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鲁科版 (2019) 必修第一册 第1章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022-2023学年课时训练一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设、模型等方法
B.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的第一步是预测物质的性质
C.可以用分类的方法预测物质的性质
D.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2、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和氯离子()的是( )
A. 液氯 B. 新制氯水 C. 久置氯水 D. 次氯酸
3、已知:,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下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的溶液变红 具有还原性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具有漂白性
D 淀粉KI溶液变成蓝色 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光照新制氯气的水溶液有气体逸出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
D.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5、已知:,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已知:与反应生成红色溶液,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结论
A 滴有KSCN的溶液变红 被还原
B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具有酸性
C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具有漂白性
D 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 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6、如图是一种测试某气体化学性质的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湿润的氯气,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当关闭b时,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可以是( )
①浓
②饱和NaCl溶液
③浓NaOH溶液
④NaBr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7、关于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消毒液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
B.84消毒液可用于漂白
C.在使用时,要适当稀释,消毒液不是越浓越好
D.可与洁厕剂混合使用
8、在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消毒剂,下列关于含氯消毒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
D.漂白粉可以暴露在空气中保存
9、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失效的原因是( )
A.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
B.CaCl2易潮解
C.Ca(ClO)2易与盐酸反应
D.Ca(ClO)2易和空气中的CO2和H2O反应
10、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中氯元素呈-1价
B.次氯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C.新制氯水长期放置后仍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D.往氯水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存在
11、下列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溶液中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
B.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C.在某溶液中先滴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D.在某溶液中滴加用酸化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
12、2014年艾力克贝·齐格(Eric Betzig)、斯特凡·W·赫尔(Stefan W.Hell)和W·E·莫尔纳尔(W.E.Moerner)三位德美科学家因发明了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通过荧光分子,打破了光学成像中长期存在的衍射极限(0.2微米),将光学显微锐的分辨率带到了纳米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超高分辨率荧光显锁技术引领我们走入“纳米”微观世界
B.利用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内部发生的某些生化变化
C.利用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某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过程
D.科学研究离不开先进的仪器,越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有望为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带来革命性变化
13、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含有分子
B.溶液滴入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C.氯水和液氯都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D.新制氯水的pH要比久置氯水的pH小
14、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
B.向氯水中滴加经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向氯水中加入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D.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1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将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
B.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D.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的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
二、填空题
16、金属钠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化学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里,取用沉浸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空气中切开一块金属钠,可看到断面呈___________________色,具有金属光泽,但断面很快变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于生成一薄层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的装置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规定气体的流动方向为从左到右,则组合实验装置时各仪器的连接顺序是:空气→Ⅳ→_______→_______→_______(填“Ⅰ”“Ⅱ”“Ⅲ”,仪器不能重复使用)。
(2)装置Ⅳ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
(4)加热装置Ⅰ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8、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取一小块金属钠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最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化成一个小球,根据这一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中钠所发生的有关变化,试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________。
19、(一)某化学实验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
