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龙街中学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试题(word版解析版)

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
化学试题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涂黑)
1.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
2. 世界卫生组织5月7日宣布,由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新冠疫苗内包装使用到的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玻璃瓶身 B. 纸质标签 C. 不锈钢针头 D. 塑料针帽
3.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A. CO B. SO2 C. N2 D. PM2.5
4. “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金属 D. 维生素
5. 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 装袋保存
6.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氢能 C. 风能 D. 木柴
7.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A. 氧气——单质 B. 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C. 五氧化二磷——混合物 D. 氯酸钾——化合物
8. 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其中呈弱碱性的是
A 柠檬汁(2~3) B. 苹果汁(3~4)
C. 西瓜汁(5~6) D. 玉米汁(7~8)
9.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无机盐
10.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高锰酸钾 B. 硫酸铜 C. 蔗糖 D. 花生油
11. 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 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 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 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12. “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分解加快
C. 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 水分子数目增多
13. 在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锌粒
C. 加入稀硫酸 D. 收集氢气
14. “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B. 硫原子易失电子变成硫离子
C. 硫元素呈-2价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D.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1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 B. 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16. 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下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银是活泼金属
B. 银铅块属于混合物
C. 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 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17. 右图是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铁的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观: B、C 点对应的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物质
B. 微粒观:F 点对应的物质的阳离子为 Fe2+
C. 能量观:A→ F 过程吸收热量
D. 转化观:向 C 点对应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得到 E 的溶液
18. 如图是CH4和CO在Ni纳米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原子数目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从物质类别看: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 从质量变化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1
D. 从表示方法看:CH4+CO22CO+2H2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2SO4和K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 检验BaCO3中是否含有BaSO4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20.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实验反应后容器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CO2
C. 该实验说明能用蜡烛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I. 热播剧《功勋》讲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精彩故事。
(1)于敏的氢弹梦:于敏参与设计了我国第一颗氢弹。氢弹原料中的氘是一种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的原子,如图示意图能表示氘原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
(2)袁隆平的粮食梦:2020年袁隆平团队成功种植了“海水稻”。“海水稻”可在pH>9的土壤种植,该土壤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孙家栋的卫星梦:孙家栋参与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壳体采用一种特殊的钢。与纯铁相比,钢的硬度更_______(选填“大”或“小”);
(4)黄旭华的潜艇梦: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作出巨大贡献。已知潜艇供氧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核潜艇的燃料主要是铀,如图是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0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D.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中子
II.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
(5)绿色冬奥: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车辆,成为了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6)科技冬奥: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速滑场馆。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可作制冷剂。
22.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亲密。
(1)在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_______(填标号)。
A. 酸性 B. 腐蚀性 C. 碱性 D. 吸水性
(2)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
②60℃,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③简述氯化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示意图,请写出该图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
②若向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
23. 化学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1)高铁酸钾(K2FeO4)是绿色,环保型水处理剂,也是高能电池的电极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
①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_______(填数字)。
②3个钾原子:______;2个氧气分子:_______。
③标出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有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4.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合理即可)。
(3)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
A. 金属活动性顺序 B. 金属的导电、导热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小明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将X、Y、Z分别加入到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观察到金属X和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Y产生气泡速度比X快,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判断,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
(6)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Zn
B. 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Cu
C.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Cu、Zn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
(2)用装置甲制取氧气,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_____。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______,铁丝盘成螺旋状是要_________。
(3)用装置乙制取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 _____。
