe,乙为H2,丙为H2O,丁为Fe3O4;
【详解】A.H、O两元素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
B.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粒子半径Na+ <F-,故B正确;
C.F2和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F和O2,故C正确;
D.丁为Fe3O4,将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溶于稀盐酸中,铁过量时所得为氯化亚铁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故D错误;
故选D。
10.B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①只有最低价-2,处于ⅥA族,则①为O;③、⑥都最高正价+1,处于ⅠA族,⑥的原子半径较大,③原子半径不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则③为Li、⑥为Na元素;⑤有+7、-1价,则⑤为Cl元素;④、⑦都有最高价+5、最低价-3,处于ⅤA族,④的原子半径较大,则④为P、⑦为N元素;②有最高价+2,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则②为Mg;⑧有最高价+3,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大于P,则⑧为Al,据此解答。
【详解】A.元素⑤⑧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
B.②为Mg,⑦为N元素,二者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反应生成氮化镁,故B正确;
C.加热条件下,元素①⑧形成的化合物氧化铝,能和Na2O反应,但不能和CO2反应,故C错误;
D.④为P,最高价含氧酸磷酸是中强酸,故D错误;
故选B。
11.C
【分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根据图中规律不难得出W、X、Y、Z、R分别为H、Al、C、Cl、F,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R为F元素,F没有正价,A错误;
B.W元素为H元素,Y元素为C元素,由H、C组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为,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错误;
C.HR是HF,HZ是HCl,而HF分子间含有氢键,所以HF的沸点大于HCl,C正确;
D.由X和Z组成的化合物是能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但是不能与强酸反应,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A.N2分子断键变成N原子会吸收能量,A项错误;
B.双催化剂“TM—LiH(TM表示过渡金属)”吸收氮气,将LiH转化为LiNH,化学方程式为:N2+2LiH=2LiNH,即1molN2参与反应,过程②中生成2molLiNH,B项错误;
C.过程③中,LiNH与氢气反应,生成LiH与NH3,则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项错误;
D.合成氨时,属于化合反应,则合成NH3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即反应物所有原子均被利用,D项正确;
答案选D。
13.BC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a为-2价、e为+6价,处于VI族,可推知a为O、e为S,b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氧,则b为Na,由原子序数可知c、d处于第三周期,化合价分别为+3、+5,则c为Al、d为P。
【详解】A. 和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S>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PH3,即,故B正确;
C.b为Na,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c为A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Al(OH)3,e为S,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与NaOH、硫酸均能反应,NaOH与硫酸能发生中和反应,则b、c、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够两两反应,故C正确;
D.O和Na形成的Na2O2中含有O-O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故答案选BC。
14.AB
【详解】Na2O2的电子式为,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选AB。
15.(1)②③④①
(2)④①②③
(3)①②
(4)①②
(5)④
(6) Si C >
(7) SiH4、CH4 SiO2、CO2
【详解】(1)核外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当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半径由大到小,②③④①;
故答案为:②③④①;
(2)原理同上,半径由大到小,④①②③;
故答案为:④①②③;
(3)①,质子数为8,中子数18-8=10;②质子数11,中子数23-11=12;③质子数12,中子数24-12=12;④质子数7,中子数14-7=7;
故答案为:①②;
(4)能形成X2Y2型化合物的是,Na2O2;
故答案为:①②;
(5)金属只有正价没有负价,O元素氧化性强,只有负价没有负价;
故答案为:④;
(6)X、Y的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说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前18号元素可以为Si和C,;
故答案为:Si;C;>;
(7)X、Y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SiH4、CH4,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SiO2、CO2;
故答案为:SiH4、CH4;SiO2、CO2。
16. 电性引力 小于 越大 越大 空间构型越对称 越小
【详解】范德华力是分子间普遍存在的作用力,它很弱,比化学键的键能小1~2个数量级。对于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范德华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范德华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一般来说,分子的空间构型越对称,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小。且,范德华力不属于化学键,它是分子和分子之间的一种作用力;
故答案为:电性引力;小于;越大;越大;空间构型越对称;越小。
17.(1)第三周期第IVA族
(2) >
(3) H2O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KNO3
(5)
【详解】(1)h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是硅元素,答案:第三周期第IVA族;
(2)e、f分别为Na、Mg,同周期自左向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e>f,i为Cl,用电子式表示Mg与i形成离子化合物的过程,答案:>;;
(3)d为氧元素,i为氯元素,两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H2O、HCl,沸点较高的是H2O,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答案:H2O;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c、d、j分别为N、O、K元素,硝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答案:KNO3;
(5)题目给出的是价类表,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1、+1、+3、+5、+7,常见的化合物有酸HCl、HClO、HClO3、HClO4及对应的盐,Cl2是单质,化合价为0,在表格中根据物质的类别和化合价标注在对应的位置,答案: 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18.(1)1.0
(2)11.0
(3)11g/mol
(4)2
(5) 5 、
(6)
【详解】(1)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体积之比,看图可知甲、乙两室气体的体积比为5:3,故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3,所以甲室中气体为1.0mol,故答案为:1.0;
(2)结合(1)可知甲中气体质量应介于2g——17g之间,HCl气体的质量为0.6mol×36.5g/mol=21.9g,则甲室中气体的质量为21.9g-10.9g=11.0g,故答案为:11.0;
(3)甲室中、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总质量为11.0g,摩尔质量M==11g/mol,故答案为:11g/mol;
(4)设甲中氨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17×x+2×(1-x)=11,解得x=,则甲室中NH3的物质的量为1.0mol×=0.6mol,恰好等于HCl的物质的量,所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固体,剩余H2的物质的量为0.4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活塞b将会左移至“2”处,故答案为:2;
(5)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上述基本粒子中有1H、2H、3H、14N、14C共5种核素;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是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粒子,故答案为:5;、;
(6)、的质量数都是2,质子数都是1,二者中子数相等,都是1,故答案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测试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下一篇:5.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同步练习 (含解析)2022-2023第二学期高一化学沪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