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测试化学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测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菜享誉世界,是世界美食的明珠。下列名菜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是
名菜图片
名称 北京烤鸭 开水白菜 清蒸武昌鱼 麻婆豆腐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2.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资讯不正确的是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
C.光导纤维在信息产业中应用广泛,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D.电子芯片使用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杯酚”分离和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鲲龙”水陆两栖飞机实现海上首飞,其所用燃料航空煤油属于纯净物
4.化学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下列生产、生活情境中涉及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应用 解释
A 盐卤可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 氯化镁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
B 利用铝热法焊接铁轨 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C 盐碱地(含较多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节日燃放的焰火,色彩绚丽 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
A.A B.B C.C D.D
5.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及少量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CO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则沸点比高
C.中给出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
D.工业上吸收CO适宜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压强越大越好
6.脱落酸是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可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7.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配制H溶液
B.制备无水氯化镁
C.除去中的
D.制备乙酸乙酯
8.氮元素所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
B.通过雷电作用将b转化为c,可实现氮的固定
C.d转化为e必须加入氧化剂
D.g中的氮原子均采用杂化
9.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不能 苯环活化了甲基
B 比稳定 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C 易溶于而微溶于 和为非极性分子,而为极性分子
D 酸性弱于 甲基为推电子基,使乙酸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变小,电离程度比甲酸弱
A.A B.B C.C D.D
10.常温下,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工业上通过电解XZ的水溶液来制取X的单质
D.Z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11.近年来电池研究领域涌现出一类纸电池。某纸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其M极为嵌锂石墨烯(),N极为钴酸锂(),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溶液,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电极反应式为:
B.放电时,由N极向M极迁移
C.充电时,M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充电时,每转移电子,N极质量理论上减少
1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
C.标准状况下,乙炔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D.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13.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含铝粉和氢氧化钠的疏通剂疏通管道:
B.用氯化铁溶液蚀刻覆铜板:
C.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醋酸证明食盐中存在:
D.暖贴(主要成分:Fe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发热时,空气中氧气参与的反应为:
14.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B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比较和酸性强弱 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和溶液的pH
D 比较和的大小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继续滴加几滴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A.A B.B C.C D.D
15.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点的Y点的
B.Z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B的平衡转化率为30%
D.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时充入,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16.常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向溶液和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B.c点的溶液中:
C.用pH试纸测得c点的pH约为8,可知:
D.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
二、非选择题
17.铜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探究的性质。
(1)I.实验准备:
由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使用的有   (填序号)。
(2)实验任务:探究溶液分别与、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已知:a.(深蓝色溶液)
b.(无色溶液)(深蓝色溶液)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x 操作及现象
A 溶液 溶液 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未见明显变化。
B 溶液 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现象分析与验证:
推测实验B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验证: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   。
(3)推测实验B中的白色沉淀为,实验验证步骤如下:
①实验B完成后,立即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已洗净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观察到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溶液变为深蓝色。
(4)对比实验A、B,提出假设:增强了的氧化性。
①若假设合理,实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和   。
②下述实验C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图8(两个电极均为碳棒)。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   (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5)II.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配离子   (填化学式)。
(6)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   ,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   色晶体
18.铈(Ce)是人类发现的第二种稀土元素,铈的氧化物在半导体材料、高级颜料及汽车尾气的净化器方面有广泛应用。以氟碳铈矿(主要含)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铈的常见化合价为、。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铈易进入溶液
②能与结合成,能被萃取剂萃取。
(1)焙烧后铈元素转化成和,焙烧氟碳铈矿的目的是   。
(2)“酸浸II”过程中转化为,且产生黄绿色气体,用稀硫酸和替换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则稀硫酸、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操作I”的名称是   。
(4)“浸出液”中含有少量及其他稀土元素的离子,可以通过“萃取”与“反萃取”作进一步分离、富集各离子。“萃取”时与萃取剂存在反应:。用D表示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浓度之比:,其他条件不变,在浸出液中加入不同量的,以改变水层中的,D随浸出液中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
(5)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加酸溶解后,向其中加入含的硫酸亚铁溶液使全部被还原成,再用的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则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氧化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8)。
(6)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从而实现的综合利用。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在该晶体中,铈离子的配位数为   。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相对分子质量为M,晶体密度为,其晶胞边长的计量表达式为   nm。
19.除去废水中Cr(Ⅵ)的方法有多种。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含Cr(Ⅵ)的微粒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①室温下,反应的   (用含、或的代数式表示)。
