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课时训练三(含解析)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鲁科版(2019) 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第2节 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课时训练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溶液中:、、、
C.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D.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中:、、、
2.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则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 B.
C. D.
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
B.放入铝条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C.澄清透明溶液中:、、、
D.与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溶液:、、、
5.已知是一种重要的药肥,既可以杀菌有可以给植物补充营养元素,它可以通过与适量的KOH反应生成,再与过量的KOH反应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三元酸 B.属于酸式盐
C.属于酸式盐 D.与KOH反应生成
6.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原物质一定有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
C.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石灰水可消除废水中造成的污染
B.可用FeS清除污水中、等重金属离子
C.聚合氯化铝可用作净水剂
D.硅胶可用作食品的防潮剂
8.向某浓度的Ba(OH)2溶液中,滴入稀H2SO4,溶液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有:Ba2+、OH-、Ba(OH)2
B.a→b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Ba2++SO=BaSO4↓
C.b→c过程中电导率增加是因为BaSO4电离出Ba2+和SO
D.a、b、c中,c(Ba2+)最大的一定是a
9.把 0.05 mol Ba(OH)2 固体加入 100 mL 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减弱的是
A.水 B.1 mol L 1 MgCl2 溶液
C.1 mol L 1醋酸溶液 D.0.5 mol L 1H2SO4 溶液
10.图a~c分别为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实验(X、Y均表示石墨电极)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的代表的离子是
B.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固体不导电
C.由图b可知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D.由图b和c均可判断,X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④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
⑤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⑥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A.5个 B.3个 C.4个 D.2个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B.稀硫酸 C. D.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KNO3固体不导电,所以KNO3不是电解质
B.铜丝、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所以MgCl2是电解质
D.NaCl溶于水,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
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Fe、石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导电,所以他们均是电解质
②SO2、NH3溶于水均能导电,但他们是非电解质
③HCl、NaOH、NaCl、Na2O是电解质,所以他们均能够导电。
④液态HCl不导电,但属于电解质
⑤CH3COOH易溶于水,是强电解质,BaSO4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
⑥NaHSO4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三种离子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④⑥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注意写化学方程式不给分)
(1)用盐酸中和烧碱,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用稀硫酸清洗铁锈(Fe2O3),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4)用铝片与硝酸汞溶液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5)用醋酸可以溶解碳酸钙,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6)NaHSO4与NaHCO3溶液:____。
17.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填“对”或“错”),并将错误的离子方程式修改正确。
(1)铁粉溶于稀硫酸:2Fe+6H+═2Fe3++3H2↑。___________
(2)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Fe3++3OH-═Fe(OH)3↓。___________
(3)氧化钙溶于盐酸反应:CaO+2H+═Ca2++H2O。___________
(4)BaCO3与稀硫酸反应:Ba2++SO═BaSO4↓。___________
(5)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2++2OH-═Mg(OH)2↓。___________
(6)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混合:Ca2++CO═CaCO3↓。___________
18.回答下列问题:
(1)某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某些离子:和,为确定其成分,取3份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Ⅰ.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
Ⅱ.滴入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Ⅲ.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①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不能确定的离子是_______,若各离子浓度相等,可进一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②写出步骤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两份相同的溶液中,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溶液中滴加,溶液的是曲线_______(填“1”或“2”)。
