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金属与人类文明 测试卷 高一下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含解析)

专题9《金属与人类文明》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古剑多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多断折,剂钢是铁的一种合金
D.“莫道雪融便无迹,雪溶成水水成冰”,其中的场景属于物理变化
2.高效净水剂聚合氯化铝铁()的组成可表示为,该物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某工厂欲以工业废料(金属铁、铝及其氧化物)为原料、采用如下流程来制取: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因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而能净水
B.往甲溶液中滴入溶液后溶液一定呈血红色
C.试剂具有氧化性
D.乙溶液一定不呈强碱性
3.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 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 mol/L稀硫酸反应
B.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是因为氯化铝的熔点低
C.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D.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4.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③饱和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5.将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含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原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是
A.1:3 B.2:3 C.1:4 D.4:3
6.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铜合金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D.铝合金是用来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
7.类推时要注意物质的相似性和特殊性,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事实 类推结论
A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O3 铁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Fe2O3
B 溶解度:CaCO3 < Ca( HCO3)2 溶解度: Na2CO3< NaHCO3
C Al(OH)3受热分解为Al2O3和H2O Fe(OH)3也能受热分解生成相应价态的金属氧化物和H2O
D Na2CO3、NaHCO3溶液均显碱性 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A B.B C.C D.D
8.以铝土矿为原料,提取氧化铝,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滤渣2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铁、氢氧化镁,试剂B为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A可以是稀硫酸或盐酸 B.加入试剂B除去、
C.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D.试剂C为过量盐酸
9.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金属是
A.铜 B.铝 C.钛 D.铁
10.将铝粉与FeO粉末配制成铝热剂, 分成三等份。(气体体积均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
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
②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
③一份在高温下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的体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见的一些合金的硬度比其成分金属的大,是因为合金中原子的排列比纯金属中更规整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各成分金属的低
D.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生铁
12.选择合适试剂完成甲、乙两组实验,
甲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乙组:检验含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下列试剂及加入试剂顺序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试剂 选项 甲组 乙组
A 新制氯水、KSCN溶液 NaOH溶液
B 酸性溶液 KSCN溶液
C KOH溶液 氯水
D 稀氯水 酸性溶液
A.A B.B C.C D.D
1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K+、Fe2+、、这四种离子可以存在于pH=1的溶液中
B.向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Ba2++H2O+CO2=BaCO3↓+2H+
C.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3+
D.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2OH-=+H2O
14.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解法获得镁时,可在CO2或N2中降温冷却
B.热还原法常用的还原剂有CO、H2、C、Al等
C.金属Na、Mg、Al均能通过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获得
D.人类历史上金属被发现的顺序与金属的活泼性无关
15.工业冶炼金属钠原理:2NaCl(熔融) 2Na+Cl2↑,这种金属冶炼的方法属于
A.还原法 B.分解法 C.电解法 D.以上三种方法均是
二、填空题
16.请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溶液中加入盐酸::__________;
(2)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__________;
(3)铜与溶液反应::__________;
(4)溶液中加过量溶液::__________;
(5)碳酸钙与过量盐酸的反应::__________。
17.冶炼金属常用以下几种方法:①以C、CO或作还原剂还原 ②用活泼金属Na、Mg等还原 ③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 ④电解法 ⑤热分解法。请回答下列金属的冶炼应采用哪种方法:
(1)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_______(填序号,下同)。
(2)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_______。
(3)Hg、Ag等不活泼金属_______。
(4)V、Cr、Mn、W等高熔点金属_______。
18.下列物品或设施:
①陶瓷餐具②砖瓦③混凝土桥墩④门窗玻璃⑤水晶镜片⑥石英钟⑦水晶项链⑧硅太阳能电池⑨光导纤维⑩计算机芯片
(1)使用了硅单质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使用了二氧化硅的是___________。
(3)使用了硅酸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9.已知 2FeCl3+Fe=3FeCl2。在 FeCl3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Fe,当反应进行到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分数相等时,求此刻已参加反应的氯化铁和剩余的氯化铁的质量比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 FeCl3:162.5 FeCl2:127 )
