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某2L硫酸铝溶液中,含铝离子ag,则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 B.mol C.mol D.mol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
①给试管加热;②熄灭酒精灯;③检查气密性;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
3.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ρ=1.84g/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取10mL该硫酸与amL水混合,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ρ=1.40g/m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bmol·L-1,则a、b分别为
A.a>10 b<9.2 B.a<10 b<9.2
C.a=10 b=9.2 D.a>10 b>9.2
4.下列操作中,不使用玻璃棒的是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溶解
5.为了除去粗盐中的、、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均过量):称取粗盐滤液精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中的试剂可以是溶液也可以是溶液
B.上述操作中①⑤⑥⑦需要用到玻璃棒
C.步骤②和④顺序可以颠倒
D.第④发生的反应只有
6.中国古代科学专著《天工开物》收录了井盐的生产过程,其中“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的描述,涉及的物质分离操作为
A.蒸发结晶 B.萃取分液 C.趁热过滤 D.常压蒸馏
7.下列6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 CO2 → C ②Al(OH)3→Al2O3 ③ SiO2 → H2SiO3
④Al2O3→Al(OH)3 ⑤ Na2O2 → NaCl ⑥Al→AlO2-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⑤⑥
8.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罐车上的是
A.易燃液体 B.剧毒品
C.放射性物品 D.腐蚀品
9.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0%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和10%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
B.100mL2mol/L氯化钠溶液中c(Cl-)和200mL1mol/L氯化镁溶液中c(Cl-)
C.44g二氧化碳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
D.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 1mol水的摩尔质量
10.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B.萃取时振摇分液漏斗数次后,打开旋塞放气
C.浓稀释时,应将浓慢慢加到中,边加边搅拌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量取溶液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
11.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歌说不正确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朝坛雾卷,曙岭烟沉”中的雾是一种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含3NA个离子的固体Na2O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l
D.《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涉及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12.用中子轰击X原子产生α粒子(即氦核He)的核反应为X+nY+He。已知元素Y在化合物中呈+1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
B.6Y和7Y属于同种元素
C.Y的核素种类由p决定
D.金属性:X>Y
13.下列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
A.可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的符号:
B.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C.的结构示意图:
D.和互为同位素
14.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
选项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
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
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用固体NaCl配制0.5mol L-1的溶液
D 烧杯、分液漏斗 用CCl4分离碘水中的碘
A.A B.B C.C D.D
15.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和醋酸 B.硝基苯和水 C.甲苯和苯 D.苯和己烷
二、填空题
16.完成下列各题:
(1)现有下列9种物质:①氯气;②二氧化硫;③氢氧化铁胶体;④铁;⑤氯化钡;⑥氢氧化钾;⑦氯化铁溶液;⑧酒精(C2H5OH);⑨氧化钙。
用相应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_______。(用相应化学式填空)
下列关于③和⑦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静置会产生沉淀 b.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⑦不能
c.分散质粒子都可以通过滤纸 d.加入盐酸都会先产生沉淀,后溶解
(2)标准状况下,2.24 L Cl2的质量为__________;有__________个氯原子。
(3)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 则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R元素名称是_______。
(4)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______________。
(5)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则该混合气体中CH4和O2的体积比为_______。
(6)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5∶3∶2时,三种溶液中c(Cl )之比为____________ 。
17.某0.2L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中含有KCl、K2SO4、NH4Cl三种溶质,测得该营养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柱状图如图甲所示。
(1)该营养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mol·L-1
(2)该营养液中NH4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3)若不参与其他任何反应,将该营养液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的浓度(c)随溶液体积(V)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则V1=_______,V2=_______。
三、实验题
18.如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在装置 A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 B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根据C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C图中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②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 C在实验之前应该加入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 。
(3)D在分液时,打开顶部的塞子,再旋开活塞,目的是_____________。