②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③室温下,初始浓度为的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A点数据计算反应的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平衡右移,K值增大
B.若达到A点的时间为,则
C.若升高温度,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
(2)与熟石灰除Cr(VI)法:向酸性废水中加入,再加入熟石灰,使沉淀。
①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如图所示。当时,Cr(Ⅲ)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3)微生物法:
①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Cr(Ⅵ)废水时,Cr(Ⅵ)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Cr(Ⅵ)的去除率很低的原因是   。
②水体中,Fe合金在SRB存在条件下腐蚀的机理如图所示。Fe腐蚀后生成FeS的过程可描述为:Fe失去电子转化为,得到电子转化为H,   。
(4)可用电解法将废水中铬酸钾溶液制成重铬酸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由变成,则生成的重铬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
20.乙肝新药的中间体化合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M的结构简式为。
①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   。
②M与相比,M的水溶性更   (填“大”或“小”)。
③与性质相似,写出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的目的是   。
(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不考虑立体异构):
a.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   。
(5)根据上述信息,以和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北京烤鸭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等,A错误;
B.开水白菜原材料是白菜,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
C.清蒸武昌鱼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等,C错误;
D.麻婆豆腐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等,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纤维素为多糖,生活中常见纤维素有:木材、秸秆、植物根茎。
2.【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解答】A.太阳能、氢能为清洁能源,未来将成为主要能源,故A正确;
B.高吸水性树脂能有效保持水分,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线性能,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
D.砷化镓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C.单质硅通常可以作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材料;二氧化硅可以作为光导纤维、水晶、建筑材料等。
3.【答案】D
【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高分子材料
【解析】【解答】A.杯酚分离C60和C50利用超分子的分子识别性,A项正确;
B.储氢金属能与氢气形成氢化物而达到储氢的目的,B项正确;
C.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
D.煤油为烃的混合物,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一般燃料都为混合物,如汽油、柴油、煤油等,通过分馏方式从石油中获取的。
4.【答案】A
【知识点】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盐卤可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是盐溶液的加入使得蛋白质发生聚沉而不是变性,A符合题意;
B.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铁,故可利用铝热法焊接铁轨,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石膏硫酸钙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钙,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燃放的焰火,色彩绚丽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得到一定波长的光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分析:制作豆腐加入凝固剂时利用胶体的聚沉。
5.【答案】A
【知识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含有氢键的物质
【解析】【解答】A.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故A正确
B.氨气能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升高,CO的沸点比氨气低,故B错误;
C.亚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氨气给出孤电子对,两者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
D.不是压强越大越好,压强过大会对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分析:B.比较分子晶体熔沸点时,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大,熔沸点越高,若含有氢键,熔沸点或异常的高,如氨气、水等。
6.【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分子式为C12H20O5,A错误;
B.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可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理不相同,C错误;
D.分子中含有直接相连的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弄清楚该有机物中含有些官能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给有机物中含有羟基、醛基和苯环结构,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在判断共面问题使,以双键平面为基础,看那些原子在该平面内。
7.【答案】C
【知识点】蒸发和结晶、重结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应该在烧杯中溶解,A错误;
B.直接蒸发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分解得到氧化镁,应该在氯化氢氛围中进行,B错误;
C.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解度很小,氯化氢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能达到目的,C正确;
D.制备乙酸乙酯右侧试管中应该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应该位于液面上方防止倒吸,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B.氯化镁加热时候会水解,产生氯化氢气体,氯化镁完全水解,最终得到氧化镁。
D.乙醇和乙酸极易溶于水,若导管插入水中,会发生倒吸。
8.【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A错误;
B.通过雷电作用将氮气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可实现氮的固定,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
D.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中氮形成3个共价键且无孤电子对,为sp2杂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氮元素所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则a-g分别为氨气、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或四氧化二氮、硝酸、一水合氨、硝酸铵,根据氮及其化合物解答即可。
9.【答案】B
【知识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含有氢键的物质;芳香烃
【解析】【解答】A.甲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从而使其褪色,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原因受到苯环活化了甲基,A正确;
B.H2O比H2S稳定的原因在于O的非金属性强于S,而不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B错误;
C.I2和CCl4都是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I2易溶于CCl4而微溶于H2O,C正确;
D.甲基为推电子基,因为甲基的存在乙酸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小,导致乙酸电离程度比甲酸弱,故乙酸酸性弱于甲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B.化学键的强弱决定分子的稳定性强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会影响物质熔沸点。
10.【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钠、硫、氯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故A正确,符合题意;
B.氧、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Na2S2结构类似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
C.电解NaCl的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氢气,不能生成钠单质,故C错误;
D.氯气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其水溶液中和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D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首先推出元素,W为N元素、Z为Cl元素;浓度为0.01 mol/L的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pH为12说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且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X为Na元素;Y位于钠元素和氯元素之间,且0.01 mol/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pH小于2说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则Y为S元素。
11.【答案】B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放电时,M电极为负极,反应式为:LixC6 xe =xLi++C6,A正确;
B.放电时,原电池的阳离子由负极向阳极移动,Li+由M极向N极迁移,B错误;