(4)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碱石灰中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同时生成碳酸钠,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甲”或“乙”)。
(5)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电石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
26.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大力推广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花卉培育。某无土栽培粉状肥料可能由KCl、NH4NO3、MgSO4、Cu(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肥料成分有哪些?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溶液呈无色 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填化学式)
②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 NH4NO3
③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中一定含有MgSO4
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KCl固体中一定含有
【反思与评价】(1)步骤③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小红同学认为步骤④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同学们改进实验后,最终确定了肥料的成分。
【拓展与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磷矿粉[Ca3(PO4)2]属于复合肥
B.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C.尿素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D.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7. 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小米同学称取10.0g菱铁矿样品,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菱铁矿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盐酸质量/g 20.0 20.0 20.0 20.0
剩余固体质量/g 7.1 4.2 3.0 M
计算:
(1)M=______。
(2)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温馨提示:FeCO3+2HCl=FeCl2+CO2↑+H2O)
化学试题卷答案解析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涂黑)
1. 学校采购了一批含75%酒精的免洗消毒喷雾。你建议在存放处张贴的警示标识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酒精易燃烧,常温下为液体,属于易燃液体,不具有腐蚀性、毒性,也不易发生爆炸,故选D。
2. 世界卫生组织5月7日宣布,由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新冠疫苗内包装使用到的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玻璃瓶身 B. 纸质标签 C. 不锈钢针头 D. 塑料针帽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材料物质。
【详解】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纸属于天然材料,不锈钢属于合金材料,属于有机物的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针帽,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判断即可。
3. 下列不属于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中污染物监测范畴的是
A. CO B. SO2 C. N2 D. PM2.5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污染包括有害气体污染和粉尘污染,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粉尘污染包括PM2.5;故选:C。
4. “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金属 D. 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的“铁”、“锌”、“硒”指的是元素,不是单质、金属和维生素。故选B。
5. 下列中药煎制步骤与实验室过滤操作原理相同的是
A. 冷水浸泡 B. 加热煎制
C. 取液弃渣 D. 装袋保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冷水浸泡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常温溶解,故选项A错误;
B、加热煎制的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高温溶解,加快溶解速率且溶解度变大,故选项B错误;
C、取液弃渣的过程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过滤,故选项C正确;
D、装袋保存的过程相当于装瓶保存,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6.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氢能 C. 风能 D. 木柴
【答案】A
【解析】
【详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则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煤。
故选A。
7.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错误的是
A. 氧气——单质 B. 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C. 五氧化二磷——混合物 D. 氯酸钾——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A正确;
B、冰水混合物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B正确;
C、五氧化二磷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C错误;
D、氯酸钾只含有一种物质,含有氯元素、钾元素和氧元素,属于化合物,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8. 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其中呈弱碱性的是
A. 柠檬汁(2~3) B. 苹果汁(3~4)
C. 西瓜汁(5~6) D. 玉米汁(7~8)
【答案】D
【解析】
【分析】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酸性,pH=7,溶液呈中性。
【详解】A、柠檬汁(2~3)pH<7,溶液呈强酸性,不符合题意;
B、苹果汁(3~4)pH<7,溶液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西瓜汁(5~6)pH<7,溶液呈弱酸性,不符合题意;
D、玉米汁(7~8)pH>7,溶液呈弱碱性,符合题意。
故选D
9.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 糖类 B. 蛋白质 C. 维生素 D. 无机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选B。
10. 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高锰酸钾 B. 硫酸铜 C. 蔗糖 D. 花生油
【答案】C
【解析】
【分析】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A.高锰酸钾加入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加入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C.蔗糖加入水中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呈无色,符合题意;
D.花生油加入水中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 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 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 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木材充分燃烧。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故选:C。
12. “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 水分子分解加快
C. 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 D. 水分子数目增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错误;
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错误;
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错误;
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正确;
答案为:D。
13. 在制取氢气()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 B. 加入锌粒
C. 加入稀硫酸 D. 收集氢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采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有:
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将导管的一端伸入烧杯中的液面下,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形成气泡,松开手后,导管口形成一小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A选项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B、锌粒为固体颗粒,加入到试管的操作是将试管平放,用镊子夹起锌粒放置在试管口,再缓缓的竖起试管,使锌粒慢慢划入试管底部,图中试管竖放,直接将锌粒放入,有可能会将试管底部打破,B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倾倒法加入液体试剂稀硫酸的操作为取下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使试剂瓶的标签向着手心, 图中瓶盖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有可能造成试剂的污染且瓶口残留的液体可能会流下腐蚀标签,C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选项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 “结构决定性质“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B. 硫原子易失电子变成硫离子
