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查漏补缺练习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垃圾分类,利国利民。塑料瓶属于
A.可回收物 B.其他垃圾 C.厨余垃圾 D.有害垃圾
2.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且可以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出现红热现象的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氢气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Al C.O D.Fe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aO C.H2SO4 D.KMnO4
6.一些食物的 pH 范围如下,其中属于碱性的是
A.橘子汁(3~4) B.西瓜汁(5~6)
C.牛奶(6~7) D.鸡蛋清(7~8)
7.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 B.液氧 C.水泥砂浆 D.冰水
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加热液体 D.过滤
9.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做光合作用原料 B.灭火
C.制取碳酸饮料 D.作燃料
10.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1.二氧化碳(CO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2 C.+1 D.+4
12.下列有关 CO2 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C + O2CO2 B.CO2 + H2O=H2CO3
C.CH4 + 2O2=CO2 + 2H2O D.Ca(OH)2 + CO2=CaCO3↓+ H2O
13.科学家正致力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丙的化学式H2O
C.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D.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2
14.下列物质能用作磷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NH4Cl D.K2SO4
15.氮肥可以补充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氮”,这里的“氮”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16.长期施用钾肥会引起土壤酸化,下列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稀盐酸 B.熟石灰 C.氢氧化钠 D.食盐
17.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离子的是
A.2Cl2 B.Cl2 C.2Cl D.2Cl-
18.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水的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B.a 管中气体有助燃性
C.b 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D.利用氢气燃烧实验也可得到与本实验相同的实验结论
二、选择题组
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的含量。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回答下面小 题。
19.下列有关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 素 符 号 为 AS B.中 子 数 为 33
C.相对原子质量为 74.92 D.原子序数为 75
20.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33 B.42 C.75 D.108
三、单选题
2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石油 B.煤 C.乙醇 D.天然气
22.丙烷是一种气态燃料,若丙烷燃烧,可生成 CO2 和 H2O,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关于丙烷中的组成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定存在氧元素 B.可能存在氧元素
C.一定存在氢元素 D.一定存在碳元素
四、选择题组
H3BO3溶液是常用的医药消毒防腐剂。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下列小题。
序号 ① ② ③
H3BO3的质量/g 3 5 7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已知:20℃时,H3BO3的溶解度为5g
23.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3g B.97g C.100g D.103g
24.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25.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A.2.9% B.4.8% C.6.5% D.7.0%
五、填空题
26.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1)下列文物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青铜大立人 B.象牙摆件
C.瓷质高脚杯 D.黄金权杖
(2)2022 年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命名。航母的航电系统使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 性 和______性。
(3)金属材料在使用时常常因为锈蚀而影响其使用寿命。通过对比试管A、C 中的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______接触。
27.无论是在“天宫空间站”上,还是“蛟龙号”深潜器里都设计有载人密封舱环境控制系统,确保承载人员的正常生命活动。
(1)蛟龙号深潜器一般是通过高压气态供氧,从微观角度分析,当将高压氧气减压为正常大气压时,改变的是分子的______,此过程发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氧烛(如图)是一种紧急供氧设备。使用时,只需按动点火装置,提供一定热量后,便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并靠本身的反应热维持药块持续反应供氧,并有氯化钠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氧烛供氧的原理______。
六、科普阅读题
2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维生素 A 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维生素 A 只存在于动物体中,常见食物中维生素A 的含量如表 1 所示。植物中虽不含有维生素A,但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小肠中可分解为维生素 A。
表 1 每 100 g 食物中维生素 A 的含量
食物种类 羊肝 牛奶 鸡蛋 河蟹 黄鱼
维生素 A 含量 (μg/100 g) 20972 24 310 389 10
维生素 A 是由 C、H、O 元素组成的黄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易被氧化,特别是暴露于氧气、高温环境时,会加快这种氧化作用。因此,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会影响食品中维生素 A 的含量。
实验人员以不同原料为载体,模拟食品加工过程,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食品中维生素 A 含量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先用维生素 A 标准溶液(溶剂为乙醇)对面粉进行强化处理,将处理后的面粉分别用水、鸡蛋清揉合成面团;再以此面团为研究对象,探究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食品中维生素 A 含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图 1、2 所示。