(1)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还观察到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其原因可能为或,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类型既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也属于________(填“氧化还原”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二)该实验小组对中学课本中可生成氢气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两个可以生成的反应:①Zn+盐酸,②Na+水。为点燃上述两个反应生成的,他们设计了图示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时,①实验获得成功,②却失败了。他们分析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的用量太少,Na与的反应速率太快。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小组查阅钠、煤油、水的密度分别为0.97、0.80、1.00,并据此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
20、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让钠与溶液反应的方法以验证反应实质。实验时,往100mL大试管中先加40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胶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橡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实验后剩余的Na能否放回原试剂瓶?________。
(2)写出钠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有关钠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4)大试管的溶液中出现的现象:________。
(5)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下同),长颈漏斗内________。
三、实验题
2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同学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A是制取的装置,其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C中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D中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
(5)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说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22、室温下,某同学进行 与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如图装置制备纯净的
① 丙装置中盛放无水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按照下面的装置图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①先组装仪器,然后 ,再用注射器 1 抽取 100 mL 纯净的,将其连接在 K1 处,注射器 2 的活塞推到底后连接在 K2 处,具支 U 形管中装入足量的 Na2O2 粉末与玻璃珠。
②打开止水夹 K1、K2,向右推动注射器 1 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入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当注射器 1 的活塞推到底时,测得注射器 2 中气体体积为 70mL,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消耗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故A正确;
B.探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故B错误;
C.相同类别的物质的性质相似,可用分类的方法预测,故C正确;
D.观察法的含义:即仔细观看客观事物或现象。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B。
2、答案:B
解析:液氯为单质,只含有氯分子,故A不选;新制氯水中存在,氯气的溶解度不大,则含氯气、氯离子,故B选久置氯水主要成份是盐酸,故C不选:次氯酸为纯净物,不含氯分子和氯离子,故D不选;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3、答案:D
解析:滴有KSCN的溶液变红,是因为氯气的氧化性把亚铁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KSCN反应使得溶液呈红色,A中结论错误。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再与碱反应,这里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表现为酸性,不是氯气表现为酸性,B中结论错误。
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显酸性,故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褪色是因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而非氯气,C中结论错误。
因为氯气把碘化钾中碘离子氧化成碘,故淀粉—KI溶液变成蓝色,D中结论正确。
4、答案:D
解析:A.新制氯气的水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所以光照新制氯水有气体逸出,该气体是氧气,故A正确;B.在点燃的条件下,铜与氯气发生燃烧反应,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有棕黄色的烟生成,故B正确;C.氢气能与氯气反应,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反应生成HCl,发出苍白色的火焰,故C正确;D.氯气在和水以及强碱的反应中既做氧化剂,还做还原剂,如,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D错误;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可知,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晶体上发生反应生成了,可以和相应的物质发生反应。遇到KSCN溶液会变红,溶液遇到KSCN溶液不变红,所以当滴有KSCN的溶液变红时,说明有FeC1,生成,中铁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3价,失电子,被氧化,故A错误;因为HCl具有挥发性,能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而和氢氧化钠发生歧化反应,表现出氧化性和还原性,没有酸性,故B错误;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是酸的作用,褪色是因为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红色褪去,故C错误;碘遇淀粉变蓝,所以KI-淀粉溶液变成蓝色说明KI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碘单质,说明具有氧化性,故D正确。
6、答案:D
解析:当关闭b时,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d中试剂吸收了水蒸气或与发生了反应。①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②饱和NaCl溶液既不与反应、也不吸收水蒸气;③NaOH溶液能与反应,即;④NaBr溶液能与反应,即,综上分析①③④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NaClO易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HClO见光易分解,所以消毒液应放在阴凉、避光的地方,故A正确;NaClO具有强氧化性,84消毒液可用于漂白,故B正确;NaClO溶液浓度过大对人体有害,84消毒液在使用时要适当稀释,故C正确;NaClO与洁厕剂混合使用会生成有毒气体氯气,所以不能混合使用,故D错误。
8、答案:B
解析:A.漂白粉是主要成分为氯化钙与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A项错误;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氨酸钙,B项正确;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取漂白粉,C项错误;D.漂白粉中次氯酸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生成盐酸和氧气,故漂白粉不能暴露在空气中保存,D项错误;答案选B。
9、答案:D
解析:略
10、答案:D
解析:A.次氯酸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氯元素呈+1价,A错误。
B.次氯酸为弱电解质,B错误。
C.新制氯水长期放置后次氯酸见光分解,最后变为盐酸溶液,失去强氧化性,不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C错误。
D.氯化银不溶于硝酸,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D正确。
11、答案:D
解析:向某溶液中滴加溶液,可能生成碳酸银、硫酸银等沉淀,不能说明该溶液中有,A项错误;先滴加盐酸,引入,不能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项错误;加入盐酸,不能排除的干扰,C项错误;因氯化银不能溶解于硝酸,滴加用酸化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溶液中有,D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略