C. 硫元素呈-2价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D.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硫原子核外共3层电子,第一层2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6个电子,故选项A正确;
B、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易得到电子变成硫离子,故选项B错误;
C、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形成化合物时,易得到2个电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化合价为-2价,所以钠硫元素呈-2价与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故选项C正确;
D、硫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硫离子,故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选项 D正确;
故选:B。
1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能与氧化钙反应 B. 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C. 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水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说法正确;
B、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和难溶性杂质,故说法正确;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说法错误;
D、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区分,泡沫多为软水,泡沫少为硬水,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6. 我国古代常用灰吹法炼银(如下图),其过程为:将矿物银熔于铅形成银铅块,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进入炉灰,灰吹得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银是活泼金属
B. 银铅块属于混合物
C. PbO中Pb的化合价为+2
D. 灰吹法炼银过程含有化学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银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后属于不活泼金属,选项错误;
B、银铅块是由银和铅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
C、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元素显-2价,设铅元素化合价为,,选项正确;
D、根据题意,通过焙烧使铅氧化成PbO,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答案为:A。
17. 右图是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以铁的化合价为纵坐标绘制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元素观: B、C 点对应的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物质
B. 微粒观:F 点对应的物质的阳离子为 Fe2+
C. 能量观:A→ F 过程吸收热量
D. 转化观:向 C 点对应的物质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得到 E 的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A点化合价是0,表示的物质类别是单质,因此A为铁;B点化合价是+2,C点化合价是+3,表示氧化物,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化亚铁化学式是FeO,氧化铁化学式是Fe2O3,因此B是FeO,C是Fe2O3;D点物质是氢氧化铁,E点化合价是+3,F点化合价是+2,表示盐,可以为氯化铁和氯化亚铁。
【详解】A、由分析可得,B是FeO,C是Fe2O3,都含有铁元素和氧元素,是元素组成相同的两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得,F点化合价是+2,表示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因此F 点对应的物质的阳离子为 Fe2+,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得,A→ F可以是铁和稀盐酸反应转化为氯化亚铁和氢气,此反应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得,C是Fe2O3,Fe2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物质类别属于盐,对应点E,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如图是CH4和CO在Ni纳米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原子数目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从物质类别看: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 从质量变化看: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1
D. 从表示方法看:CH4+CO22CO+2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不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粒的图示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为CH4、CO2,两物质都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为CH4与CO2在Ni纳米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CO与H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CO+2H2,则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16:44=4:11,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CO22CO+2H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H4)2SO4和K2SO4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
D 检验BaCO3中是否含有BaSO4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硫酸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NH3,K2SO4与氢氧化钙不反应,则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为硫酸铵,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为K2SO4,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熄灭则集满,不能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错误;
C、氢气和甲烷燃烧均会生成水,气体点燃后,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均会出现水雾,现象相同,无法鉴别,错误;
D、BaCO3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二氧化碳,不能检验BaCO3中是否含有BaSO4,错误;
故选:A。
20.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实验反应后容器内含量最多的气体是CO2
C. 该实验说明能用蜡烛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如图所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不是百分百,故说明容器内不都是氧气,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反应后容器内还含有较多的氧气,因此比二氧化碳含量多,选项错误;
C、该实验说明能用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新气体生成,不能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项错误;
D、如图所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不再减少说明此时蜡烛无法燃烧,选项正确;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
21. I. 热播剧《功勋》讲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精彩故事。
(1)于敏的氢弹梦:于敏参与设计了我国第一颗氢弹。氢弹原料中的氘是一种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的原子,如图示意图能表示氘原子的是_______(填字母);
(2)袁隆平的粮食梦:2020年袁隆平团队成功种植了“海水稻”。“海水稻”可在pH>9的土壤种植,该土壤呈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3)孙家栋的卫星梦:孙家栋参与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壳体采用一种特殊的钢。与纯铁相比,钢的硬度更_______(选填“大”或“小”);
(4)黄旭华的潜艇梦: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作出巨大贡献。已知潜艇供氧的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核潜艇的燃料主要是铀,如图是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0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D.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中子
II.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
(5)绿色冬奥:北京冬奥会广泛使用氢能源车辆,成为了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点即可)
(6)科技冬奥:有“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冬奥速滑场馆。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可作制冷剂。
【答案】(1)A (2)碱性 (3)大
(4) ①. Na2O2 ②. B
(5)燃烧产物无污染(或热值高或制备原料来源广) (6)干冰
【解析】
【小问1详解】
氘是一种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1的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图示示意图能表示氘原子的是A;
【小问2详解】
pH>9时,土壤呈碱性;
【小问3详解】
