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9(含解析)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9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3分)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
A. 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
B. 放入水中,不溶解的是碳酸盐
C. 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
D. 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3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和都能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
B. 碳酸饮料和醋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实验室制取和利用制取都能用相同的装置
D. 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和投入活性炭都能使溶液褪色
3.(3分)以下摘录的是某同学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归纳。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 将食醋滴在湿的试纸上,测定其。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4.(3分)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染成紫色的小花,分别喷洒下列溶液,能观察到紫花变红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蒸馏水 D. 食盐水
5.(3分)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
A. 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B. 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C. 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 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6.(3分)鲁山揽锅菜营养美味,它用到的下列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猪肉 B. 面条 C. 青菜 D. 花生油
7.(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
A. 涤纶 B. 羊毛 C. 塑料 D. 天然橡胶
8.(3分)今年6月1 日起全国执行“限塑令”,南京市曾在鼓楼广场等地组织宣传活动,发放无纺布袋.生产无纺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聚酯和粘胶等.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B. 使用无纺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C. 生产无纺布与棉布的原料都是天然纤维
D. 聚乙烯、聚丙烯、聚酯都属于合成材料
9.(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药品 B. 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C. 测溶液的 D. 倾倒液体
10.(3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里“丝”的主要成分是( )
A. 晴纶丝 B. 蛋白质 C. 尼龙丝 D. 棉线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
11.(3分)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____、____和____.
12.(4分)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
硫磺燃烧______
电解水的反应______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
13.(5分)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鉴别羊毛绒和棉线的方法是____。
(2)可用____(填名称)来检验大米、面粉等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
(4)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____。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将其盖灭的原理是____。
14.(5分)向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可加入______,若观察到______的现象,证明该物质存在.
15.(4分)人体内的血红蛋白起着载体的作用,主要是携带____和____.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患____,缺碘易患____疾病.
三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6.(5分)(10分) 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H2CO2H2O+CO↑,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Cu+CO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 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E是用来检验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写出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3) 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和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_____→______→e。
(4) 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________,烧瓶内固体物质的颜色变化:____________。
(5) 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氧化铜是否反应完全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兴趣小组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1)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是否放热:取适量稀盐酸于烧杯中,测其温度后,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充分反应后再测温度,发现温度明显升高。于是得出结论该反应放热。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是: 。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要称量NaCl固体 g,用量筒量取水时如图所示操作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8.(5分)聚合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的饮用水处理剂和城市污水净化剂,其化学组成可表示为[F(OH)y(SO4)]m。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以聚合硫酸铁的生产流程和相关性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Ⅰ.聚合硫酸铁的工业生产。
如图是以回收废铁屑为原料制备PFS的一种工艺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废铁屑主要为表面附有大量铁锈的铁,铁锈的主要成分为 。“过筛”与化学实验中的 原理相似(填操作名称)。
(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 ,写出铁锈与该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将F转化为F。你认为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 (填标号),原因是 。
A.KMnO4 B.CC.H2O2 D.HNO3
(4)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的优点是 。
A.有利于水分蒸发 B.降低沸点,防止晶体分解 C.降低生产成本
Ⅱ.聚合硫酸铁的成分探究。
该研究小组为确定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5.52g聚合硫酸铁样品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中并充分混合;
②向①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BaC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沉淀4.66g。
③若向步骤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称重,得固体3.20g。
则聚合硫酸铁[F(OH)y(SO4)z]m样品中的x:y:z的值为 。
试写出该聚合硫酸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
Ⅲ.聚合硫酸铁的热分解气体产物成分探究。
该小组将5.52g聚合硫酸铁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完全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进行实验探究。(已知SO3的熔点为16.8℃)。
【提出假设】
假设1: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3;
假设2: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2、O2;
假设3:所得气体的成分是 。
【设计实验】
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U形管内有无色晶体析出,D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E的作用是 。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假设 成立。
如果最终试管中固体为一种红棕色纯净物,则质量为 。
四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19.(5分)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某实验小组对铁的燃烧和锈蚀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铁丝燃烧
如图所示,取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细铁丝,将其中两根分别盘成螺旋状,在每根铁丝一端系上粗铜丝,另一端系一根火柴杆,点燃火柴杆,待快燃尽时,分别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中铁丝燃烧比中的更剧烈;中铁丝没有燃烧.
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的作用:______.
为什么中铁丝不能燃烧?______.
分析中铁丝燃烧比中更剧烈的原因:______.
