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分层练习:9.2 溶解度(学生版+教师版)

9.2 溶解度 基础巩固练
【基础巩固练】
1. 某温度下,将5 g氯化钠放入10 g水中,得到13.6 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该温度下,5 g氯化钠只溶解了3.6 g,不能再继续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是指含溶质的多少而言,并没有具体的界限。溶液的“浓”、“稀”是相对的,如35%的硫酸溶液被认为是稀硫酸,而35%的盐酸则被认为是浓盐酸本题中的氯化钠溶液如果从生活的角度看,已经是很咸的溶液,应属于浓溶液。故不选C。
故选:A。
2. 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C. 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 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答案】A
【解析】
A.向20°C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再溶解,说明该溶液已经饱和,选项A正确;
B.判断饱和的方法是看溶质是不是能够继续溶解,所以向20°C的溶液中加入水,不能判断是不是饱和,选项B错误;
C.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溶液是否饱和是在同一温度的前提下,温度改变了也就无法判断20℃时原溶液是否饱和,选项C错误;
D.由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是否饱和是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的,温度改变了也就无法判断20℃时原溶液是否饱和,选项D错误。
故选:A。
3. 要将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加水
B. 升高温度
C. 与另一不饱和KNO3溶液混合
D. 加KNO3晶体
【答案】D
【解析】
A.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水,溶液中的溶剂增加,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B.升高温度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C.饱和硝酸钾溶液与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混合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D.饱和溶液不再溶解作溶质的物质,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后,硝酸钾晶体不再溶解,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错误,故选D。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
B. 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C. 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
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A.饱和溶液是针对某种或某几种物质而言的,即饱和溶液不再溶解作溶质的物质,并非不再溶解任何物质,选项错误;
B.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增加溶剂,改变温度的方法,即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不只有增加溶剂,选项错误;
C.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如硝酸钾的溶解度较大,其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错误;
故选C。
5. 下列物质中,当温度升高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的是( )
A. Ca(OH)2 B. KNO3 C. NaCl D. NH4NO3
【答案】A
【解析】
【详解】KNO3、NaCl、NH4NO3,当温度升高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Ca(OH)2,当温度升高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故选A。
6. 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能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②当温度相同时,固体物质的种类不同则溶解度不同;
③根据溶解度的定义,某温度时100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水的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④固体物质的颗粒越小,在溶剂中溶解越快,但不会使溶解质量变大,所以溶质颗粒大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所以温度、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是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而水的质量和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不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故选:C。
7. 在通常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___________或加入___________的方法。
(1)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NaCl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
(2)将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
【答案】①恒温蒸发溶剂 ②溶质 ③溶剂或水 ④溶质或硝酸钾
【解析】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通常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加入溶质的方法,故填:恒温蒸发溶剂;溶质。
(1)增加溶剂一定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NaCl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溶剂,故填:溶剂或水。
(2)增加溶质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将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硝酸钾固体,故填:溶质或硝酸钾。
【能力提升练】
1. 要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恒温蒸发水至析出晶体
B. 降低温度至析出晶体
C. 加人KNO3晶体
D. 升高温度(不计水的蒸发)
【答案】D
【解析】
A.由结晶的概念可知,将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至析出晶体后溶液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B.由结晶的概念可知,降低温度至析出晶体后,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C.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溶液能够变为饱和溶液,选项正确;
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溶液将会变得更加不饱和,选项错误;
故选D。
2.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另一瓶为 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答案】A
【解析】
A.加一定量的水,两瓶溶液都成为不饱和溶液,无法区分,符合题意;
B.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振荡,有晶体析出,向另一瓶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振荡,硝酸钾晶体溶解,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略降低温度,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另一瓶无变化,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另一瓶无变化,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3. 80℃时,一杯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下列各量不会改变的是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的浓度
【答案】B
【解析】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80℃时,一杯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由于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部分硝酸钾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溶液中的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减少,溶液中溶剂水的质量保持不变,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则溶液的质量减少,根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溶液浓度减小,故选B。
4. 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的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
D. 浓溶液
【答案】A
【解析】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溶液底部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的溶质减少,析出的晶体不再溶解,则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的饱和溶液,故选A。
5.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操作最简便且最可靠的方法是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入溶质
D. 恒温蒸发水
【答案】C
【解析】
A.温度会影响溶解度,但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有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所以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对于不同的溶质改变温度的方式不一样。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需要降温;若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需要升温,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来说,降低温度会使该物质的溶解度变大,可知此时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需要升温,选项B不符合题意;
