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级阶段性训练化学问卷
命题人:邹苑红 审题人:刘明辉 曹秀妍 胡蓉 陈珠钦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__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F-19 Be-9 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错选、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纯羊毛衫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可进行热修补
C.玻璃钢、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
D.食品保鲜膜、尼龙丝袜、腈纶衬衫的主要材料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不能缺维生素,缺少维生素 A 会引起坏血病
B.青少年要常喝牛奶,可以补充身体中的钙元素
C.霉变大米可用热水淘洗干净,高温蒸煮后再食用
D.青少年只能从肉、鱼中补充蛋白质
3.制取、收集 CO2并验证相关性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入石灰石
C. 收集 CO2 D. 验证 CO2不支持燃烧
4.化学中的“化”取自变化之意。以下四种变化中,与其它三种变化本质不同的是( )
A.食物腐烂 B.冰雪融化 C.木柴燃烧 D.铁钉生锈
5.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
6.下列做法,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帮助不大的是
A.烧煤改为烧天然气 B.大量植树造林
C.燃油车更换为充电车 D.发展太阳能发电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变化
B.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因此应消除之
C.如图中①是分解反应,②是化合反应
D.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色,这气体可能是氢气
8.最近一段时间甲流高发,玛巴洛沙韦片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甲型流感的药物,其化学式为C27H23F2N3O7S,下列有关玛巴洛沙韦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含有 63 个原子 B.该物质由 6 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含有 6 种非金属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7:7
9.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别将 t1℃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0℃,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在 t1℃时,100g 乙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 25g
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分别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1℃升温到 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相等
10.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水银温度计液柱受热升高 受热后分子间隔变大
B 金刚石和石墨都能燃烧 两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 白色纸张沾浓硫酸后变黑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纸张炭化
D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酸的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C.同种元素粒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氢氧化钠也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C.验证 Al、Cu 和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13.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均合理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用品
A 检验碳酸钾中是否混有氯化钾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银溶液
B 制备Fe(OH)3 将Fe2(SO4)3和适量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收集
D 鉴别BaCl2溶液、稀硫酸、NaOH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14.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 N2、CO、NO、CO2、SO2及粉尘,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图流程处理该废气(假设过程中每一步均完全反应)。资料显示:SO2的化学性质与 CO2相似,CaSO3不溶于水。沸腾炉内只有 CO 气体能与赤铁矿石发生反应。下列有关该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炉内赤铁矿石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沉淀室内石灰浆分别与 CO2、SO2气体反应,生成的沉淀是 CaCO3和 CaSO4
C.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H2O2
D.吸收塔内液体从顶端“喷淋”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便于充分快速吸收 NO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48 分。
15.(4 分)二氧化锰应用广泛,可作为除锈剂、氧化剂等。通过焙烧 MnCO3可制取 MnO2,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和成分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则焙烧 MnCO3制取 MnO2应该控制反应的温度不高于___________°C.
(2) 若把反应温度控制在 900°C,23.0gMnCO3充分反应后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g。
(3) 写出物质硝酸铝的化学式为___。写出硫酸亚铁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16. (8 分)我国古代人民积累了许多对物质变化的认识。早在战国时期,《周礼 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 K2CO3)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 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时,会与丝表面附着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可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实验过程】
(1)如图 1 所示,步骤Ⅰ的反应会____(“放出”或“吸收”)热量,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将烧杯丙中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澄清溶液,并对该溶液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_______________ 证明该溶液中没有
实验2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始终没有明显现象 证明溶液中没有K2CO3。
【交流谈论】
(3)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 2 的结论不一定准确,原因是____。
(4)经过谈论,同学们又进行实验 3,请填写表格。
实验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3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证明溶液中有K2CO3
【实验结论】
(5)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烧杯丙中澄清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延伸应用】
(6)KOH 溶液与 NaOH 溶液类似,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变质,在空气中使 KOH 溶液变质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17.(10 分)金属铍[Be]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宇宙航行以及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宝贵材料,有着“超级金属”之称,制备金属铍的原料是绿柱石,其主成分有 BeO、Al2O3、SiO2、Fe2O3和 FeO,制备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氧化”时发生反应:
②(NH4)2BeF4,易溶于水,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
请回答问题:
(1)写出“酸浸”时 FeO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酸浸”后的滤液 1 中含有____种阳离子。滤渣 2 的主要成分是 Fe(OH)3和_______(填化学式)。
(2) (NH4)2BeF4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后可得到(NH4)2BeF4晶体。写出在“高温、真空”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Be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 金属铍的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由此预测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_(填“强”或“弱”)。将未经打磨的铍丝放入装有少量盐酸的试管中,若观察到_______(填实验现象),说明预测正确。
(4) 用绿柱石生产出 akg 金属铍,理论上需要在“沉铍”环节消耗 HF_______kg。(注意:1. 假设流程中每个环节都没有损耗。2.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18.(12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泡腾片、蒸馏水、相关实验仪器,结合图 1 泡腾片说明书,进行实验与探究,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泡腾片投入水中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产生该气体的反应原理是什么?