探究二:铁粉腐蚀的条件
如图所示,将所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容积为当温度恢复至室温,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广口瓶内氧气含量几乎为零,记录量筒的起始和最终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 量筒最终读数 所需时间
① 铁粉、炭粉和滴水 约
② 铁粉、炭粉、滴水和少量 约

实验①和②说明可以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过程.
实验开始后,广口瓶温度上升,说明铁锈蚀是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炭粉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实验③表格空白处样品的组成是______和______.
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______精确到百分号前小数点后一位,试分析该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______.
20.(5分)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员猜测固体已变质,为验证其猜想,取少量该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提示:溶液显中性

上述实验中,操作的名称是 ______。
“无色溶液”中除了,还有其它溶质为:______。
取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于干燥的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溶液的质量为,求:
①样品中没有发生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②氢氧化钠固体在变质前的质量是多少。
五 、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1.(5分)杭州已经迎来了地铁时代.地铁是近年来新兴的城市地下交通工具,动力为电力,开动时电车上裸露的电刷沿架空电线滑动.当它开动时,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它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
因此接触点上材料应该选用较为合适的是 ______
A.金刚石 石墨 铝 铜
地铁的铁轨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______
A.金属材料 合成材料 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新一代电车依靠架设在轨道上方的电线和车辆搭载的镍氢蓄电池供电.当电车在电动机的牵引下行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电车刹车制动的时候,发动机将发挥发电机的作用,利用制动能量给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 ______ 能.
22.(5分)为美化城市,还市民一个洁净、清新的生活环境,某市采取以下措施:
对开出工地的车辆进行清洗,不允许带泥上路;
限制城市内汽车、燃油助力车行驶;
发展燃气事业,减少劣质煤的燃烧;
将化工厂、化肥厂搬离城区,并对排放尾气进行达标检测;
大力提倡绿化、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以上各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有积极作用的是: ______ 填序号,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______ 和 ______ 两大类。
23.(5分)中考马上就要来临了,要保证每天合理饮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米饭和面包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它们的主要成分在人体中最终会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______填化学式;
牛奶中的营养素之一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由多种______构成极为复杂的化合物,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______的主要原料并提供能量;
食用蔬菜是人们获取维生素的主要途径,种植过程中防止叶子边缘发黄需要施加______肥;该肥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______等功能;
大型农场的施肥己经实现了机械化,作为载具的拖拉机在行驶中的能量转化为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A、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不一定含碳酸盐,如硫酸盐中加入硝酸钡,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B、放入水中,不溶解的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氯化银、硫酸钡等,故选项错误。
C、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如磷酸盐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磷酸钙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常用于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故选项正确。
故选:。
根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盐最简单的方法是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此题难度较小,掌握检验碳酸盐常用的方法滴加盐酸,若产生气体,再检验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的都是物质的还原性,故此选项错误。
、都是利用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理,碳酸与醋酸都是酸其溶液均显酸性,故此选项错误。
、都是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故可采用相同的装置进行制取,故此选项错误。
、氢氧化钠滴加盐酸是消耗氢氧化钠使溶液褪色,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使酚酞褪色,两者使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
、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都是利用了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理.
、都是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故可采用相同的装置.
、氢氧化钠滴加盐酸是消耗氢氧化钠使溶液褪色,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使酚酞褪色.
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基础性较强,只要对相关知识细致分析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3.【答案】D;
【解析】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不具挥发性,故敞口放置时,浓硫酸不出现白雾,故错误;
B.测定食醋的值时,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导致偏大,故错误;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一定是加快,也有可能减慢,故错误;
D.硬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浮渣,软水与肥皂水混合产生泡沫,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正确.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了酸的性质、测定的方法、催化剂的特征以及硬水与软水的检验,难度较小.
4.【答案】B;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A错误;
B、稀盐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B正确;
C、蒸馏水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C错误;
D、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解:A、铝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铝粉就是用于铁制暖气片防锈用的“银粉”,能起到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铁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容易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
C、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铝锅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擦洗,能把氧化物薄膜擦去.故选项说法错误.
D、菜刀与盐溶液接触时更容易生锈.所以,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更容易生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解析】解:、猪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B、面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C、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
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难度较小,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A 涤纶属于人工合成的纤维,在工厂中合成;B 羊毛属于天然纤维;C 塑料属于人工合成材料,不属于纤维;D 天然橡胶不属于纤维。故答案选B。
8.【答案】C;
【解析】解:A、大部分塑料制品都是立体结构难降解,所以造成了白色污染,所以正确.