20.将一定质量氧化铁、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 L 7 mol·L-1盐酸中,固体溶解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充分反应后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92 g。过滤,滤液中无Cu2+。向残留固体中再加盐酸,过滤,固体剩余64 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______(写出详细计算步骤)。
四、实验题
21.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实验时,存在纸漏斗易燃烧、火星四射等问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实验装置做了如图改进(如图A所示)。取磁性氧化铁在图A装置中进行铝热反应,冷却后得到“铁块”混合物。
(1)实验中可以用蔗糖和浓硫酸代替镁条作引火剂,原因是_______。
(2)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取反应后的“铁块”研碎取样称量,加入如图B所示装置,滴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以求得样品中残留铝的质量分数。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气管在读数时必须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
②取样品进行上述实验,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则“铁块”中铝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③图B装置中分液漏斗上端和试管用橡胶管连通,除了可以平衡压强让液体顺利滴入试管之外,还可以起到降低实验误差的作用。如果装置没有橡胶管,则测得的“铁块”中铝的质量分数将会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2.某学习小组拟研究FeSO4的分解实验探究,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该小组完成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探究FeSO4分解产物与温度关系。
[提出假设]
假设1:Fe2O3、SO3、SO2 ;
假设2:FeO、SO3、SO2;
假设3:Fe3O4、SO3、SO2。
[查阅资料]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所示。
物质 SO3 SO2 O2 N2
熔点/℃ 16.8 - 72.4 -218.4 -209.9
沸点/℃ 44.8 - 10 -182.9 - 195.8
回答下列向题: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假设2肯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在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点燃A处酒精灯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只填操作),当A处固体完全分解后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
(3)实验室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制备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低温浴槽Ⅰ收集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低温浴槽Ⅱ控制的温度范围为_______。
(5)甲、乙组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不考虑损失,固体已完全分解且固体产物为纯净物):
实验 A处温度/℃ FeSO4质量/g 低温浴槽Ⅰ净增质量/g 低温浴槽Ⅱ净增质量/g
甲 T1 3.04 0.80 0.64
乙 T2 4.56 1.60 0.64
甲组实验中A装置得到固体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6)为进一步确认固体产物成分,取乙组实验得到的固体溶于稀硫酸,将溶液分成两份,进行如下实验:在一份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在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FeSO4分解产物与温度有关。
[交流反思]FeSO4分解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7)为验证实验猜想,他们设计两种方案检验O2:
方案1:将D管导出的气体通入酸化的淀粉-KI溶液中。
方案2: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D管口处。
假设过程中持续缓缓通入N2,对比以上两种方案,其中方案_______(填“1”或“2”)可行。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洧水可燃,液体燃料,洧水指的是石油,A正确;
B.“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
C.柔铁、剂钢均是混合物,是铁的一种合金,C正确;
D.雪融化成水,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D正确;
故选B。
2.B
【详解】A.在水中可生成具有吸附性的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可用于净水,A不符合题意;
B.由于、以及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无法确定,故不能确定甲溶液中元素的存在形式,即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则加入溶液后溶液不一定呈血红色,B符合题意;
C.因中为价,故试剂X应为氧化剂,将氧化成,C不符合题意;
D.若乙溶液呈强碱性,因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则不可能生成,故意溶液不一定呈强碱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继续溶解铜,铜屑又逐渐溶解,不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故A错误;
B.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治炼铝,故B错误;
C.铁在常温下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表面形成致密氧化物薄膜,因此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故C正确;
D.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搅拌后,氢氧化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得不到白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①S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SO2,①不符合题意;
②AlCl3和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Al(OH)3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②符合题意;
③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NH3、CO2可以得到NaHCO3,NaHCO3固体加热分解生成Na2CO3,③符合题意;
④铁与HCl反应生成FeCl2,④不符合题意;
⑤MgCl2溶液与石灰乳[Ca(OH)2]反应生成Mg(OH)2沉淀,Mg(OH)2高温煅烧生成MgO,⑤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②③⑤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5.D
【详解】AlCl3和Ba(OH)2的浓度分别为c1和c2,相同体积为V,由题意可得:第一步AlCl3反应完全,而Ba(OH)2过量,此时参加反应的AlCl3的物质的量是c1Vmol,Ba(OH)2是1.5c1Vmol;生成c1V mol 的Al(OH)3,又因为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说明第一步反应完后,生成的Al(OH)3有一半(c1V)参加了第二步的反应,所以可求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为:1.5c1V+0.25c1V=c1V=c2V,所以c1:c2=4:7;当氯化铝过量时,氢氧化钡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发生反应:Al3++3OH-═Al(OH)3↓,设反应掉的铝离子物质的量为x,得到的沉淀物中铝元素的质量和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1V-x=x,所以x=0.5c1V,消耗氢氧化钡3x,即1.5c1Vmol,所以1.5c1V=2c2V,所以此时c1:c2=4:3,故选:D。
