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40构成物质的微粒(填空题)(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40构成物质的微粒(填空题)
一、填空题
1.(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为解决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我国学者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下图所示的转化。

(1)此转化的实现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2)该转化过程中,除催化剂外,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共有______种;参照图中微粒的表示方法,画出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
(3)甲醇(CH3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写出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2023·福建福州·统考模拟预测)太空老师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制作了一个“太空欢乐球”,她向注入蓝色颜料的水球内放入一颗维C泡腾片,泡腾片入水后快速产生大量气泡,同时闻到阵阵香气。维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化学式为。
(1)维C泡腾片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维生素C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所含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3)泡腾片入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产生的CO2可以用_______检验。
(4)从微观角度解释王亚平老师能闻到阵阵香气的原因是________。
3.(2023·福建漳州·统考二模)2023年7月1日起,我们将行国家车污染物排放限值新规定。汽车上安装催化反应器,可使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该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微粒是______; 和 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______。
(3)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甲图中X=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易______电子。乙图中“8”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4.(2023·福建泉州·统考二模)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

(1)图 1、图 2 分别为氯原子和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两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图 2 中 n=______;两者在化学变化中均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图 3 中依次是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模型。两者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填微粒名称)排列方式不同。
(3)氯化铵和硫酸铵都含有______(填离子符号),因此都属于铵盐。
(4)过氧乙酸(C2H4O3)的结构模型如图 4,含有“过氧键”结构(如图虚线方框部分)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过氧化氢也常用作杀菌消毒剂,据此画出过氧化氢的结构模型图______。
过氧乙酸易分解生成乙酸(C2H4O2)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2023·福建漳州·统考二模)在生产生活中感悟化学原理。小明到厨房参与劳动实践——炒紫菜蛋饭,准备的材料有:米饭、紫菜、鸡蛋和调味品等。
(1)米饭含有淀粉,淀粉为人体提供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紫菜中含有碘化钾(KI)等多种物质,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饮食中长期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的疾病是______(填“夜盲症”或“甲状腺肿大”)。
(2)管道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炒紫菜蛋饭时闻到阵阵香味,从微观角度分析,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用洗涤剂清洗盘子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作用。
6.(2023·福建厦门·统考二模)汽车燃料的发展与能源发展相伴而行,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燃油阶段在石油时代,汽车使用汽油、柴油作为动力燃料。
①石油经过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的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②使汽油、柴油充分燃烧的措施是______。
(2)替代燃料阶段替代燃料主要有燃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掺混燃料(如乙醇汽油)等。
①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使用乙醇汽油替代燃油的原因是______。
(3)燃料电池阶段下图为氢氧燃料汽车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①甲醇和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当前制取清洁能源氢气的主要方法。其原理是甲醇()与水蒸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制氢,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氢气装入氢气站内高压储氢罐的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标号);
A.氢分子变小 B.氢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氢气发生化学变化
③燃料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由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7.(2023·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碳的资源化利用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下:
(1)大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
(2)人类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
(3)阶段I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1所示。写出甲醇的化学式:___________。
(4)阶段Ⅱ的物质转化如图2所示。反应a中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①推测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甲醇___________甲醛(填“>”、“<”或“=”)。
②为使甲醇持续转化为甲醛,反应b需补充H2O2.理论上需补充的H2O2与反应a中生成的H2O2的分子个数比≥___________。
8.(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非遗“熏画”是一种用煤油灯烟火熏制而成的作画技艺,制作需经过剪样、熏烤、揭样等10道工序。
(1)利用沸点不同的原理从石油中分馏而获得的煤油是一种含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①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煤油燃烧会产生烟炱(即炭黑),原因是______。欲检验烟炱的成分,可将其点燃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制作熏画时,会闻到强烈的煤油味,用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_。
(3)从燃烧条件分析,烟熏前用水雾喷湿剪样和白纸的原因是______。
9.(2023·福建龙岩·统考一模)“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CH2O)可利用如下反应,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在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_______;
(2)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由甲醛的化学式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0.(2023·福建·模拟预测)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_______。
A.蚕丝 B.涤纶 C.棉花 D.尼龙
