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单元测试卷-2022--2023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含解析)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在298K、101kPa下,将13.2gCO2通入400mL1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不考虑气体逸出),测得反应放出akJ的热量,已知该条件下,将0.5molCO2通入1L1mol/LK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放出bkJ的热量。则下列表示C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HCO3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O2(g)+KOH(aq)=KHCO3(aq) ΔH= -(10a-b)kJ mol-1
B.CO2(g)+KOH(aq)=KHCO3(aq) ΔH= -(10b-2a)kJ mol-1
C.CO2(g)+KOH(aq)=KHCO3(aq) ΔH= -(5a-b)kJ mol-1
D.CO2(g)+KOH(aq)=KHCO3(aq) ΔH= -(10a-2b)kJ mol-1
2.根据如图所示的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g)分解为N2(g)和O2(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2 mol 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吸收498 kJ能量
C.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1264 kJ能量
D.2 mol N(g)和2 mol O(g)的总能量为1444 kJ
3.用5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反应,实验中测得起始温度为20.1 ℃,终止温度为23.4 ℃,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为4.18 J·g-1·℃-1,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都近似认为是1 g·cm-3,则由此测得的中和热为
A.55.2 kJ/mol B.57.4 kJ/mol C.50.2 kJ/mol D.1.38 kJ/mol
4.已知:。若生成键、键释放的能量分别为,则断裂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A. B. C. D.
5.和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对于和
6.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a 436 463 750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计算表中的a为
A.484.5 B.969 C.872 D.1938
7.常温常压下,甲醇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8.氢能的低成本、低温、高效率制取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实验计算机模拟在催化剂表面水煤气变换低温产氢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煤气变换产氢反应是吸热反应 B.过程Ⅰ、Ⅱ、Ⅲ均需要吸收能量
C.状态4中物质状态最稳定 D.每生成1mol 转移1mol
9.化学家发现物质的能量变化与其反应路径无关。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
C.化学反应的,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
D.1 mol C(石墨)和1mol CO分别在足量中燃烧,全部转化为,前者放热多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将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
B.C(s,石墨)=C(s,金刚石),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性质比石墨稳定
C. ,结论:的燃烧热
D. ,结论: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
11.已知:金刚石、石墨燃烧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分异构体
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反应C(金刚石,s)=C(石墨,s)的焓变为△H=△H2 △H1
D.等质量的金刚石、石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相等
12.反应过程Ⅰ、Ⅱ都能将反应物(M)转化为产物(N)。其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进程Ⅰ是吸热反应 B.X是催化剂
C.M·X比N·X稳定 D.反应热:Ⅰ>Ⅱ
13.某团队研究在硼基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反应机理,部分反应历程(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如图所示。
下列历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A.
B.
C.
D.
14.已知某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用于表示Mg与硫酸反应
B.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该反应可以用于表示受热分解的反应
D.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二、原理综合题
15.汽车等交通工具为出行、物流带来方便。然而燃油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1)汽油在不同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时尾气的主要成分不同,空燃比较小的时候有毒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
(2)辛烷()是汽油的主要成分之一,已知辛烷的燃烧热,请写出表示辛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气缸内高温环境下,通过电火花放电生成有毒气体N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为946kJ/mol、497 kJ/mol,则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___________。
(4)为减轻污染,现在汽车上都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实现反应: ,该反应在_____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16.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是1molNO2和1mol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CO和NO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常温常压下,1克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2.0kJ,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硫酸和烧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摩尔水时的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中和热为57.3kJ/mol)。
