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高二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含解析)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锶)的、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值不变。土壤生物中值与土壤中值有效相关。测定土壤生物中值可进行产地溯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ⅡA族
B.可用质谱法区分和
C.和含有的中子数分别为49和48
D.同一地域产出的同种土壤生物中值相同
2.氢有H、D和T三种原子,它们和、组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种类是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3.下列关于粒子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4.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酸性:H2SO4>HClO4 B.碱性:KOH>LiOH
C.非金属性:O>S D.金属性:Mg>Al
5.某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圆形 B.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C.最外层有4个电子 D.有2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6.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和X为同周期相邻的元素, X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 g·L-1;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Z的单质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W>X> Y> Z
B.X的氢化物中均不含非极性共价键
C.Y可以在W或X的单质中燃烧
D.Y、Z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7.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且化学性质稳定,的一种盐常用作净水剂,单质及其多种化合物可用作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简单离子半径:
C.单质及其某些化合物具有漂白性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易溶于水的强碱
8.类推的思维方式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以下类推的结论正确的是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也可以
B.金刚石的硬度大,则的硬度也大
C.与化学式相似,则与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9.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出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
A.[Ne] B.[Ne] C. D.[Ne]
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错误的是
A.钾是第四周期第IA族元素
B.HCl的形成过程:
C.N2的电子式为
D.CO2的结构式:O=C=O
11.关于原子轨道,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A.原子轨道是电子运动的轨道
B.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
C.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
D.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12.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7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C.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电负性的概念与标准
(1)概念。
①键合电子:原子中用于形成___________的电子。
②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___________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___________。
(2)标准:以___________的电负性为4.0和___________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各元素的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
14.泡利原理
(1)自旋:电子自旋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状态,常用_______表示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_______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_______。
15.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
(2)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
(3)Br原子序数为_______,其核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
16.已知下列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1)第4周期ⅣB族。______
(2)第4周期ⅦB族。______
17.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族周期


③ ④ ⑤ ⑥
(1)写出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2)②、③、⑤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3)④、⑤、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4)①、②、③、⑥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
Ⅱ.由上述部分元素组成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其中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请回答:
(1)写出固体A与液体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可用溶液B吸收,当B与Y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D的溶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气体C与气体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8.某金属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0.6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1.0 g氧化物XO。试通过计算推导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19.短周期主族元素R的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R在其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为400/0。已知R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试通过计算:
(1)确定R是什么元素_______;
(2)确定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20.已知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3 g。填表:(保留三位小数)
35Cl 37Cl
原子质量(×10-23 g) 5.807 6.139
相对原子质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原子百分率(丰度) 74.82% 25.18%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________
21.已知A、B、C、D、E、W分属于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B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A、D同主族,C、E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E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D2E2可以做制革工业中原皮的脱毛剂,写出D2E2(写化学符号)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3)D2E2C4中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D2E2C4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氧气和水蒸气而变质,发生反应时,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利用尿素CO(NH2)2制备B2A4·H2O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W的单质与烧碱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2A4·H2O有强还原性,能与DWC剧烈反应生成B的单质。