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与纯铁相比,钢的硬度更大;
【小问4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钠、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碳、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钠原子和4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O2;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错误;
B.铀的名称偏旁是“钅”字,则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C.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2,表示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为92,而不是中子数为92,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小问5详解】
制备氢气原料来源广,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所以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且氢气燃烧热值高,所以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产物无污染、热值高、制备原料来源广;
【小问6详解】
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22.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亲密。
(1)在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_______(填标号)。
A. 酸性 B. 腐蚀性 C. 碱性 D. 吸水性
(2)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
②60℃,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③简述氯化钠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的示意图,请写出该图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
②若向稀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
【答案】(1)D (2) ①. 硝酸钾##KNO3 ②. ③. 用氯化钠配制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合理即可)
(3) ①. Na+ ②. ③. 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即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故选D。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硝酸钾。
②由图可知,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则向5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固体溶解后,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为55g,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③在生活中,用氯化钠配制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或食盐腌制食品或用氯化钠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离子为钠离子和硫酸根,则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
②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酚酞遇酸不变色,则滴入稀硫酸至过量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3. 化学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
(1)高铁酸钾(K2FeO4)是绿色,环保型水处理剂,也是高能电池的电极材料。用化学用语回答。
①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位居第_______(填数字)。
②3个钾原子:______;2个氧气分子:_______。
③标出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2)从应用角度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Ⅰ中参加反应的单质甲为______;
②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有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 ①. 4 ②. 3K ③. 2O2 ④.
(2) ①. 氢气 ②. ③. 属于
【解析】
【小问1详解】
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居第4,故①填:4。
元素符号表示一个该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钾原子表示为3K,故②填:3K。
化学式表示一个该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则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所以2个氧气分子表示为2O2,故③填:2O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符号在前,数字在后,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表示为,故④填:。
【小问2详解】
①Ⅰ中反应是氮气与单质甲反应生成氨气,生成物中含有氮元素、氢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单质甲为氢气,故填:氢气。
②Ⅱ中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③Ⅲ中反应物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氧元素化合价为-2,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硝酸中氮元素化合价为+5,氧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由+2变为+5,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有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填:属于。
24.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
(2)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合理即可)。
(3)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因素有关的是______。(填序号)
A.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金属的导电、导热性
C. 金属的延展性 D.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5)小明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将X、Y、Z分别加入到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观察到金属X和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Y产生气泡速度比X快,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判断,X、Y和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
(6)向含有AgNO3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 滤渣中一定有Ag和Cu,可能有Zn
B. 当滤液为蓝色时,滤渣中一定有Ag,一定没有Cu
C.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Ag、Cu、Zn
【答案】(1)延展 (2)涂油(合理即可)
(3) (4)A (5)Y>X>Z (6)C
【解析】
【小问1详解】
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故填:延展;
【小问2详解】
防止铁制品生锈只需要隔绝氧气或者水。故填:涂油(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
【小问4详解】
人类最早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而人类利用铝的历史仅100多年,这个先后顺序和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活动性越强,利用的越晚。故填:A;
【小问5详解】
将X、Y、Z分别加入到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观察到金属X和Y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且Y产生气泡速度比X快,说明X、Y的活动性比氢强,且Y>X,金属Z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Z的活动性比氢弱,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小问6详解】
锌先和反应,反应完才会去反应,所以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故A错误;
滤液为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但有可能和发生了反应,只不过未反应完全,仍有剩余,所以滤渣中可能有。故B错误;
向滤渣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有说明过量,过量,则滤渣中一定有、、。故C正确;
故选C。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25. 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
(2)用装置甲制取氧气,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采用该收集方法的依据是_____。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______,铁丝盘成螺旋状是要_________。
(3)用装置乙制取气体,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操作是 _____。
(4)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CH3COONa)固体与碱石灰中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同时生成碳酸钠,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填“甲”或“乙”)。
(5)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 电石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
【答案】(1)长颈漏斗
(2) ①.