C.充电时,M极接直流电源负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LiCoO2-xe-= Li1 xCoO2+xLi+,每转移1mol电子,N极减少1mol Li+,质量减少1mol×7g/mol=7g,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新型化学电源的步骤:(1)判断电池类型→确认电池原理→核实电子、离子移动方向。(2)确定电池两极→判断电子、离子移动方向→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3)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4)电极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
12.【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1个铝27中含有10个电子,则0.1mol铝27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错误;
B.0.1mol硫化钠中应该含有0.1mol硫离子,S2-溶液中硫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HS-:,且溶液中水也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1mol,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乙炔为1mol,单键均为σ键,叁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C错误
D.钠和氧气反应,钠转化为+1价钠,23g钠为1mol,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阳离子电子数=原子序数-带电荷。
B.强碱弱酸盐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同时溶液中也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在计算阴离子数目时要进行充分考虑。
C.共价键单价为σ键,共价三键为含有1个σ键2个π键。
D.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电子转移即可。
13.【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A项正确;
B.电荷不守恒,B项错误;
C.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单质和水,醋酸为弱酸不能拆,C项错误;
D.中性条件发生吸氧腐蚀,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2.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
3.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离子;
4.过量与少量问题。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A..Fe3+与I-反应,Fe3+过量,无论是否存在平衡溶液中均存在Fe3+遇KSCN变红,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苯酚和溴水反应产生三溴苯酚,但其与苯互溶而无法分离。可以选择NaOH溶液洗涤分液,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酸的酸性越弱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强,对比等浓度的 NaHCO3 和 CH3COONa 溶液的pH可确定H2CO3 和CH3COOH酸性强弱,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大的可以转化为溶解度小的沉淀。同类型的,Ksp大的转化为Ksp小的。但该反应中AgNO3过量,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中有AgNO3与KI产生黄色沉淀,无法实现沉淀间的转化,无法确定大小,D项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A.应该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氯化铁加入少量,若加入硫氰化钾后变红,说明反应没有进行彻底。
B.对有机物分离提纯时要注意有机物之间是互溶的,苯为良好有机溶剂,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无法过滤进行分离。
C.利用盐水解原理,越弱月水解,但是必须为同浓度前提下。
D.应该加入的硝酸银为少量,才能实现氯化银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银,从而证明溶度积大小。
15.【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XY点后反应仍正向进行,且X点反应物的浓度较大、生成物浓度较小,则X点正反应速率更大,故X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Y点的正反应速率,故A正确;
B.Z点后反应仍正向进行,则Z点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B的平衡转化率为0.6mol/1mol=60%,故C错误
D.持温度、体积不变,5min时充入He,不影响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对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和化学平衡图像,应该注意下列几点:1、横轴坐标和纵坐标含义;2、曲线斜率或者趋势;3、曲线上特殊点,如起点、终点、交点和拐点等.
16.【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中和滴定;电离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由上述分析可知,X代表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项错误;
C.c点溶液溶质主要为NaCl、NaHCO3,pH约为8,溶液显碱性,则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Ka2(H2CO3)<,C项正确;
D.d点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还有少量溶解的二氧化碳,而a点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水解都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更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反应CO32-+H+=HCO3-+H2O,然后发生HCO3-+H+=H2CO3+H2O,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发生HCO3-+H+=H2CO3+H2O,所以滴加25mL盐酸时,碳酸钠溶液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压强几乎不变,而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压强达到最大,所以X代表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Y代表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17.【答案】(1)①②③
(2)试纸从蓝色变白
(3)氨水;
(4);右侧即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读数变大,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U形管左侧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5)
(6)溶解;深蓝
【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需要使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并在烧杯中溶解并使用量筒量取少量水,然后转移入容量瓶中,并使用玻璃棒引流,最后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刻度线,故所给仪器中需要使用的为烧杯、量筒和天平。故选①②③。
(2)淀粉遇碘变蓝,二氧化硫和碘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故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从蓝色变为白色.
(3)根据信息分析,亚铜离子能溶于浓氨水,故取少量已经洗净的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的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露置在空气中可以变成深蓝色溶液。
(4)实验B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泡产生,故还存在亚硫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为了验证假设,先在没有氯离子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闭合K ,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只X处,说明产生很小的电流,然后向U形管右侧即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读数变大,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U形管左侧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5)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因为形成了水和铜离子。
(6)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氨水过量形成四氨合铜离子,沉淀溶解,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Cu(NH3)4]SO4 H2O沉淀。
【分析】(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配置需要仪器: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碘反应,淀粉蓝色变为白色。
(3)亚铜离子能溶于浓氨,亚铜离子可以与氨气形成配合物,溶液变为蓝色。
(4)在探究多因素影响是,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6)四氨合铜离子易溶于水,但是难溶于乙醇,故有蓝色沉淀析出。
18.【答案】(1)将三价铈转化为四价铈,且将碳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碳,实现铈的富集
(2)6H++2CeO2+H2O2=4H2O+2Ce3++O2↑
(3)过滤
(4)浸出液中加入的SO浓度越大,增大,而减小,因此D随浸出液中增大而减小
(5)95.68%
(6)8;×107
【知识点】晶胞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铈易进入溶液。故焙烧氟碳铈矿的目的是将三价铈转化为四价铈,且将碳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碳,实现铈的富集。
(2)CeO2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e3+,故答案为:6H++2CeO2+H2O2=4H2O+2Ce3++O2↑
(3)“操作I”为过滤
(4)浸出液中加入的SO42-浓度越大,根据化学平衡:Ce4++SO42-,SO42-浓度增大,
浓度增大,则比值减小。
(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有n(Ce4+)×1+n(KMnO4)×5=n(Fe2+)×1,解得n(Ce4+)=0.023mol,从而计算转化率。
(6)①由图可知,一个晶胞中,1个铈离子周围有4个氧离子,故铈离子的配位数为:4×2=8;
4M=ρ.v晶胞.NA=ρ×(a×10-7)3×NA,a=×107nm.