②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曲线1中a点前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不是电解质
B.曲线1中a点后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在逐渐增大
C.曲线2中段发生的离子反应是
D.曲线2中d点对应的溶液显酸性
19.NaHSO4在医药、废水处理中用途广泛,是重要的生产原料和中间体。
(1)NaHSO4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将NaHCO3溶液和NaHSO4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在两份浓度、体积均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其中,曲线_______(填序号)代表滴入了NaHSO4溶液;从开始到b点总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从b点到d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0.2020年12月29日,中央高层再次指出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1)下列关于土地粮食生产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写序号)。
A.要严防死守基本农田耕地红线,严禁任意占用
B.加大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增加产量
C.转基因粮食有许多优点,可以放心食用
D.广大居民要 自觉节约粮食,餐桌提倡光盘行动
(2)改良土壤是增加农田面积的重要方法,酸碱性太强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要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要借助___________。
(3)北方农业科技园无土栽培温室大棚(如图1)喜获丰收,试回答:
营养液成分
K+,NH4+,PO43-,NO3-
备注:配置营养液时不要用硬水
图2
①建造大棚所用的外部塑料名称一般是___________薄膜,大棚内部没有用铁丝做支架,因为铁易___________;
②为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可用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作为气肥;为防止植物倒伏,且使植物叶色浓绿,可施加的一种化肥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在配制图2中一份营养液时,表中备注不要用硬水配制营养液,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 。
三、实验题
21.人们对金属的合理使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1)下列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
年限 约6000年前 约2500年前 约230年前 约200年前
金属 Cu Fe Mg A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A.铝热生成铁的实验中,氯酸钾起催化作用
B.合金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组成
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越高,开发利用的年限越早
D.常采用电解熔融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备钠、镁、铝等较活泼的金属
(2)某氯化铁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为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1:取样品mg,加蒸馏水溶解,配制成溶液;
实验2:取出于烧杯中,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再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沉淀。
实验3:将固体置于坩埚中,充分加热,得到固体ng。
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氯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沉淀灼烧不充分,对最终测量结果的影响: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某实验室排放的废水中含铬(成分以存在,浓度为),现用处理该废水(已知:S元素被氧化为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后所得滤渣主要成分为、和。
查阅资料:分解温度为,分解温度为。
①1L的“废水”可氧化FeS_______mol。
②将滤渣用蒸馏水洗净后,在低温条件下干燥,并将干燥后的固体在(体积比)的混合气体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A→B固体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说明:以上的残留固体为、的混合物。
22.学生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法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B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
(2)滤液中的溶质有___(写化学式),若要制得纯净的NaCl,应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该试剂的名称是___。
(3)①洗涤B的实验操作方法___。
②检验B是否洗净的实验操作方法___。
参考答案:
1.A
【详解】A.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正确;
B.Fe3+和SCN-结合生成Fe(SCN)3络合物,B错误;
C.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ClO-和Cl-反应生成氯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OH-和HCO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A.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硝酸,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加入硝酸银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A正确;
B.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中加入硫酸,硫酸与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不会消失,B错误;
C.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硝酸,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加入氯化钠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错误;
D.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碳酸钡中加入过量盐酸,则沉淀完全溶解并产生气体,在加入少量碳酸钠,不会产生碳酸钡沉淀,D错误;
故选A。
3.A