(2)吸烟除了影响自身的健康外,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其原因是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3)在2019年年底我国爆发了新冠肺炎,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抗疫中用到了口罩和多种消毒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二氧化氯(ClO2 )]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得到次氯酸钠,根据反应原理推断次氯酸钠的化学式,其反应原理:Cl2+2NaOH=NaCl+H2O+___________。
②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③“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原因是“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与洁厕灵中的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有毒气体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1.(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片仔癀、八宝印泥与水仙花合称“漳州三宝”。
(1)片仔癀是名贵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之一麝香酮(化学式为C16H30O),它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它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物。
(2)八宝印泥有“燥天不干,水不褪色”的特点,体现了它的挥发性______(填“强”或“弱”),也体现了它的化学性质______。
(3)盛开的水仙花芬芳馥郁,满屋飘香,主要说明分子具有______的性质。
12.(2023·福建·模拟预测)2022年2月4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本次冬奥会充分体现了“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的理念。
(1)“冰丝带”建造过程中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原理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降温时CO2的化学性质不变 B.上述过程中发生的均为物理变化
C.CO2从流体变为气体放出热量 D.CO2气体加压时分子间间隔减小
(2)冬奥会礼仪服采用高科技石墨烯材料,帮助工作人员抵御寒冷。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结构如图2所示。从结构看,他们在性质上存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冬奥会所用的餐具、塑料袋等物品均采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制成。从对环境的影响角度分析,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4)冬奥会“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燃料,交通系统使用氢能源车,体现绿色理念。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图3是目前制取氢气的相关资料。
①下列能源中属于绿色能源的___________。
A.天然气B.氢能C.石油D.太阳能
②天然气制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天然气和水反应制取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4所示。图中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3.(2023·福建·模拟预测)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平时烹饪时所用碘盐中的“碘”指的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目前,人们常利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石油和天然气。
(3)写出硝酸钙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
(4)2022年8月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进行了大规模军训练,展现出我因海军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迎来中因海权的新面貌!近期,我军两栖攻击舰海南舰、广西舰将在南海举行联合立体登陆作战演练,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两栖攻击舰搭载有重型装甲装备如主战坦克等,由锰钢制坦克这主要利用了其______(填字母)的性质
A.熔点高、密度大 B.强度高、导电性好 C.韧性好、硬度大
②金属锰是用锰矿石之一的软锰矿石(主要成分MnO2)和炭粉反应制得的。将软锰矿、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锰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4.(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金属材料的使用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某304不锈钢中含铬18%、镍8%,其属于_____________(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铜被大量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
①铜做电路板元件,是利用铜良好的_____________性能。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发热会使电路板中的铜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②电路板元件中铜表面氧化物的存在会导致焊接不牢固,常用松香(主要成分是树脂酸)作为助焊剂。熔化后的松香覆盖在焊接处,既能使铜与氧气隔绝,又能_____________,使焊接更牢固。
(3)某研究团队研制的Cu-CuI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C2H4),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与乙烯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应用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15.(2023·福建莆田·统考一模)“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会场馆,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在一定高压下变成临界状态的流体,这些流体被送到需要制冷的区域,在蒸发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
(1)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气态二氧化碳在一定高压下能变成临界状态的流体的原因___________。
(2)所用的二氧化碳来自工业生产的副产物,如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以下反应是绿色技术的一种:,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工业上,可以利用CH4与CO2反应生产化工产品乙酸(CH3COOH),该反应中CH4与C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6.(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开发新技术对海水、微咸地下水和高盐废水等进行脱盐处理,可缓解淡水资源危机。
(1)MOF-801膜可以阻止大部分离子通过,实现海水淡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得到的盐水浓度比海水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②得到的淡水在饮用前需要加热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某微咸地下水含较多硫酸盐,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___。
(3)常用硝酸银溶液通过沉淀滴定法测定C1-含量。某高盐废水含有一定量氯化钾,氯化钾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高盐废水直接排放产生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
17.(2023·福建·模拟预测)硒被国内外医药界称为“长寿元素”和“心脏守护神”,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硒的元素符号是Se,图2是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1中x=_______,硒在反应中易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
(2)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与硒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填序号)
18.(2023·福建宁德·统考一模)“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化学观念。
(1)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Na、Al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结构模型:根据图2,石墨和金刚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_________不同(写一点)。