6.C
【详解】A.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是铜合金,故A正确;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 H2 ,并与 H2 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如硼氢化钠等,故B正确;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如钛汞齐(汞合金)熔点比汞的高,故C错误;
D.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是用来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故D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也生成Fe3O4,推理不正确,A不合题意;
B.溶解度: Na2CO3>NaHCO3,推理不正确,B不合题意;
C.Al(OH)3受热分解为Al2O3和H2O,Fe(OH)3也能受热分解生成相应价态的金属氧化物Fe2O3和H2O,推理正确,C符合题意;
D.并不是钠盐溶液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只有弱酸的钠盐因水解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推理不正确,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D
【分析】由流程可知试剂A的目的是将铝土矿中的金属氧化物溶解,因此试剂A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盐酸,二氧化硅不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则滤渣1为二氧化硅,过滤后加入试剂B为NaOH,可除去溶液中的、,滤渣2为氢氧化镁、氢氧化铁等,滤液中含有NaAlO2,可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
【详解】A.据分析知,试剂A可以是稀硫酸或盐酸,A正确;
B.据分析知,加入试剂B除去、,B正确;
C.据分析知,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C正确;
D.据分析知,试剂C为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
故答案为D。
9.A
【解析】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金属活动性较弱时,比较难形成化合物,常以单质形式存在,比较容易被利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就越难把它制成单质,所以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难以被利用;另外,金属能否被广泛应用,还与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大,越容易被发现。
【详解】由于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比较多,在我国,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已经开始使用红铜,即天然铜。铁比铜活泼,到春秋时期才发现使用,铝的活动性比铁还强,难以炼制铝的单质,所以到近代才被大量应用,钛,难于提炼,在高温下化合能力极强,可以与氧、碳、氮以及其他许多元素化合。
故选A。
10.D
【详解】将铝粉与FeO粉末配制成铝热剂,分成三等份;假设每份含有2mol铝,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烧碱溶液中,氧化亚铁与碱液不反应,金属铝与烧碱反应产生气体,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根据反应关系可知,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量为3mol;②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盐酸中,氧化亚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只有铝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根据反应关系可知,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的量为3mol;③一份在高温下反应()恰好完全,生成3mol铁和1mol氧化铝,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溶液,只有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根据反应关系可知,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的量为3mol;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在同一条件下,;
故选D。
11.B
【详解】A.纯金属中原子的排列比合金中规整,合金硬度大与原子排列无关,合金中含有多种元素,例如钢是碳、镍、铬等元素溶解在铁中形成,这些元素与铁形成固溶体,对基体有强化作用导致合金硬度变大,A错误;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H2,并与H2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这类金属材料属于储氢合金,B正确;
C.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的低,但是汞与其它金属形成合金,熔点大于汞的熔点,C错误;
D.在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铜合金,D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甲组:检验含Fe3+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2+,Fe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Fe3+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所以检验是否含有Fe2+可以选用高锰酸钾溶液;
乙组:检验含Fe2+的溶液中是否含有Fe3+,Fe3+遇到KSCN溶液会变红色,而Fe2+不能使KSCN溶液变色,所以检验是否含有Fe2+,可以选用KSCN溶液;
故答案选B。
13.D
【详解】A. Fe2+、在pH=1的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A错误;
B. 向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不发生反应,B错误;
C. 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要注意电荷守恒、得失电子数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2Fe3++Fe=3Fe2+,C错误;
D.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和水:SO2+2OH-=+H2O,D正确;
答案选D。
14.B
【详解】A.加热时Mg能与CO2、N2反应生成MgO、Mg3N2,则电解法获得镁时,不能在CO2或N2中降温冷却,可在H2流中冷却,故A错误;
B.C、H2、CO、Al是等具有还原性,能将金属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是热还原法炼金中常用的还原剂,故B正确;
C.金属Na、Mg均能通过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获得,但熔融的氯化铝不能导电,不能用于电解法制备铝,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法制备金属铝,故C错误;
D.金属的活泼性越强,越容易发生反应生成离子,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也越弱,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所以被发现的也越晚,故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根金属活动性不同,冶炼方法也不同,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的方法治炼活泼金属,比如K、Ca、Na、Mg、Al,Zn、Fe、Sn、Pb、 Cu的冶炼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Hg及活泼性更弱的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冶炼金属钠反应式为:2NaCl(熔融) 2Na+Cl2↑,这种金属冶炼的方法属于电解法,C正确;