13、答案:B
解析:氯气与水发生反应:,溶液中含有分子,含有四种离子,新制氯水中无HCl分子,A错误;氯水中含有,可与反应生成气体:,B正确;氯气没有漂白性,液氯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错误;久置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酸性增强,所以新制氯水的pH要比久置氯水的pH大,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黄色,是因为与发生反应:,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D错误。
15、答案:B
解析:A项,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虽可除去HCl,但会带有水蒸气,得不到纯净的,错误;B项,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正确;C项,氯水有漂白性,无法用pH试纸测其pH,错误;D项,与空气中的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和HClO,HClO见光分解,导致漂白粉变质,而与不反应,错误。
16、答案:(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小块钠,剩余的立刻放回原瓶
(2)银白;暗;氧化钠
(3)先熔化成光亮的银白色小球,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解析: (1)钠质地软,易氧化,密度比煤油大,在实验室里,取用沉浸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用摄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黄豆粒大小的一小块钠,剩余的立刻放回原瓶;
(2)钠是银白色易氧化的金属,在空气中切开一块金属钠,可看到断面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但断面很快变暗,主要是由于生成一薄层氧化钠。
(3)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若把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先熔化成光亮的银白色小球,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
(1)答案:Ⅲ;Ⅰ;Ⅱ
解析:略
(2)答案: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通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解析:略
(3)答案: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Ⅰ
解析:略
(4)答案:
解析:略
18、答案:(1)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
(2)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
(3)
(4)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接触
解析:(1)Na非常活泼,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钠块表面由银白色变为暗灰色,化学方程式为。
(2)Na熔化为小球,需要一定的热量,可推出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反应体系的温度不高,钠却熔化了,说明钠的熔点低。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因为金属钠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所以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目的是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
19、答案:(一)(1)钠受热熔化,然后剧烈燃烧,放热,出现黄色火焰,石棉网上有淡黄色粉末生成;
(2)置换;氧化还原
(二)(1)
(2)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与的混合气体点燃而爆炸
(3)钠比水轻,比煤油重,落在煤油与水的交界处。钠与反应产生的使纳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逸出,钠又回落,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减慢了Na与的反应速率
解析:略
20、答案:(1)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
(2)
(3)有气泡生成,钠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溶液界面处上下跳动,最后完全溶解
(4)下层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下降;上升
解析:(1)从试剂瓶中取用金属钠的方法是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于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为了节约药品,防止发生意外,剩余的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不要随意丢弃。
(2)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泡生成,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较低,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所以反应中钠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溶液界面处上下跳动,最后完全溶解。
(4)氢氧化钠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所以下层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5)由于反应中生成氢气,使大试管中的压强增大,所以大试管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21、答案:(1)分液漏斗
(2)饱和;
(3)
(4)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5)把试管F移出水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
解析:(2)装置B中盛放的是饱和溶液,其作用是除去中的HCl杂质,其中HCl与饱和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中固体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气体。
(5)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为验证气体成分,应把试管F移出水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则证明有生成,说明可作供氧剂。
22、答案:(1) ①干燥管,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2)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U形管中固体颜色逐渐由淡黄色变为白色,注射器2活塞外移
③使反应充分进行,
(3)60mL
解析:(1)①甲装置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乙装置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除去氯化氢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②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①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打开止水夹,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气体减少,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形管中的淡黄色粉未逐渐变浅,注射器2的活塞向右移动(或外移动),
③为了反应更充分,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充分接触,转化率更高,故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入,反应的方程式为,
(3)根据反应:气体减少的量为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的一半,当注射器1的活塞推到底时,测得注射器2中气体体积为65mL,即反应,故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碳为70mL,故答案为:70mL。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重点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word 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福建省中考导向预测模拟卷(五)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