(3)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图3是汽车尾气中NO和CO反应生成两种无污染气体的微观示意图,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19.(2023·福建·模拟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氮气、二氧化硫、硝酸钾、氢氧化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做食品保护的气体____________。
②一种难溶性碱 ____________。
③一种可导致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__。
④一种可溶性盐 _________。
(2)2022 年 3 月 23 日“太空教室”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在中国空间站给地面学生上课,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泡腾片的天空之旅,蓝色与橙色的完美融合。王亚平老师通过鼻尖可以闻到“欢乐地球”的淡淡芬香,改为体现的分子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__。其中,泡腾片的成分之一是柠檬酸,其化学式为 C6H8O7,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_______个原子,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②“奥运五环”为冬奥会蓄势待发。该实验主要利用酸碱指示剂在不同酸碱环境中的变色原理。指示剂之一为甲基橙,其化学式为 C14H14N3NaO3S。在它的一个分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失重状态下饱和乙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乙酸钠,分子式为CH3COONa,在该分子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宇航员在空间站所需的氧气来自哪里?其中一种是利用电解水产生氧气。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1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0.(2023·福建莆田·统考一模)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___________(选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4)中国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为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新型甲醇(CH3OH)燃料电池在使用时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5)为了保持太空舱空气成分,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被一种名为“分子筛”的设备分离出来,“分子筛”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6)某饼干包装袋中用生石灰作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2023·福建莆田·统考一模)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它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与燃烧有关的问题。
(1)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2)下图是利用W形玻璃管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与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①燃烧条件的探究:上图所示实验(可燃物足量)中,观察到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已知W形玻璃管的容积为200mL,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理论上观察到量筒中的水约减少了___________mL。
(3)氨气在纯氧气中也能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把图中B框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22.(2023·福建·模拟预测)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上标明的矿泉水主要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本表用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水质主要成分
偏硅酸碳酸氢根 氯离子 硫酸根 镁 锶钙 钠 钾
(1)碳酸氢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2)二个镁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_。
(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4)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3.(2023·福建·模拟预测)“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
(1)盛装月壤的容器为人造水晶材质。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
①人造水晶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混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②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嫦娥五号一共带回克月球样品,主要为月壤。
①为避免月球样品被污染,采集回地球的月球样品必须存放在充满氮气的密封箱内,从氮气性质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
②月壤中含有的大量氦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氦属于氦元素,是未来可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为___________。
(3)“嫦娥五号”发动机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除了图中生成物还生成一种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中生成的温室气体是___________。
24.(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化说”北京冬奥会。
(1)智慧场馆“黑科技”
①国家游泳中心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气态变为液态)直冷技术将“水立方”转换为“冰立方”。对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水分子体积变小 B.二氧化碳分子停止运动 C.两种分子的间隙均改变
②国家速滑馆采用“冰丝带”设计可减少使用约三万吨钢材。工业上将生铁冶炼成钢的原理是______。
(2)巧用节能新工艺
①为减少碳排放,多个赛区使用氢燃料车辆。氢燃料属于清洁能源的理由是______。
②中国自主研发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在-40℃环境下可一键启动新能源汽车。该电池在工作中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如图为锂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锂离子符号是______。
③本次赛场实现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减排二氧化碳约33万吨,则可减少燃烧煤(含杂质约28%)______万吨。
25.(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_______。
(2)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_______。
26.(2023·福建·模拟预测)(2020·金华)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绝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1)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_____。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填字母)。
27.(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___和____(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甲和乙在催化剂、高温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23·福建泉州·一模)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_ 反应;
(2)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__ ;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2) 3/三
(3) 37.5%
【详解】(1)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生成了CH3OH和H2O,结合化学式图示可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气,此转化的实现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2)根据流程图可知,该转化过程中,除催化剂外,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共有3种;每2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水分子,参照图中微粒的表示方法,微观示意图如图: ;