C.由定义可知:增加溶质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将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最简便且最可靠的方法是加入溶质。选项C符合题意;
D.对于溶液来说减少溶剂一般采用蒸发的方式,可以让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但操作较为复杂,不是最简便的方法,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 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 g 水溶解 36 g 氯化钠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 20℃时,100 g 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有 36 g 氯化钠
C. 20℃时,把 136 g 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 36 g 氯化钠
D.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36:100:136
【答案】C
【解析】
A.没有指明温度,故A错误;
B.20℃时,136 g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有36 g氯化钠,不是100 g,故B错误;
C.20℃时,136 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36 g氯化钠,所以将其蒸干,可得到36 g氯化钠,故C正确;
D.在20℃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36:100:136,选项中没有指明温度,故D错误。
故选C。
7. 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为
A. 温度高低 B. 溶质、溶剂的量 C. 溶剂种类 D. 溶质种类
【答案】B
【解析】
A.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即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100 g溶剂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所以溶剂的质量不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选项B符合题意;
C.当温度相同时,溶剂的种类不同则溶解度不同,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当温度相同时,溶质的种类不同则溶解度不同,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海水受热分解
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A.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海水,得到食盐晶体,不是海水受热分解,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升高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会略有增加,故选项错误;
C.温度升高,食盐的溶解度略有增大,但不会从海水中析出,故选项错误;
D.由于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结晶析出,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 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100 g,该温度下,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溶质:溶液=1:1 B. 溶质:溶剂=1:1
C. 溶剂:溶液=1:1 D. 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为200 g
【答案】B
【解析】
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100 g,该温度下,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A.溶质:溶液=1:2,故A错误;B.溶质:溶剂=1:1,故B正确;C.溶剂:溶液=1:2,故C错误;D.饱和溶液的质量不一定为200 g,故D错误。
点睛∶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10. 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 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将a2℃15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有20 g固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C. a1℃时,乙的溶解度为30 g,a1℃时,30 g的乙与100 g的水形成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0 g:100 g=3:10,错误;
D.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a2℃时,甲的150 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 g,溶剂的质量为100 g, a1℃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a1℃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0 g的甲,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溶剂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的质量=50 g-30 g=20 g,正确。故选D。
【点睛】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一般保持不变。
11. 如图所示是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 ℃时,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 ℃时,将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固体中含有少量的,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看出,t1℃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选项A正确;
B.图中可知t2℃时,NaCl和Na2CO3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关系,也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因此无法确定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关系,选项B错误;
C.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因为溶剂减少,所以原来溶解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质就会析出,因此t1℃时,将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选项C正确;
D.溶解度曲线中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选项D正确。故选B。
12.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B. 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 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答案】CD
【解析】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该选项说法正确;
B.t2℃时丙溶解度是25 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 g:100 g=1:4,该选项说法正确;
C.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不一定大于乙,是因为不知道饱和溶液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乙在t1℃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丙,由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大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因此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D。
13. 在20℃时,将40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___________溶液。
(2)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g。
(3)随着温度的升高,上述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降低”),溶液可能变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1)饱和 (2)131.6
(3)①增大 ②不饱和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知,溶液中仍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得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故填:饱和;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可知,溶质的质量为40 g - 8.4 g = 31.6 g,溶剂的为100 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 g + 31.6 g = 131.6 g,故填:131.6。
【小问3详解】
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随着温度的升高,硝酸钾固体将继续溶解,所得硝酸钾溶液浓度将增大,溶液可能变为不饱溶液,故填:增大;不饱和。
14.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答案】①t1 ②B ③降低温度 ④t1℃【解析】
【详解】(1)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温度为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根据溶解度曲线越陡,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越大,可以知道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最小;
(3)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核心素养练】
1.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海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上述母液的主要溶质是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和氯化钾,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氯化钾是低钠盐的主要添加剂,从上述母液中可以提取氯化钾,主要流程如图B所示。
图A 图B