【作出猜想】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氢气 ④一氧化碳 ⑤氮气
(1)大家一致认为作为药品,不能产生有毒气体,所以应该没有______(填化学式)。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小智同学认为不可能为氢气。理由是 ____________。大家通过认真阅读和分析泡腾片的说明书,认为无氮气,理由是 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图 2 是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按要求完成猜想①和②的相关实验。
(2)图 2 中仪器 a 的名称______。
(3)若要随时制取和随时停用②气体,其发生装置应选用图 2 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用G 装置干燥该气体,G 装置中应放入______(填试剂名称),气体应从______端(填 m 或 n)通入,收集该气体应选用图 2 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
(4)同学们利用上述装置收集了两瓶该气体,做如下验证实验。
检验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或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其中一瓶中 a 猜想①不正确 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向另一瓶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b 猜想②正确
a、b 处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图 3 是柠檬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结合上述实验结论回答问题
(5)泡腾片溶于水的过程中,柠檬酸(H3Ci)与碳酸氢钠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6)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对柠檬酸的用途也充满了兴趣,你觉得柠檬酸还可以用来______。
A.作碳酸饮料的添加剂 B.作金属除锈剂
C.治疗胃酸过多 D.作锅炉除垢剂
19.(7 分)草酸(H2C2O4)及草酸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其钠盐、铵盐易溶于水。
(1)草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苍溶液变红,证明草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H+,草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热会发生反应: 。
为检验草酸分解后的产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碱石灰能吸收 H2O 和 CO2.
①写出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观察到装置_____________(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 CO2生成。
③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可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
(3)草酸钙(CaC2O4)可用于陶瓷上釉,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未,可溶于盐酸。依据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设计出两种理论上可制备草酸钙的方案(要求依据不同的反应规律),完成下表:
方案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________ 两种可溶性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生成物中有沉淀
②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7 分)实验小组探究用乙醇溶液提取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条件。
【查阅资料】
紫甘蓝色素在 pH 为 1~14 的溶液中颜色变化如下、
pH 1-2 3~4 5 6 7 8 9~11 12 13~14
颜色 红色 粉红色 紫红色 紫色 蓝色 蓝绿色 绿色 黄绿色 黄色
【进行实验】
Ⅰ、紫甘蓝预处理新鲜紫甘蓝切碎,干燥至恒重,粉碎后得到紫甘蓝粉末,低温避光保存备用。
Ⅱ、配制提取液用乙醇和水配制体积分数分别为 20%、30%、40%的乙醇溶液,并调节 pH。
Ⅲ、探究紫甘蓝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
实验一:称取 5 份 0.5g 紫甘蓝粉末放入小烧杯中,分别加入 10mL 乙醇溶液,浸泡 1 小时,过滤,取清液,测定不同条件下清液的吸光度(吸光度越高代表提取效果越好)。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pH 乙醇的体积分数/% 提取温度/℃ 吸光度
① 1 20 50 1.40
② 3 20 50 0.95
③ 5 20 50 0.80
④ 1 30 50 1.75
⑤ 1 40 50 1.17
实验二:称取 10 份 0.5g 紫甘蓝粉末放入小烧杯中,分别加入 pH 为 1、体积分数为 30%的乙醇溶液。其中 5 份在不同温度下提取 2 小时,另外 5 份在 50°C 提取不同时间,测定清液的吸光度,分别得到图 1、图 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室配制体积分数为 20%的乙醇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填序号)。
A. B. C. D. E. F.
(2)实验一设计①②③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3)依据①④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
(4)由图 1 可知,提取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温度是______°C。
【反思与评价】
(5)由图 2 可知,提取 2 小时之后,吸光度反而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6)利用紫甘蓝色素溶液区分 NaCl 溶液和 NaOH 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