(3)甲醇(CH3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流程图可知,该转化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1)混合物
(2) 3:4 H
(3)澄清石灰水
(4)分子在不断运动
【详解】(1)维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
(2)维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为维生素C,化学式为 C6H8O6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氢元素的质量最小,所以所含元素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H;
(3)CO2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若石灰水变浑浊,则为CO2;
(4)从微观角度解释王亚平老师能闻到阵阵香气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3.(1) 原子 分子构成不同
(2) 不变
(3) 2 得到 氧元素的原子序数
【详解】(1)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该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原子, 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者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2)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3)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因此8=X+6,解得X=2。氧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易得到电子。乙图中“8”表示的意义是氧元素的原子序数。
4.(1) 7 得
(2)碳原子
(3)
(4)
【详解】(1)图 1、图 2 分别为氯原子和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两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图2中n=7;两者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变化中均易得电子;故填:7;得;
(2)图 3 中依次是金刚石与石墨的结构模型。两者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填:碳原子;
(3)氯化铵和硫酸铵都含有铵根离子,因此都属于铵盐;故填:;
(4)过氧乙酸(C2H4O3)的结构模型如图 4,含有“过氧键”结构(如图虚线方框部分)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过氧化氢也常用作杀菌消毒剂,据此画出过氧化氢的结构模型图 ;过氧乙酸易分解生成乙酸(C2H4O2)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
5.(1) 糖类 -1/-1价 甲状腺肿大
(2)
(3)分子在不断运动
(4)乳化
【详解】(1)米饭含有淀粉,淀粉为人体提供的基本营养素是糖类。碘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饮食中长期缺乏碘元素会引起的疾病是甲状腺肿大。
(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3)炒紫菜蛋饭时闻到阵阵香味,闻到香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4)用洗涤剂清洗盘子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让水和油形成的混合物变得稳定,从而随水流被冲走。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6.(1) 物理变化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供足够的空气等合理答案也可)
(2) CH4+2O22H2O+CO2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或乙醇可再生等合理答案也可)
(3) CH3OH+H2OCO2+3H2 B 化学
【详解】(1)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石油经过分馏得到汽油、柴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使汽油、柴油充分燃烧的措施有: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提供足够的空气等);
(2)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②由于乙醇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另外乙醇可通过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所以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所以应该使用乙醇汽油替代燃油;
(3)①甲醇( CH3OH )与水蒸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制氢,同时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氢气装入氢气站内高压储氢罐,是氢气在受压的情况下,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而氢分子本身大小不变,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氢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B;
③燃料电池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7.(1)温室效应(合理答案均可)
(2)光合作用(合理答案均可)
(3)CH4O
(4) > ②1
【详解】(1)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危害有: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②使土地沙漠化,造成农业减产;③引起暴雨、洪水等灾害性和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等。
(2)绿色植物实现CO2到葡萄糖的转化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可以消耗二氧化碳。
(3)根据图中可知,反应前共有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1个碳原子,生成的水中只有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甲醇中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填:CH4O。
(4)①反应a是甲醇转化为甲醛,增加的两个氧原子可看作进入到过氧化氢分子中,氢原子来自甲醇,甲醛中氢原子比甲醇中少,故填:<。
②反应a是CH4O+O2=CH2O+H2O2;反应b是2H2O2=2H2O+O2↑,反应a中每生成1个过氧化氢分子,反应b需要补充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故理论值补充的和产出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填:1。
8.(1) 物理 煤油没有充分燃烧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水蒸发吸热,则剪样和白纸温度无法达到着火点以上,则不会燃烧
【详解】(1)①石油分馏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②煤不充分燃烧时会生成炭黑;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会闻到煤油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烟熏前用水雾喷湿剪样和白纸,则烟熏时由于水蒸发吸热,则剪样和白纸温度无法达到着火点以上,则不会燃烧。
9.(1)
(2)
(3)甲醛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
【详解】(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D分子中应该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因此D处应补充水分子的结构模型,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 ;
(2)氧离子是由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氧离子的质子数为8,核外有10个电子,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则氧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3)由甲醛的化学式(CH2O)获得的信息有:甲醛是由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等;故答案为:甲醛是由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合理即可);
(4)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甲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1)AC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 NaClO +4 NaClO+2HCl=NaCl+H2O+Cl2↑
