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21碱及其化学性质(含解析)

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21碱及其化学性质
一、单选题
1.(2023·福建宁德·统考模拟预测)某长久暴露在空气中的生石灰固体,测得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取8g该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固体可能变质为CaO和Ca(OH)2 B.该固体可能变质为Ca(OH)2和CaCO3
C.生成CaCl2质量为11.1g D.加入稀盐酸后一定有气泡产生
2.(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一致的是
A.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氮气难溶于水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可与水反应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可与盐酸反应
3.(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⑦易拉罐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⑥⑦⑧ B.③⑤⑧ C.③⑤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4.(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氧化钙 、熟石灰 、 B.氢氧化钠 、纯碱 、
C.氢氧化钙 、 消石灰 、 D.水 、干冰 、
5.(2023·福建·模拟预测)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银导电性良好—可以作导线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人工降雨
C.氢气具有可燃性—冶炼金属 D.氢氧化钠易潮解—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6.(2023·福建·模拟预测)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小清同学以CaCO3为核心整理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转化关系未标明。对于上述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化①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稀盐酸可换成稀硫酸
B.转化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转化③产生的气体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
D.可利用转化④制备氢氧化钠溶液
7.(2023·福建·模拟预测)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溶于水可用于人工降雨 B.NaOH固体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制白糖 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保护膜,可存放酸性食物
8.(2023·福建·模拟预测)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氧化钙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生产:含氢氧化钙的废水用适量的Na2CO3溶液处理后可直接排放
B.性质: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氢氧化钙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
D.组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Ca2+和OH-
9.(2023·福建·模拟预测)明朝于谦托物言志创作《石灰吟》,这首诗字面上描述了石灰的煅炼过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关诗句内容化学理解说法不合理的是
A.“千锤万凿出深山”是物理变化
B.“烈火焚烧若等闲”是石灰石的高温分解反应
C.“粉身碎骨浑不怕”是生石灰溶于水转化为熟石灰的过程
D.“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白色”物质是指熟石灰
10.(2023·福建泉州·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 依次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和浓硫酸,收集
C 除去Mg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D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
A.A B.B C.C D.D
11.(2023·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温度降低,分子变小
B.气体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间隔较大
C.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12.(2023·福建·模拟预测)甲、乙、丙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在不断搅拌下,往装有甲溶液的容器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发生了①②反应,同时测定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度强度(液体越浑浊,透光强度越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难溶于水 B.甲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稀溶液
C.QM段对应的反应是② D.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
13.(2023·福建龙岩·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14.(2023·福建·模拟预测)《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烧”涉及氧化反应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15.(2023·福建·模拟预测)已知甲、乙、丙、丁四个容器分别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稀硫酸、热氢氧化钠溶液、滴有红墨水的水,固体混合物X通过皮带传输机将不同物质筛选到四个容器中,一个容器有且只进入一种物质。甲容器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容器中进入的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丙容器溶液中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溶液温度逐渐降低,物质进入丁容器后振荡,静置片刻,颜色逐渐变浅褪去,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苏打 B.乙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铁粉
C.丙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生石灰 D.丁容器中进入的固体可能是活性炭
16.(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
二、实验题
17.(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
(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4)碳酸氢钠加热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为验证碳酸氢钠加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他认为只要观察到小气球膨胀,就能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明依据不充分,原因是______。小红认为在X处预先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就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该固体可能变质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符合题意;
B、由A可知,该固体可能变质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C、该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为:8g×5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固体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氯化钙中,则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该固体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故该固体中一定含碳酸钙,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一定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用于食品防腐,故A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一致,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一氧化碳常用于炼铁,故B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一致,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可以与水反应,所以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C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一致,不符合题意;
D、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小苏打可用于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①制铝合金,不会食用,不应加以控制,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制电线,不会食用,不应加以控制,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制炊具,铝制炊具烹制食物时铝可能随食物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故③符合题意;
④明矾净水,明矾中含有铝元素,铝可能随水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故④符合题意;
⑤明矾与苏打作炸油条时的食品膨松剂,明矾中含有的铝随食物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故⑤符合题意;
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剂加工成胃舒平药片,胃舒平中的铝会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故⑥符合题意;