固体①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硫酸镁,固体②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钾和氯化镁,则操作①和操作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两空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用冷水或饱和__________溶液洗涤固体②,干燥后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
【答案】(1)混合物 (2)饱和 (3)蒸发结晶降温结晶氯化钾
【解析】(1)海水中含有水及氯化钠等,属于混合物。
(2)将海水引入贮水池,经过蒸发池蒸发水分,再经过结晶池结晶析出氯化钠,所得母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硫酸镁的溶解度在温度达到一定值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母液在较高温度下蒸发结晶,可析出氯化钠和硫酸镁;氯化钾和氯化镁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因为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为防止氯化钾溶解,可用冷水或饱和氯化钾溶液洗涤固体②,干燥后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生产流
程如图A所示。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B所示。
图A 图B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图A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NaCl与NHCl相比,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3)20℃时,将72 g NaCl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将20℃时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t℃,该过程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答案】(1)过滤 二氧化碳 (2)氯化铵 (3)200 g C
【解析】(1)操作a可以将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是过滤操作;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根据题图信息推知,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2)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氯化钠与氯化铵相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所以将72 g氯化钠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200 g;将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降温到t℃,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质、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没有改变的是溶剂质量。
【中考体验】
1.(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 )
A.10 L酒精与10 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 L
B.10 g硫粉在10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 g二氧化硫
C.10 g锌片与10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 g
D.50℃时,向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 g硝酸钾溶液
【答案】B
【解析】A.10 L酒精与10 L水混合,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故混合后体积小于20 L,不符合题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2:32=1:1,故 10 g硫粉在10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 g二氧化硫,符合题意;
C.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由于生成了气体,所得溶液的质量一定小于20 g,不符合题意;
D.50℃时,向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硝酸钾溶液已经饱和,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质量还是10 g,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20℃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C
【解析】A.乙中烧杯a中底部有固体剩余,烧杯b中底部没有固体剩余,说明a中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中物质的溶解度,故a烧杯中加入的固体是M,b中加入的固体是N,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并不知道加入溶质的具体质量,烧杯a有不溶物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但是b不能确定溶液是否饱和,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温度升高两种物质溶解度增大,由图乙知b在20℃时可能是饱和溶液,升温到40℃后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且40℃时M的溶解度大于N,b已经是不饱和溶液,由于所加入溶质质量相同,所以a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C符合题意;
D.如图可知,在35℃时,M和N溶解度相等,如果刚好加入的35℃状态下溶解度大小质量的溶质,40℃时,两溶液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相等,则质量分数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B
【解析】A.物质的溶解性是根据在20℃时(室温)的溶解度来划分的,由图可知,2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大于10 g,属于易溶物质,故A错误;
B.图中P点在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故B正确;
C.40℃时,醋酸钠的溶解度是65.6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醋酸钠的质量为65.6 g,故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故C错误;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醋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故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4.(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M、N、P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t1℃时把40 g物质M投入8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答案】(1)P
(2)N>M>P
(3)饱和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物质P(呈下降趋势);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溶解度最大的是N,最小的是P,所以此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N>M>P;
(3)t1℃时,物质M溶解度为4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40 g物质M,所以80 g水不能完全溶解40 g物质M,所以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5.(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化学庄园中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选填“>”、“=”或“<”)丙。
(3)t2℃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到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______方法得到较纯净的乙。
【答案】(1)t1
(2)>
(3)丙
(4)蒸发结晶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甲、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故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降温后,甲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故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3)t2℃时,甲、乙的溶解度大于30 g,丙的溶解度小于30 g,该温度下,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到50 g水中,甲、乙能全部溶解,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丙部分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4)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净的乙。9.2 溶解度 基础巩固练
【基础巩固练】
1. 某温度下,将5 g氯化钠放入10 g水中,得到13.6 g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一定是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 D. 无法判断
2. 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B.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C. 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有固体析出
D. 取少量溶液升温到50℃,无固体析出
3. 要将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加水
B. 升高温度
C. 与另一不饱和KNO3溶液混合
D. 加KNO3晶体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任何物质都不可能溶解
B. 只有增加溶剂的质量,饱和溶液才可能变成不饱和溶液
C. 某种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但同时又是饱和溶液
D.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5. 下列物质中,当温度升高时,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的是( )
A. Ca(OH)2 B. KNO3 C. NaCl D. NH4NO3
6. 下列因素:①温度、②固体物质的种类、③水的质量、④固体物质的颗粒大小,其中能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因素有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7. 在通常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___________或加入___________的方法。
