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故事蕴含着丰富化学知识。下列典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三顾茅庐 B. 草船借箭 C. 火烧赤壁 D. 水淹七军
2.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吸氧可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塞紧橡皮塞 B. 取液后的滴管
C. 移走蒸发皿 D. 取用固体药品
4.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到瓶口有白烟冒出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 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主要说明了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6.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水资源调度应当遵循“节水优先、保护生态、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的原则。以下属于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做法是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沿江企业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D. 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7. 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ClO3 B. P2O5 C. Hg D. Mg(OH)2
8. 2022年春晚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南宋的水墨画《千里江山图》(墨由炭黑等制成)。此画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A. 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B. 炭黑转化了更稳定的其它物质
C.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碳单质不溶于水
9. 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 为增加气氛,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
C. 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要严禁烟火
10.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银的导电性最好,多数电线用银作材料
B. 不锈钢硬度比纯铁小,熔点比纯铁高
C. 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 在空气中,铝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1.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氯化钠为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下物质俗称纯碱的是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碳酸氢钠 D. 氢氧化钠
12.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玻璃瓶 D. 铝制易拉罐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学习《溶液》单元后,小康同学的复习笔记上有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油和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其它物质 D.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使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14. 给山药去皮时接触到的碱性的皂角素黏液,往往会引起皮肤局部瘙痒,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瘙痒的是
A. 白醋(pH=3) B. 鸡蛋清(pH=8)
C. 草木灰水(pH=9) D. 肥皂水(pH=10)
15.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图表,图表能让我们快速获取信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阅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根据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表,可判断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导电性的强弱
D. 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碘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3位,碘单质在室温下是紫黑色晶体,质软且脆,易升华,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碘是工业、农业、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为了补充碘元素,在生活中我们常食用加碘食盐。超市售卖的食盐中大多添加有碘酸钾(KIO3)、碘化钾(KI)等含碘化合物。
自然界中,大部分土壤、岩石、江河湖水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而海水中却储量丰富。此外很多海藻、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丰富的碘。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的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
(1)碘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是_______。
(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
(3)碘是人体必需的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17.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________。
18. 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50℃时,100 g水中加入30g NaCl,充分溶解后形成NaCl的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为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19.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主要是指通过某些形式,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填标号)。
A. 大力植树造林
B. 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2)澄清的石灰水常用作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其溶质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举出一例:________。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20. BaCO3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磁性材料、微电子器件及超导体领域。某工厂用含SiO2杂质的BaCO3样品为原料制备高纯BaCO3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
(3)流程中溶液A经提纯后在农业上可作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
(4)检验溶液A中是否还含有BaCl2的方法是_________。
21. 湖南师大附中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卓著百年名校。如图是以附中校徽图案制作出的一道推断题。图中A、B、C、D、E、F、G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A、B为同一类别物质,C、D为同一类别物质,E、G为同一类别物质,F的溶质只含两种元素,且在生活中能除铁锈(“→”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端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图中物质若为溶液,则字母代表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
(2)请写出一个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 实验室利用下列仪器进行相关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⑦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_________(填“稀盐酸”或“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以上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制取和收集。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23.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从古至今,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两种金属开展了如下探究任务。
【任务一】 铁的锈蚀实验
小组同学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连接仪器(如图一,固定装置省略)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将装置I中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滴入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1)半小时后观察到装置Ⅲ中干燥铁丝无明显变化,潮湿铁丝表面灰暗,则可证明铁生锈与_______有关。
(2)小组同学将另一同样形状的潮湿铁丝放在空气中半小时,发现铁丝仍旧光亮,通过与装置Ⅲ中潮湿铁丝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任务二】 铜的冶炼方法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通过发生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可得到单质铜。
(4)火法炼铜也是一种传统的冶炼方法,它是在鼓风炉中通过高温将铜矿石中的铜元素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铜的过程。自然界中常见的铜矿石主要有黄铜矿、辉铜矿、蓝铜矿等,主要成分如下表。从“绿色化学”理念的角度分析,最适宜选蓝铜矿炼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名称 黄铜矿 辉铜矿 蓝铜矿
主要成分 CuFeS2 Cu2S Cu2(OH)2CO3
【任务三】 定量探究铜粉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5)取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20 g,加入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6)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测定铜粉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如图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省略)。把分液漏斗中足量的稀硫酸全部缓缓加入装有铜粉和铁粉的试管中,立即旋紧活塞,待不再产生气体且右侧注射器示数稳定后读出气体的体积,并查询到该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通过计算求出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该实验装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说明原因:_________。(设注射器容积足够大,且不考虑注射器本身摩擦)。2023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检测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典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三顾茅庐 B. 草船借箭 C. 火烧赤壁 D. 水淹七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三顾茅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草船借箭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火烧赤壁,燃烧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水淹七军,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 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吸氧可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 氧气不易溶于水 D.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吸氧可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故选A。