因此,在食品加工生产的过程中,科学地控制温度、时间对食品中维生素 A 的保留至关重要。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维生素 A 的化学式为 C20H30O,其属于___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表 1 所列出的几种食物中,维生素A 含量最高的是______。
(3)从实验设计看,涉及到的影响食品中维生素 A 含量的因素有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和______。
(4)根据图 1 得出的关于加工时间对食品中维生素 A 含量影响的结论是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维生素A 是一种营养素
b.维生素 A 中只含非金属元素
c.维生素A 能与氧气反应
d.吃蔬菜对补充维生素 A 无益
七、流程题
29.硫酸是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种酸,工业上常使用煅烧黄铁矿的方法来制备硫酸。流程如下:
(1)在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③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炼铁厂常用一氧化碳做还原剂炼铁,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0.工业制造高纯度氧化钙(CaO)的流程如下:
(1)过滤器中分离出的固体是______。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
(3)氧化钙(CaO)的俗称是______。
八、实验题
3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利用此方法收集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
3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1)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之前,B中白磷不燃烧,而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B中白磷开始燃烧,这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若要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
(3)烧杯B中热水的作用为______。
33.如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1)本实验的目的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的氯化钠溶液。
(2)操作⑥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在装瓶过程中,有一部分溶液不慎洒出,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九、填空题
34.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三个软质塑料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水,立即拧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1)能够证明 B 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
(2)A 瓶比 C 瓶变瘪得更明显,是因为A 中发生了反应______(用方程式表明)。
(3)向 C 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剂,溶液显______色。
35.现欲证明某固体中存在碳酸盐,补全实验方案。
操作 现象 结论
(1)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______ 固体中存在碳酸盐
(2)将生成物通入______中 溶液变浑浊
十、实验题
36.如下图所示微型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
(1)B中所得溶液为蓝色,原因是生成了______。
(2)C中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
(3)若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实验是______(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BC ④BD
十一、科学探究题
37.科研团队利用废弃核桃皮通过化学活化-高温炭化法制备多孔活性炭,探究了生产条件对制备出的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
【查阅资料】
核桃壳粉末的目数越大,颗粒粒径越小。
【实验一】
以化学活化法为基础,分别利用三种活化剂处理,测定制备出的活性炭对碘吸附值(吸附值越大,表示活性炭吸附性能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活化剂 磷酸 氯化锌 氢氧化钾
吸附值(mg/g) 655 600 420
【实验二】
称取核桃壳粉末原料 10 g,用 40%的磷酸溶液浸泡 60 min,测定制备出的活性炭对碘吸附值。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目数/目 20 6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炭化温度/℃ 500 500 500 450 500 550 500 500
炭化时间/min 90 90 90 150 150 150 30 60
吸附值/(mg g-1) 516 597 652 600 646 588 583 660
【解释与结论】
(1)由实验一可知通过化学活化-高温炭化法制备的多孔活性炭材料选择的最佳活性剂 是______。
(2)实验二中所用 40%的磷酸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
(3)为探究炭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填实验序号)。
(4)由实验①②③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由实验二可知,在研究的实验范围内,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实验条件是______。
【反思评价】
(6)通过化学活化-高温炭化法制备多孔活性炭时,其吸附性能还受______影响。
十二、计算题
38.氢气是优质的清洁能源。可采用硼氢化钠与水制取氢气,该反应产氢效率高,其主要反应为。现有19kg硼氢化钠,理论上若完全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塑料瓶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物。
故选A。
2.B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B、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符合题意;
C、水蒸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A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B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故选项C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
5.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A、氧气由一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
B、氧化钙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B正确。
C、硫酸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
D、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D错误。
故选:B。
6.D
【详解】A、橘子汁pH为3~4,pH<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B、西瓜汁pH为5~6,pH<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C、牛奶pH为6~7,pH<7,显酸性,不符合题意;