①实验中,为使步骤Ⅰ中反应温度不高于40 ℃,除可采用减慢W单质通入速率之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②写出流程图中生成B2A4·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蒸馏分离得B2A4·H2O粗产品,称取馏分0.350 0 g,加水配成20.0 mL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用0.650 0 mol·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B2A4·H2O+2I2=B2↑+4AI+H2O。滴定时,选用的指示剂为_____。若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碘的标准溶液20.00 mL,馏分中B2A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
22.有、、、四种元素,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元素的原子其层(有电子)电子数比层少1;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和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四种元素中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2)画出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单质在单质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②的氢氧化物和的氢氧化物在溶液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ⅡA族,故A错误;
B.质谱法可以测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可以用质谱法区分,故B正确;
C.的中子数为87-38=49,的中子数为86-38=48,故C正确;
D.由题意可知,(锶)的、稳定同位素在同一地域土壤中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2.C
氢原子有三种同位素1H、2H、3H,即H、D、T,氯原子有两种同位素35Cl、37Cl,故氯化氢分子可能为:H35Cl、H37Cl、D35Cl、D37Cl、T35Cl、T37Cl,则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种类有6种,故选C。
3.D
①. Li、Na、K、Rb、Cs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其电子层数分别为1、2、3、4、5,电子层数越多的半径越大,则半径:Li+ < Na+ < K+ < Rb+ < Cs+,故①正确;
②. F、Cl、Br、I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其电子层数分别为2、3、4、5,则离子半径:F -< Cl- < Br- < I-,故②错误;
③. Na、Mg、Al、F、O形成8电子结构时,离子外所含电子层数相同。根据元素周期律,核电荷数越大的其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Al3+ < Mg2+ < Na+ < F- < O2-,故③错误;
④. Fe3+、Fe2+、Fe的核电荷数相同,失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小,即半径大小:Fe3+ < Fe2+ < Fe,故④正确。
根据分析可知,①④正确。
故答案选D。
4.A
A.根据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S<Cl,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HClO4,A项错误;
B.根据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金属性:K>Li,则碱性:KOH>LiOH,B项正确;
C.O、S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根据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非金属性:O>S,C项正确;
D.根据同一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可知金属性:Mg>Al,D项正确;
答案选A。
5.B
由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可知,该原子为O,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据此分析解答。
A.s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是球形,A错误;
B.空间运动状态数=所占原子轨道数,根据分析,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该原子有1+1+3=5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B正确;
C.由图可知,最外层为L层,有6个电子,C错误;
D.相同能层、相同能级不同轨道的电子,能量相同,该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有1+1+1=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错误;
故选B。
6.B
X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 g·L-1,可知X2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X为O;W和X为同周期相邻的元素, 且原子序数小于X,故W为N;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 四分之一,故Y为Mg;Z的单质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Z为Al。
A.四种简单离子均为10e-微粒,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N3->O2->Mg2+>Al3+,A正确;
B.X的氢化物有H2O和H2O2,其中H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B错误;
C.金属镁可以在氧气和氮气中燃烧,C正确;
D.镁离子和铝离子均为弱碱的阳离子,能发生水解,D正确;
故选B。
7.A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且化学性质稳定,则X为N元素,Y的一种盐常用作净水剂,则Y为Al元素,Z单质及其多种化合物可用作消毒剂,则Z为Cl元素,原子序数,则W的原子序数为3,则W为Li元素。
A.原子半径越小,第一电离能越大,则第一电离能:N>Cl>Al,选项A正确;
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Li+有1个电子层,N3-、Al3+有2个电子层,Cl-有3个电子层,则离子半径:Cl->N3->Al3+>Li+,选项B错误;
C.Z为Cl元素,Cl2不具有漂白性,选项C错误;
D.W为Li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LiOH,为弱碱,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8.D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
B.金刚石是原子晶体,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分子晶体, 的硬度小,故B错误;
C.与都是酸性氧化物,化学式相似; 是分子晶体,熔沸点低,是原子晶体,熔沸点高,物理性质差异大,故C错误;
D.钾的活泼性大于钠,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以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故D正确;
选D。
9.A
A、D表示Mg+,B、C表示Mg。Mg的第二电离能大于第一电离能,所以A、D失去最外层有关电子需要的能量大于B、C;3p能级的能量大于3s,3p能级上的电子易失去,则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故合理选项是A。
10.C
A.钾为19号元素,是第四周期第IA族元素,故A正确;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结合在一起,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为: ,故B正确;
C.氮气中含有1个氮氮三键,每个氮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结构,氮气去的电子式为 ,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中氧原子和碳原子共用2对电子对,结构式为O=C=O,故D正确;
故选C。
11.D
核外电子运动特征与宏观物体不同,不能确定在下一时刻该电子在什么地方出现,但是能够用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将电子云密集区(90%几率)称为原子轨道,原子轨道的形状有球形、纺锤形等。
A. 原子轨道不是电子运动的轨道,是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 A错误;
B. 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B错误;
C. 将电子云密集区(90%几率)称为原子轨道,原子轨道不是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C错误;
D. 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是电子在某个区域出现的概率,D正确;
故选D。
12.C
由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X、Y、Z、W、Q分别为N、O、Al、S、Cl。
A.N、Al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5、+3,二者之和的数值为8,故A项错误。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且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故B项错误。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不同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故C项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S的非金属性比Cl弱,故的酸性比的酸性弱,故D项错误。