3.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塞紧橡皮塞 B. 取液后的滴管
C. 移走蒸发皿 D. 取用固体药品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塞橡皮塞,防止试管破碎,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不能用手拿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D、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4.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B.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到瓶口有白烟冒出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铁丝在空气中点燃后,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实验结论,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冒出,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C正确,符合题意;
D、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主要说明了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A、花香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则能闻到暗香,该选项符合题意;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但与闻到暗香没有关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有间隔,但与闻到暗香没有关系,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中明确了水资源调度应当遵循“节水优先、保护生态、统一调度、分级负责”原则。以下属于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做法是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B. 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沿江企业
C.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D. 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B
【解析】
【详解】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用保护水资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沿江企业,可减少水污染,又利用保护水资源,该选项符合题意;
C、无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会污染水资源,不利用保护水资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目前不能完全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同类物质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ClO3 B. P2O5 C. Hg D. Mg(OH)2
【答案】B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据此判断。
【详解】A、氯酸钾是由钾元素、氯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的定义,故A不符合题意;
B、五氧化二磷由磷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故B符合题意;
C、Hg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不符合题意;
D、Mg(OH)2是由镁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2022年春晚上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南宋的水墨画《千里江山图》(墨由炭黑等制成)。此画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A. 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B. 炭黑转化了更稳定的其它物质
C.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碳单质不溶于水
【答案】C
【解析】
【详解】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反应,所以此画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故选C。
9. 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室内起火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 为增加气氛,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
C. 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等要严禁烟火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会加速空气流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
B、下水道中可能含有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不符合题意;
C、高层楼房着火,可能会断电,乘坐电梯逃离,会引发更大的危险,不符合题意;
D、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燃性颗粒,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要严禁烟火,符合题意。
故选D。
10. 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银的导电性最好,多数电线用银作材料
B. 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小,熔点比纯铁高
C. 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单质形式存在
D. 在空气中,铝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价格昂贵,故多数电线用铜作材料,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合金的熔点比组成的纯金属要低,故不锈钢的硬度比纯铁大,熔点比纯铁低,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金属在自然界中不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很多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在空气中,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故表面会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 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氯化钠为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下物质俗称纯碱的是
A. 氯化钠 B. 碳酸钠 C. 碳酸氢钠 D. 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氯化钠俗称食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该选项符合题意;
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玻璃瓶 D. 铝制易拉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旧报纸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错误;不符合题意。
B、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符合题意;
C、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不符合题意;
D、铝制易拉罐是金属材料,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 学习《溶液》单元后,小康同学的复习笔记上有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 植物油和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其它物质 D.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使乳浊液稳定性增强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植物油不溶于水,和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故A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
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溶质,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C错误;
D、洗涤剂能使油污在水中分散成无数 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 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洗涤剂能乳化油污,故D正确。
故选BD。
14. 给山药去皮时接触到的碱性的皂角素黏液,往往会引起皮肤局部瘙痒,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瘙痒的是
A. 白醋(pH=3) B. 鸡蛋清(pH=8)
C. 草木灰水(pH=9) D. 肥皂水(pH=10)
【答案】A
【解析】
【详解】皮肤瘙痒是由碱性物质引起,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故应选用酸性的物质,pH值小于7的物质呈酸性,根据选项可知A选项白醋pH=3符合题意;故选A。
15.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图表,图表能让我们快速获取信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查阅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根据常见元素化合价表,可判断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C.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导电性的强弱
D. 根据酸、碱、盐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可根据元素周期表查阅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导电性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复分解的条件为生成物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则可根据溶解性表,判断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碘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3位,碘单质在室温下是紫黑色晶体,质软且脆,易升华,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碘是工业、农业、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为了补充碘元素,在生活中我们常食用加碘食盐。超市售卖的食盐中大多添加有碘酸钾(KIO3)、碘化钾(KI)等含碘化合物。
自然界中,大部分土壤、岩石、江河湖水中的碘含量都很低,而海水中却储量丰富。此外很多海藻、海鱼和贝类等动植物体内都含有丰富的碘。某些海藻具有吸附碘的能力,如干海带中的碘的含量一般为0.3%~0.5%,比海水中碘的浓度高10万倍。
(1)碘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是_______。
(2)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价。
(3)碘是人体必需的______元素(填“常量”或“微量”),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答案】(1)53 (2)+5
(3)微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碘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53位,原子序数=质子数=53;
【小问2详解】
碘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x=+5;
【小问3详解】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17. 请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混合:________。