故选C
16.(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错误;
(5)错误;
【详解】(1)HCl属于强酸,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完全电离,则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正确。
(2)氢氧化铜和硫酸钡都属于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应写成化学式,故该离子方程式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3)该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故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4)氢氧化铝沉淀会溶解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故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5)碳酸钙难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应该写成化学式,故错误;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17. ① ④ ⑤ ③
【详解】金属的冶炼一般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不同的冶炼方法。活泼的金属一般采用电解法,不活泼的金属一般采用加热分解法,处于中间的金属,一般采用还原剂还原。
(1)Fe、Zn、Cu等中等活泼金属,冶炼方法采用热还原法,①以C、CO或H2做还原剂,故答案为:①
(2)Na、Mg、Al等活泼或较活泼金属,冶炼方法用④电解法,故答案为:④;
(3)Hg、Ag等不活泼金属,冶炼方法用⑤热分解法,故答案为:⑤;
(4)V、Cr、Mn、W等高熔点金属,冶炼方法利用铝热反应原理还原,故答案为:③;
18.(1)⑧⑩
(2)④⑤⑥⑦⑨
(3)①②③④
【解析】(1)
硅为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太阳能,计算机芯片,即⑧硅太阳能电池;⑩计算机芯片;故答案为:⑧⑩;
(2)
所用材料为SiO2或要用到SiO2的是:④门窗玻璃(原料有二氧化硅、成分含有二氧化硅)、⑤水晶镜片、⑥石英钟、⑦水晶项链、⑨光导纤维;故答案为:④⑤⑥⑦⑨;
(3)
陶瓷、砖瓦、水泥、玻璃的成分是硅酸盐:①陶瓷餐具②砖瓦③混凝土桥墩④门窗玻璃;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19.325:381
【详解】当反应进行到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质量分数相同时,设氯化铁的质量为m,那么氯化亚铁的质量也为m,参加反应的氯化铁质量为m1。
所以已参加反应的氯化铁和剩余的氯化铁的质量比是325m/381:m=325:381。
20.80 g
【分析】氧化铁与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加入盐酸后,生成Fe3+和Cu2+,加入铁粉,根据氧化性强弱,,因为有氢气生成,说明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反应,最终剩余的64g固体为铜的质量;
【详解】根据分析,发生的反应有,,加入铁粉后发生的反应为,,,,根据最终剩余铜的质量为64g,即1mol,根据原子守恒,CuO为1mol,消耗HCl的量2mol,根据产生氢气22.4L,即1mol,生成氢气所需要的盐酸2mol,故与氧化铁反应的盐酸的量为:,根据氧化铁与酸的反应式,则氧化铁的量为0.5mol,;
故答案为:80g
21. 蔗糖在浓硫酸中脱水并放出大量的热 冷却至常温和调节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偏大
【详解】(1)浓硫酸能使蔗糖脱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引火剂;
(2)还原生成和,化学方程式为;
(3)①因为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所以量气管在读数时必须进行的步骤是:冷却至常温和调节量气管使左右液面相平;
②根据与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则“铁块”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③如果装置没有橡胶管,随着分液漏斗中液体流下,试管中压强增大,会导致排入量气管中的液体增多,造成气体读数偏大,即“铁块”中铝的质量分数偏大。
22.(1)化合价只有降低,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2) 通入一段时间N2 使A中残留的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分别排入I和Ⅱ中
(3)
(4) SO3 16.8℃-44.8℃
(5)Fe2O3
(6)溶液显红色或血红色
(7)1
【解析】(1)
根据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可知,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而假设2中根据分解产物分析可知,反应后部分硫元素化合价降低,但无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所以假设2错误,故答案为:化合价只有降低,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变化规律;
(2)
实验过程中,在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点燃A处酒精灯之前需通入一定量氮气,可排除装置内的空气,避免氧气或水蒸气干扰实验;当A处固体完全分解后通入N2,随着气流方向可使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下一装置,使其全部被吸收,故答案为:通一段时间N2;使A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分别排入I和Ⅱ中;
(3)
饱和氯化铵溶液和亚硝酸钠溶液共热可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4)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SO3的沸点为44.8℃,SO2的沸点为-10℃,所以在低温浴槽I中收集SO3,II中收集SO2,且II的温度范围选择是高于熔点,低于沸点,应该是以液态收集,防止固体堵塞导管。所以解析中,I的温度范围应选择16.8℃-44.8℃;
(5)
甲组实验中,FeSO4的质量为3.04g,则其物质的量为=0.02mol,低温浴槽Ⅰ中SO3的质量为0.8g,所以物质的量为=0.01mol,低温浴槽Ⅱ中SO2的质量为0.64g,所以其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得到的固体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0.01mol;
(6)
根据小问(5)分析可知,乙组实验中,FeSO4的质量为4.56g,则其物质的量为=0.03mol,低温浴槽Ⅰ中SO3的质量为1.60g,所以物质的量为=0.02mol,低温浴槽Ⅱ中SO2的质量为0.64g,所以其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得到的固体为Fe3O4,其物质的量为0.01mol,所以取乙组实验得到的固体溶于稀硫酸,溶液中含铁离子与亚铁离子,在一份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会产生蓝色沉淀,在另一份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会观察到溶液显红色或血红色;
(7)
N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假设过程中持续缓缓通入N2,若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的存在,现象会受干扰,而氧气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可氧化碘离子生成能使淀粉变蓝的碘单质,不受氮气的干扰,所以选择实验方案1可行。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2022-2023九年级六月考试物理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海南省临高县新盈中学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