(1)将一定温度下的饱和NaCl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
(2)将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___________。
【能力提升练】
1. 要将不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 恒温蒸发水至析出晶体
B. 降低温度至析出晶体
C. 加人KNO3晶体
D. 升高温度(不计水的蒸发)
2. 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另一瓶为 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 加一定量的水 B.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C. 略降低温度 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3. 80℃时,一杯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下列各量不会改变的是
A. 溶质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液的质量
D. 溶液的浓度
4. 将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有晶体析出,此刻得到的溶液为20℃的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稀溶液
D. 浓溶液
5.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操作最简便且最可靠的方法是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加入溶质
D. 恒温蒸发水
6.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 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 g 水溶解 36 g 氯化钠恰好能配成饱和溶液
B. 20℃时,100 g 氯化钠饱和溶液里含有 36 g 氯化钠
C. 20℃时,把 136 g 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干,可得到 36 g 氯化钠
D. 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36:100:136
7. 不能影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为
A. 温度高低 B. 溶质、溶剂的量 C. 溶剂种类 D. 溶质种类
8. 利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海水受热分解
B. 升高温度,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
C. 温度升高,使食盐的溶解度增大
D. 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氯化钠成晶体析出
9. t ℃时某物质的溶解度 100 g,该温度下,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下列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 溶质:溶液=1:1 B. 溶质:溶剂=1:1
C. 溶剂:溶液=1:1 D. 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为200 g
10. 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 g
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 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将a2℃15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有20 g固体析出
11. 如图所示是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时,的溶解度大于的溶解度
B. ℃时,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 ℃时,将的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固体中含有少量的,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12.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B. 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C.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固体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
D. 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13. 在20℃时,将40 g硝酸钾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 g硝酸钾固体未溶解。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___________溶液。
(2)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____g。
(3)随着温度的升高,上述溶液的浓度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降低”),溶液可能变为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4.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_____。
(3)要使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升高”或“降低”)温度。
(4)温度为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满足“C【核心素养练】
1.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1)海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海水晒盐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上述母液的主要溶质是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和氯化钾,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所示。氯化钾是低钠盐的主要添加剂,从上述母液中可以提取氯化钾,主要流程如图B所示。
图A 图B
固体①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硫酸镁,固体②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钾和氯化镁,则操作①和操作②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两空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用冷水或饱和__________溶液洗涤固体②,干燥后可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钾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生产流
程如图A所示。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B所示。
图A 图B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图A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NaCl与NHCl相比,__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3)20℃时,将72 g NaCl溶于水制成饱和溶液,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将20℃时NaCl饱和溶液降温到t℃,该过程没有改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溶液质量 B.溶质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溶解度
【中考体验】
1.(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说法中符合“1+1=2”事实的是( )
A.10 L酒精与10 L水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 L
B.10 g硫粉在10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 g二氧化硫
C.10 g锌片与10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 g
D.50℃时,向1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0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0 g硝酸钾溶液
2.(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图甲是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20℃时,烧杯a中为饱和溶液,b中为不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a、b中均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3.(2022·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不饱和的
C.40℃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4.(2022·湖南湘西·中考真题)M、N、P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________;
(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t1℃时把40 g物质M投入8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2022·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化学庄园中有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形成结晶水合物),在水中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将t2℃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______(选填“>”、“=”或“<”)丙。
(3)t2℃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到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4)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______方法得到较纯净的乙。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2023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

下一篇: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精练:7.3 几种重要的盐(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