故选C。
13.(1) 化学键 键合电子 越大
(2) 氟 锂
(1)键合电子式只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电负性是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的大小,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越容易形成化学键。
(2)通常以氟元素的电负性为4.0和锂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得出各种元素的电负性。
14.(1)上下箭头(↑和↓)
(2) 2 相反
(1)同一个原子轨道中电子总是自旋相反,常用上下箭头(↑和↓)表示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
(2)泡利原理:在一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而且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反[用上下箭头(↑↓)表示]。
15.(1) M 9 4
(2)
(3) 35 3s23p63d10
(1)Si的最高能层为第三能层,其符号为M,该能层有 个s轨道、个p轨道和个d轨道,共个轨道,Si在该能层有个电子。
(2)Ni是28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Ni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电子排布图为。
(3)Br是35号元素,M层有18个电子,M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s23p63d10。
16.(1)Ti;1s22s22p63s23p63d24s2
(2)Mn;1s22s22p63s23p63d54s2
(1)第4周期ⅣB族元素是Ti元素,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24s2;
(2)第4周期ⅦB族元素是Mn元素,M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2。
17. 第三周期第ⅣA族 Na>S>O HCl>H2S>SiH4 Na+或Na+ 2Na2O2+2H2O=4Na++4OH- +O2↑ NaHSO3 2SO2 +O22SO3
由题目所给周期表的一部分可知,①为H、②为O、③为Na、④为Si、⑤为S、⑥为Cl。
Ⅰ(1)由Si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其处于第三周期ⅣA族;
(2)根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Na>S>O;
(3)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则非金属强弱顺序为Cl>S>Si,其氢化物稳定性:HCl>H2S>SiH4;
(4)①H、②O、③Na、⑥Cl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有、NaClO等,对应电子式为:、;
Ⅱ.(1)已知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且能与X反应生成溶液B与气体C,则A为Na2O2,X为H2O,B为NaOH,C为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已知气体Y是一种大气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形成酸雨,可用NaOH溶液吸收,O2与Y反应得到E,E与H2O反应得到F,可推知Y为SO2,E为SO3,F为H2SO4;
(2)由上述分析可知,SO2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D的溶质为NaHSO3;
(3)O2与S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SO2 +O2 2SO3。
18.第三周期ⅡA族
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则由题意知:
,解得Ar=24
由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X的原子序数为12,该元素是Mg,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19.(1)硫
(2)第3周期ⅥA族
周期主族元素R的族序数是其周期序数的2倍,即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2倍,可能为He、C、S等元素,He为稀有气体,难以形成氧化物,C的最高价氧化为CO2,C的质量分数为,不符合,如为S,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为SO3,S的质量分数为,综上所以R是硫元素;
(1)根据分析可知,R是硫元素,答:R是硫元素;
(2)确定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答:R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0. 34.964 36.963 35.467
计算35Cl和37Cl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可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进行求解;计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时,利用公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各种能稳定存在的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丰度的乘积之和”进行计算。
①M(35Cl)== 34.964;
②M(37Cl)== 36.963;
③M(Cl)= 34.964×74.82%+36.963×25.18%=35.467。
答案为:34.964;36.963;35.467。
21. S2->N3->Na+ +3 2Na2S2O4+O2+2H2O=4NaHSO3 使用冰水浴 NaClO+CO(NH2)2+2NaOH=N2H4·H2O+Na2CO3+NaCl 淀粉溶液 92.86%
A、B、C、D、E、W分属于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B为N元素;C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且C、E同主族,则C为O元素,E为S元素;A、D同主族,则A为H元素,D为Na元素;W为Cl元素,据此分析。
(1)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不同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B、D、E三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为S2->N3->Na+;
(2)Na2S2为工业中原毛的脱毛剂,Na2S2中存在二硫键,Na2S2的结构与Na2O2类似,故Na2O2的电子式为;
(3)D2E2C4为Na2S2O4,其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a2S2O4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则氧化剂为氧气,还原剂为Na2S2O4,又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Na2S2O4被氧化后硫的化合价为+x价,则根据得失电子守恒,1×4=2×2×(x-3),解得x=4,又有水蒸气参与反应,所以产物为NaHSO3,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4+O2+2H2O=4NaHSO3;
(4)①温度超过40℃,Cl2与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ClO3、NaCl和H2O,由于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为了减少NaClO3的生成,应控制温度不超过40℃、减慢反应速率;实验中控制温度除用缓慢通入Cl2外,还需采取的措施是:使用冰水浴;
②根据流程,NaClO与尿素反应生成水和肼,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CO(NH2)2+2NaOH=N2H4·H2O+Na2CO3+NaCl;
③滴定终点时,I2在溶液中出现剩余,需要利用淀粉溶液指示颜色,故选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根据关系式N2H4·H2O~2I2,n(N2H4·H2O)=n(I2)=×0.020L×0.6500mol/L=6.5×10-3mol,则N2H4·H2O的质量分数ω=×100%≈92.86%。
22. 氧
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A为Al元素;B元素的原子其M层电子数比L层少1个电子,故M层电子数为8-1=7,故B为Cl元素;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D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所得到的微粒都具有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2=8,为O元素,D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1=11,故D为Na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1)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氧元素;
(2)B为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电子数为17,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原子结构示意图;
(3)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A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D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二章烃测试题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碳和碳的氧化物(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