(4)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的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较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观点来计算反应热。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 ΔH=-2983.2kJ/mol ①
P(红磷,s)+O2(g)=P4O10(s) ΔH=-738.5kJ/mol ②
则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_______;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_______(填“高”或“低”)。
(5)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此条件下反应A中,4mol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①写出此条件下,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断开1molH-O键与断开1mol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_______(填“强”或“弱”)。
17.请利用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焓变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嫦娥二号”卫星使用液态四氧化二氮和液态偏二甲肼作推进剂。与偏二甲肼燃烧产物只有,并放出大量热,已知液态偏二甲肼与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能源短缺是全球面临的问题,用来生产然料甲醇的反应原理为。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键能/ 413.4 436.0 351.0 745.0 462.8
则该反应的_______。
(4)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
若用还原至(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三、工业流程题
18.氮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等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研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价值。
Ⅰ.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
(1)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同温同压下,理论上设备1与设备2中消耗空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
Ⅱ.工业制硝酸时尾气中含有,可用以下方法吸收:
(3)水吸收法。用水吸收的缺陷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书写化学方程式)。
(5)用不同浓度的溶液吸收含量不同的尾气(表示尾气中的体积百分含量),测得氮氧化物吸收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依据测得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B.溶液浓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
②当小于50%时,通入适量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原因是_______。
Ⅲ.氨气中氢含量高,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且安全、易储运,可通过氨热分解法制氢气。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键能E/() 946.0 436.0 390.8
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分解为和,回答下列问题:
(6)反应_______。
(7)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除⑤标明外,其余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C
【详解】由题意可知,0.5molCO2通入1L1mol L-1KOH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由充分反应放出bkJ的热量可知,反应的反应热△H=-=-2bkJ mol-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2KOH(aq)=K2CO3(aq)△H=-2bkJ mol-1;
13.2gCO2(为0.3mol)与400mL1mol L-1KOH(KOH为0.4mol)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比为3:4,则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碳酸氢钾,设生成碳酸氢钾xmol,由碳原子和钾原子的原子个数守恒可得:2(0.3—x)+x=0.4,解得x=0.2mol,则生成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生成0.3mol-0.2mol=0.1mol K2CO3(aq),生成K2CO3(aq)放出热量0.1×2bkJ=0.2bkJ,生成0.2mol KHCO3(aq) 放出热量(a-0.2b)kJ,则生成KHCO3(aq) 反应的反应热△H=;故CO2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HCO3溶液的热化学方程式CO2(g)+KOH(aq)=KHCO3(aq) ΔH= -(5a-b)kJ mol-1;
故选C。
2.A
【详解】A.N2(g)+O2(g)=2NO(g)的焓变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NO(g)分解为N2(g)和O2(g)的反应是放热反应,A正确;
B.成键放出能量,2 mol O原子结合生成O2(g)时需要放出498 kJ能量,B错误;
C.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632 kJ能量,C错误;
D.946 kJ和498 kJ分别是1 mol N2(g)和1 mol O2(g)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2 mol N(g)和2 mol O(g)的总能量不能确定,D错误;
答案选A。
3.A
【详解】50mL 0.55mol L-1 NaOH与50mL 0.5mol L-1HCl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0.05L×0.50mol=0.025mol,溶液的质量为:100mL×1g/cm3=100g,温度变化的值ΔT=23.4℃-20.1℃=3.3℃,则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热量为Q=m c ΔT=100g×4.18J/(g ℃)×3.3℃=1379.4J=1.3794kJ,所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1.3794kJ÷0.025mol=-55.2kJ/mol。
故选:A。
4.C
【分析】根据 Δ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结合物质结构与能量进行计算。
【详解】断裂 1molN H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x kJ,则根据 ΔH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可知, 945.6kJ/mol+3×436kJ/mol 2×3×xkJ/mol= 92.4kJ/mol ,解得x=391,即断裂 1molN H 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91 kJ;