【分析】解答流程题的一般思路是:
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看懂生产流程图;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等等。要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19.【答案】(1)ΔH3-2ΔH2;[Ar]3d3;1.0×1014;AC
(2)将Cr(Ⅵ)还原为Cr(III);Cr(OH)3+OH-=[Cr(OH)4]-
(3)时,硫酸盐还原菌发生变性,几乎失去活性;被H还原为S2-,S2-与Fe2+结合为FeS
(4)4K2CrO4+4H2O 2K2Cr2O7+2H2↑+O2↑+4KOH。;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盖斯定律,反应III-2xII得 ,则ΔH=ΔH3-2ΔH2,②Cr为24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则Cr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3,③从图看出A点时,c(H+)=1.0×10-7mol/L时重铬酸跟为0.25mol/L,由原子守恒得重铬酸跟浓度为1.0-0.25×2=0.5mol/L,则K=
A.加水稀释溶液中的Q>K,平衡逆向,同时没有改变温度,K值不变,A项错误;
B.由原子守恒得溶液中的重铬酸跟为1.0-0.25×2=0.5mol/L,重根酸根化学反应速率速率为,B正确;
C.升温重根酸根转化率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为吸热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C项错误。
(2)实验中将除Cr(OH)3沉淀除去,则NaHSO3将Cr(Ⅵ)还原为Cr(III) ,便于沉淀除去。从图分析pH>12时[Cr(OH)4]-增大而Cr(OH)3降低,则反应为Cr(OH)3+OH-=[Cr(OH)4]-。答案为:将Cr(Ⅵ)还原为Cr(III) ;Cr(OH)3+OH-=[Cr(OH)4]-
(3)温度过高,硫酸盐还原菌失活导致去除率降低。从图看H和硫酸根经SRB细胞膜之后转变为S2-和H2O,S2-再与Fe2+结合为FeS。故答案为:55摄氏度时,硫酸盐还原菌发生变性,几乎失去活性;硫酸根被H还原为S2-,S2-与Fe2+结合为FeS。
(4)阴极区为H+放电产生H2。阳极区OH-放电产生H+和O2,H+促使,总反应为4K2CrO4+4H2O = 2K2Cr2O7+2H2↑+O2↑+4KOH,由方程式看出每生成1molK2Cr2O7产生2molKOH,即2molK+移入阴极区产生KOH。当阳极区K+由amol变为bmol产生K2Cr2O7为 a-b/2mol。
【分析】(1)平衡图像解题技巧:对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和化学平衡图像,应该注意下列几点:1、横轴坐标和纵坐标含义;2、曲线斜率或者趋势;3、曲线上特殊点,如起点、终点、交点和拐点等;4、根据需要运用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4)判断电池类型→确认电池原理→核实电子、离子移动方向。确定电池两极→判断电子、离子移动方向→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电极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方程。
20.【答案】(1)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硝基、酯基
(2)O;小;+2NaOH+H2O+CH3OH
(3)保护羧基
(4)
(5)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1)A为,化学名称为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D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硝基、酯基。
(2)①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M为,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O
②M相比,中酚羟基可以和水形成氢键,导致其水溶性增大,故M的水溶性更小
③为M中-SH、酯基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2NaOH=+H2O+CH3OH
(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先将羧基转化为酯基,再将酯基转化为羧基,故其目的是保护羧基
(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则多一个CH2;化合物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条件:①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③苯环上取代基数目为2,若除酚羟基外还有一个取代基,则可以为-CH(Br)CHO,与酚羟基的位置有邻、间、对位共3种;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1∶1∶1的结构简式为
(5)以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还原得到苯胺,苯胺与反应生成,即可合成。
【分析】1.解题思路 :原题→审题、综合分析,隐含条件明显条件→找出解题突破口 (结构、反应、性质、现象特征), 顺推可逆推→ 结论←检验 。
2.解题关键: ⑴根据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机物特定的反应条件寻找突破口。 ⑵根据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衍变系寻找突破口。 ⑶根据有机物结构上的变化,及某些特征现象上寻找突破口。 ⑷根据某些特定量的变化寻找突破口。
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测试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中国菜享誉世界,是世界美食的明珠。下列名菜中,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是
名菜图片
名称 北京烤鸭 开水白菜 清蒸武昌鱼 麻婆豆腐
选项 A B C D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多糖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北京烤鸭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等,A错误;
B.开水白菜原材料是白菜,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
C.清蒸武昌鱼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等,C错误;
D.麻婆豆腐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等,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纤维素为多糖,生活中常见纤维素有:木材、秸秆、植物根茎。
2.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资讯不正确的是
A.在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太阳能、氢能将成为主要能源
B.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
C.光导纤维在信息产业中应用广泛,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单质硅
D.电子芯片使用新型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C
【知识点】硅和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解答】A.太阳能、氢能为清洁能源,未来将成为主要能源,故A正确;
B.高吸水性树脂能有效保持水分,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故B正确;
C.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线性能,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
D.砷化镓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C.单质硅通常可以作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等材料;二氧化硅可以作为光导纤维、水晶、建筑材料等。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杯酚”分离和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特征
B.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并与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核酸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鲲龙”水陆两栖飞机实现海上首飞,其所用燃料航空煤油属于纯净物
【答案】D
【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高分子材料
【解析】【解答】A.杯酚分离C60和C50利用超分子的分子识别性,A项正确;
B.储氢金属能与氢气形成氢化物而达到储氢的目的,B项正确;
C.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
D.煤油为烃的混合物,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易错分析:一般燃料都为混合物,如汽油、柴油、煤油等,通过分馏方式从石油中获取的。
4.化学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创造美好的世界。下列生产、生活情境中涉及的原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应用 解释
A 盐卤可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 氯化镁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变性
B 利用铝热法焊接铁轨 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C 盐碱地(含较多等)施用适量石膏,降低土壤的碱性 盐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D 节日燃放的焰火,色彩绚丽 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解析】【解答】A.盐卤可作为制作豆腐的凝固剂,是盐溶液的加入使得蛋白质发生聚沉而不是变性,A符合题意;
B.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铁,故可利用铝热法焊接铁轨,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石膏硫酸钙生成硫酸钠和碳酸钙,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不符合题意;
D.燃放的焰火,色彩绚丽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得到一定波长的光谱,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分析:制作豆腐加入凝固剂时利用胶体的聚沉。