19.钴(Co)的氧化物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CoCO3+O2CoxOy+CO2来生产相应的钴的氧化物。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列装置来制取钴的氧化物并测定其分子组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A装置的大试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E装置的U形管里盛放的物质是___;
A.P2O5 B.无水CaCl2 C.碱石灰 D.无水CuSO4
(3)O3的氧化性比O2强。已知制得的O2中含有少量的Cl2和O3,则B装置中所盛放的物质是___;
A.NaOH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饱和NaCl溶液 D.KI溶液
(4)实验结束时,若先撤去A装置中的酒精灯,会引起___;
(5)在CoCO3完全转化为CoxOy后,若称得E管增重4.40g,D管内残留物质的质量是8.30g,则生成CoxOy的化学式为___;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6)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如何完善___。
四、计算题
20.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常用的物理量,请完成以下有关计算。
(1)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___g。
(2)人造空气(氧气和氦气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疾病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在标准状况下,11.2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4.8g,其中氧气和氦气的分子数之比是___,氧气的质量是___。
(3)25.4g某二价金属A的氯化物中含有0.4molCl-,则A的摩尔质量为___。
(4)现有M、N两种气态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之比为2:1,将M、N两种气体分别溶于水(M、N与水均不反应)配成溶液,当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时,其密度分别为d1和d2,则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
21.在100ml 1mol/L的AlCl3溶液中滴加的1mol/L NaOH溶液可得到3.9沉淀,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详解】2L硫酸铝溶液中,含铝离子ag,其物质的量为,所以其浓度为,根据硫酸铝的构成可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B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B
【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首先将装置连接好,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加热,收集气体。最后还需注意,准备停止实验时,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后,而后撤离酒精灯,否则会倒吸,损坏反应仪器。
【详解】A. ③④①⑤②⑥,错在②⑥,即先熄灭酒精灯,后从水中取出导管,会产生倒吸现象,错误;
B. ③④①⑤⑥②,符合分析过程,正确;
C. ④①③⑤②⑥,实验已经开始,检查气密性已无意义,错误;
D. ④①③⑤⑥②,实验已经开始,检查气密性已无意义,错误。
故选B。
3.A
【详解】由溶液稀释过程中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不变可得:10mL×1.84g/mL×98%=(10mL×1.84g/mL+amL×1g/mL)×49%,解得a=18.4>10;由c=可得: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c==7.0 mol/L<9.2mol/L,故选A。
4.C
【详解】A、过滤过程中玻璃棒起引流的作用,故A不选;
B、蒸发时必须不断搅拌,否则液体受热不均匀而溅出,所以该操作用玻璃棒,故B不选;
C、蒸馏过程中主要用到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等,不用玻璃棒,故C选;
D、溶解过程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所以该操作用玻璃棒,故D不选;
故选C。
5.B
【分析】粗盐溶解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③步骤加入NaOH,除去溶液中的镁离子同时不引入其他杂质离子,再加入Na2CO3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多余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最后蒸发、结晶、烘干得到精盐。
【详解】A.③若加入KOH虽然除去了镁离子但是引入了杂质离子K+,A错误;
B.①为溶解,⑤为过滤,⑥盐酸和碳酸钠反应需要搅拌,⑦加热蒸发结晶过程中也需要搅拌,故操作①⑤⑥⑦都需要用到玻璃棒,B正确;
C.若步骤②和④颠倒,则最后加入的过量钡离子无法除去,C错误;
D.步骤④中除了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外,还有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D错误;
故答案选B。
6.A
【详解】“汲水而上,入于釜中煎炼,顷刻结盐,色成至白”的描述的是从盐溶液中通过加热蒸发水分获得盐的过程,该盐是白色固体,在此该过程涉及的物质分离操作为蒸发结晶,故合理选项是A。
7.B
【详解】试题分析:①镁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Mg+CO2MgO+C,一步反应实现,故①不符合;②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2Al(OH)3Al2O3+3H2O,一步反应实现,故②不符合;③二氧化硅不能溶于水得到硅酸,一步反应不能实现,故③符合;④氧化铝不能一步反应得到氢氧化铝,一步反应不能实现,故④符合;⑤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2Na2O2+4HCl=4NaCl+2H2O+O2↑,一步反应实现,故⑤不符合;⑥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氯酸钠和氢气,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⑥不符合;故选B。
考点:考查了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
8.A
【详解】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贴在装有乙醇罐车上的是易燃液体,故答案为:A。
9.C
【详解】A.因为两种溶液的密度不同,所以20%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0%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 故A不选;
B . 100mL2mol/L氯化钠溶液中c(Cl-)为:2mol/L×1=2mol/L,200mL1mol/L氯化镁溶液中c(Cl-)为:1mol/L×2=2mol/L,氯离子浓度相同,故B不选;
C . 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氧原子数为2NA,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1mol,氧原子数为NA,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故C选;
D .水的摩尔质量是相同的,都是18g/mol,故D不选;
故选C。
10.D
【详解】A.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A正确;
B. 萃取时振摇分液漏数次后,打开旋塞放气,防止分液漏斗内部压强增大,影响液体分层效果,故B正确;
C. 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并及时散热,则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C正确;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量筒不用洗涤,否则导致配制溶液浓度偏高,故D错误;
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蒸馏、蒸发、分液、萃取四个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步骤等知识点,熟悉实验操作是解答的关键,较简单。
11.A
【详解】A.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不是青色,A错误;
B.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