【详解】A.H+、Mg2+、Cl-、相互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H+与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Ca2+与反应生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含有大量,与反应生成水和碳酸根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入铝条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与反应生成氨气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澄清透明溶液中:、、、都大量共存,故C符合题意;
D.与铁氰化钾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的溶液,则含有,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5.B
【分析】与适量的KOH反应生成,再与过量的KOH反应生成,则为二元酸,为酸式盐,为正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由分析知,属于二元酸,故A错误;
B. 属于酸式盐,故B正确;
C. 属于正盐,故C错误;
D. 为二元酸,为正盐,不能与KOH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可能是CO2,也可能是SO2,则原物质中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或、,而不一定含有,A错误;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可能是BaSO4、BaCO3、AgCl等,则原溶液中可能含有,也可能含有或Cl-等,而不一定有,B错误;
C.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该白色沉淀是AgCl,则原溶液一定有Cl-,C正确;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该白色沉淀可能是BaCO3,也可能是CaCO3,因此原溶液中不一定有Ba2+,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7.A
【详解】A.石灰水Ca(OH)2与Na2CO3反应后生成强碱NaOH,也会污染环境,A错误;
B.Pb2+、Hg2+遇FeS可转化为极难溶于水的PbS、HgS,B正确;
C.聚合氯化铝在净水时以胶态形式存在,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和吸附能力,能将水中的许多反电荷胶态颗粒从水中沉淀出来,进而起到净水作用,C正确;
D.硅胶具有强吸水性,可用作食品的防潮剂,D正确;
故选A。
8.D
【分析】a→b为Ba(OH)2和H2SO4反应,离子反应为2H++SO+Ba2++2OH-=2H2O+BaSO4↓,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能力接近于0,则曲线a→b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点是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的点;b点以后导电率增加是因为随着H2SO4溶液的不断滴加,溶液中H+和SO浓度变大,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变大,据此回答。
【详解】A.Ba(OH)2在溶液中完全电离,存在的主要微粒有:Ba2+、OH-,A错误;
B.a→b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是2OH-+2H++Ba2++SO=BaSO4↓+2H2O,B错误;
C.b→c过程中电导率增加是因为H2SO4电离出H+和SO,C错误;
D.a、b、c中,a点加入硫酸最少,c(Ba2+)最大,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水几乎不导电,加入0.05 mol Ba(OH)2 固体,溶液导电,导电能力明显增强,故A不符合题意;
B.1 mol L 1 MgCl2 溶液能导电,加入0.05 mol Ba(OH)2 固体,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钡,离子浓度几乎没变,导电性几乎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1 mol L 1醋酸溶液是弱酸,导电性不大,0.05 mol Ba(OH)2 固体,生成醋酸钡溶液和水,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C不符合题意;
D.0.5 mol L 1H2SO4 溶液能导电,加入0.05 mol Ba(OH)2 固体,生成氢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几乎为0,几乎导电性,导电性减弱,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C
【详解】A.半径大于,因此代表的是,A项正确;
B.NaCl固体不导电是因为和按照一定规则紧密排布,不能自由移动,图a表示的是干燥的NaCl固体不导电,B项正确;
C.NaCl在水溶液中就可以发生电离,而不是在通电条件下才能发生电离,C项错误;
D.由图b和c均可看出,向电源正极移动, 则X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D项正确;
答案选C。
11.B
【详解】①酸性氧化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的化合物,①正确;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七氧化二锰等,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②正确;
③蔗糖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硫酸钡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水会发生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③正确;
④氢氧化铁胶体不带电,胶体可吸附带正电的微粒,所以胶粒带正电,④错误;
⑤胶粒半径比滤纸的小,所以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⑤错误;
⑥纯碱不是碱,它属于盐,⑥错误;
综上所述,有3个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2.C
【详解】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Cu是单质,稀硫酸是混合物,Cu和稀硫酸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2H5OH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NaCl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导电,属于电解质,故选C。
13.C
【分析】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电解质必须是本身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或加热熔融会发生电离,据此解答。
【详解】A.KNO3固体不导电,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
B.铜丝、石墨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熔融的MgCl2能导电,是化合物,所以MgCl2是电解质,故C正确;
D.NaCl溶于水,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电离不需要通电,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①Fe、石墨为单质,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为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①错误;
②与水反应生成、与水反应生成,和是电解质,和为非电解质,②正确;
③是电解质,所以他们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③错误;