5.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及少量CO、的混合气)在进入合成塔前常用乙酸二氨合铜(Ⅰ)溶液来吸收CO,其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CO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则沸点比高
C.中给出孤电子对,提供空轨道
D.工业上吸收CO适宜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压强越大越好
【答案】A
【知识点】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含有氢键的物质
【解析】【解答】A.NH3分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1,所以为三角锥形结构,故A正确
B.氨气能形成氢键,导致其沸点升高,CO的沸点比氨气低,故B错误;
C.亚铜离子提供空轨道,氨气给出孤电子对,两者形成配位键,故C错误;
D.不是压强越大越好,压强过大会对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易错分析:B.比较分子晶体熔沸点时,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大,熔沸点越高,若含有氢键,熔沸点或异常的高,如氨气、水等。
6.脱落酸是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C.可使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D.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D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分子式为C12H20O5,A错误;
B.手性碳原子是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可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原理不相同,C错误;
D.分子中含有直接相连的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弄清楚该有机物中含有些官能团,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给有机物中含有羟基、醛基和苯环结构,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氧化等反应,在判断共面问题使,以双键平面为基础,看那些原子在该平面内。
7.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配制H溶液
B.制备无水氯化镁
C.除去中的
D.制备乙酸乙酯
【答案】C
【知识点】蒸发和结晶、重结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乙酸乙酯的制取
【解析】【解答】A.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氢氧化钠,应该在烧杯中溶解,A错误;
B.直接蒸发氯化镁溶液,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分解得到氧化镁,应该在氯化氢氛围中进行,B错误;
C.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溶解度很小,氯化氢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能达到目的,C正确;
D.制备乙酸乙酯右侧试管中应该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且导管应该位于液面上方防止倒吸,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易错分析:B.氯化镁加热时候会水解,产生氯化氢气体,氯化镁完全水解,最终得到氧化镁。
D.乙醇和乙酸极易溶于水,若导管插入水中,会发生倒吸。
8.氮元素所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a
B.通过雷电作用将b转化为c,可实现氮的固定
C.d转化为e必须加入氧化剂
D.g中的氮原子均采用杂化
【答案】B
【知识点】含氮物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故A错误;
B.通过雷电作用将氮气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可实现氮的固定,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不需要加入氧化剂,故C错误;
D.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中氮形成3个共价键且无孤电子对,为sp2杂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氮元素所形成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如图,则a-g分别为氨气、氮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或四氧化二氮、硝酸、一水合氨、硝酸铵,根据氮及其化合物解答即可。
9.下列事实与解释不相符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不能 苯环活化了甲基
B 比稳定 水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
C 易溶于而微溶于 和为非极性分子,而为极性分子
D 酸性弱于 甲基为推电子基,使乙酸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变小,电离程度比甲酸弱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相似相溶原理及其应用;含有氢键的物质;芳香烃
【解析】【解答】A.甲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从而使其褪色,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原因受到苯环活化了甲基,A正确;
B.H2O比H2S稳定的原因在于O的非金属性强于S,而不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B错误;
C.I2和CCl4都是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I2易溶于CCl4而微溶于H2O,C正确;
D.甲基为推电子基,因为甲基的存在乙酸羧基中羟基的极性变小,导致乙酸电离程度比甲酸弱,故乙酸酸性弱于甲酸,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易错分析:B.化学键的强弱决定分子的稳定性强弱,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会影响物质熔沸点。
10.常温下,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
B.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C.工业上通过电解XZ的水溶液来制取X的单质
D.Z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则钠、硫、氯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故A正确,符合题意;
B.氧、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Na2S2结构类似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错误;
C.电解NaCl的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和氯气、氢气,不能生成钠单质,故C错误;
D.氯气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其水溶液中和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D错;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首先推出元素,W为N元素、Z为Cl元素;浓度为0.01 mol/L的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pH为12说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元强碱,且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则X为Na元素;Y位于钠元素和氯元素之间,且0.01 mol/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pH小于2说明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二元强酸,则Y为S元素。
11.近年来电池研究领域涌现出一类纸电池。某纸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其M极为嵌锂石墨烯(),N极为钴酸锂(),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的碳酸酯溶液,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M电极反应式为:
B.放电时,由N极向M极迁移
C.充电时,M极接直流电源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D.充电时,每转移电子,N极质量理论上减少
【答案】B
【知识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放电时,M电极为负极,反应式为:LixC6 xe =xLi++C6,A正确;
B.放电时,原电池的阳离子由负极向阳极移动,Li+由M极向N极迁移,B错误;
C.充电时,M极接直流电源负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正确;
D.充电时,N极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LiCoO2-xe-= Li1 xCoO2+xLi+,每转移1mol电子,N极减少1mol Li+,质量减少1mol×7g/mol=7g,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解答新型化学电源的步骤:(1)判断电池类型→确认电池原理→核实电子、离子移动方向。(2)确定电池两极→判断电子、离子移动方向→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3)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4)电极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方程式。
1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B.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小于
C.标准状况下,乙炔中含有的键数目为
D.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答案】D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1个铝27中含有10个电子,则0.1mol铝27中含有的电子数为,A错误;