【详解】(1)尼龙和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棉花和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选AC。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香烟燃烧产生的微粒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危害周围人的健康。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反应前有两个氯原子、两个钠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反应后有一个钠原子、一个氯原子、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所以还剩一个钠原子、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
②设二氧化氯(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 2)×2=0,则x=+4价
③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H2O+Cl2↑。
11.(1) 3 8:15 不是
(2) 弱 稳定
(3)分子在不断运动
【详解】(1)麝香酮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16:30=8:15,氧化物要求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它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2)“燥天不干,水不褪色”,说明八宝印泥的挥发性弱,化学性质稳定。
(3)盛开的水仙花芬芳馥郁,满屋飘香,主要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2.(1)C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4) BD 一氧化碳和水
【详解】(1)A、降温时CO2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其化学性质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均为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由题目可知,CO2从流体变为气体时,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故C符合题意;
D、由微粒的性质可知,CO2气体加压时,CO2气体分子间间隔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填:C。
(2)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由图片可知,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填: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3)可降解塑料与普通塑料相比,具有在自然环境下可以迅速降解消失的特性,可以有效缓解白色污染,故填: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4)①A、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不属于绿色能源,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故B符合题意;
C、石油燃烧时除了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之外,也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不属于绿色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使用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绿色能源,故D符合题意。
故填:BD或DB。
②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水在催化剂和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所以图中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一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②填:一氧化碳和水,③填:。
13.(1)元素
(2)煤
(3)
(4) C
【详解】(1)人们所食用的碘盐中的“碘”指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则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
(2)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3)硝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其中一个硝酸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属于阴离子,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离子符号为:;
(4)①由锰钢制坦克,主要是要求坦克硬度大,抗打击,因此是利用了锰钢的韧性好、硬度大,故选:C;
②软锰矿、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金属锰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故为一氧化碳,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1)混合物
(2) 导电 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3) 2:1 温室效应
【详解】(1)某304不锈钢中含铬18%、镍8%,其属于混合物;
(2)①铜做电路板元件,是利用铜良好的导电性能;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发热会使电路板中的铜被氧化,铜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电路板元件中铜表面氧化物的存在会导致焊接不牢固,常用松香(主要成分是树脂酸)作为助焊剂。熔化后的松香覆盖在焊接处,既能使铜与氧气隔绝,又能除去表面的氧化物(松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酸会与表面的氧化物反应),使焊接更牢固;    
(3)由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水在Cu-CuI复合催化剂的催化下反应生成C2H4和O2,该反应方程式为,故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与乙烯的分子个数比为2:1;该技术的应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15.(1)分子之间有间隔,在高压下,分子间间隔变小(或其他合理答案)
(2)
(3) O2 4:11
【详解】(1)气态二氧化碳在一定高压下能变成临界状态的流体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在高压下,分子间间隔变小;
(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4、4、,生成物中含C、H、O的个数分别是1、4、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4个O,故X的化学式为:O2;
二氧化碳和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该反应中,甲烷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6:44=4:11。
16.(1) 大 降低水的硬度和杀菌消毒
(2)
(3) 引起严重的水体污染
【详解】(1)①MOF-801膜可以阻止大部分离子通过,实现海水淡化,海水经过压力泵,再经过MOF-801膜得到盐水和淡水,所以得到的盐水的浓度比海水大;
②得到的淡水在饮用前需要加热煮沸,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也可以杀菌消毒,故其目的是降低水的硬度和杀菌消毒;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的符号是;
(3)氯化钾与硝酸银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盐废水直接排放产生的危害是引起水体严重污染,所以这种废水必须处理后才能排放。
17.(1) 6 得到
(2) C D
【详解】(1)图1表示的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原子中电子数=质子数,由图1可知,硒原子的质子数为34,所以x=34-2-8-18=6;硒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6>4,所以硒在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离子符号为。
(2)最外层电子数为8(第一层为最外层是2)是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图2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所以与硒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D。
18.(1)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硬度(合理即可)
(3)1:2/2:1
【详解】(1)元素化学 与其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Na、Al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如金刚石的硬度很大,石墨质软等;
(3)图3是汽车尾气中NO和CO反应生成两种无污染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C、O,生成物中也应含N、C、O,故生成的两种无污染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
