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实验室要配制1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B.用量筒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结果偏大
C.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BaSO4(BaCO3)——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O2(HCl)——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D.NaCl(MnO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3.一些食物的近似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3.5~4.5 2.9~3.3 6.3~6.6 7.6~8.0
A.上述食物中酸性最强的是苹果汁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
C.蚊虫叮咬处涂抹一些鸡蛋清可减轻痛痒
D.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发生森林火灾时,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
C.夜晚天然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查找原因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过滤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稀释浓硫酸
6.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氧化钙: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钙:中和酸性土壤 D.稀盐酸:除铁锈
7.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实验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pH
8.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③
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 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C.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④中X的化学式为H2O
9.下列物质显碱性的是
A.食盐水 B.蔗糖溶液 C.碳酸饮料 D.肥皂水
10.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是初中化学常见的重要反应。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利用压强变化法做对照实验,证明不是因为CO2溶于水的原因。下列四组对比实验都出现不同的现象,其中对比实验不成功的一组是压强变化法(对照实验)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实验方法 A.液面上升法 B.瓶子变瘪法 C.喷泉法 D.U形管法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右边试管液面上升明显高于左边 右边瓶子变瘪的程度明显大于左边 左边能形成红色“喷泉”,右边没有明显现象 U形管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A.A B.B C.C D.D
11.实验室中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两个方法(或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操作方法(原理)
A 氧气和空气 ①观察颜色 ②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B 水和酒精 ① 闻气味 ②品尝
C 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①取样灼烧 ②取样加入双氧水观察
D 生石灰与碳酸钙 ① 取样溶于水观察现象 ②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12.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你认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题
13.“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物质性质反映其组成和结构.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不同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性质也存在差异.图中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②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硫酸则能与之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据图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写出该反应的实质是 _____ .
(2)物质组成和结构决定其性质.从微观进入宏观,探索物质变化规律.
①圆圈中表示这杯氯化钠溶液的构成,则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 _____ ;
②通过分析组成和结构,可以预测物质的某些性质.根据图硫酸氢钠溶液的微观图示,分析推断NaHSO4的性质,其中合理的是 ______ .
A 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镁粉反应C 其水溶液能与碳酸钠反应 D 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 E 其水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F 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钾发生置换反应
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用到了上述仪器,它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二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大约为______;
(3)经过实验三的探究可知。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到达可燃物着火点、______;
(4)实验四错误之处在于______。
15.成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炉具清洁剂里含有能取油污的物质___;
(2)家具着火时可用水来灭火,其灭火原理为____。
16.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存着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①铝②不锈钢③活性炭④淀粉⑤盐酸⑥熟石灰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的碱是_____;
(2)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
(3)可用于制造炊具的材料是_____;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是_____;
(5)大米、面粉中的主要物质是_____;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三、实验题
17.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A 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 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 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试剂是_____。
(2)试从加入药品的种类、顺序及发生的化学反应等角度来解释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_____。
18.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一所示,①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纸花,③为干燥的石蕊小纸花。向瓶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过一会,可看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
(2)如图二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①大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酒精灯火焰加铁丝网的作用是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应先_____再_____。
四、推断题
19.A、B、C、D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用箭头表示)及反应(线段两端的可反应)关系。A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干燥剂,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B转化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A、B、C、D、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 A 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 和 C 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D 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 B—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五、计算题
21.向26.4 g 硫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中滴加硫酸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假设气体全部逸出),共用去98 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求:
(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200g盐酸溶液与100g16%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求:(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a-23 Cl-35.5 )
(1)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应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不符合题意;
B、用量筒量取水的时候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使溶剂质量偏大,溶液质量偏大,配制结果偏小,不符合题意;
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应在烧杯中进行溶解,不符合题意;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溶液具有均一性,不会影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虽然硫酸和碳酸钾反应会将碳酸钾除去,但是生成的硫酸钾对于氯化钾也是杂质,错误;
B、硫酸钡不会溶于酸,碳酸钡会与盐酸反应而溶解,加盐酸后过滤,滤纸上就只剩硫酸钡,正确;
C、二氧化碳、盐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以难以达到目的,错误;
D、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钠溶于水,选择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不需要洗涤、干燥,错误。
故选B。
3.D
【解析】略
4.C
【详解】A、熟石灰(氢氧化钙的俗称)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符合题意;