B.0.1mol硫化钠中应该含有0.1mol硫离子,S2-溶液中硫离子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HS-:,且溶液中水也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则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大于0.1mol,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乙炔为1mol,单键均为σ键,叁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NA,C错误
D.钠和氧气反应,钠转化为+1价钠,23g钠为1mol,与足量的氧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NA,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A.阳离子电子数=原子序数-带电荷。
B.强碱弱酸盐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同时溶液中也存在水的电离平衡,在计算阴离子数目时要进行充分考虑。
C.共价键单价为σ键,共价三键为含有1个σ键2个π键。
D.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电子转移即可。
13.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含铝粉和氢氧化钠的疏通剂疏通管道:
B.用氯化铁溶液蚀刻覆铜板:
C.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醋酸证明食盐中存在:
D.暖贴(主要成分:Fe粉、活性炭、水、食盐等)发热时,空气中氧气参与的反应为:
【答案】A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A项正确;
B.电荷不守恒,B项错误;
C.碘酸根离子和碘离子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碘单质和水,醋酸为弱酸不能拆,C项错误;
D.中性条件发生吸氧腐蚀,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反应原理是否正确(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2.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
3.是否漏写参加反应离子;
4.过量与少量问题。
14.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与的反应有一定限度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B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 比较和酸性强弱 相同温度下,测定等浓度的和溶液的pH
D 比较和的大小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继续滴加几滴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A..Fe3+与I-反应,Fe3+过量,无论是否存在平衡溶液中均存在Fe3+遇KSCN变红,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苯酚和溴水反应产生三溴苯酚,但其与苯互溶而无法分离。可以选择NaOH溶液洗涤分液,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酸的酸性越弱对应的盐水解程度越强,对比等浓度的 NaHCO3 和 CH3COONa 溶液的pH可确定H2CO3 和CH3COOH酸性强弱,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大的可以转化为溶解度小的沉淀。同类型的,Ksp大的转化为Ksp小的。但该反应中AgNO3过量,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中有AgNO3与KI产生黄色沉淀,无法实现沉淀间的转化,无法确定大小,D项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A.应该加入过量的碘化钾,氯化铁加入少量,若加入硫氰化钾后变红,说明反应没有进行彻底。
B.对有机物分离提纯时要注意有机物之间是互溶的,苯为良好有机溶剂,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无法过滤进行分离。
C.利用盐水解原理,越弱月水解,但是必须为同浓度前提下。
D.应该加入的硝酸银为少量,才能实现氯化银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化银,从而证明溶度积大小。
15.一定温度下,在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X点的Y点的
B.Z点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B的平衡转化率为30%
D.保持温度、体积不变,时充入,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A.XY点后反应仍正向进行,且X点反应物的浓度较大、生成物浓度较小,则X点正反应速率更大,故X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Y点的正反应速率,故A正确;
B.Z点后反应仍正向进行,则Z点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B的平衡转化率为0.6mol/1mol=60%,故C错误
D.持温度、体积不变,5min时充入He,不影响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对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和化学平衡图像,应该注意下列几点:1、横轴坐标和纵坐标含义;2、曲线斜率或者趋势;3、曲线上特殊点,如起点、终点、交点和拐点等.
16.常温下,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向溶液和溶液中逐滴滴加的稀盐酸,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压强随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曲线为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B.c点的溶液中:
C.用pH试纸测得c点的pH约为8,可知:
D.a、d两点水的电离程度:
【答案】C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中和滴定;电离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由上述分析可知,X代表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故A错误;
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B项错误;
C.c点溶液溶质主要为NaCl、NaHCO3,pH约为8,溶液显碱性,则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Ka2(H2CO3)<,C项正确;
D.d点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NaCl,还有少量溶解的二氧化碳,而a点溶质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水解都会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更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先发生反应CO32-+H+=HCO3-+H2O,然后发生HCO3-+H+=H2CO3+H2O,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时发生HCO3-+H+=H2CO3+H2O,所以滴加25mL盐酸时,碳酸钠溶液中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碳,压强几乎不变,而碳酸氢钠恰好完全反应,压强达到最大,所以X代表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Y代表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二、非选择题
17.铜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实验小组探究的性质。
(1)I.实验准备:
由固体配制溶液,下列仪器中需要使用的有   (填序号)。
(2)实验任务:探究溶液分别与、溶液的反应
查阅资料:
已知:a.(深蓝色溶液)
b.(无色溶液)(深蓝色溶液)
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
实验 装置 试剂x 操作及现象
A 溶液 溶液 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未见明显变化。
B 溶液 加入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时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溶液颜色变浅。
现象分析与验证:
推测实验B产生的无色气体为,实验验证:用蘸有碘水的淀粉试纸接近试管口,观察到   。
(3)推测实验B中的白色沉淀为,实验验证步骤如下:
①实验B完成后,立即过滤、洗涤。
②取少量已洗净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足量   ,观察到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到溶液变为深蓝色。
(4)对比实验A、B,提出假设:增强了的氧化性。
①若假设合理,实验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和   。
②下述实验C证实了假设合理,装置如图8(两个电极均为碳棒)。实验方案:闭合K,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至“X”处;向U形   (补全实验操作及现象)。
(5)II.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配离子   (填化学式)。
(6)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蓝色沉淀,氨水过量后沉淀逐渐   ,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   色晶体
【答案】(1)①②③
(2)试纸从蓝色变白
(3)氨水;
(4);右侧即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读数变大,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U形管左侧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5)
(6)溶解;深蓝
【知识点】配合物的成键情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解答】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需要使用天平称量固体的质量,并在烧杯中溶解并使用量筒量取少量水,然后转移入容量瓶中,并使用玻璃棒引流,最后用胶头滴管滴加到刻度线,故所给仪器中需要使用的为烧杯、量筒和天平。故选①②③。
(2)淀粉遇碘变蓝,二氧化硫和碘反应生成硫酸和氢碘酸,故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从蓝色变为白色.