19.(1) N2 Fe(OH)3 SO2 KNO3
(2)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1 9:1 1 : 1 H B
【详解】(1)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的气体,化学式为N2;
②氢氧化铁为难溶性碱,化学式为Fe(OH)3;
③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且二氧化硫为氧化物,化学式为SO2;
④硝酸钾为可溶性盐,化学式为KNO3。
(2)①能闻到芬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一个柠檬酸(C6H8O7)中含有6+8+7=21个原子;
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6):(1×8)=9:1。
②甲基橙( C14H14N3NaO3S)中氮、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3:3=1:1。
③元素的质量分数=,则元素的质量比越大,质量分数越大,而乙酸钠(CH3COONa)中碳、氢、氧、钠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16×2):23=24:3:32:23,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符号为H。
④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叙述正确;
C、水(H2O)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该选项叙述不正确。
故选B。
20.(1)煮沸
(2)原子
(3)元素
(4) CH4 电
(5)过滤
(6)
【详解】(1)天然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原子;
(3)物质是由元素组成,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4)甲烷的化学式是CH4;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新型甲醇(CH3OH)燃料电池在使用时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分子筛”能将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起到的作用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
(6)生石灰(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1.(1)氧气浓度不同(或其他合理答案)(氧气含量不同)
(2)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装置内的氧气不足(或其他合理答案)(氧气已消耗完) 40
(3)
【详解】(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氧气中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故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氧气浓度不同;
(2)①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一段时间后白磷熄灭的原因可能是:装置内的氧气不足;
②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完全反应后,逐渐冷却至室温,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量筒中的水进入W形管,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理论上观察到量筒中的水约减少了:;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N、H、O的个数分别是4、12、6,反应物中含N、H、O的个数分别是4、12、0,故反应物中还应含6个O,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应补充3个氧分子,故填: 。
22.(1)Ca(HCO3)2
(2)2Mg2+
(3)
(4)B
【详解】(1)碳酸氢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酸氢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其化学式为Ca(HCO3)2。
(2)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在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二个镁离子的化学符号是2Mg2+。
(3)H2SiO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1)×2+x+(-2)×3=0,解得x=+4,可表示为。
(4)A、该图标为禁止吸烟标识,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为节水标志,该选项符合题意;
C、该图标为节能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图标为塑料制品回收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3.(1) a +4
(2)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b
(3) 二氧化碳/CO2
【详解】(1)①人造水晶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铅,则为混合物,故选a;
②二氧化硅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x+(-2)×2=0,解得x=+4。
(2)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则可做保护气。
②氦元素为2号元素,由于原子序=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原子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均为2,则结构示意图为 ,故选b。
(3)①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2H8N2和N2O4,生成物有H2O和CO2,又由于生成物中含有一种单质,根据元素守恒,则为N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
24.(1) C
(2) 氢气燃烧生成水,水没有污染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6.941
Li+ 12.5
【详解】(1)①该过程是二氧化碳和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分子间的间隙发生了改变,但水分子体积不会改变,二氧化碳分子不会停止运动,故选C;
②生铁和钢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将生铁冶炼成钢的过程是除碳的过程,利用的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①氢气燃烧生成水,水没有污染,所以说氢气是清洁能源;
②该电池在工作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一列,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符号为:Li+;
③设反应的碳的质量为x,
x=9万吨
煤的质量为:。
25.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详解】(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
26. 原子核 C
【详解】(1)卢瑟福通过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极少数α粒子被弹回的原因是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质量很大带正电荷的原子核。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C,是因为α粒子和原子核都带正电荷,轨迹应该是和D相似,向上偏转。
27. 微粒之间有间隔 N H 7 得 B C E CO+2H2CH3OH
【详解】(1)①从宏观知微观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微粒之间有间隔;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故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N和H原子;
(2)①从微观知宏观,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稀有气体结构的微粒B;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质子数相同的微粒,故选择C和E;
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CH3OH。
28. 分解 +1 H2O+Cl2=HCl+HClO
【详解】(1)图乙为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所以为分解反应;
(2)根据微观模型图可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氢常显+1价,氧常显-2价,即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3)图甲的反应方程式为:H2O+C12= HCl+HClO。
考点: 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合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41化学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填空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江苏苏州专用)-06化学用语(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