C.含3NA个离子的固体Na2O2中含钠离子2NA个,钠离子物质的量为2mol,在1L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l,C正确;
D.“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是指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D正确;
答案选A。
12.B
【分析】核反应为X+nY+He,结合元素Y在化合物中呈+1价,说明Y处于第ⅠA族,而Y的质量数为7,可推知Y为Li,则X的质子数Z=3+2=5,质量数N=7+4-1=10,X为B。
【详解】A.X是B,质子数是5,质量数A=7+4-1=10,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0-5=5,原子核外电子数是5,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0,故A错误;
B.6Y和7Y的质子数相同,都是3个,而中子数不同,分别是3、4,二者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Y是Li,Li的核素种类由其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故C错误;
D.X是B,属于非金属元素,Y是Li,属于金属元素,所以元素的金属性:X<Y,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3.B
【详解】A.用于考古断代的一种核素是中子数为8质子数为6的碳原子,该核素的符号为,故A错误;
B.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其核内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可知,氚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氚的原子结构模型: ,故B正确;;
C.氧离子核内有8个质子,核外10个电子,两个电子层,容纳电子数分别为2、8,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与的质子数不同,是不同的元素,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4.D
【详解】A.浓缩结晶硫酸铜溶液所需实验器材有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
B.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需要进行过滤,需要使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滤纸,缺少漏斗,无法完成实验,故B错误;
C.用固体NaCl配制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缺少托盘天平,故C错误;
D.用CCl4分离碘水中的碘,采用萃取的方法分离,需要分液漏斗和烧杯,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A.酒精和醋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不选;
B.硝基苯和水互不相溶,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选;
C.甲苯和苯相互溶解,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不选;
D.苯和己烷相互溶解,不分层,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不选;
故选B。
16. SO2 BaCl2、KOH、CaO SO2、C2H5OH bc 7.1g 0.2 NA 14 氮 L 3:13 1:2:3
【分析】(1)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需要注意的是,氯化铁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属于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
a.溶液稳定,胶体具有介稳性;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c.溶液与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均可以透过滤纸,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d.加入盐酸,氢氧化铁胶体先聚沉,后溶解。
(2)标准状况下,先求出2.24 L Cl2的物质的量,利用公式m=n M可求出质量;由Cl2的物质的量可求出氯原子数。
(3)先求出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由此求出R2O5的物质的量、R2O5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后求出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及名称。
(4)先求出a g某气体的体积,然后利用同一气体在相同条件下质量比等于体积比,求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5)由密度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然后设CH4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建立有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求二者的体积比。
(6) 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利用化学式,可求出三种溶液中c(Cl )之比。
【详解】(1)只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故SO2为酸性氧化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BaCl2、KOH、CaO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SO2、C2H5OH为非电解质。答案为:SO2;BaCl2、KOH、CaO;SO2、C2H5OH;
a.氯化铁溶液很稳定,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介稳性,a错误;
b.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氯化铁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
c.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均可以透过滤纸,氢氧化铁胶体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c正确;
d.加入盐酸,氢氧化铁胶体先聚沉,后溶解,氯化铁溶液无现象,d错误;
故选bc。
(2)标准状况下,2.24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71g/mol=7.1g;有0.1mol×2 NAmol-1=0.2 NA个氯原子。答案为:7.1g;0.2 NA;
(3)10.8g R2O5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01×1023,物质的量为=0.5mol,则R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g/mol,元素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4;R元素名称是氮。答案为:14;氮;
(4)a 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其体积为=L,所以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L=L。答案为:L;
(5)由CH4和O2的组成的混和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是H2的14.5倍,则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4.5×2=29,设CH4和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而求得x:y=3:13,故体积比为3:13。答案为:3:13;
(6) 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设为1mol/L,则三种溶液中c(Cl )之比为1mol/L:2mol/L:3mol/L=1:2:3。答案为:1:2:3。
【点睛】第(6)小题,已知NaCl、MgCl2、AlCl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求三种溶液中c(Cl )之比,不需要使用溶液的体积。有些同学看到“溶液体积比为5∶3∶2”,很容易求三者的n(Cl )之比,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17. 4.0 1.6mol 0.2 1.0
【详解】根据柱状图可知,K+、SO42-、C1-的浓度分别是9.0mol·L-1、4.0 mol·L-1、9.0 mol·L-1,其物质的量分别是1.8mol、0.8mol、1.8mol.