B、发生森林火灾时,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隔离可燃物或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夜晚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开灯查找原因,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D、用炭黑墨汁书写的字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易起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详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氧化钙与水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作干燥剂,A正确;
B、氢氧化钠虽然呈碱性,它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病,B错误;
C、氢氧化钙属于碱,具有弱碱性,腐蚀性较弱,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C正确;
D、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稀盐能用于除铁锈,D正确。故选B。
7.C
【详解】A、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温度约是0℃,所以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不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也不燃烧,不能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反应③中上次的一氧化碳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④中上次的氢气也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即上述反应中共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选项正确;
B、反应②中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不是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C、反应①中硅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反应③中二氧化硅与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说明Si和Si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项正确;
D、由反应④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1个硅原子、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钠原子、1个硅原子、3个氧原子和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缺少的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所以X的化学式为H2O,选项正确,故选B。
9.D
【详解】A.食盐水显中性,故A错误;
B.蔗糖溶液显中性,故B错误;
C.碳酸饮料显酸性,故C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故D正确。故选D。
10.C
【详解】A、收集满CO2的试管在NaOH溶液中液面上升高度比在水中高,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实验能成功,不符合题意;
B、收集满CO2的软矿泉水瓶注入NaOH溶液比注入等体积水的软矿泉水瓶更瘪,实验能成功,不符合题意;
C、左图CO2被NaOH溶液吸收,烧瓶内压强减小,压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形成红色喷泉,右图CO2被稀氨水吸收,烧瓶内压强减小,压入紫色石蕊溶液,形成蓝喷泉,但实验中引入了稀氨水,没有控制变量,实验不能成功,符合题意;
D、注入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容器1压强减小较大,红墨水左侧高,右侧低,实验能成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A、①氧气和空气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无法区分,错误;②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空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A不符合题意;
B、① 水是无味的,酒精具有酒香味,闻气味可以区分,正确;②实验室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B不符合题意;
C、①二氧化锰在空气中不燃烧,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现象不同,可以区分;②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反应能产生气泡,木炭和双氧水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C符合题意;
D、① 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碳酸钙难溶于水,现象不同,可以区分;②生石灰和碳酸钙都是白色,无法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D
【详解】A、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等,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3. ABD SO42-与Ba2+反应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 13:40 ABCDE
【详解】(1)①A实验说明稀盐酸与稀硫酸都可以与金属反应,B实验说明稀盐酸与稀硫酸都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C实验中稀盐酸不能与氯化钡反应,而稀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D实验说明稀盐酸与稀硫酸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故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ABD.
②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微观实质是SO42-与Ba2+反应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
(2)圆圈中有1个氯离子、1个钠离子和10个水分子,故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58.5:180=13:40
(3)A、由图可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正确;
B、由图可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其水溶液能与金属镁粉反应,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其水溶液能与碳酸钠反应,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其水溶液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故D正确;
E、由图可知,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其水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E正确;
F、金属钾是活泼的金属,直接与水发生反应,不能发生置换反应,故F错误。故选ABCDE.
14.(1)量筒
(2)五分之一
(3)与氧气接触
(4)把水注入到浓硫酸
【解析】(1)
实验一中仪器的名称是量筒;
(2)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3)
经过实验三的探究可知。铜片上的白磷在热水的温度下达到着火点,能够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虽然达到着火点了。但是没有氧气,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温度到达可燃物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4)
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实验四错误之处在于把水注入到浓硫酸中。
15. 氢氧化钠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1)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可去油污的物质是氢氧化钠。
(2)灭火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故用水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6. ⑥; ③; ②; ⑤; ④; ①。
【详解】(1)熟石灰属于碱,显碱性,可用来降低土壤酸性。(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3)不锈钢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可用于制造炊具。(4)盐酸属于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5)大米、面粉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7. 盐酸 加入盐酸时,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气球体积不变,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过程中气球体积不变,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
【详解】(1)实验中首先加入试剂是盐酸。
(2)加入盐酸时,由于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气球体积不变,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过程中气球体积不变,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气球膨胀。
18. ②比①先变红,③不变色 聚集火焰,提高温度 将导管从小试管中取出 熄灭酒精灯
【详解】(1)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小纸花变色,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如图一所示,①②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小纸花,③为干燥的石蕊小纸花。向瓶内缓慢倾倒二氧化碳,过一会,可看到的实验现象为:②比①先变红,③不变色;
(2)①大试管中,高温条件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酒精灯火焰加铁丝网的作用是聚集火焰,提高温度;
③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从小试管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试管冷却,管内压强减小,将石灰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19.
【分析】A、B、C、D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是人体胃液中的一种酸,可推出D是盐酸, A是一种生活中常用的干燥剂,A能与D反应,可推出A是氧化钙,A能转化为B,B能与D反应,A、B、C都可转化为C,可推出B为氢氧化钙,C为氯化钙或水,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A是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为氢氧化钙,C为氯化钙或水,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Ca(OH)2 (或与其他酸反应)
【分析】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为H2;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A与B能发生反应,所以B为CuO,C为酸如H2SO4、HCl、HNO3等; A与E可以相互转化,B、C都可以转化为E,所以E为H2O,因为E与D可以相互转化,D与C能发生反应,则D为 Ca(OH)2,所以A是H2,B是CuO,C酸如H2SO4等,D 是Ca(OH)2,E是H2O。代入框图,推理成立。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D的化学式是 Ca(OH)2;
(2)反应B-C的反应可能是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或与其他酸如HCl、HNO3反应)。
21.(1)40.2% (2) 25%
22.(1)解:设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7.3%
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y=23.4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