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溶解现象复习卷---2022-2023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下册(含解析)

第六章 溶解现象 单元复习卷 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D.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2.下列加速物质溶解的措施中,可以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搅拌 B.振荡 C.粉碎 D.加热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降到 ,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C.将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解度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却不变
4.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降温加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升温减压
5.下表是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 克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 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 63.9 克
C.60℃时,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为 110 克
D.10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 80℃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多
6.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与水混合形成的。已知某葡萄糖与水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0% B.5% C.25% D.60%
7.20℃时,将50g水倒入盛有20g甲的固体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饱和溶液
B.②和③都是不饱和溶液
C.①和②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②和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8.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50g水中加入了20g食盐,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
A.70g B.66g C.68g D.136g
9.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B.200g水中溶解了2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解于90g水中所得到的溶液
D.将食盐和水按1∶9的质量比配制成的溶液
10.25℃时,向下列4只均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10 g
B.②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
C.4只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的是③④
D.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
11.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能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加KCl固体 C.加水 D.蒸发溶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Cl溶液是纯净物
B.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KCl
C.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固体,可得140gKCl溶液
D.2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34%
12.溶液对于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动和人类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t1℃时,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70g溶液
C.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关系:甲>丙>乙
D.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乙>甲=丙
二、科普阅读题
1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盐
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人体中有调节水分、维持酸碱平衡等生理作用。
资料一:食盐的加工
工业上用海水晒盐或用盐湖水、盐井水煮盐,使氯化钠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氯化钠含有较多的杂质,称为粗盐。粗盐经下图所示主要流程可成为精盐。
资料二:食盐的种类
市面上食盐制品种类繁多,现简要介绍几种。原盐,即粗盐,常用于腌制工艺;精盐,由粗盐提纯而成,适合烹饪调味;碘盐,在食盐中添加一定量碘酸钾(KIO3)即为碘盐,可防治碘缺乏病;低钠盐,食盐中添加氯化钾、硫酸镁等有“咸味”的成分,可防治因钠离子摄入过多而引起的高血压等疾病。
资料三:食盐的摄入量
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食盐,但摄入过多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然而据调查,我国人均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9.1g。一方面三餐中食盐量需要控制,另一方面,许多成品食物中食盐的含量也应引起重视,下表所示为部分成品食物每100g中的食盐含量。
食品 某品牌方便面 某品牌酱油 某品牌薯片
食盐含量g/100g 3 16 1.6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由粗盐制得精盐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   g。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两袋(共300g)上表中所示方便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其当天食盐摄入量   (填“超标”或“未超标”)。
(4)下列关于食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高血压患者,可适当选择低钠盐
B.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
C.氯化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D.为补充人体所需钠元素和氯元素,每天做饭时可加入大量食盐
(5)请你为人们提一条日常摄取食盐的建议:   。
三、实验探究题
14.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2)t2℃时,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3)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
(4)t1℃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15.卓玛同学要用85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下图是她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卓玛同学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称量   g氢氧化钠固体,应选择   mL(填“10”、“50”或“100”)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
(2)图中有一处操作有明显错误,该错误会导致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推断题
16.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t1℃时,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2)t1℃时,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t1℃时,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4)将t1℃的,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五、计算题
17.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与金属锌反应制取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水和浓硫酸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   g;
(2)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取配制后的溶液50g与足量的金属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A. 溶液具有稳定性,故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比如水,故错误,符合题意;
D. 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溶液具有稳定性,均一性。
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D、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2.【答案】D
【解析】【解答】由于固体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这一个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想改变固体的溶解度,就只能改变温度;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温度和溶质、溶剂的种类。
3.【答案】D
【解析】【解答】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需确定温度,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故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溶剂较少。因此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甲中溶剂较少,不符合题意;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或加溶剂)的方法,不符合题意;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解度变大,溶质和溶剂都没有变化,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却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答案】A
【解析】【解答】温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故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加压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温度越低、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分析。
5.【答案】C
【解析】【解答】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3.9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故B不符合题意;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物质溶解到最大量时达到饱和,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为110 克,故C符合题意;
D、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确定水的质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6.【答案】A
【解析】【解答】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即相当于1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水分子。葡萄糖溶液是将葡萄糖(化学式在这个为:C6H12O6)与水混合形成的。相当于1个葡萄糖溶液单元含有6个碳原子,x个水分子。在这个葡萄糖溶液单元里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2:1,质量比为1:8。葡萄糖与水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葡萄糖与水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故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