(1)由于营养液中只有K2SO4能提供SO42-,所以SO42-的浓度即为K2SO4的浓度。故答案为: 4.0;
(2)根据氯离子守恒有c(C1-)=c(KCl)+c(NH4Cl),则c(NH4Cl)=c(Cl-)-c(KCl)=8.0mol.L-1,则c(NH4+)=8.0mol.L-1,NH4+的物质的量为1.6mol;故答案为: 1.6mol;
(3)由以上分析可知V1=0.2;根据c(浓)·V(浓)=c(稀)·V(稀)可求出V2=1.0;故答案为: 0.2;1.0。
18. 引流 搅拌 蒸馏烧瓶 冷凝管 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冷凝水流向 沸石 防暴沸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详解】(1)装置 A是过滤操作,所以装置 A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装置B是蒸发,所以装置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2)①C图是个蒸馏装置,C图中仪器名称a为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
②蒸馏时温度计不能伸入到液体中,冷凝水的流向应是下进上出,所以图中存在这两处错误。
③蒸馏时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应先在烧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所以装置 C在实验之前应该加入沸石,目的是为了防止暴沸。
(3) D装置是个分液装置,分液时应打开上部的玻璃塞,使分液漏斗中压强与外部一样,平衡内外气压,能使液体顺利流下。
19. 2KClO32KCl+3O2↑ C D 倒吸 Co2O3 在a处接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分析】根据实验装置分析可知,装置A为KClO3和MnO2共热制取氧气的装置,装置B为洗气装置,C装置中盛有浓硫酸,可干燥O2,D装置为制取钴的氧化物的装置,E装置用于吸收D装置中产生的CO2,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1)由上述分析知,装置A为KClO3和MnO2共热,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装置,发生的反应为2KClO32KCl+3O2↑,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
(2)E装置用于吸收D装置中产生的CO2,可选用碱石灰进行吸收,故答案为:C;
(3)已知制得的O2中含有少量的Cl2和O3,O3的氧化性比O2强,则
A.NaOH可以吸收Cl2但不能吸收O3,A不选;
B.饱和NaHCO3溶液可吸收Cl2,但会生成CO2影响实验结果,B不选;
C.饱和的NaCl溶液不能吸收Cl2,C不选;
D.可用KI溶液吸收Cl2和O3,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4)实验结束时,若先撤去装置中的酒精灯,会导致装置A中的压强降低,发生倒吸,故答案为:倒吸;
(5)E管增重4.40g是二氧化碳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化学式CoCO3可知,n(Co)=n(C)=0.1mol,则Co的质量为0.1mol×59g/mol=5.9g,D管内残留物质的质量8.30g是CoxOy的质量,CoxOy中氧元素质量为8.3g-5.9g=2.4g,则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O)=2.4g÷16g/mol=0.15mol,所以n(Co):n(O)=2:3,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2O3,故答案为:Co2O3;
(6)装置E中碱石灰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影响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应该在a处接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在a处接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点睛】本题考查对实验方案设计与装置的理解、物质提纯、化学计算等,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 34.2 1:4 3.2g 56g/mol d1:2d2
【详解】(1)3.22g芒硝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溶液中n(Na + )=2n(Na2SO410H2O)=0.01mol×2=0.02mol,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钠离子,所以n(H 2 O)=100n(Na + )=2mol,0.01molNa2SO4 10H 2 O中含有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10=0.1mol,所以需要的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0.1mol=1.9mol,质量为1.9mol×18g/mol=34.2g,故答案为34.2;
(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0.5mol,设气体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He)、n(O2),则有:n(He)+n(O2)=0.5mol,n(N2)×4g/mol+n(O2)×32g/mol=4.8g,解之得:n(He)=0.4mol,n(O2)=0.1mol,m(O2)=0.1mol×32g/mol=3.2g,氧气和氦气的分子数之比等于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4mol=1:4,故答案为:1:4;3.2g;
(3)因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Cl- 可知,氯化物ACl2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M(ACl2)===127g/mol,所以ACl2相对分子质量为127g/mol,则A的摩尔质量为(127-35.5×2)g/mol=56g/mol,故答案为:56g/mol;
(4)现有M、N两种气态化合物,其摩尔质量之比为2:1,两种溶液的质量分数相同时,由c=可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成正比,所以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d1:2d2,故答案为:d1:2d2。
21.150 ml,350 ml
【详解】NaOH与AlCl3反应有沉淀剩余分两种情况,首先3.9g沉淀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0.05mol,所以氢氧化钠少量的时候则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3×0.05=0.15mol,因为NaOH溶液的浓度是1mol/L,所以体积为=0.15L=150ml;
当氢氧化钠过量的时有两个方程:1.Al3++OH-=Al(OH)3,2.Al3++4OH-=AlO2-+2H2O,铝的总量是0.1mol,所以生成的AlO2-的量也是0.05mol,所以以后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3×0.05+4×0.05=0.35mol,因为NaOH溶液的浓度是1mol/L,所以需要体积=0.35L=350ml;
故答案为:150 ml,350 ml。
【点睛】考查氢氧化钠与氯化铝的反应及相关计算,需要分析沉淀产生的化学反应原理,对产生沉淀的原理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