④液态不导电,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属于电解质,④正确;
⑤CH3COOH易溶于水,但在水溶液不完全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⑤错误;
⑥在熔融状态下只能电离出和两种离子,⑥错误。
错误的为:①③⑤⑥,故选B。
15.D
【详解】A.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A正确;
B.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B正确;
C.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正确;
D.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但是二元强酸,应该是,D不正确;
故选D。
16.(1)OH-+H+=H2O
(2)Fe2O3+6H+=2Fe3++3H2O
(3)CO2+Ca2++2OH-=CaCO3↓+H2O
(4)2Al+3Hg2+=3Hg+2Al3+
(5)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6)H++HCO=H2O+CO2↑
【详解】(1)盐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两者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HCl、NaOH、NaCl要写成离子形式,水写成分子形式,离子方程式OH-+H+=H2O,答案:OH-+H+=H2O;
(2)强酸稀硫酸与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硫酸铁和水,H2SO4、 拆成离子,Fe2O3、H2O写成分子,离子方程式Fe2O3+6H+=2Fe3++3H2O,答案:Fe2O3+6H+=2Fe3++3H2O;
(3)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性盐碳酸钙和水,Ca(OH)2拆成离子,CO2、CaCO3、H2O写成分子,离子方程式CO2+Ca2++2OH-=CaCO3↓+H2O,答案:CO2+Ca2++2OH-=CaCO3↓+H2O;
(4)铝片与硝酸汞反应生成汞和硝酸铝,Hg(NO3)2和Al(NO3)3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2Al+3Hg2+=3Hg+2Al3+,答案:2Al+3Hg2+=3Hg+2Al3+;
(5)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钙、醋酸、水、二氧化碳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CH3COO)2Ca拆成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答案:2CH3COOH+CaCO3=2CH3COO-+Ca2++H2O+CO2↑;
(6)NaH SO4完全电离Na+、H+、,NaHCO3完全电离产生Na+、, H+和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H++HCO=H2O+CO2↑,答案:H++HCO=H2O+CO2↑;
17.(1)错,Fe+2H+═Fe2++H2↑
(2)错,Fe3++3H2OFe(OH)3(胶体)+3H+
(3)对
(4)错,BaCO3+2H++SO=BaSO4↓+H2O+CO2↑
(5)对
(6)对
【解析】(1)
铁粉溶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2)
用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题中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3)
氧化钙溶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2H+═Ca2++H2O,题中离子方程式正确;
(4)
BaCO3与稀硫酸反应,碳酸钙不能拆开,题中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SO4↓+H2O+CO2↑;
(5)
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题中离子方程式正确;
(6)
硝酸钙溶液和碳酸钾溶液混合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题中离子方程式正确。
18.(1) Mg2+、Cu2+、SO、CO K+、Ba2+ 可知溶液中不存在K+,一定存在Ba2+、0H-和Cl- Ag++Cl-=AgCl
(2) 2 NaHSO4=Na++H++SO AD
【分析】⑴Ⅰ.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则一定有0H-,无Mg2+、Cu2+;Ⅱ.滴入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则无SO、CO;Ⅲ.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有Cl-,依据现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Mg2+、Cu2+、SO、CO,不能确定的是K+、Ba2+;肯定含有0H-和Cl-;
⑵向 Ba(OH)2溶液中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2SO4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当加入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与Ba(OH)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最低,导电能力最弱,对应1中a点,继续滴加H2SO4溶液,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另一份溶液,当加入少量NaHSO4溶液时,发生反应NaHSO4+ Ba(OH)2=BaSO4↓+H2O+NaOH,当加入的NaHSO4的物质的量与Ba(OH)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后混合液的主要溶质为NaOH,继续滴加NaHSO4溶液,发生反应NaOH + NaHSO4=Na2SO4+H2O,当加入的NaHSO4的物质的量与Ba(OH)2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时,发生反应2NaHSO4+ Ba(OH)2=BaSO4↓+Na2SO4+H2O,溶质为Na2SO4,恰为d,以此来解析;
(1)
①根据分析可知,依据现象肯定不存在的离子为Mg2+、Cu2+、SO、CO,不能确定的是K+、Ba2+,若各离子浓度相等依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不存在K+,一定存在Ba2+、0H-和Cl-;
②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2)
①根据分析可知,1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曲线,2代表滴加NaHSO4溶液的曲线;
②NaHSO4为强酸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A.BaSO4属于难溶性盐,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A错误;
B.由于离子浓度与导电能力相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a点后,导电能力不断增强,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在逐渐增大,B正确;
C.根据分析bd段发生NaOH+NaHSO4=Na2SO4+H2O,反应离子反应是H++OH =H2O,C正确;
D.根据分析d点为硫酸钠溶液,溶液为中性,D错误;
故选AD。
19.(1)NaHSO4=Na++H++
(2)H++=H2O+CO2↑
(3) ② H+++Ba2++OH-=BaSO4↓+H2O H++OH-=H2O
【解析】(1)
NaHSO4在溶液中电离出Na+、H+、,其电离方程式是NaHSO4=Na++H++;故答案为:NaHSO4=Na++H++。
(2)