⑦易拉罐,铝可能随饮料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故⑦符合题意;
⑧包装糖果和小食品,铝随糖果和小食品进入人体,应加以控制,故⑧符合题意。
故选D。
4.C
【详解】A、氧化钙化学式 CaO,俗称生石灰,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化学式Ca(OH)2,俗称消石灰、熟石灰,故C正确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化学式CO2,固态俗称干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D
【详解】A、银虽然导电性良好,但是银价格太高,不适合用于作导线,故A错误;
B、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因为二氧化碳升华吸热,故B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是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不适用于冶炼金属,故C错误;
D、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D正确;
故应选D。
6.D
【详解】A、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进行,故转化①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稀盐酸不可换成稀硫酸,不符合题意;
B、转化②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转化③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氯化氢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D、转化④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可用于制备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详解】A. CO2固体升华时可从周围吸收的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为小液滴,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此选项错误;
B. 氧化钙固体能吸收水分,与水反应,可作食品干燥剂,此选项错误;
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制白糖,此选项正确;
D.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保护膜,该保护膜是氧化铝,氧化铝可与酸反应,所以不可存放酸性食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C。
8.A
【详解】A、含氢氧化钙的废水不能用适量的Na2CO3溶液处理后直接排放,因为两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直接排放,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钙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Ca2+和OH-,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9.D
【详解】A、“千锤万凿出深山”只是物质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合理;
B、“烈火焚烧若等闲”是石灰石的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合理;
C、“粉身碎骨浑不怕”是生石灰溶于水和水反应,转化为熟石灰的过程,合理;
D、“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白色”物质是指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不合理;
故选D。
10.B
【详解】A、分别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碳酸钠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该方案可以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故A正确;
B、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HCl依次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和浓硫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除去HCl的同时引入新杂质二氧化碳,故B错误;
C、MgSO4溶液中含有少量的H2SO4,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硫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过滤后得到硫酸镁溶液,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故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NaOH溶液、浓硫酸可以除去CO中混有的CO2,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A、水蒸气冷凝变成液态水,体积减小由于温度降低,分子间间隔变小,分子体积是不变的,选项错误;
B、气体容易被压缩由于气体分子间隔较大,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化学性质相似由于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选项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由于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故选A。
12.B
【分析】依据题干中“液体越浑浊,容器中液体的透光强度越小”进行分析,Q点透光强度为0,说明Q点生成沉淀量最大,PQ段透光强度在减小,说明发生反应①,QM段透光强度在增大,说明发生反应②。
【详解】A、PQ段透光强度在减小,说明发生反应①,说明生成的乙是沉淀,故A正确;
B、PQ段透光强度在减小,说明反应①要生成沉淀,如果甲为NaOH,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所以甲不能是NaOH,故B错误;
C、QM段透光强度在增大,说明发生反应②,故C正确;
D、E对应的液体含有没有反应完的甲,F点对应的液体含有生成的丙,所以E、F对应的液体组成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放热。
【详解】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对反应温度的升高,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2温度升高,能证明反应放热,B错误,不符合题意;
C、60s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
若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时溶液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注射器中溶液的溶质;
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4.D
【详解】A、“烧”即是柴火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所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
B、草木灰的成分中含碳酸钾,“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正确;
C、“灰淋汁”是用水溶解得到碳酸钾溶液,碳酸钾能溶于水,涉及溶解知识,正确;
D、“取碱浣(洗)衣”是利用的碱性物质能与油污反应的性质,错误。
故选D。
15.D
【详解】A.甲容器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固体中含有酸性物质,苏打溶液呈碱性,故A不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故B不正确;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不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强的吸附性,可除去色素,故D正确。
故选:D。
16.B
【分析】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时,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
【详解】①由以上分析可知,开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当盐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故①正确;
②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其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反应过程中,氯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故②正确;
③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HCl+NaOH=NaCl+H2O可知,每36.5份质量的氯化氢能生成58.5份质量的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大;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根据CuCl2+2NaOH= Cu(OH)2↓+2 NaCl可知,每135份质量的氯化铜能生成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由于没有确定氯化氢和氯化铜的质量,不能确定溶液的溶质是否一定增加,即使一定增加,也不应是沿直线增加。故③错误;
④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大;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的过程中,由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水,溶剂的质量增大,但是幅度减小,故④正确。4个图像能正确反应烧杯内的某些物理量变化趋势的是①②④。故选B。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7.(1)集气瓶
(2)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BD或BE
(4) 装置内的气体加热时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也能使小气球膨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或E,故填:BD或BE;
(4)加热时温度升高,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也能使小气球膨胀,故小明依据不充分;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在X处预先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就可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16金属材料(含解析)

下一篇: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模拟新题专项练习(福建专用)-17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