(3)根据信息分析,亚铜离子能溶于浓氨水,故取少量已经洗净的白色沉淀,滴加足量的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露置在空气中可以变成深蓝色溶液。
(4)实验B中有白色沉淀和无色气泡产生,故还存在亚硫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为了验证假设,先在没有氯离子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闭合K ,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只X处,说明产生很小的电流,然后向U形管右侧即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读数变大,硫酸铜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U形管左侧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
(5)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因为形成了水和铜离子。
(6)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氨水过量形成四氨合铜离子,沉淀溶解,加入乙醇后析出深蓝色[Cu(NH3)4]SO4 H2O沉淀。
【分析】(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配置需要仪器:天平、钥匙、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碘反应,淀粉蓝色变为白色。
(3)亚铜离子能溶于浓氨,亚铜离子可以与氨气形成配合物,溶液变为蓝色。
(4)在探究多因素影响是,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6)四氨合铜离子易溶于水,但是难溶于乙醇,故有蓝色沉淀析出。
18.铈(Ce)是人类发现的第二种稀土元素,铈的氧化物在半导体材料、高级颜料及汽车尾气的净化器方面有广泛应用。以氟碳铈矿(主要含)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铈的常见化合价为、。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铈易进入溶液
②能与结合成,能被萃取剂萃取。
(1)焙烧后铈元素转化成和,焙烧氟碳铈矿的目的是   。
(2)“酸浸II”过程中转化为,且产生黄绿色气体,用稀硫酸和替换就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则稀硫酸、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操作I”的名称是   。
(4)“浸出液”中含有少量及其他稀土元素的离子,可以通过“萃取”与“反萃取”作进一步分离、富集各离子。“萃取”时与萃取剂存在反应:。用D表示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浓度之比:,其他条件不变,在浸出液中加入不同量的,以改变水层中的,D随浸出液中增大而减小的原因是   。
(5)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加酸溶解后,向其中加入含的硫酸亚铁溶液使全部被还原成,再用的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则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氧化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8)。
(6)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从而实现的综合利用。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在该晶体中,铈离子的配位数为   。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相对分子质量为M,晶体密度为,其晶胞边长的计量表达式为   nm。
【答案】(1)将三价铈转化为四价铈,且将碳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碳,实现铈的富集
(2)6H++2CeO2+H2O2=4H2O+2Ce3++O2↑
(3)过滤
(4)浸出液中加入的SO浓度越大,增大,而减小,因此D随浸出液中增大而减小
(5)95.68%
(6)8;×107
【知识点】晶胞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和滴定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铈易进入溶液。故焙烧氟碳铈矿的目的是将三价铈转化为四价铈,且将碳酸盐转化为二氧化碳,实现铈的富集。
(2)CeO2被过氧化氢氧化为Ce3+,故答案为:6H++2CeO2+H2O2=4H2O+2Ce3++O2↑
(3)“操作I”为过滤
(4)浸出液中加入的SO42-浓度越大,根据化学平衡:Ce4++SO42-,SO42-浓度增大,
浓度增大,则比值减小。
(5)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有n(Ce4+)×1+n(KMnO4)×5=n(Fe2+)×1,解得n(Ce4+)=0.023mol,从而计算转化率。
(6)①由图可知,一个晶胞中,1个铈离子周围有4个氧离子,故铈离子的配位数为:4×2=8;
4M=ρ.v晶胞.NA=ρ×(a×10-7)3×NA,a=×107nm.