将NaHCO3溶液和NaHSO4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2O+CO2↑;故答案为:H++=H2O+CO2↑。
(3)
Ba(OH)2溶液滴入浓度相等的H2SO4,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导电性会降到几乎为0,Ba(OH)2溶液中滴入浓度相等的NaHSO4,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钠和水,因此曲线②代表滴入了NaHSO4溶液,根据a点分析说明氢氧化钡和硫酸物质的量相等,则b点加入的硫酸氢钠物质的量和氢氧化钡相等,因此从开始到b点总的离子方程式是H+++Ba2++OH-=BaSO4↓+H2O,则b点还剩余氢氧根,从b点到d点是氢离子和氢氧根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故答案为:②;H+++Ba2++OH-=BaSO4↓+H2O;H++OH-=H2O。
20.(1)AD
(2)pH试纸
(3) 聚乙烯 生锈 CO2 KNO3 硬水中含有钙、 镁离子,会和营养液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破坏营养液成分
【解析】(1)
A.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了耕地,粮食生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一定要严防死守基本农田耕地红线,严禁任意占用,A正确;
B.农药肥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若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过大,尽管可能会增加产量,但会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这是录环保、不划算的,B错误;
C.转基因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应谨慎食用,C错误;
D.餐桌提倡光盘行动,这样可以节约粮食,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D;
(2)
改良土壤是增加农田面积的重要方法,酸碱性太强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要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要借助pH测定来完成;
(3)
①建造大棚所用的外部塑料名称一般是聚乙烯薄膜,大棚内部没有用铁丝做支架,因为铁易在潮湿的空气中被氧气氧化生锈;
②为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由于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可用CO2作气肥;为防止植物倒伏,且使植物叶色浓绿,可施加的一种化肥是KNO3,该物质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K、N离子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
③在配制图2中一份营养液时,表中备注不要用硬水配制营养液,这是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Ca2+、Mg2+与营养液中的磷酸根反应(生成沉淀),破坏营养液成分,降低其肥效。
21.(1)ABC
(2) 2Fe2++Cl2=2Fe3+ +2Cl- 偏大
(3) 加热生成硫酸铁导致
【分析】某氯化铁样品溶解后加入氯水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煅烧生成氧化铁;
用处理该废水(已知:S元素被氧化为可溶性硫酸盐),发生还原反应、发生氧化反应,处理后所得滤渣主要成分为、和;、加热分解生成、为质量减小的过程,加热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强热分解为氧化铁,最终以上的残留固体为、的混合物。
(1)
A.铝热生成铁的实验中,氯酸钾可以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可以促进镁的燃烧放出大量热为铝热反应提供热量,A错误;
B.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合金不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组成,B错误;
C.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与开发利用的年限无关,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C错误;
D.钠、镁、铝等较活泼的金属制取较为困难,常采用电解熔融化合物的方法来制备钠、镁、铝等较活泼的金属,D正确;
故选ABC;
(2)
①加入氯水时,氯水中氯气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2Fe3+ +2Cl-;
②加入氯水二价铁转化为三价铁,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煅烧生成氧化铁,反应前后铁元素质量不变,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若沉淀灼烧不充分,则部分氢氧化铁没有分解,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偏大,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3)
①由题干可知,中铬元素化合价由+6变为+3,中铁、硫元素化合价分别由+2变为+3、-2变为+6,由电子守恒可知,,
1L的“废水”中的物质的量为,可氧化FeSmol。
②滤渣主要成分为、和;已知,分解温度为,分解温度为;以上的残留固体为、的混合物,、加热分解生成、为质量减小的过程,加热生成硫酸铁、硫酸铁强热分解为氧化铁,故A→B固体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加热生成硫酸铁导致。
22.(1)CaCl2+Na2CO3=CaCO3↓+2NaCl
(2) NaCl、Na2CO3 盐酸
(3) 用玻璃棒引流,注入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走;重复上个步骤两到三次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B物质已洗净
【分析】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和盐酸发生反应,得到氯化钙溶液,经蒸发可得到氯化钙固体;由于碳酸钠过量,所以滤液中的物质有氯化钠和碳酸钠,因此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就需要除去碳酸钠,加入稀盐酸最合适,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蒸发后最后的固体物质是氯化钠,以此解题。
【详解】(1)NaCl和CaCl2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2)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滤液含有NaCl、Na2CO3,制备纯净的NaCl,可加入盐酸;
(3)①洗涤B的方法即洗涤沉淀的方法为:用玻璃棒引流,注入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走;重复上个步骤两到三次;
②只能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存在Cl-,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B物质已洗净。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B物质已洗净;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练习题(含解析)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下一篇:陕西省商洛市名校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