B、无纺布袋是用聚乙烯等合成材料的小切片编制成的平面结构,易降解,耐用,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C、从题中信息可看出生产无纺布袋的材料是合成材料,而棉布的材料是天然纤维,所以不正确.
D、聚乙烯、聚丙烯是塑料,聚酯、粘胶是合成纤维,都是合成材料,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析】解:、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量筒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量筒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
、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此题难度较小,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属于天然蛋白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故选B
11.【答案】NO2;SO2;CO;
【解析】解:空气质量报告中共涉及四项内容,它们分别是: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现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即空气污染物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
故答案为:NO2;SO2;CO.
12.【答案】2KMnO4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 S+O2SO2,化合反应 ; 2H2O2H2↑+O2↑,分解反应 ; 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 ;
【解析】解: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
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
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
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3.【答案】灼烧闻气味;碘水或碘酒;加热煮沸;贫血症;隔绝空气;
【解析】(1)羊毛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线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因此使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羊毛和涤纶,故填:灼烧闻气味;
(2)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可以用碘水或碘酒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故填:碘水或碘酒;
(3)较为常用的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有加热煮沸或蒸馏,生活中可通过简单的加热煮沸方法来降纸水的硬度,故填:加热煮沸;
(4)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铁会引起贫血,故填:贫血症;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这样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填:隔绝空气。
14.【答案】氯化钠;;;碳酸钠或锌粒等;有气泡产生 ;
【解析】解: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说明溶液显中性或酸性,则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可能含有,要检验其是否存在,可加入碳酸钠或锌粒等,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证明该物质存在.
此题难度较小,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氧气;二氧化碳;夜盲症;甲状腺肿大;
【解析】解: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人体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载体的作用,
故填:氧气;二氧化碳;缺乏维生素A会患夜盲症;缺碘会患甲状腺肿大.
16.【答案】(1) 烧杯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不能 2NaOH+CO2= NCO3+ H2O
(3) d b (4)增大氧化铜接触面积(表述合理即可)黑色变为红色
(5) 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解析】(1)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烧杯;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2)装置E与装置D连接的导管未伸到液面以下,无法达到目的;装置D中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 NCO3+ H2O。
(3)使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由于一氧化碳极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小,从短端进这样由于气压的缘故水会被从长端压出,故从d口入。
(4)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反应的进行;烧瓶内氧化铜被还原为铜单质,氧化铜为黑色,铜单质为红色。
(5)取少量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加热),振荡观察溶液颜色。铜单质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若溶液为蓝色,说明氧化铜为反应完全。
17.【答案】(1)不合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
(2) 3;偏大;
【解析】(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故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显然不合理;
故答案是:不合理;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的过程中也放出一定的热量;
(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NaCl的质量为50g×6%=3g,某同学用蒸馏水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故答案是:3;偏大。
18.【答案】Ⅰ.(1)氧化铁;过滤 (2)稀硫酸;FO3+3H2SO4=F(SO4)3+3H2O
C (4)AB
Ⅱ.2:4:1;3[F(OH)4SO4]m+12mHCl=mF(SO4)3+4mFeC+12mH2O
Ⅲ.【提出假设】SO3、SO2、O2
【设计实验】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实验结论】3;3.2g;
【解析】Ⅰ.(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过筛”与化学实验中的过滤原理相似。
故填:氧化铁;过滤。
(2)酸浸时最合适的酸是稀硫酸,这样可以防止带入新的杂质;
铁锈中的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O3+3H2SO4=F(SO4)3+3H2O。
故填:稀硫酸;FO3+3H2SO4=F(SO4)3+3H2O。
(3)反应釜中加入氧化剂的作用是将F转化为F,下列氧化剂中最合适的是H2O2,这是因为利用过氧化氢做氧化剂不会带入新的杂质。
故选:C。
(4)相对于常压蒸发,减压蒸发有利于水分蒸发,能够降低沸点,防止晶体分解。
故选:AB。
Ⅱ.设硫酸根离子质量为x,
=,
x=1.92g,
若向步骤②的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再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氧化铁、称重,得固体3.20g,说明氧化铁质量是3.20g,则铁离子质量为:3.20g×100%=2.24g,
则聚合硫酸铁中氢氧根离子质量为:5.52g﹣1.92g﹣2.24g=1.36g,
x:y:z=:: =2:4:1.