D、鸡蛋清pH为7~8,pH>7,显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7.A
【详解】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水泥砂浆不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9.D
【详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于光合作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用于制取碳酸饮料,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碳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故选C。
11.D
【详解】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二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故选D。
12.C
【详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烷在氧气中点燃才能发生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错误,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化学方程式符合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分析】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CO2+4H2CH4+2H2O。
【详解】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一个丙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H2O,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丁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相对原子质量为:;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微观示意图的解读,先根据微观示意图得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方程式来进行分析判断。
14.A
【详解】A、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符合题意;
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NH4Cl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D、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详解】这里的“氮”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16.B
【分析】长期施用钾肥会引起土壤酸化,要改良酸性土壤应加入碱性物质。
【详解】A、稀盐酸呈酸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呈碱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食盐呈中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详解】A、化学式的前面写出数字表示分子的数目,即2Cl2表示两个氯分子,故A错误;
B、Cl2表示一个氯分子,还表示氯气,故B错误;
C、元素符号从微观上表示1个原子,元素符号的前面写出数字表示原子的数目,即2Cl表示两个氯原子,故C错误;
D、2Cl-表示两个氯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8.C
【详解】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a 管中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说法正确;
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b 管中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说法错误;
D、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燃烧实验能说明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故选C。
19.C 20.A
【分析】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19.A、书写元素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元 素 符 号 为 As,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不能确定中子数为33,错误;
C、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 74.92,正确;
D、根据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33,错误。
故选C。
20.同一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砷的原子序数为33,则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33。
故选A。
21.C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乙醇可通过粮食等发酵制得,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C。
22.A
【详解】丙烷是一种气态燃料,若丙烷燃烧,可生成 CO2 和 H2O,参加反应的氧气能提供氧元素,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丙烷一定存在氢元素、碳元素。可能存在氧元素。
故选A。
23.D 24.C 25.B
【解析】23.20℃时,H3BO3的溶解度为5g,将3g H3BO3加入100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3g=103g;
故选D;
24.20℃时,H3BO3的溶解度为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g H3BO3,将5g、7g H3BO3分别加入100g水中,都只能溶解5g,因此②③的实验中所得溶液都为饱和溶液;
故选C;
25.20℃时,H3BO3的溶解度为5g,③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8%;
故选B。
26.(1)AD
(2)导电
(3)水
【详解】(1)A、青铜属于铜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B、象牙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D、黄金属于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符合题意;
故选:AD;
(2)航母的航电系统使用铜作导线,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3)试管A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试管C 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生锈,通过对比试管A、C 中的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27.(1) 间隔/间隙/距离 物理
(2)2NaClO32NaCl+3O2↑
【详解】(1)分子之间有间隔,从微观角度分析,当将高压氧气减压为正常大气压时,改变的是分子的间隔,此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属于物理变化,故填:间隔或间隙或距离;物理;
(2)由图及题干的信息可知,氯酸钠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2NaCl+3O2↑,故填:2NaClO32NaCl+3O2↑。
28.(1)有机化合物
(2)羊肝
(3)载体种类
(4)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当载体和温度等条件相同时,加工时间越长,维生素A的浓度越低
(5)abc