答案选C。
5.D
【详解】A.和中阳离子的半径大小不一样,结合碳酸根的能力不同,离子键强度也不同,所以不相等,即,A错误;
B.对应的为碳酸根分解变成氧离子和二氧化碳,二者相同,所以,B错误;
C., ,两者相减得到,,两者相减,则,C错误;
D.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结合盖斯定律可知,H1+H2-H3=H>0,故H1+H2>H3,D正确;
故答案选D。
6.B
【详解】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求得,B项正确。
7.A
【分析】甲醇的物质的量为,完全燃烧时放热72.58kJ,甲醇的燃烧热为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和时所放出的热量,故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项正确;
B.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甲醇的系数应为1,且根据计算可知2mol甲醇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451.6kJ,B项错误;
C.甲醇燃烧为放热反应,应为负值,C项错误;
D.甲醇的燃烧热为1mol甲醇完全燃烧生成和时所放出的热量,D项错误;
故选A。
8.C
【详解】A.图像分析可知水煤气的变换产氢反应最后生成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反应的焓变小于0,故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
B.过程I和过程Ⅱ都是物质能量增加的过程,均为吸热过程,过程Ⅲ是物质能量减小的过程,为放热过程,选项B错误;
C.由图知,状态4中物质的能量最低,能量越低越稳定,选项C正确;
D.生成H2的过程H元素由+1价变为0价,每生成1mol 转移2mol ,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B
【详解】A.从图看C(石墨)与O2变为CO2的ΔH <0,则石墨的燃烧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
B.由盖斯定律得ΔH+ΔH2=ΔH1得出 2C(石墨)+O2(g)=2CO(g) ΔH3=2ΔH1-2ΔH2,B项错误;
C.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的焓变与路径无关,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有关,C项正确;
D.从图看石墨转变为CO2的ΔH1=-393.5kJ/mol而CO转变为CO2的ΔH2=-283kJ/mol,则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D项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A.固体硫转化成气态硫是吸热过程,气态硫具有能量高于固体硫,因此等质量的硫蒸气燃烧放出的热量高于硫固体的燃烧放出的热量,选项A正确;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即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选项B错误;
C.根据燃烧热的定义,水为液态,题中水为蒸气,即无法判断甲烷的燃烧热,选项C错误;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因此0.5molN2、1.5molH2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46.2kJ,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1.C
【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根据图中信息得到石墨能量低,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因此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根据图中信息金刚石到石墨放出热量即反应C(金刚石,s)=C(石墨,s)的焓变为△H=△H2 △H1,故C正确;
D.根据图中信息,等质量的金刚石所具有的能量大于等质量石墨具有的能量,因此等质量的金刚石、石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金刚石放出的热量多,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B
【详解】A.进程Ⅰ中产物N能力低与反应物M,所以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由进程Ⅱ可知,反应前为M+X,反应后为N+X,X为催化剂,故B正确;
C.由图可知,M·X能量更高,更活泼,故C错误;
D.X为催化剂,不该改变反应热,所以反应热:Ⅰ=Ⅱ;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3.A
【详解】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则为放热反应,反之则为吸热反应,由图可知,、、均为吸热过程,B、C、D项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4.C
【分析】图示中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
【详解】A.镁和硫酸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
B.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B错误;
C.碳酸钙高温分解为吸热反应,选项C正确;
D.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开反应物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放出的能量,选项D错误;
故选C。
15.(1)CO
(2)
(3)631.5
(4)低温
【详解】(1)当空燃比较小时,汽油中的碳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故答案为CO。
(2)辛烷的燃烧热ΔH= 5518kJ mol 1,则1mo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热5518KJ,辛烷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3)设NO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xkJ/mol,N2、O2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为946kJ mol 1、497kJ mol 1,ΔH=+180kJ mol 1=反应物的键能之和 生成物的键能之和=946kJ mol 1+497kJ mol 1 2xkJ/mol,解得x=631.5kJ/mol,故答案为631.5kJ/mol。
(4)2NO(g)+2CO(g) N2(g)+2CO2(g)△H<0,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S<0,低温下满足△H T△S<0,即在低温时反应自发进行,故答案为低温。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以及反应进行的方向等,涉及反应热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题目难度中等。
16.(1)NO2(g) +CO(g)=CO2(g)+NO(g) △H= -234 k J/mol
(2)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 2392kJ/mol
(3)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 57.3kJ/mol
(4) P4(s,白磷)=4P(s,红磷)ΔH=-29.2 kJ/mol 白磷 低
(5) 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31.9 强