【分析】解答流程题的一般思路是:
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看懂生产流程图;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等等。要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19.除去废水中Cr(Ⅵ)的方法有多种。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含Cr(Ⅵ)的微粒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①室温下,反应的   (用含、或的代数式表示)。
②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③室温下,初始浓度为的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A点数据计算反应的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水稀释,平衡右移,K值增大
B.若达到A点的时间为,则
C.若升高温度,溶液中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
(2)与熟石灰除Cr(VI)法:向酸性废水中加入,再加入熟石灰,使沉淀。
①实验中的作用是   。
②Cr(Ⅲ)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分布如图所示。当时,Cr(Ⅲ)去除率下降的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3)微生物法:
①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Cr(Ⅵ)废水时,Cr(Ⅵ)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时,Cr(Ⅵ)的去除率很低的原因是   。
②水体中,Fe合金在SRB存在条件下腐蚀的机理如图所示。Fe腐蚀后生成FeS的过程可描述为:Fe失去电子转化为,得到电子转化为H,   。
(4)可用电解法将废水中铬酸钾溶液制成重铬酸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由变成,则生成的重铬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
【答案】(1)ΔH3-2ΔH2;[Ar]3d3;1.0×1014;AC
(2)将Cr(Ⅵ)还原为Cr(III);Cr(OH)3+OH-=[Cr(OH)4]-
(3)时,硫酸盐还原菌发生变性,几乎失去活性;被H还原为S2-,S2-与Fe2+结合为FeS
(4)4K2CrO4+4H2O 2K2Cr2O7+2H2↑+O2↑+4KOH。;
【知识点】盖斯定律及其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1)由盖斯定律,反应III-2xII得 ,则ΔH=ΔH3-2ΔH2,②Cr为24号元素,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则Cr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3,③从图看出A点时,c(H+)=1.0×10-7mol/L时重铬酸跟为0.25mol/L,由原子守恒得重铬酸跟浓度为1.0-0.25×2=0.5mol/L,则K=
A.加水稀释溶液中的Q>K,平衡逆向,同时没有改变温度,K值不变,A项错误;
B.由原子守恒得溶液中的重铬酸跟为1.0-0.25×2=0.5mol/L,重根酸根化学反应速率速率为,B正确;
C.升温重根酸根转化率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向为吸热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C项错误。
(2)实验中将除Cr(OH)3沉淀除去,则NaHSO3将Cr(Ⅵ)还原为Cr(III) ,便于沉淀除去。从图分析pH>12时[Cr(OH)4]-增大而Cr(OH)3降低,则反应为Cr(OH)3+OH-=[Cr(OH)4]-。答案为:将Cr(Ⅵ)还原为Cr(III) ;Cr(OH)3+OH-=[Cr(OH)4]-
(3)温度过高,硫酸盐还原菌失活导致去除率降低。从图看H和硫酸根经SRB细胞膜之后转变为S2-和H2O,S2-再与Fe2+结合为FeS。故答案为:55摄氏度时,硫酸盐还原菌发生变性,几乎失去活性;硫酸根被H还原为S2-,S2-与Fe2+结合为FeS。
(4)阴极区为H+放电产生H2。阳极区OH-放电产生H+和O2,H+促使,总反应为4K2CrO4+4H2O = 2K2Cr2O7+2H2↑+O2↑+4KOH,由方程式看出每生成1molK2Cr2O7产生2molKOH,即2molK+移入阴极区产生KOH。当阳极区K+由amol变为bmol产生K2Cr2O7为 a-b/2mol。
【分析】(1)平衡图像解题技巧:对应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和化学平衡图像,应该注意下列几点:1、横轴坐标和纵坐标含义;2、曲线斜率或者趋势;3、曲线上特殊点,如起点、终点、交点和拐点等;4、根据需要运用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等
(4)判断电池类型→确认电池原理→核实电子、离子移动方向。确定电池两极→判断电子、离子移动方向→书写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充电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电极反应→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电极方程。
20.乙肝新药的中间体化合物J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D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M的结构简式为。
①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   。
②M与相比,M的水溶性更   (填“大”或“小”)。
③与性质相似,写出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的目的是   。
(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不考虑立体异构):
a.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能发生银镜反应;c.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的结构简式为   。
(5)根据上述信息,以和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1)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硝基、酯基
(2)O;小;+2NaOH+H2O+CH3OH
(3)保护羧基
(4)
(5)
【知识点】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解答】(1)A为,化学名称为对溴苯甲酸或4-溴苯甲酸;D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硝基、酯基。
(2)①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变强,元素的电负性变强;同主族由上而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电负性减弱;M为,M中电负性最强的元素是O
②M相比,中酚羟基可以和水形成氢键,导致其水溶性增大,故M的水溶性更小
③为M中-SH、酯基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2NaOH=+H2O+CH3OH
(3)由G生成J的过程中,设计反应④和反应⑤先将羧基转化为酯基,再将酯基转化为羧基,故其目的是保护羧基
(4)化合物Q是A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A的多14,则多一个CH2;化合物Q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条件:①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酚羟基;②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含有醛基;③苯环上取代基数目为2,若除酚羟基外还有一个取代基,则可以为-CH(Br)CHO,与酚羟基的位置有邻、间、对位共3种;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2∶2∶1∶1∶1的结构简式为
(5)以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硝基苯还原得到苯胺,苯胺与反应生成,即可合成。
【分析】1.解题思路 :原题→审题、综合分析,隐含条件明显条件→找出解题突破口 (结构、反应、性质、现象特征), 顺推可逆推→ 结论←检验 。
2.解题关键: ⑴根据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机物特定的反应条件寻找突破口。 ⑵根据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衍变系寻找突破口。 ⑶根据有机物结构上的变化,及某些特征现象上寻找突破口。 ⑷根据某些特定量的变化寻找突破口。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九年级二模考试物理化学试卷(图片版有答案)

下一篇: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B2)化学试题 (含解析)