②.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③. 水##细沙 ④.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3)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4)乙 (5)BD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为加入液体长颈漏斗;
【小问2详解】
装置甲制取氧气是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铁丝燃烧产生高温熔融物,若直接接触瓶底,造成局部过热,引起集气瓶炸裂,因此在底部加入少量的水或者细沙,吸收热量,避免集气瓶炸裂;
铁丝盘成螺旋状是要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使铁丝保持较高的温度能持续燃烧;
【小问3详解】
反应后若先熄灭酒精灯,内部温度降低,压强减少,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导管,造成倒吸,引起试管炸裂,因此需要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小问4详解】
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选择固体加热发生装置,甲烷难溶于水,利用排水法收集,故选乙为制备装置;
【小问5详解】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和Ⅱ装置能够制取并收集的气体应为反应在常温下进行,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但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正确;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发生装置,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错误;
D、电石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26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则乙炔的密度小于空气;正确;
故选BD
26. 昆明斗南花卉市场大力推广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花卉培育。某无土栽培粉状肥料可能由KCl、NH4NO3、MgSO4、Cu(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小明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提出问题】肥料的成分有哪些?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 溶液呈无色 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填化学式)
②另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 NH4NO3
③另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静置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中一定含有MgSO4
④取③中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KCl固体中一定含有
【反思与评价】(1)步骤③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小红同学认为步骤④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同学们改进实验后,最终确定了肥料的成分。
【拓展与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标号)。
A.磷矿粉[Ca3(PO4)2]属于复合肥
B.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C.尿素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D.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答案】 ①. Cu(NO3)2 ②.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③. ④. 加入的氯化钡中含有氯离子,也能与硝酸银结合为氯化银沉淀 ⑤. A
【解析】
【详解】[实验探究]①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时溶液显蓝色,将样品加入水中,溶液呈无色,则说明固体中一定没有Cu(NO3)2。
②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硝酸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则现象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反思与评价](1)步骤③中硫酸镁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加入的氯化钡中含有氯离子,也能与硝酸银结合为氯化银沉淀,则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氯化钾。
[拓展与应用]A、磷矿粉[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该选项说法错误;
B、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保护环境,该选项说法正确;
C、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该选项说法正确;
D、施用农药能杀死害虫,使植物增产,则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施用农药仍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含1个小题,共6分)
27. 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小米同学称取10.0g菱铁矿样品,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菱铁矿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盐酸质量/g 20.0 20.0 20.0 20.0
剩余固体质量/g 7.1 42 3.0 M
计算:
(1)M=______。
(2)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温馨提示:FeCO3+2HCl=FeCl2+CO2↑+H2O)
【答案】(1)3.0 (2)解:设实验中所用20.0g稀盐酸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为
则实验中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实验中所用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1%。
【解析】
【小问1详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一次固体质量减少2.9g,第二次固体质量减少2.9g,第三次固体质量减少1.2g,说明第三次时反应停止了,FeCO3被消耗完了,所以第四次不再反应了,M仍为3.0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海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邯郸市中考模拟试题(6月)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