【详解】(1)根据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可知1 mol NO2和1 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放出368-134=234kJ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 +CO(g)=CO2(g)+NO(g) △H= -234 k J/mol;
(2)常温常压下,1克乙醇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2.0kJ,可知1mol乙醇完全反应放热为52.0kJ×46=2392kJ,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 2392kJ/mol;
(3)硫酸和烧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摩尔水时的中和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 57.3kJ/mol;
(4)已知:
P4(白磷,s)+5O2(g)=P4O10(s) ΔH=-2983.2kJ/mol ①
P(红磷,s)+O2(g)=P4O10(s) ΔH=-738.5kJ/mol ②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4×②得反应P4(s,白磷)=4P(s,红磷)ΔH=ΔH1-4ΔH2=-29.2 kJ/mol,即P4(s,白磷)=4P(s,红磷)ΔH=-29.2 kJ/mol;
相同状况下,能量状态较低的是白磷;白磷的稳定性比红磷低;
(5)①反应A:4HCl+O22Cl2+2H2O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故答案为: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②焓变=反应物断键吸收热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4HCl(g)+O2(g)2Cl2(g)+2H2O(g)△H=-115.6 kJ/mol,
则该反应的焓变△H=4×E(H-Cl)+498-[243×2+4×E(H-O)]=-115.6,
即:4×E(H-O)-4×E(H-Cl)=498-486+115.6=127.6,整理可得:E(H-O)-E(H-Cl)=31.9,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强;
故答案为:31.9;强。
17.(1)BD
(2)C2H8N2(l)+2N2O4(l)=3N2(g)+2CO2(g)+4H2O(g)△H=-2250kJ/mol
(3)-181.6 kJ· mol-1
(4) 0.3
【详解】(1)A.碳和CO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所以和中,A正确;
B.为吸热反应,所以>0,为燃烧反应,所以<0,B错误;
C.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C错误;
D.根据盖斯定律可知,,D错误;
故选BD。
(2)10.0 g液态偏二甲肼与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燃烧可放出425 kJ热量,则1mol液态偏二甲肼与足量的液态四氧化二化氮完全反应生成N2(g)、CO2(g)、H2O(g)、放出的热量为×425 kJ =2250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C2H8N2(l)+2N2O4(l)=3N2(g)+2CO2(g)+4H2O(g)△H=-2250kJ/mol;
(3)该反应中断裂2 mol C=O键、3 mol H—H键,形成3 mol C—H键、1 mol C—O键、3 mol H—O键,则ΔH=(745.0 kJ· mol-1×2+436.0 kJ· mol-1×3)-(413.4 kJ· mol-1×3+351.0 kJ· mol-1+462.8 kJ· mol-1×3)=-181.6 kJ· mol-1;
(4)假设两个反应分别为①、②,由①2+②得:4CO(g)+2NO2(g)=N2(g)+4CO2(g) H=-(2a+b) kJ/mol,反应中转移电子为8e-;因此若用还原还原NO2至N2时,转移电子为8mol=0.3mol,放出的热量为(2a+b) kJ=kJ,故答案为:0.3;。
18.(1)
(2)5:3
(3),有转化成没被吸收掉
(4)2NO2+2NaOH=NaNO3+NaNO2+H2O
(5) A 由图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将氧化成使其含量增大,从而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
(6)+90.8
(7)②④⑤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设备1中氨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共热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设备2中一氧化氮与空气、水反应生成硝酸,设备3中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
【详解】(1)由分析可知,设备1中发生的反应为催化剂作用下,氨气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可知,设备1中4mol氨气完全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消耗5mol氧气,设备2中4mol一氧化氮完全反应生成硝酸消耗3mol氧气,则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理论上设备1与设备2中消耗空气的体积比为5:3,故答案为:5:3;
(3)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二氧化氮还有转化为一氧化氮,不可能被完全吸收,所以不能用水吸收处理工业制硝酸产生的尾气,故答案为:,有转化成没被吸收掉;
(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水,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二氧化氮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故答案为:2NO2+2NaOH=NaNO3+NaNO2+H2O;
(5)A.由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一定时,二氧化氮的含量越高,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故正确;
B.由图可知,二氧化氮含量一定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先增大后减小,故错误;
故选A;
②由图可知,由图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当α小于50%时,通入适量氧气,可以将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使二氧化氮的含量增大,从而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故答案为:由图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的含量增大而增大,将氧化成使其含量增大,从而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
(6)由反应热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的差值相等可得:反应ΔH=390.8kJ/mol×3×2—946.0kJ/mol—436.0kJ/mol×3=+90.8 kJ/mol,故答案为:+90.8;
(7)氨气极易溶于水,用水吸收多余氨气时,若将气体直接通入水中会产生倒吸;装置①只有进气口,没有出气口,通入气体速率过快,会因压强过大发生意外事故,不能用于吸收氨气;装置②中倒置的漏斗和装置④中球形干燥管的容积大,气体产生倒吸,但不能持续进行,所以能用于吸收氨气;装置③中氨气直接通入水中,会产生倒吸,不能用于吸收氨气;装置⑤中氨气通入四氯化碳中,没有与水直接接触,氨气能缓慢溶于水中,不会产生倒吸,能用于吸收氨气,所以能用于吸收氨气的装置为②④⑤,故答案为:②④⑤。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2023年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