故答案为:A
【分析】葡萄糖中H、O元素质量比与水中H、O元素质量相同,据此可判断溶液中H、O元素质量比,进而计算该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7.【答案】B
【解析】【解答】A. 烧杯①中有固体仍未溶解,所以①是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①到②升高温度,剩余固体被溶解,说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没有未溶解固体,可知②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继续升温至③,则③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错误,符合题意;
C. ①、②溶液中溶剂质量相等,但溶质质量①<②,故溶质质量分数①<②,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②和③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均相同,故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不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在20℃时,50g水中加入了20g食盐,溶解的食盐的质量为 ,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即该温度下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则为该温度下50克水中最多溶解18克氯化钠,故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为68克。
9.【答案】B
【解析】【解答】A、10%的食盐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10,而10:100=1:10,故A不符合题意;
B,10%的食盐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9,而20:220=1:11,故B符合题意;
C、10%的食盐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9,而10:90=1:9,故C不符合题意;
D、10%的食盐溶液即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9,而1:9=1:9,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10%的食盐溶液指的是100克溶液中10克食盐90克水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约等于35g,故烧杯1中10g氯化钾全部溶解,溶液的质量为110g,A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约等于35g,故烧杯2中20g氯化钾全部溶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7%,B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约等于35g,故只有4烧杯是饱和溶液,C符合题意;
D、增加溶质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5g,则①烧杯中溶液的质量=100g+10g=110g;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 = 20 g ÷ 120 g × 100 % =16.7%,四只溶液中形成饱和溶液的只有④没有③;增加KCl固体能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KCl的饱和溶液
11.【答案】(1)C
(2)D
【解析】【解答】(1)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能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故A不正确;
B、加KCl固体,能将K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不正确;
C、加水,可以将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蒸发溶剂,能将KCl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2)A、KCl溶液是KCl和水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
B、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4g氯化钾,而不是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有34gKCl,故B不正确;
C、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固体,只能溶解34g,可得KCl溶液的质量为:100g+34g=134g,故C不正确;
D、20℃时,K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4%,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根据图象可知,氯化钾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加溶剂、升温;
(2)溶液为混合物;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四要素),分析解答。
12.【答案】B
【解析】【解答】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不符合题意;
B. 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克,将20g甲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5克,充分溶解后可得到65g溶液 ,符合题意;
C. t1℃时,三物质溶解度关系为乙>丙>甲,等质量的甲、乙、丙固体形成饱和溶液时所需水的质量关系:甲>丙>乙 ,不符合题意;
D. 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和乙析出晶体t1℃饱和溶液,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是t2℃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乙>甲=丙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含义分析,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确定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确定结晶方法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适用于降温结晶,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结晶;可以根据溶解度/(溶解度+100)确定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3.【答案】(1)物理
(2)6
(3)超标
(4)A;B;C
(5)适量摄取、少吃含盐量高的成品食物等(答出一点且合理即给分)
【解析】【解答】(1)由粗盐制得精盐的过程是利用化学变化除掉其中的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2)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3) 据题中信息可知,每100g方便面食盐含量3g,如果某人一天吃了两袋(共300g)则其当天食盐摄入量为9g,超标;(4) A.高血压患者,可适当选择低钠盐,正确;B.我国人均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为9.1g,所以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偏高,正确;C.氯化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属于六大营养素中的无机盐,正确;D.为补充人体所需钠元素和氯元素,每天做饭时可加入适量食盐,错误;(5)请你为人们提一条日常摄取食盐的建议:适量摄取、少吃含盐量高的成品食物等。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食盐的性质分析。
14.【答案】(1)B
(2)75
(3)降温结晶
(4)A>C
【解析】【解答】(1) 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B>A=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则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2)t2℃时, 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溶解50g的A,则 将30克A物质放入50克水中, 最多溶解25gA ,形成溶液质量为75g;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比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降温结晶;
(4)氢氧化钠溶于水溶解放出热量,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而增大,固体没有析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物质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故 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C;
【分析】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比较物质的溶解性,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性,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进而确定提纯方法,据此分析
15.【答案】(1)8.5;100
(2)偏小
【解析】【解答】(1)85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85g×10%=8.5g,故需要称量8.5g氢氧化钠固体,溶剂质量=85g-8.5g=76.5g,因水的密度为可近似看作1g/cm3,故应选择100mL的量筒来量取所需水的体积。(2)观察图中可知,使用天平称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故称量出现错误,若颠倒位置,则砝码质量加上游码读数等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导致称量质量偏小,即溶质质量偏小,故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1) 8.5 ; 100 (2) 偏小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乘以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再利用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减去溶质质量解答
(2)根据天平的称量方法为左物右码解答,放反时结果偏小
16.【答案】(1)B
(2)140
(3)20%
(4)B>A>C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故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B;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B的溶解度是40g,故在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加入50克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
(3)t1℃时,C的溶解度为25g。故C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20%;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B>A=C,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t1℃的A、B、C三种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A、B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
17.【答案】(1)100
(2)散热,以免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
(3)0.2
【解析】【解答】(1)设需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0g×19.6%=x×98% x=100g。
(2)配制溶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散热,以免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
(3)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0.2g
故答案为:(1)100;(2)散热,以免水沸腾造成液滴飞溅;(3)0.2。
【分析】(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3)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硫酸的质量,未知量是生成氢气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复习---2022-202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含解析)

下一篇:湖北省孝感市2022-2023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