故填:2:4:1。
该聚合硫酸铁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3[F(OH)4SO4]m+12mHCl=mF(SO4)3+4mFeC+12mH2O。
故填:3[F(OH)4SO4]m+12mHCl=mF(SO4)3+4mFeC+12mH2O。
Ⅲ.【提出假设】
假设1: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3;
假设2:所得气体的成分是SO2、O2;
假设3:所得气体的成分是 SO3、SO2、O2。
故填:SO3、SO2、O2。
【设计实验】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填: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生成水,C中U形管内有无色晶体析出是在冰水结晶的,根据信息“已知SO3的熔点为16.8℃”,可知晶体为三氧化硫,D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二氧化硫,所以应该是假设3成立。
如果最终试管中固体为一种红棕色纯净物,根据颜色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固体为氧化铁
设生成的氧化铁的质量为x(这个化学方程式配平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最好是借助化合价升降法)
=
x=3.2g
故填:3;3.2g
19.【答案】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实验III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实验II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 加快 放热 1g铁粉 10滴水 19.2 滤纸包占有一定体积 ;
【解析】解:探究一:
为防止燃烧产生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故填: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实验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铁丝不能燃烧;
故填:实验中火柴在铁丝上方,用其火焰内焰对铁丝加热,内焰温度低,没有对铁丝充分预热,因此不能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因此铁丝燃烧更剧烈;
故填: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充分;
探究二:
因为广口瓶中铁生锈所以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减小所以量筒中的水会进入广口瓶,加入后所需时间缩短,故答案:加快;
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故答案:放热;
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并比较①方案中实验设计,控制铁和水的用量相同不加碳进行即可.
故答案为:铁粉;滴水;
因为量筒内液体减少的体积即为广口瓶内所含有的全部氧气的体积,所以氧气的体积含量为:;滤纸占有一定的体积造成误差.
故填:;滤纸包占有一定体积.
探究一: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的操作、现象、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回答;
探究二:
根据因为广口瓶中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减小量筒中的水会进入广口瓶,根据所需时间长短进行分析;
根据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分析;
根据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并比较①方案中实验设计分析;
通过空气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掌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正确操作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生锈的条件的探究方面的内容,注重控制变量法做好对比实验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20.【答案】过滤 NaOH、NaCl;
【解析】解:上述实验中,操作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液体和固体分离;
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白色沉淀是碳酸钙,进一步说明固体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向无色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因此“无色溶液”中除了,还有氢氧化钠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样品中没有发生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答:样品中没有发生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②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氢氧化钠固体在变质前的质量为:

答:氢氧化钠固体在变质前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
过滤;
、;
①;
②。
根据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钠的质量,最后计算没有发生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②根据相关数据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21.【答案】;;化学;
【解析】解:、金刚石不导电,不能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错误;
B、石墨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可以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正确;
C、铝的熔点低,不耐高温,不能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错误;
D、铜在受热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不能用作接触点上的材料.错误;
锰钢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电动机在提供动力时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当制动减速时,电动机还可以作为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故答案为:;;化学.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发动机为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发生化学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蓄电池中;
这道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22.【答案】(1)(2)(3)(4)(5) 有害气体 粉尘;
【解析】解:采取的措施有:①对开出工地的车辆进行清洗,不允许带泥上路,容易造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②限制城市内汽车、燃油助力车行驶,减少尾气污染;③发展燃气事业,减少劣质煤的燃烧,减少燃烧煤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④将化工厂、化肥厂搬离城区,并对排放尾气进行达标检测减少对空气的污染;⑤大力提倡绿化、增加居民区绿化带可以净化空气,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
故答案为:;有害气体;粉尘。
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的尾气等;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燃放烟花爆竹;粉尘主要是地面粉尘、燃煤排放的粉尘、沙尘暴等.采取的措施有:①对开出工地的车辆进行清洗,不允许带泥上路;②限制城市内汽车、燃油助力车行驶;③发展燃气事业,减少劣质煤的燃烧;④将化工厂、化肥厂搬离城区,并对排放尾气进行达标检测;⑤大力提倡绿化、增加居民区绿化带.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答案】糖类 C6H12O6 氨基酸 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 氮 产量 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解:米饭和面包主要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是糖类,它们的主要成分在人体中最终会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化学式为;故填:糖类;;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极为复杂的化合物,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并提供能量;故填:氨基酸;人体生长和修补破损组织;
蔬菜种植过程中防止叶子边缘发黄需要施加氮肥;该肥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作物产量等功能;故填:氮;产量;
作为载具的拖拉机在行驶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分解过程来分析;
根据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作用来分析;
根据化学肥料的作用来分析;
根据能量的转化来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8.4 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同步练习(有答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下一篇:2023年广东省中考考前五天模拟冲刺化学试卷(六)(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