【答案】(1)
(2)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_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2)50℃时,100 g水中加入30g NaCl,充分溶解后形成NaCl的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为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答案】(1)KNO3##硝酸钾
(2)不饱和 (3)蒸发结晶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小问2详解】
50℃,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则100 g水中加入30g NaCl,充分溶解后形成NaCl的不饱和溶液。
【小问3详解】
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若氯化钠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的方法为蒸发结晶。
19.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中和”主要是指通过某些形式,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填标号)。
A. 大力植树造林
B. 捕集、利用和封存CO2
C. 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2)澄清的石灰水常用作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其溶质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试举出一例:________。
【答案】(1)AB (2)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A、大力植树造林 ,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正确;
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B正确;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增大树木的砍伐,减少光合作用,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C错误;
故选AB;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钙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20. BaCO3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磁性材料、微电子器件及超导体领域。某工厂用含SiO2杂质的BaCO3样品为原料制备高纯BaCO3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
(3)流程中溶液A经提纯后在农业上可作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
(4)检验溶液A中是否还含有BaCl2的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1)CO2 (2)过滤
(3)氮 (4)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或Na2SO4或(NH4)2CO3或H2SO4(合理即可)]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A中不含BaCl2,反之则含BaCl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气体A为向含SiO2杂质的BaCO3样品中加稀盐酸,碳酸钡和稀盐酸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和二氧化碳,故气体A为二氧化碳,故化学式为CO2。
【小问2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操作I将不溶于水的二氧化硅与氯化钡溶液分开,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为过滤,故操作I的名称是过滤。
【小问3详解】
由流程图可知:溶液A为碳酸铵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铵,故溶液A为氯化铵溶液,含有氮元素,故流程中溶液A经提纯后在农业上可作氮肥。
【小问4详解】
检验溶液A中是否还含有BaCl2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或Na2SO4或(NH4)2CO3或H2SO4(合理即可)]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A中不含BaCl2,反之则含BaCl2。
21. 湖南师大附中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成绩卓著的百年名校。如图是以附中校徽图案制作出的一道推断题。图中A、B、C、D、E、F、G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其中A、B为同一类别物质,C、D为同一类别物质,E、G为同一类别物质,F的溶质只含两种元素,且在生活中能除铁锈(“→”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端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图中物质若为溶液,则字母代表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F的化学式:_______;
(2)请写出一个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HCl (2)CO2 + Ca(OH)2=CaCO3↓+ H2O(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F的溶质只含两种元素,且在生活中能除铁锈,则为盐酸;A、B为同一类别物质,C、D为同一类别物质,E、G为同一类别物质,由于盐酸能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且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且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且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钠均能转化为水,则A为二氧化碳、B为水、C为碳酸钠、D为碳酸钙、E为氢氧化钠、G为氢氧化钙。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F的化学式为HCl。
【小问2详解】
A为二氧化碳,B为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 实验室利用下列仪器进行相关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⑦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_________(填“稀盐酸”或“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择以上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进行制取和收集。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答案】(1)锥形瓶 (2) ①. 稀盐酸 ②. ①②⑦⑧
(3)正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⑦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稀硫酸,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择以上仪器中的①②⑦⑧进行制取和收集;
【小问3详解】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正放在桌面上。
23.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从古至今,铜和铁作为金属材料一直被广泛地应用着。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两种金属开展了如下探究任务。
【任务一】 铁的锈蚀实验
小组同学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①连接仪器(如图一,固定装置省略)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将装置I中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滴入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1)半小时后观察到装置Ⅲ中干燥铁丝无明显变化,潮湿铁丝表面灰暗,则可证明铁生锈与_______有关。
(2)小组同学将另一同样形状的潮湿铁丝放在空气中半小时,发现铁丝仍旧光亮,通过与装置Ⅲ中潮湿铁丝的对比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任务二】 铜的冶炼方法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湿法炼铜的国家,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通过发生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可得到单质铜。
(4)火法炼铜也是一种传统的冶炼方法,它是在鼓风炉中通过高温将铜矿石中的铜元素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铜的过程。自然界中常见的铜矿石主要有黄铜矿、辉铜矿、蓝铜矿等,主要成分如下表。从“绿色化学”理念的角度分析,最适宜选蓝铜矿炼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名称 黄铜矿 辉铜矿 蓝铜矿
主要成分 CuFeS2 Cu2S Cu2(OH)2CO3
【任务三】 定量探究铜粉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5)取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20 g,加入100 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6)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装置测定铜粉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如图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固定装置省略)。把分液漏斗中足量的稀硫酸全部缓缓加入装有铜粉和铁粉的试管中,立即旋紧活塞,待不再产生气体且右侧注射器示数稳定后读出气体的体积,并查询到该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密度,通过计算求出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请你分析该实验装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说明原因:_________。(设注射器容积足够大,且不考虑注射器本身摩擦)。
【答案】(1)水##水蒸气##H2O
(2)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3)置换 (4)黄铜矿和辉铜矿中都含有硫元素,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SO2,污染环境
(5)28% (6)会导致测定值偏大;因为滴入的足量稀硫酸会占据一定体积,导致右侧注射器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从而计算出来的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也偏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干燥铁丝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潮湿铁丝与氧气和水接触,生锈,故可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小问2详解】
装置Ⅲ中潮湿铁丝与氧气和水接触,半小时后生锈,将另一同样形状的潮湿铁丝放在空气中半小时,该铁丝和空气、水接触,不生锈,氧气中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说明铁生锈的快慢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小问3详解】
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反应生成铜和可溶性的亚铁盐,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小问4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黄铜矿和辉铜矿中都含有硫元素,在冶炼过程中会产生SO2,污染环境,蓝铜矿中含C、H、Cu、O元素,冶炼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生成二氧化硫,无污染;
【小问5详解】
解:设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x
x=28%
答: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28%;
【小问6详解】
因为滴入的足量稀硫酸会占据一定体积,导致右侧注射器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从而计算出来的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也偏大,故会导致测定值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