【详解】(1)根据维生素 A 的化学式( C20H30O)可知,维生素A是含碳化合物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其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由表1所给的几种食物维生素A含量数据对比分析,维生素A含量最高的是羊肝,为20972μg/100 g;
(3)根据“实验人员以不同原料为载体,模拟食品加工过程,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对食品中维生素 A 含量的影响”可知,从实验设计看,涉及到的影响食品中维生素 A 含量的因素有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和载体种类;
(4)根据图1得出,在实验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当载体和温度等条件相同时,加工时间越长,维生素A的浓度越低;
(5)a、维生素A属于维生素中的一种,属于营养素,正确;
b、维生素A是由C、H、O元素组成的黄色固体,只含非金属元素,正确;
c、维生素A易被氧化,特别是暴露于氧气、高温环境时,会加快这种氧化作用,正确;
d、植物中虽不含有维生素A,但许多蔬菜、水果中含有胡萝卜素,它在小肠中可分解为维生素A,所以吃蔬菜能补充维生素A,错误。
故选abc。
29.(1)1:1
(2)化合反应
(3)3CO + Fe2O33CO2 + 2Fe
【详解】(1)在SO2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2:(16×2)=1:1;
(2)根据流程可知,反应③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 + Fe2O33CO2 + 2Fe。
30.(1)CaCO3
(2)CO2
(3)生石灰
【详解】(1)在反应器2中碳酸铵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过滤器中分离出的固体是CaCO3;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回收通入反应器1中;
(3)氧化钙(CaO)的俗称是生石灰。
31.(1)集气瓶
(2)2KMnO4 K2MnO4 + MnO2 + O2↑
(3)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A装置是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由于试管口有棉花,制氧气所用药品是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不,一般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利用此方法收集依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32.(1)与氧气接触
(2)向B中烧杯里加入冰块,降温至40 ℃以下(或在B中导管口处放一小块红磷)
(3)加热、隔绝氧气
【详解】(1)滴入过氧化氢溶液之前,B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而滴入过氧化氢溶液后产生氧气,B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开始燃烧,这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2)若要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应补充的实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不到着火点,具有操作是向B中烧杯里加入冰块,降温至40 ℃以下(或在B中导管口处放一小块红磷);
(3)烧杯B中热水的作用为加热白磷、隔绝氧气。
33.(1)20
(2)搅拌、加速溶解
(3)不变
【详解】(1)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操作⑥为溶解,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3)在装瓶过程中,有一部分溶液不慎洒出,溶液具有均一性,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4.(1)石灰水变浑浊
(2)2NaOH+CO2=Na2CO3+H2O
(3)红
【详解】(1)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够证明 B 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
(2)A 瓶比 C 瓶变瘪得更明显,是因为A 中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向 C 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剂,溶液显红色。
35. 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
【详解】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固体中存在碳酸盐,故填: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
36.(1)硝酸铜/Cu(NO3)2
(2)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3)①③
【详解】(1)B中发生的反应是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得溶液为蓝色,原因是生成了硝酸铜[Cu(NO3)2];
(2)C中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其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3)①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该实验组可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
②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实验组只能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不可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错误;
③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实验组可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
④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铁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活动性强于氢,该实验组不可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错误。
故选①③。
37.(1)磷酸/H3PO4
(2)2:3
(3)③⑤⑦⑧
(4)在实验的研究范围内,当10 g原料用40%的磷酸溶液浸泡60 min且炭化温度与炭化时间相同时,颗粒粒径越小吸附性能越好
(5)目数为100目,炭化温度为500 ℃,炭化时间为60分钟
(6)磷酸溶液浓度、浸泡时间(合理即可)
【详解】(1)由表可知,使用磷酸活化剂处理,制备出的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最大,说明最佳活性剂是磷酸;
(2)实验二中所用 40%的磷酸溶液,设溶液的质量为100g,溶质质量为:100g×40%=40g,故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40g)=2:3;
(3)探究炭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变量是炭化时间,其它因素均相同,故需要做的实验是③⑤⑦⑧;
(4)核桃壳粉末的目数越大,颗粒粒径越小。实验①②③中,核桃壳粉末颗粒粒径大小不同,其它因素均相同,且颗粒粒径越小,吸附值越大,说明在实验的研究范围内,当10 g原料用40%的磷酸溶液浸泡60 min且炭化温度与炭化时间相同时,颗粒粒径越小吸附性能越好;
(5)由实验二可知,在研究的实验范围内,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实验条件是目数为100目,炭化温度为500 ℃,炭化时间为60分钟,此时吸附值最大;
(6)通过化学活化-高温炭化法制备多孔活性炭时,其吸附性能还受磷酸溶液浓度、浸泡时间等影响。
38.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4kg。
【详解】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